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深入的数据分析,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和公众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信息,以期共同关注健康与安全,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医药健康服务。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平凉市学校和居民区中随机抽取进行调查,所调查人员包括城镇居民、各年龄段和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群,两次调研均以网上问卷的形式开展。 结果 共收到有效问卷1946份,有效问卷1846份。调查显示家庭药品管理问题:81%家庭保存药物,多为冲剂和胶囊,来自药房购买。约一半存有过期药品,但少数定期处理。认知不足,只有13.7%意识到可能带来危害,4.0%认为无危害。处理方式不规范,39.4%直接扔进垃圾桶,19.0%放置不处理,仅28.0%交给回收点。大部分支持回收,18至25岁人更倾向于回收。(p<0.05)。结论 甘肃省平凉市居民对家庭过期药品处理不当危害性有一定的认知程度, 但处理方式不合理。 建议政府要高度重视家庭过期药品处理,通过加强公众教育、建立有效的药品回收体系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提高居民对过期药品处理的认知和回收意识,从而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安全。

  • 标签: 过期药品 药品处理 药品回收 社会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需求的10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样本调研对象,选取样本中50例为地中海贫血患者,剩余50例为缺铁性贫血患者,两组患者均采取血常规检验。在本研究中,所选取样本均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地中海贫血患者被命名为对照组,另一小组成员则被命名为实验组。同时对两组血常规检验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血常规检验报告中,两组各项数据值差异较大,P<0.05。结论: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诊断中,血常规检验的结果能够保证对两组贫血情况进行更为精准的评估,临床应用效果较强。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在临床微生物检验流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不同时间段的微生物检验标本来作为对象,2021年6月~2022年6月(常规组)中选取30例标本研究,该组采取常规质量控制方案。2022年7月~2023年6月间(研究组)同样选取30例标本,该组中应用了LIS系统,统计两组微生物检验质量情况。结果:统计两组微生物检验工作情况:常规组微生物检验合格率达90.0%(27/30),而研究组微生物检验合格率达到100.0%(30/30)组间比较,明显后者占据突出优势(P<0.05,²=5.550)。结论:LIS系统能有效提升了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合格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相关肝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截至2022年8月31日),收集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来那度胺、泊马度胺相关肝损伤的病例报告类文献,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用药情况、肝损伤发生情况(发生时间、临床表现、肝功能状况、肝损伤分型等)以及处置和转归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36~93岁,平均60岁;原发病为多发性骨髓瘤者16例,浆细胞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各1例;应用沙利度胺者9例,来那度胺6例,泊马度胺3例;开始用药至发生肝损伤的时间为4~232 d,≤60 d者15例;肝细胞损伤型9例,胆汁淤积型7例,因缺少数据未判定分型2例。1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主要为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16例)、总胆红素升高(14例)、碱性磷酸酶升高(12例);15例有临床表现记录,主要为黄疸(13例)、乏力(7例)和恶心(4例)。诊断肝损伤后18例患者均停用沙利度胺或其类似物,其中4例予对症支持治疗;13例停药后7~28 d肝功能好转或恢复正常,5例死亡(2例死于肝衰竭,3例死于原发病或其他合并症)。结论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相关肝损伤多发生在用药2个月内,临床表现与其他药物所致肝损伤相似;停药后多数患者肝功能可好转或恢复正常,但少数可进展为肝衰竭致死亡。

  • 标签: 化学及药物性肝损伤 沙利度胺 来那度胺 泊马度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用尿常规进行检验的诊断效果。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接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n=60)和健康体检患者(n=60),分为观察组(甲状腺亢进)与对照组(健康体检),两组共120例,分析两组尿常规中PH值、尿密度、尿检验指标(尿蛋白、尿酮体、尿胆红素、尿糖)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尿PH值低于对照组,尿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尿蛋白、尿酮体、尿胆红素、尿糖阳性率均低于观察组尿蛋白阳性率(25.31%),尿酮体阳性率(21.66%),尿胆红素阳性率(11.66%),尿糖阳性率(10.12%),P<0.05。结论 尿常规可有效分辨甲状腺亢进患者与健康人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在临床大量应用。

