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有效的监督和充分的激励是保证经营者沿所有者既定目标努力工作不可或缺的两项制度保证,只有激励与监督机制双管齐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使“内部人控制”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防范其消极作用的发生,才能实现企业所有者国家与经营者企业家两个价值最大化的“双赢”的目标,使国有企业真正走上健康的良性发展道路。

  • 标签: 国有企业 会计直接责任制 制度创新 财会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痔疮术后护理及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 标签: 痔疮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重症中暑患者急救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 6月 -2019年 6月期间重症中暑患者 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集束化护理)各 50例,对比两组意识清醒、体温恢复率,比较两组 GCS评分 13-14分占比,比较两组 APACHEⅡ评分。结果:( 1)护理 24h后,观察组意识清醒率( 60.00%)、体温恢复率( 76.00%)高于对照组( 32.00%)、( 36.00%), P< 0.05;( 2)观察组 GCS评分 13-14分占比( 66.0066.00)高于对照组( 40.00%), P< 0.05;( 3)观察组的 APACHE Ⅱ评分 [( 10.312.05)分 ]低于对照组 [( 16.122.21)分 ], 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重症中暑患者的急救中,有助于提高急救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减轻昏迷,改善患者预后,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中暑 集束化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手术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评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ASI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手术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动脉瘤 介入栓塞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病人护理中采用实时护理质控并观察该种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6月--2021年5月的患者作为分析目标,根据入院号随机分为一般管理组(采用一般护理管理方式)和实时质控组(采用实时护理质控方式)。结果:一般管理组和实时质控组护理记录、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情监督、健康教育评分对照中,一般管理组评分明显低于实时质控组,(t=17.618,p=0.000),两组有差异。结论:对危重病人护理中采用实施护理质控效果优良,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危重病人 实施护理质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基本思想,探讨神经内科患者压疮预防的循证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根据循证护理的步骤对我院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实践。结果230名神经内科患者经过循证护理,均无压疮发生。结论循证护理护理发展的方向,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应加强高等护理教育和循证护理继续教育,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 标签: 循证护理 神经内科 压疮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R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康复锻炼等措施。结果本组64例患者生活完全自理41例,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23例,减轻了患者痛苦,增强了生活信心和生活质量。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采取合理的针对性护理对策,能显著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生活信心。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为肛瘘患者在术后使用疼痛护理干预对预防患者创面疼痛及尿滞留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12-2020/12期间治疗的86例肛瘘手术患者,肛瘘切除术治疗后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另外43例作为实验组加用疼痛护理干预治疗。评价差异化护理方案对减轻患者出现术后创面疼痛及尿潴留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运用护理前及护理后的24h及72h时采用VAS疼痛评分发现加用疼痛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比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疼痛评分改善幅度大(P<0.05);实验组术后出现尿滞留人数更少(P<0.05)。结论:对肛瘘患者运用肛瘘切除术治疗后采用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创面疼痛感并降低患者出现尿滞留风险。

