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当代中国,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转移相关职能和事务有利于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也有助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从法理上讲,党的群团组织应该成为承接政府职能的承接主体。但是,群团组织不是什么都可以承接,也不是所有的群团组织都能够承接,更不是承接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承接那些与自己组织属性相符或相联系的、适合群团来承担的、有能力做而且能做好的公共服务。这些职能或事务不是从政府职能中整体切块,而应该是根据群团的内部结构和具体能力,实施结构性承接。推动政府转移职能和群团组织承接职能,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分类原则、适合原则、承接方式多样化原则;政府要主动作为,做好相关制度化安排;群团要切实提高能力,完成公共服务的无缝、有效对接。

  • 标签: 国家治理现代化 政府职能转移 群团组织 公共服务 资源整合
  • 简介:五四纪念的历史几乎与五四运动本身的历史一样悠长。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致力建构五四革命话语体系,以适配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五四叙事侧重激发青年的爱国热情,号召其积极投身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实事求是的精神,重构五四话语体系,以更为务实的机制,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推动青年建功立业,健康成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念五四,力求回归本源,唤起初心,激励广大青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五四运动 爱国主义 中国青年 历史解读
  • 简介:《共产党宣言》作为第一个世界性共产党组织的党纲,170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畅销的马克思主义著作。青年马克思和青年恩格斯在布鲁塞尔的思考和创造,使《宣言》文本充满批判理性与革命激情。真理是可以穿越时空的。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年轻的寻路者和奋斗者品味到《宣言》的“真理味道”。新中国成立后,《宣言》精神持续引领中国建设新型社会,推进革命性变革。当代中国青年学习《宣言》,不是要回到历史中去考究和照搬个别字句,关键是要把握其精神要义,从而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标签: 共产党宣言 青年性 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简介: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就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在革命年代。呈散沙状态的各阶层青年在中国其产党领导和有效组织下,以大规模、大声势的抗争形态,同广大劳苦大众一道反抗压迫、反击侵略、追求光明。在建设年代,单位体制下的中国青年以高度组织化的形式,积极参与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造,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艰苦创业、砥砺奋斗。

  • 标签: 中国青年 青年运动 五四运动 有效组织 单位体制 社会改造
  • 简介:任何一个团体或组织功能的持续实现,都需要根据时代变迁不断创新载体和路径。自1949年以来,共青团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通例架构和组织形态,体现出政治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三位一体"的总体性功能。在大数据时代,党的历史方位变化促使共青团组织功能加快调整,政治文化的世俗化趋势考验着共青团的引领功能,移动互联带来的一系列加速变迁对共青团产生全方位挑战。组织重构对于共青团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共青团重构基层组织的探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大数据时代推动组织形态创新,必然要体现"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的需求,就是共青团的追求""让青年遇见共青团"等基本原则。

  • 标签: 中国共青团 组织形态 移动互联 基层创新
  • 简介:任何国家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国家的战略目标都需要通过社会个体在特定的组织框架下,按照一定的运作机制去完成。但凡民族国家都会有一定的追求和梦想,而且哪个国家越接近时代脉动,就越容易生发出励精图治、影响全球的梦想。青年作为敏感于时代变化的人口群体,总是活跃在社会变革的最前沿。

  • 标签: 青年运动 中国梦 民族国家 归一 逻辑 组织框架
  • 简介: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共青团改革的价值意义在于重构团青关系,参与多元治理。考察共青团改革的动力源,一是来自制度、体制——执政党的政治要求;二是来自内部机制——共青团自我革新;三是来自基层社会——青年世代变迁。共青团改革遭遇的动力困境主要归因于路径依赖与“内卷化”。评估共青团改革绩效有三重维度:党政评价、青年评价与团内自我评价。共青团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是,走出“两个边缘化”(被党政边缘化、被青年边缘化),增强“两个获得感”(让党政有获得感,让青年有获得感)。

  • 标签: 多元治理 团青关系 动力机制 绩效评估
  • 简介:政治组织的"适应性"是适应环境挑战的能力。中国共青团自1922年诞生至今的95年里,每个历史阶段的适应性并非整齐划一。它取决于时代潮流的驱动,"母党"的政治要求,青年的发展趋势,来自社会多维度的支持、压力与需求,共青团自身的传统、机制以及领导层的决策取向、各级团组织的执行力等。当代中国共青团的适应性是围绕"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共青团""现代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共青团"展开的,涉及到五大关系的重构:团与政党的关系、团与政府的关系、团与青年的关系、团与市场的关系、团与社会的关系。破解组织"内卷化",则构成共青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组织适应性的关键之举,可以从多元回归的维度梳理行动思路——回归初心,回归常识,回归理性,回归梦想。

  • 标签: 群团改革 政治内卷化 关系重构 多元回归
  • 简介: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党缔造了中国共青团作为预备学校和助手。这两个政治组织在初期呈现出一定的同构性,工作领域和.Y-作内容又各有侧重,并逐渐形成稳定的密切关系。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共青团作为青年运动的具体实施者和推动者,按照党的安排和要求,积极在青年群体中开展工作,与工会、农会、学联、儿童团等组织形成了指导与协作关系,在外围与党同声相应,助推民主革命发展。