  • 标签: 甲状腺亢进 尿常规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急危重症外伤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72例外伤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护理经验,包括: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预防休克;精准判断,有效镇痛;安全转运,避免二次损伤;卧床制动期间皮肤精细护理;权衡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胸廓损伤后的肺部护理方法。结果本组69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95.83%。所有患者转运过程中均未发生主动脉破裂或骨折部位移位,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5例肺不张患者:1例入院时病危,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不能维持有效的生命体征而死亡,其余4例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均恢复良好。1例术前患者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1例患者术后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1例因肢体护具固定骨折部位出现压力性损伤。结论重视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维持稳定、精准镇痛、安全转运、皮肤护理、权衡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和术中出血、胸部损伤后的肺部护理等,可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外伤 安全 皮肤压力性损伤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德尔塔变异株感染患者的新冠灭活疫苗接种情况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7月至9月扬州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苏北人民医院新区分院)收治的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病毒且年龄≥18岁的704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将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归为非重症组,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归为重症组。根据新冠灭活疫苗接种情况,分为未接种组、接种1针组和接种2针组,评价疫苗接种情况对病情严重程度、抗体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导致重症新冠肺炎的影响因素。结果接种2针疫苗新冠肺炎患者的重症比例均明显低于接种1针组和未接种组〔3.02%(7/232)比9.48%(22/232)、15.83%(38/240),均P<0.05〕,而发病至就诊时间(d:1.97±1.66比2.66±2.70)、年龄(岁:45.3±12.2比63.6±17.0)、直接胆红素〔DBil(μmol/L):3.70±1.83比5.30±5.13〕、乳酸脱氢酶〔LDH(U/L):240.69±74.29比256.30±85.18〕、血肌酐〔SCr(μmol/L):63.38±19.86比70.23±25.43〕、白细胞介素-6〔IL-6(ng/L):7.32(1.54,17.40)比18.38(8.83,33.43)〕、肌酸激酶〔CK(U/L):66.00(43.00,99.75)比78.00(54.50,144.00)〕、D-二聚体〔mg/L:0.30(0.08,0.49)比0.41(0.23,0.69)〕均明显低于未接种组,血小板计数〔PLT(×109/L):176.69±60.25比149.25±59.07〕、白细胞计数〔WBC(×109/L):5.43±1.77比5.03±1.88〕、淋巴细胞计数〔LYM(×109/L):1.34±0.88比1.17±0.50〕均明显高于未接种组(均P<0.05)。接种2针组入院10 d免疫球蛋白G(IgG)滴度显著高于接种1针组和未接种组〔U/L:130.94(92.23,326.31)比113.18(17.62,136.20)、117.85(33.52,156.73),均P<0.05〕,入院16 d IgG滴度显著高于未接种组〔U/L:156.12(120.32,167.76)比126.52(61.34,149.57),P<0.05〕。重症组患者2针疫苗完全接种比例〔10.45%(7/67)比35.32%(225/637)〕、LYM(×109/L:1.09±0.32比1.25±0.56)、PLT(×109/L:138.55±68.03比166.93±59.70)均明显低于非重症组,而发病至就诊时间(d:3.01±2.99比2.25±2.09)、住院时间(d:28±18比16±6)、男性比例〔77.61%(52/67)比34.54%(220/637)〕、年龄(岁:69.13±12.63比52.28±16.53)、DBil〔μmol/L:4.20(3.18,6.65)比3.60 (2.80,4.90)〕、LDH(U/L:310.61±98.33比238.19±72.14)、SCr(μmol/L:85.67±38.25比65.98±18.57)、C-反应蛋白〔CRP(μmol/L):28.12(11.32,42.23)比8.49(2.61,17.58)〕、IL-6〔ng/L:38.38(24.67,81.50)比11.40(4.60,22.07)〕、CK 〔U/L:140.00(66.00,274.00)比72.80(53.00,111.00)〕、D-二聚体〔mg/L:0.46(0.29,0.67)比0.35(0.19,0.57)〕均明显高于非重症组(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未接种组相比,接种1针组和接种2针组发生重症的风险为0.430倍(P=0.010)。再将年龄纳入回归分析,与未接种组相比,接种2针组发生重症的风险为0.381倍〔优势比(OR)=0.381,95%可信区间(95%CI)为0.121~1.19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为保护因素(OR=0.992,95%CI为0.986~0.998);年龄>60岁(OR=3.681,95%CI为1.637~8.278)、CK(OR=1.001,95%CI为1.000~1.001)、IL-6(OR=1.006,95%CI为1.002~1.010)、SCr(OR=1.020,95%CI为1.007~1.033)均为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针对德尔塔病毒感染,与未接种新冠疫苗患者相比,完全接种2针新冠灭活疫苗新冠肺炎患者的IL-6、SCr、CK和D-二聚体水平降低,PLT、LYM和IgG抗体滴度更高,发生重症比例降低,2针疫苗完全接种更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新冠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呼吸衰竭 重症 德尔塔变异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医疗服务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获取江苏省2家三级综合医院2017—2020年所有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分析患者的基本信息、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所有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采用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 596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患者数从2017年的1 476例增至2020年的10 771例,其中患有≥2种疾病者从1 105例(74.86%)增加至10 564例(98.08%)。2017—2020年,老年高血压患者次均住院费依次为1.15万元、1.36万元、1.38万元和1.41万元,呈逐年升高趋势。不同性别、年龄、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和患病数量患者的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住院费用随住院天数、患病数量和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江苏省三级医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数量、共病发生率、次均住院费用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较多。笔者建议应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战线前移至预防为主,以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病案首页 老年患者 共病 住院负担
  • 简介:摘要1例25岁男性肾移植术后患者因供肾保存液细菌培养结果为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术后第3天加用替加环素50 mg静脉滴注、1次/12 h。使用替加环素第4天,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予护胃治疗后好转;第8天,患者左下腹出现持续性剧痛;第9天,实验室检查示淀粉酶1 188 U/L、脂肪酶699 U/L;胰腺超声检查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考虑与替加环素有关。停用该药,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0.6 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2次/d,同时禁饮食。5 d后,患者腹痛症状明显好转,胰淀粉酶下降至69 U/L,脂肪酶下降至646 U/L。

