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早期眼球生物学参数发育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诊断为先天性白内障的169例3岁以下患者的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前房深度、角膜厚度等生物学测量资料,分3个年龄段进行分析。1~6月龄、7~12月龄、13~36月龄3个年龄段的患者分别有87、41、41例;双眼患者108例,单眼患者61例;晶状体非全混型患者84例,全混型患者85例。双眼患者选右眼数据,生物学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月龄与生物学参数的关系。结果1~6月龄双眼患者患眼眼轴长度为(17.59±1.19)mm,小于单眼患者患眼[(18.18±1.34)mm],单眼患者患眼眼轴长度小于健眼[(19.01±0.93)mm];7~12月龄单眼患者患眼眼轴长度[(19.89±0.74)mm]小于健眼[(20.48±0.4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5.62、-3.47,均P<0.05)。1~6月龄晶状体非全混型患者患眼眼轴长度小于全混型患者[(17.43±1.14)mm与(18.06±1.29)mm比较:t=-2.38,P=0.020]。非全混型单眼患者患眼与健眼眼轴长度差值与月龄呈显著正相关(r=0.53,P=0.001)。7~12月龄单眼患者患眼角膜屈光力小于健眼[(42.41±1.82)D与(43.19±1.96)D比较:t=-2.29,P=0.038],而13~36月龄单眼患者患眼角膜屈光力大于健眼[(43.36±2.32)D与(42.55±1.88)D比较:t=2.17,P=0.043]。1~6月龄单眼患者患眼前房深度小于健眼[(2.44±0.37)mm与(2.58±0.33)mm比较:t=-2.08,P=0.048]。1~6月龄和7~12月龄单眼患者患眼角膜厚度均大于健眼[(555.26±46.95)μm与(541.85±40.78)μm比较:t=3.82,P=0.001;(542.93±27.63)μm与(530.93±30.36)μm比较:t=2.26,P=0.040]。结论先天性白内障可能影响早期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前房深度和角膜厚度的发育。晶状体混浊程度可能影响早期眼轴长度,6月龄前非全混型白内障患眼眼轴长度较全混型白内障患眼更短,此后非全混型白内障患眼眼轴长度逐渐超过全混型白内障患眼。

  • 标签: 白内障 轴长度,眼 前房 角膜测厚 生物测量学 婴儿
  • 简介:摘要植入多焦点IOL是脱镜状态下获得有效远、近视力的最有效方法。近年来诞生的三焦点IOL能提供远、中、近视力矫正,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本文从三焦点IOL的设计类型、视觉质量、适应证、离焦曲线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深入认识三焦点IOL提供理论依据。(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13-118)

  • 标签: 白内障 老视 三焦点人工晶状体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和睑缘炎是老年人高发的疾病,睑缘炎是最常见的眼表疾病。睑缘炎会降低白内障手术的效果,影响患者术后满意度。现从白内障围手术期睑缘炎的评估、治疗以及术中的眼表保护等进行探讨和论述,进一步加深临床医师认识治疗白内障围手术期睑缘炎的重要性。

  • 标签: 白内障手术 睑缘炎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基于IOLMaster 700新型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的6个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数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接受白内障摘除手术前曾行IOLMaster 700检查的白内障患者599例(599只眼)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08例,女性391例,年龄(69±10)岁。根据眼轴长度分为短眼轴组(≤22.5 mm,100只眼)、正常眼轴组(>22.5 mm且<25.5 mm,375只眼)及长眼轴组(≥25.5 mm,124只眼);根据角膜屈光力分为平坦组(≤42.00 D,47只眼)、正常组(>42.00 D且<46.00 D,461只眼)及陡峭组(≥46.00 D,91只眼);根据前房深度分为浅前房组(≤2.5 mm,71只眼)、正常前房组(>2.5 mm且<3.5 mm,436只眼)、深前房组(≥3.5 mm,92只眼)。比较整体及不同分组间Barrett Universal Ⅱ、Haigis、Hoffer Q、Holladay Ⅰ、Holladay Ⅱ和SRK/T公式计算的IOL屈光度数绝对预测误差中位数(MedAE)的差异。统计学分析主要采用Friedman检验。结果599例患者(599只眼)6个公式间IOL屈光度数MedAE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20.549,P<0.001),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的MedAE值最小(0.35 D),SRK/T公式次之(0.36 D),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除Barrett Universal Ⅱ与Haigis、SRK/T公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均P=1.000),其余两公式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眼轴分组中,6个公式间IOL屈光度数MedAE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38.307,38.779,112.997;均P<0.01),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在短眼轴组及长眼轴组中MedAE值均最小,分别为0.40、0.31 D,SRK/T公式在正常眼轴组中MedAE值最小(0.35 D)。不同角膜屈光力分组中,6个公式间IOL屈光度数MedAE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12.284,90.924,39.387;均P<0.05),Haigis公式在平坦组及陡峭组中的MedAE值最小,分别为0.26、0.34 D,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在正常组中的MedAE值最小(0.33 D)。不同前房深度分组中,6个公式间IOL的MedAE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37.389,57.643,52.845;均P<0.01),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在前房深度各分组中的MedAE值均最小,分别为0.46、0.33、0.31 D。结论基于IOLMaster 700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6个IOL屈光度数计算公式中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预测性最佳,尤其对于短眼轴、长眼轴及不同前房深度患者预测误差值低;Haigis、SRK/T公式次之。当角膜屈光力≤42.00 D或≥46.00 D时,Haigis公式可能更为准确。(中华眼科杂志,2021,57:502-511)

  • 标签: 白内障 晶状体,人工 轴长度,眼 屈光,眼 体层摄影术,相干光 生物测量学 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