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疗法是动静脉血栓性疾病治疗和预防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口服抗凝剂(OAC)的长期应用对这些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我国需要治疗的患者群体庞大且逐年增加,2002年首次房颤流行病学调查指南数据显示我国房颤患者超过800万[1],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超过200万[2],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发病率为每年0.269%[3].

  • 标签: 抗凝治疗 静脉血栓性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惯性 临床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 (房颤 ) 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率失常,房颤患者一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高,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最佳手段。传统药华法林的一些缺陷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从而促进了新型口服药物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依杜沙班等的研发。现就口服药在房颤患者中治疗的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师干预对华法林患者治疗认知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34例华法林患者。常规组开展基础治疗。观察组实施药师干预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治疗认知度评分不存在较大差距(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认知度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性较为明显(P<0.05)。观察组的总依从率98.51%比常规组的82.09%要高,两组相比,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华法林患者实施药师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认知度,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与效果。

  • 标签: 华法林抗凝患者 药师干预 治疗认知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药物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凝血过程的药物,可用于防止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的疾病,预防中风或其他血栓性疾病。新型药物具有传统药物不可比拟的优点。

  • 标签: 新型抗凝药 概述
  • 简介: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大于1%,在8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高达10%[1],据统计中国现约有1000万人患房颤[2]。房颤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由血栓引起的卒中事件中,高达15%~20%的比例源于房颤,伴有房颤的卒中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较不伴房颤者明显升高[3]。

  • 标签: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抗凝药物 应用 快速心律失常 独立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血液净化的技术发展很快,对人类身体的健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有关血液净化的医学知识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血液净化有多种方式,包括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血浆置换和腹膜透析等。低分子肝素的作用对血液净化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很大帮助,为了证明低分子肝素相比普通肝素更具有优势,我们选择50例患者分两组进行研究,得出了这一结论。

  • 标签: 血液净化血液透析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抗凝
  • 简介:栓治疗主要针对凝血系统和血小板活化两个环节起作用;分别称为治疗和血小板治疗。目前临床药物也主要作用于这两个环节,一些新型的药物逐步用于临床或是进入临床验证阶段。本文综述了此类药物的临床研究情况,机制以及临床试验等。

  • 标签: 抗凝药物 抗凝机制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用于防治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的疾病,预防中风或其它血栓性疾病。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凝血过程的药物。正常人由于有完整的血液凝固系统和及纤溶系统,所以血液在血管内既不凝固也不出血,始终自由流动完成其功能,但当机体处于高状态或及纤溶减弱时,则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

  • 标签: 抗凝血 类型检测
  • 简介:治疗能预防病理性血凝块形成(如在心大约每200人中就有瓣膜或心房),阻止静脉中已经形成的血栓的延伸和栓塞。治疗的类型、强度和疗程取决于治疗的指征。在英国,1人需治疗。肝素和华法令是两种主要的抗凝剂。

  • 标签: 抗凝治疗 临床应用 病理性血凝块 静脉 血栓 抗凝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治疗能预防病理性血栓形成(如在心瓣膜或心房),阻止静脉中已经形成的血栓延伸和栓塞。治疗的类型、强度和疗程取决于治疗的适应证。在英国,约有1.8%的人群需要治疗。肝素和华法令是两种主要的抗凝剂。

  • 标签: 抗凝治疗 临床应用 病理性血栓形成 抗凝剂 适应证
  • 简介:由血栓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和我国的首要死因,严重威胁着人群的健康和生命的延续。按其所形成的部位分为动脉、静脉、心腔内血栓,其成因、风险、组分及组分比例、性状和防治原则也不尽相同。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缓慢、多因素的由量变到质变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日之功”。在大量临床研究中,药和血小板药在对抗血栓中显示出良好效果,临床获益与结果已被多项循证医学的系统研究所证实,但其用药风险和不良反应较大,使得药学监护和合理、安全应用尤显重要。本期重点锁定于治疗与用药监护,4篇文章均来自于临床一线专家,就血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华法林的基因组学、抗凝血药应用风险及监护要点各抒己见,以飨读者。

  • 标签: 临床应用 药学监护 抗凝药 药物治疗原则 腔内血栓 用药监护
  • 简介:本刊从2003年起开辟继续教育园地栏目,以专家论坛及问答的形式对一些医药知识进行介绍,旨在提高医师、药师、护师们的合理用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病人。每期有问答题,请读者裁下本期问答题(复印无效),连同本人的答案于2014年4月25日前寄回本杂志社,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168号,邮编200433。回答正确者由上海市药学会颁发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2013年第6期的学分将与2014年第1~5期的学分一起统计。请将学分证工本费5元(无发票)寄到本杂志社,若要求以挂号信邮寄学分证,需寄8元。另外,经申请并获同意,参加本刊全年(共6期)继续教育园地答题的读者,可获得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盖章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Ⅱ类)5分,工本费15元(无发票)。如需此类学分的读者请在答题时注明。

  • 标签: 华法林 抗凝治疗 房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浅谈血液透析的技术。方法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结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体外循环中有无血液凝固,必要时作相应的凝血功能检查;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观察有无出血或出血加重情况。常用的方法有全身肝素化、局部肝素化、低分子肝素、枸橼酸盐、无肝素透析等。

  • 标签: 血液透析 抗凝技术
  • 简介:在澳洲华文文学中,的作品里总是交织着女性、异邦、命运三道母题,作者凭借自身的人生经历,敏锐观察和睿智思考,真实地再现了身处异邦的女性寻梦者们的生存状态,感叹着人生的虚无和命运的无常。

  • 标签: 抗凝 女性 异邦 命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我国人工机械瓣膜置换(HVP)术后早期口服药与治疗强度(INR)的关系,以期指导术后早期的治疗。方法记录260例HVP患者术后1-7d的华法林用量及INR,分析INR与口服治疗的关系。结果1~3d内,华法林用量与INR无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有增加的趋势,P值有减小的趋势。第4天,华法林用量与INR具有相关性(P〈0.01),此后的3d内华法林用量与INR明显相关(P〈0.01),相关系数逐渐增加。结论HVP术后早期,尤其3d以内,INR并不能真正反映华法林的全部作用,第4天(72h后)开始,INR与华法林用量才有明确的相关性。建议3d以后才应该根据INR值对华法林用量做适当的增减。

  • 标签: 人工机械瓣膜 风湿性心脏病 抗凝治疗 国际标准化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