  • 标签: 肾移植 胰腺炎 替加环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卡介苗膀胱灌注(BCG灌注)相关肉芽肿性肝炎(GH)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PubMed和Elsevier数据库(截至2021年12月),收集报道BCG灌注相关GH且GH经肝活检证实的病例报告类文献。记录患者基本情况,BCG灌注情况(剂量、次数、导管插入有无异常等),GH发生情况(发生时间、主要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和肝活检结果),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干预措施和转归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23例,均为男性;年龄34~80岁,中位年龄66岁;膀胱癌22例,肾盂肾癌1例;19例有发生GH前灌注次数记录,灌注1次者2例,最多者为16次;最近一次灌注导管插入时出现异常者10例,其中血尿7例,疼痛2例,1例插管困难。GH发生在最近一次BCG灌注后3 h~440 d(≤7 d者18例,10、14、21、180、440 d者各1例),中位时间为3 d。23例患者中,出现发热症状者21例,黄疸12例,肝肿大9例,乏力7例,厌食5例,体重减轻2例,盗汗1例;单独表现为GH者12例,伴发其他不良反应者11例。22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碱性磷酸酶升高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各17例)。20例患者记录了牛型结核分枝杆菌鉴定/培养情况,7例阳性。肝活检结果显示,23例患者中非干酪性上皮样肉芽肿者10例,非干酪性肉芽肿7例,上皮样肉芽肿4例,仅记录肝肉芽肿2例。停止BCG灌注治疗并给予抗结核药物和/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后,22例患者好转,1例死于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败血症和多器官衰竭。结论GH多发生于BCG灌注后1周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黄疸、肝肿大和肝功能异常,可伴发其他BCG灌注相关不良反应。肝活检可明确诊断。采用抗结核药物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多数预后较好,但严重者可致死。

  • 标签: 投药,膀胱内 卡介苗 肉芽肿病,慢性 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再喂养综合征(refeeding syndrome,RFS)的发生、发展规律和临床症状,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肠外营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年至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等数据库,收集RFS的病例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纳入文献17篇,共有患者17例,其中男性6例(35.29%),女性11例(64.71%),年龄分布在29周早产儿~87岁。12例(70.59%)RFS出现在营养支持3d以内。88.23%的患者出现心血管系统相关症状;具体的临床症状则以呼吸困难出现例数最多(41.17%)。经干预后,15例(88.23%)患者好转,2例(11.76%)患者死亡。结论RFS是潜在的致命性疾病,在营养支持前,应评估发生RFS的危险因素。对于RFS高危患者,在营养支持早期需密切监测。

  • 标签: 再喂养综合征 营养支持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镜治疗老年纵隔肿瘤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时间段内,选择78例来我院接受胸腔镜治疗的老年纵隔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入院时间为划分依据,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效果,获得研究结果。结果:2组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和综合干预措施,患者对护理工作均表示肯定,但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结果为97.44%,对照组为84.62%,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分别为28.21%、7.69%,组间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胸腔镜治疗老年纵隔肿瘤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法,相比常规护理措施,可增强护理的效果,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胸腔镜 老年 纵隔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通过介入方案治疗肝癌患者时应用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从本院肝癌患者中抽选80例展开讨论,均采取介入方案,病例纳入时间即2019.4-2021.4,抽签方式将患者划分成常规组和讨论组,各组均有40例肝癌患者,分别采取一般护理、护理干预,比较组间临床效果。结果:讨论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常规组低,存在突出差异,P值<0.05。结论:临床以介入疗法为肝癌患者实施治疗时,于围术期内实施护理干预方案后,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降低。

