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发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患者疾病治疗具备临床依据。方法:研究于2018年2月-2020年5月选择入院就诊的95例小儿发热性惊厥患者作为客观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6天,随访为两年,复发例数为25例,复发一次患者为22例,两次以上为10例,确诊为癫痫患者为3例,所有患儿出院体温恢复正常。结论:小儿发热性惊厥发作与高热因素存在联系,主要基础疾病为感染性疾病,针对疾病进行综合性治疗,预后效果较好,部分极少数发展为癫痫的高危热性惊厥患儿,可以适当的采取干预措施,但不能盲目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

  • 标签: 小儿 发热性 惊厥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童链球菌感染后预防链球菌感染对反应性关节炎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21年1月收集的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112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临床使用双盲法,划分研究组患者(n=56例)与对照组患者(n=56例),研究组患者进行长效青霉素预防治疗两年,对照组未进行长效青霉素预防治疗,对两组患者随访两年,对比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并不明显,组间差不存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预防 链球菌感染 儿童 反应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利用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于2017年5月-2020年7月收集入院就诊的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95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临床采用数值奇偶排列方式,分为研究组(n=47例)与对照组(n=48例),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在这一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雾化吸入 孟鲁司特 小儿 急性 喘息性 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21年5月入院就诊的不典型川崎病患者106例作为研究组,临床选择同期治疗典型川崎病患者10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室诊断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实验室诊断表现不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早期治疗总有效率为94.33%,平均住院时间为(15.6±4.7)天。结论:在不典型川崎病早期诊断后,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治疗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不典型川崎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更昔洛韦对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共收治小儿EB病毒感染者46例,依照其入院单双次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23)与观察组(n=23)。对照组行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增加更昔洛韦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82.61%<95.6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在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更昔洛韦 EB病毒 利巴韦林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7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和溴化异丙托品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布地奈德或沙丁胺醇进行治疗。将两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联合用药组心肺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且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确切,治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吸入治疗 支气管哮喘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