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和进度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和经济发展。本文针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问题,探讨施工管理和控制措施,以提高工程质量和进度,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市政道路工程 施工管理 施工控制 质量控制 进度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行为护理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及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广泛性焦虑门诊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另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护理,2月后观察两组在干预前后焦虑症状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2月后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研究发现合理的心理行为护理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理行为护理 广泛性焦虑症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OEC管理模式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精神科自2017年3月至今实施OEC管理模式,选择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未实施OEC管理模式的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3月-2018年3月实施OEC管理模式的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技能操作、急救物品管理质量以及护理安全质量等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OEC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精神科的护理管理质量,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OEC管理模式 精神科 护理管理 护理满意度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对抑郁症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模式,试验组应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一体化的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HAMD、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抑郁症 负性心理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对抑郁症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模式,试验组应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一体化的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HAMD、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抑郁症 负性心理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强迫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72例强迫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GS)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的病情严重程度;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研究组Y-BOGS、HAMA和HAMD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心理护理可明显减轻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心理状态。

  • 标签: 心理护理 强迫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4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HAMD、HAMA和UCLA的评分普遍偏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HAMD、HAMA和UCLA评分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职业能力、社交能力、家庭功能、生活能力等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理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精神科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 心理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OEC管理模式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精神科自 2017年 3月至今实施 OEC管理模式,选择 2016年 6月 -2016年 12月未实施 OEC管理模式的患者 64例作为对照组,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实施 OEC管理模式的患者 64例作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技能操作、急救物品管理质量以及护理安全质量等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OEC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精神科的护理管理质量,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OEC管理模式 精神科 护理管理 护理满意度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10月 -2017年 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 30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全面系统的护理,重点加强社会功能康复护理。通过康复状态量表( MRSS)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对护理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 MRSS、 SDSS分值均远小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极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社会功能的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