  • 标签: 并发症 介入 肝癌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受肝癌动脉介入栓塞及灌注化疗术的肝癌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肝癌动脉介入栓塞及灌注化疗术患者,均分为分析组、参照组,分别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分析组与参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与疼痛评分更低,P值<0.05。结论:在肝癌动脉介入栓塞及灌注化疗术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肝脏功能,提升临床疗效,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肝癌动脉介入栓塞 灌注化疗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诊断之际采用心血管超声,探析其应用效果。方法:总共筛选出58例经由肺灌注扫描、心电图以及CT检查且被确诊为肺动脉栓塞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为准确诊断患者的心室功能,对其均使用心血管超声,比较检查结果。结果:经由检查分析后可知主肺动脉内径、右肺动脉内径以及右心房上下径等出现异常的患者共有7例,出现三尖瓣反流的患者有42例,且患者的病情越重,其肺动脉收缩压以及三尖瓣的反流情况越不佳。结论: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诊断数据与结果,应加强使用心血管超声,不仅具有较多的优势,而且还能够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临床诊断 心血管超声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再喂养综合征(refeeding syndrome,RFS)的发生、发展规律和临床症状,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肠外营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年至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等数据库,收集RFS的病例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纳入文献17篇,共有患者17例,其中男性6例(35.29%),女性11例(64.71%),年龄分布在29周早产儿~87岁。12例(70.59%)RFS出现在营养支持3d以内。88.23%的患者出现心血管系统相关症状;具体的临床症状则以呼吸困难出现例数最多(41.17%)。经干预后,15例(88.23%)患者好转,2例(11.76%)患者死亡。结论RFS是潜在的致命性疾病,在营养支持前,应评估发生RFS的危险因素。对于RFS高危患者,在营养支持早期需密切监测。

  • 标签: 再喂养综合征 营养支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急危重症外伤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72例外伤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护理经验,包括: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预防休克;精准判断,有效镇痛;安全转运,避免二次损伤;卧床制动期间皮肤精细护理;权衡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胸廓损伤后的肺部护理方法。结果本组69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95.83%。所有患者转运过程中均未发生主动脉破裂或骨折部位移位,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5例肺不张患者:1例入院时病危,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不能维持有效的生命体征而死亡,其余4例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均恢复良好。1例术前患者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1例患者术后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1例因肢体护具固定骨折部位出现压力性损伤。结论重视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维持稳定、精准镇痛、安全转运、皮肤护理、权衡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和术中出血、胸部损伤后的肺部护理等,可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外伤 安全 皮肤压力性损伤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作者: 李永强 Wenchen Hsi 赵俊 陈帜 孙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放射物理科 201321 上海市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 201321 上海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321,佛罗里达大学质子治疗研究所,杰克逊维尔 32206,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放射物理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 201321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自制二维闪烁体探测器对主动式点扫描质子重离子加速器放疗系统进行质控检测,为质子重离子束的质量(束斑位置、束斑大小、虚源、深度分布曲线及射程等)提供快速检测方法和参考。方法探测系统由硫氧化钆闪烁体荧光屏、不锈钢板和光学数码相机组成。将质子重离子束垂直入射到闪烁体荧光屏转化为可见光,经不锈钢镜面反射至相机成像仪上形成图像信号,通过对信号分析处理,获取质控参数。结果多丝正比室和闪烁体探测测得量束斑位置偏差<1mm。多丝正比室测得束斑大小与用闪烁体探测系统器测得量值之间差值:质子为(1.40±0.59)mm,碳离子为(0.5±0.08)mm。429.25MeV/u碳离子的x、y轴虚源分别为751.8、805.6cm,与物理距离差值<1%。测得287.5MeV/u碳离子的射程为160mm。结论自制闪烁体探测器可以测量束斑位置、束斑大小、虚源、深度分布曲线及射程等。该探测器可作为一项质子重离子治疗质控的有效工具。

  • 标签: 放射疗法,质子 放射疗法,碳离子 闪烁体 质控 深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