  • 标签: 疼痛护理 肛瘘 创面疼痛 尿潴留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 要】目的:對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 2015年 6月— 2018年 6月所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200名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研究,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围绕气道管理开展集束化护理,然后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出现肺炎并发症的比例明显较低。结论: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防范肺炎并发症的出现。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集束化护理 ;气道管理 ;应用    引言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主要表现为颅脑损伤,而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而言,还会出现并发症,其中,肺炎为主要的并发症之一【 1】,从护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开展集束化护理进而实现对患者气道的科学管理,是防治肺炎并发症出现的重要途径之一【 2】,基于此,本文则针对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 2015年 6月— 2018年 6月所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200名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 25—72岁,平均年 40.5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100名患者两组基本资料统计学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的临床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融合集束化护理措施,然后进行观察,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具体包括:药物应用方面,护理人员在了解相关用药事项的基础上帮助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在用药期间做好患者体温、肺部情况以及药物过敏反应的监测,并且根据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通过与诊疗医师的协调对患者用药量进行适当的调整【 4】。明确向患者介绍所需服用的各类药物的作用、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用法用量以及服用时间等,通过必要的沟通,使患者明确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吸氧操作的优质护理,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吸氧操作,使其气道保持良好状态【 5】。日常生活的护理,通过病房环境的有效控制,为患者气道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再加上必要的营养护理及活动管理,为患者进行疾病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    心理护理方面,保住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临床治疗工作,进而不断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6】。    记录的指标包括患者是否出现肺炎并发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 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比较可以了解到,试验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出现肺炎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所以,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炎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3 讨论    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有效防范肺炎并发症,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 7-9】。具体而言,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药物应用的优质护理    药物护理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护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护理工作中,通过药物的合理应用,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为此,护理人员应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10-12】。具体而言,在药物护理中主要依赖于抗生素类药物,其在控制感染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护理人员要能够在了解相关用药事项的基础上帮助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在用药期间,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密切关注,做好患者体温、肺部情况以及药物过敏反应的监测,并且根据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通过与诊疗医师的协调对患者用药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此来提升药物治疗效果。为了有效提升药物护理质量,护理人员需要明确向患者介绍所需服用的各类药物,所介绍的内容包括药物的作用、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用法用量以及服用时间等,通过必要的沟通,使患者明确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 13】。    通常情况下,口服类药物的服用,护理人员必须引导患者按时按量的服用,而且,在此类药物使用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密切监测,一旦出现不正常的反应,则需要在第一时间与诊疗医师取得联系。     3.2 吸氧操作的优质护理    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吸氧操作护理是气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14】,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时,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吸氧操作,在吸氧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进行密切观察,并根据患者呼吸情况对吸氧量进行适当的调整,而且要做好吸氧管的检查工作,防止脱落或堵塞。对于护理人员,可以在吸氧操作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环境护理工作,从而为患者呼吸系统的稳定以及功能的恢复提供良好的保障【 15】。护理人员应该认识到,通过建立良好的病房环境,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保持病房光线的柔和,并合理控制室内稳定,每天定期对病房进行通风,使病房始终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病房空气中的不良因子对患者呼吸系统的刺进。而且,通过建立病房良好环境,还能够帮助患者提升睡眠质量,进而帮助患者保持一种良好的身体状态,有效促进其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而言,良好的病房环境,能够有效预防肺部感染,所以,环境护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3 日常生活的优质护理    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日常生活优质护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进而实现疾病的有效控制。具体而言,首先要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为了确保膳食的科学合理性,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控制食物的每次摄入量和摄入次数,其次要注意所摄入食物的种类,其中应该以低糖、低脂、高纤维为主,为患者所提供的食物中,尽可能包含优质蛋白,在日常治疗中,医护人员可以定期向患者提供水果和粗粮【 16】。在患者所摄入的食物中,应尽可能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辛辣、高油、高糖等食物,针对存有不良饮食习惯的患者,治疗人员要帮助其及时改正,如坚决不允许患者抽烟,总的来看,护理人员为患者所提供的食物应该以低糖、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为主,在治疗期间,需要督促患者形成饮食规律。其次,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体位管理,在患者卧床期间,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活动,而且,在帮助患者翻身后,如果患者保持侧卧状会感觉到舒适,那么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使其身体与病床呈现 30度的夹角 ;如果患者保持平卧状会感觉到舒适,那么护理人员则应该将薄软枕放置于患者的背部、膝盖下以及脚踝之下 ;如果患者保持半卧状会感觉到舒适,那么护理人员应该通过对床位的调整,使患者背部与床面的角度在 30度以下,而且这一状态的保持时间应该控制在 30分钟以下。如果患者不适合进行翻身活动,护理人员则应该将软枕垫放置于患者的肩部、腰骶以及足跟部位,护理人员所选择的软枕垫应该保持 10厘米厚度比较合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2例老年性痴呆患者行血液透析的的临床变化及护理措施。方法从护理角度认识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和血液透析护理的差异和共同点,在积极给予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的基础上,提供舒适、安全的透析环境,运用多样的沟通技巧,严密观察病情并有计划的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将整体护理和个体化护理有机结合。结果22例患者透析过程中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患者的病情变化,经采取上述护理措施,20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透析。结论掌握阿尔茨海默病的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性痴呆患者顺利完成血液透析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血液透析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在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分析其对运动障碍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共70例。通过住院尾号单双数分组为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35例)与实验组(施行早期康复护理,3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独立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独立生活能力评分均升高,且实验组患者的上述两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颅脑损伤术后运动障碍的患者,在早期康复护理下能够有效恢复其运动功能。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手术 运动障碍 功能恢复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接受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1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共计60例,随机分组命名为研究组、对照组,单组30例,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研究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干预,可降低患者疼痛感,加速患者康复速度。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胆囊结石 循证护理 疼痛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效果以及术中和术后护理。方法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间共收治48例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患者,我们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总结,术后随访6个月~4年。结果所有手术平均时间约(75±10)min,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大部分患者术后5天内顺利拆线出院。2例患者发生尿潴留,1例患者发生感染,1例患者出现阴囊水肿,随访发现1例患者复发。结论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疗效显著,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气 疗效 术后护理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程序化急救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11月~ 2019年 2月我院收治的 63例 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31例)和对照组( 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程序化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 QOL)评分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的 QOL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的 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SAP采用程序化急救护理进行干预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程序化急救护理 ;护理满意度 ;生存质量评分 ;全胃肠外营养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急腹症 [1-2],多数是由于胆道疾病、暴饮暴食引起的胰腺内多种内分泌胰酶和外分泌继发自体消化过程而引起的疾病,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转归良好,有少部分患者经常规治疗不能痊愈,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SAP患者病情严重,常合并感染、腹膜炎、深静脉血栓等多种并发症 [3-4],有报道显示, SAP死亡率达 70%以上。临床研究显示 [5], SAP患者并发症的出现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死亡率高度相关,采用合理的护理方式干预能有效地控制 SAP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程序化急救护理是一种规范化的临床护理措施,通过强化护理流程中的逻辑性,提升了 SAP患者急救过程中的速度和效率,应用于其他疾病中已取得較好效果 [6-7]。本研究旨在探讨程序化急救护理在 S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7年 11月~ 2019年 2月我院收治的 63例 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31例)和对照组( 32例)。观察组中,男 17例,女 14例 ;平均年龄( 37.82±11.69)岁 ;平均病程( 2.13±0.68) h;病因:过度饮酒 15例,饮食不当 6例,原因不明 10例。对照组中,男 19例,女 13例 ;平均年龄( 38.43±10.89)岁 ;病程( 2.01±0.48) h;病因:过度饮酒 16例,饮食不当 7例,原因不明 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取所有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直肠癌患者在术后采取延续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恢复情况及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此研究的94例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时间为2019/1/1-2020/12/31,术后47例随机使用传统护理作为对照组,并对另外47例加用延续护理干预作为实验组,评价术后恢复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从情绪、疼痛控制及身体健康等角度评价发现实验组术后生存质量更高(P<0.05)。两组病人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在术后尽早开展延续护理干预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对促进患者恢复并改善其生存质量的效果存在积极意义。

  • 标签: 延续护理干预 腹腔镜手术 直肠癌 造口 心理状态 生存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