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作者: 徐晓慧 杨静 王黎君 殷鹏 刘江美 董文兰 王薇 王璇 秦莉 周脉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防控室,北京 10005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教与国际合作室,北京 10005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命登记与死因监测室,北京 10005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危险因素监测室,北京 10005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肥胖与代谢室,北京 10005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050
  • 简介:摘要目的定量研究中国人群高血清LDL-C归因死亡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方法利用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17)中国及各省数据,由人群归因分值(PAF)、归因死亡数及DALY,描述2017年高血清LDL-C对中国分性别、年龄别、疾病和不同省份人群归因死亡及伤残负担,利用GBD世界标准人口做标化后比较各组死亡率及DALY率。结果2017年中国人群全死因死亡中归因于高血清LDL-C的人数为862 759人,占8.25%。归因死亡人数中有705 355人死于缺血性心脏病(IHD),占81.76%,其余18.24%死于缺血性卒中(IS)。高LDL-C对IHD死亡的PAF为40.30%,对IS死亡的PAF为18.49%。女性归因死亡比例高于男性,吉林省最高为13.70%,浙江省最低为4.65%。中国人群高LDL-C归因死亡率为61.08/10万,男性标化归因死亡率高于女性。高LDL-C造成的DALY为1 816.21万人年,其中归因IHD的DALY为1 394.15万人年,占76.76%。DALY率为1 285.83/10万,标化DALY率最高的省份为黑龙江省,最低为浙江省。人群死亡归因分值、归因死亡人数、归因死亡率及归因DALY率均在>70岁人群较高,DALY在50~69岁年龄组最高,为856.18万人年。结论血清高LDL-C对中国人群归因死亡及伤残负担影响较大,且具有性别、年龄及省间差异。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人群归因分值 死亡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 简介:摘要目的用具有批长度的Westgard西格玛规则为9项特殊蛋白项目设计基于患者风险的统计质量控制(SQC)程序。方法收集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免疫球蛋白(Ig)G、IgA、IgM、C3、C4、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转铁蛋白(TRF)和前清蛋白(PA)室内质控的累积在控变异系数作为不精密度的估计值,将该实验室参加室间质量评价(EQA)计划中10个批号的百分差值绝对值的均值作为偏倚的估计值,采用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EQA的评价标准作为允许总误差(TEa),计算各项目的西格玛度量值(σ),采用具有批长度的Westgard西格玛规则为各项目设计合适的SQC程序,包括质控规则、质控结果个数(N)及质控频率。结果IgG、IgA、IgM、C4和TRF的σ>6。采用13s规则,质控结果个数(N)=2,批数(R)=1,批长度为1 000个患者样品的SQC程序,结合每日平均工作量,IgG、IgA、IgM、C4可每10天进行1次室内质控,TRF每50天进行1次室内质控;C3的σ=5.86,采用13s/22s/R4s规则(N=2,R=1),批长度为450的SQC程序,结合每日平均工作量,可每4.5天进行1次室内质控;RF、ASO、PA的σ在3~4,采用13s/22s/R4s/41s/6X规则(N=6,R=1),批长度为45的SQC程序以及更高频次的室内质控活动。结论使用具有批长度的Westgard西格玛规则帮助实验室设计个性化的基于风险的SQC程序简单直观,建议各临床实验室积极应用该工具。

  • 标签: 质量控制 患者风险 具有批长度的Westgard西格玛规则 六西格玛
  • 简介: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成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在DR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抗炎治疗或许能有效延缓DR的发生和发展。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作为炎症反应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趋化因子,通过趋化和激活因子、破坏血视网膜屏障、引起视网膜血管病变、激活小胶质细胞等促进DR的发生发展,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随着对MCP-1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可能将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作为靶细胞,在疾病的早期阶段,通过减少或抑制糖尿病患者MCP-1的产生,从而控制或减缓DR进展,这将为我们预防和治疗DR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趋化因子CCL2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分析经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肌钙蛋白T下降率在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ECMO治疗的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间24 h、48 h及72 h肌钙蛋白T下降率。结果18例接受ECMO治疗的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为31岁,其中15例存活,3例死亡,存活率83.3%。存活组在24 h肌钙蛋白T下降率上高于死亡组(49.36% vs-59.57%,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48 h肌钙蛋白T下降率(57.17% vs-35.67% , P>0.05)和72 h肌钙蛋白T下降率(65.53% vs 58.96%,P>0.05)上,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CMO是治疗急性暴发性心肌炎引起的心源性休克和心源性猝死的有效治疗手段,ECMO支持下的24 h肌钙蛋白T下降率在存活组高于死亡组。

  • 标签: 急性暴发性心肌炎 体外膜肺氧合(ECMO) 肌钙蛋白T 存活率 心源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