  • 标签: 民主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青团 政治团体
  • 简介:当代中国改革已走进深水区,群团组织的整体性改革也被提上日程。反思1978年以来群团改革历史,各项机制、模式探索尚须继续深化。新常态下群团改革再出发的逻辑起点,是基于对现实挑战的回应。共青团改革发展的战略定位,要在把握群团发展普遍性的同时凸显特殊性。而共青团兴利除弊的剑锋首指,就是摒除"机关化、行政化"。在党的领导下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这是共青团改革重要的路径选择。

  • 标签: 群团改革 中国共青团 发展战略 路径选择
  • 简介:能否保证团员质量,保持团员先进性,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是中国共青团面临的重大政治命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共青团加强团员队伍建设的努力和尝试,一直在和弱化基层组织、淡化团员意识的负能量展开博弈较量。回顾这一历程,总结团员教育与管理的经验教训,或可为新常态下加强团员队伍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启示。

  • 标签: 中国共青团 团员意识 团员管理 基层组织
  • 简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进入新常态,执政党审时度势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从而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道路的初步形成,凸显了执政党与群团组织“轴心—外围”模式的巩固与加强,体现了群团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是党的群团组织自身应对社会变革的必然选择。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群团组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群团发展道路
  • 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围绕新生代农民工的均等发展机会和公平待遇,对相关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调整方向是坚持以人为本,在统筹城乡中推动移民融入社会。这种政策调整是在后发国家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从中央高层、相关部委到地方党政、用人单位,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有一个认识过程。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与根深蒂固的内在歧视这样的双重樊篱,一些农民工政策调整的幅度和进度只能因时因势而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落实新生代农民工政策,给他们以平等的公民权利,是一种政治选择,也是一种道德正义。

  • 标签: 新生代农民工 公平待遇 政策供给 现实路径
  • 简介:站在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青团作为执政党的青年组织,需要梳理、审视事业发展的关键词和逻辑支点。从生存发展的现实背景看,需要理清不变的架构与变化的时空;从凝聚青年的逻辑看,需要把握信仰认同与利益吸引的辩证关系;从上下一盘棋的布局来看,需要协同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从事业发展的支撑来看,需要获取党政资源与社会资源;从增强工作的实效来看,需要打造稳固阵地与项目;从可靠的人力资源来看,需要强化团员和团干部队伍建设。

  • 标签: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共青团 发展逻辑
  • 简介:民间社会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服务他人,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政府转型、市场发展、需求扩张、互联网革新共同助推社会“自组织”进程。虽然“自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占据党政的传统空间,影响对社会的整合,但同时也为政党、政府转型提供了机遇。青年是“自组织”的重要力量,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心态的走势,乃至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现阶段,重构政社关系与党、团组织重新嵌入社会,应该成为社会管理与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

  • 标签: 国家与社会 自组织 青年群众工作
  • 简介:纵观中国共青团90的奋斗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动员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共青团从革命年代动员青年学生罢课、青年工人罢工、青年农民参军参战,到建设时期动员各行各业青年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再到改革时期动员青年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建设,始终服务服从于时代发展和党的要求。不同时期的青年动员都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参与性、协同性、反复性等特点,动员的内容与方式随时代变迁而不断调整。所有这些,对于当前共青团动员的思路、机制、模式的拓展与完善有着重要的启示。

  • 标签: 中国共青团 中国青年 社会动员 变迁 启示
  • 简介: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尤其当微博成为公众的舆论场之后,一些失实的表达往往误导网民情绪,使虚拟社会变得更加复杂。而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如影随形,密切相关,虚拟网络反映出的问题一般都是现实状况和民众的情绪。虚拟社会的即时、多变与鱼龙混杂又对传统社会管理的理念、方式、技术等提出严峻挑战。任何无视微博传播新语境,漠视网络舆论的政府行为,都有增加自我边缘化和公信力丧失的风险。

  • 标签: 虚拟社会 微博青年 网络秩序 社会管理
  • 简介:新生代农民工在进城务工、经商过程中,较多地是通过个体化发展来获取城市社会的认同,努力达成经济、文化、心理等多重维度的社会融入,进而实现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各有发展。但他们面对现实中的一些制度性障碍,仅凭个体力量是无法逾越的,因此组织化助推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政府、社会(社团)、企业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服务供给的大格局中,共青团正在积极介入,并且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融入 个体化发展 组织化助推 共青团
  • 简介: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是共青团服务青年职能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30年来,共青团在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大格局中,着眼于改革开放的各个阶段青年群体的就业需求,准确定位,主动谋划,项目措施不断完善,服务职能日益凸显。现阶段,共青团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服务青年的重中之重,在认识和行动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标签: 共青团 服务青年 就业创业 项目措施
  • 简介:改革开放30年来,共青团组织把“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发展成了充满蓬勃生机的志愿服务事业,为把团的活动做大做强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实践表明,只有具备一定条件的活动,并且通过全团上下的共同努力,才能确立为项目,乃至上升为事业。

  • 标签: 共青团 活动 项目 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