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华法林路径表结合回授法对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20例行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受患者病情危重、失联等因素影响,对照组配合完成研究55例,观察组配合完成研究57例。对照组男25例,女30例,年龄(55.37±8.67)岁;观察组男26例,女31例,年龄(54.21±7.73)岁。对照组采用回授法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采用华法林路径表结合回授法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出院前4 h进行抗凝认知水平测试,出院1个月后进行自我管理水平测试,分析两组患者结果差异。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秩和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前4 h抗凝认知水平良好率高于对照组[78.9%(45/57)比61.8%(34/55)],出院1个月后的自我管理水平良好率高于对照组[75.4%(43/57)比54.5%(30/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抗凝认知水平总优良率、自我管理水平总优良率均较高,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华法林路径表结合回授法对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充分发挥高效护理叠加效应,显著提高患者抗凝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华法林路径表 回授法 抗凝认知水平 自我管理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抗凝管理模式对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选取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术后均口服华法林抗凝药物治疗,对照组用药期间行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抗凝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抗凝治疗依从性、抗凝知识知晓率、抗凝并发症及满意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D-二聚体(D-D)、全血黏度(NB)、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服药依从性、复查依从性、自我监测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及依从性总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抗凝知识知晓率、抗凝达标率、抗凝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抗凝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抗凝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抗凝并发症,提高患者抗凝满意率及安全性。

  • 标签: 集束化抗凝管理模式 机械瓣膜置换术 抗凝治疗依从性 血液流变学指标 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