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基于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将“1+X”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引入到实际教学课堂。使得学生可以在掌握语文基础的同时,实现自身文化视野的开拓与延伸。教师需要带领学生针对“1+X”群文阅读中获得“1”进行清晰定位,并使其“X”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构建起完善的语文阅读知识体系,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设置议题,激发学生阅读期待;发散思维,掌握提问阅读策略;方式多变,提高阅读节奏策略。

  • 标签: 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1+X”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小学高年级课堂容易沉闷,如何才能改善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本文就三点来提高课堂趣味性:尊重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全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成果,予以充分展示的机会。

  • 标签: 趣味性,尊重,心理,业务水平,展示
  • 简介:[摘要]社区睡眠障碍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选择一类有效方式针对此类病患开展护理意义重大。现阶段,我国临床护理理念发生了较大转变。在此背景下,双心护理顺势诞生。经过对病患开展此项护理,能取得满意成效,改善病患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深入性分析双心护理干预对社区睡眠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双心护理 社区睡眠障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糖尿病为我国第二大慢性病,发病率较高,防控难度较大。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认知能力下降,治疗依从性不足等问题,影响了血糖控制效果,不利于脑卒中、心脏病等并发症防控,因此有必要强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进而提高糖尿病控制效果。社区是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及防控的重要阵地,应强化社区护理服务,指导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行为,以改善疾病控制效果。因此,本文针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社区护理进行了综述分析,旨在进一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

  • 标签: 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社区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报道1例肺动脉肉瘤合并原发结肠腺癌的老年男性患者资料,患者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和双下肢浮肿,于外院诊断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但抗凝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最终通过EBUS-TBNA和肠镜活检确诊为肺动脉肉瘤及结肠腺癌。通过对本例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行汇总分析,以期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性肌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病理中心数据库的肌肉活检标本及患者的住院病历,纳入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ICI相关性肌炎,均为男性,中位年龄64岁,年龄范围42~79岁,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7例患者均接受ICI治疗:帕博利珠单抗及信迪利单抗治疗各3例,卡瑞利珠单抗治疗1例。首次用药至发现ICI相关性肌炎的中位时间为45 d,发病时间15~176 d。症状主要表现为肌肉酸痛和四肢乏力,4例患者伴有心肌炎。7例患者均存在肌酸激酶升高,中位值为2 354.4 U/L(范围 468.6~19 709.2 U/L),其中4例出现肌炎相关抗体抗Ro-52 抗体阳性。2例患者肌肉活检观察到广泛肌纤维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其他病例只表现为点状肌纤维坏死或非特异性的肌内膜炎症细胞浸润。浸润的炎细胞主要为CD8+T细胞和CD68+的组织细胞。在明确诊断为ICI相关性肌炎后7例患者均立即停用ICI,其中6例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7例患者均好转。结论ICI相关性肌炎是一类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疾病,部分患者可合并心血管不良反应,如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及时识别并停用ICI治疗并且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或挽救患者生命。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肌炎 心肌炎
  • 简介:摘要报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1例NEMO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易感性分枝杆菌病(MSM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患儿男,16月龄,生后11个月出现反复发热,进行性呼吸窘迫、气促,确诊为原发性肺结核伴淋巴结结核,规律抗结核治疗不佳转入我院PICU。入院强化抗结核治疗并多次行支气管镜清理病灶,病情经久不愈,多次检测发现细胞因子组白细胞介素(IL)-12、γ-干扰素(IFN-γ)水平低,后经全基因二代测序:NEMO基因突变半合子突变,突变位点为C.189+4A>C(chrX;153770671),其外祖母、母亲均为杂合子突变,唯一舅舅未携带该基因。结合病例特点并检索文献分析,诊断为MENO基因突变型MSMD。调整为HRZ+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5联抗结核治疗并定期IFN-γ、丙球支持治疗后病情渐控制。MSMD是罕见疾病,其中NEMO基因突变型发病率约为1∶250 000,常出现播散性结核感染,临床上对规范抗结核治疗仍无效者,除应考虑耐药结核杆菌外,仍应注意患者免疫水平,注意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可能,并尽早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有白化病的中年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部高分辨率CT可见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外科肺活检病理发现泡沫样、富含蜡样脂质脂褐素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局灶肺泡管及肺泡囊细支气管化生伴蜂窝肺形成,因不排除基因突变,行基因分析为HPS-1突变,确诊赫曼斯基-普德拉克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经抗纤维化治疗但病情仍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艾唐综合征(EDS)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结缔组织发育不全综合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皮肤及血管脆弱(表现为动脉瘤、夹层破裂、肠破裂和妊娠子宫破裂)。2017年国际艾唐综合征协会修订的国际EDS标准将EDS分为13种亚型,其中第4型为血管型EDS。本文报道2例以咯血为主要表现的血管型EDS,2例患者均为青年男性,最终通过外科肺组织活检及基因检测证实为血管型EDS,以此提高临床医生对其的认识及诊治水平,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Ehlers⁃Danlos综合征 咯血 外科肺活检 全外显子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小脑桥脑角肿瘤(CPA)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CPA肿瘤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2019年1~12月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设为A组共40人,2020年1~12月应用心理干预模式设定为B组,共4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出院后A组SDS及SAS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应用心理护理后B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明显低于A组。干预前两组GSES评分比较无差异;干预后B组GSES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失眠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项QOL-C30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MCMQ量表面对评分低于B组,回避及屈服评分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CPA手术患者中应用可以有效改善自我效能感及负性情绪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PA肿瘤 心理干预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城市地下管网的智慧化建设对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地下管线成果,在BIM快速自动化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再采用SuperMap GIS模型转换、轻量化缓存与服务发布等方法,实现BIM与GIS的互通,三维动态模拟和属性信息集成,数据平台间共享与应用,并加入用户管理、项目管理、二维地图操作、三维分析与可视化四个管理模块,以三维可视化的方式进行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维,将信息化管理贯穿于项目全生命周期中,提高城市地下管网协同管控水平。

  • 标签: SuperMap GIS BIM 地下管网 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改革后,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测绘工程也受到了更强烈的关注,对测绘工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中。新时期,测绘工程项目的数据管理弊端逐渐显露,需要告别滞后的数据管理方法及手段,引入数据库技术可视为一种必然趋势和必要结果,该技术在测绘工程项目数据管理中的应用备受期待。该文将通过详细论述认知数据库技术、清晰其应用价值,给测绘工程数据管理人员带去管理思路和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数据库技术 测绘工程 数据管理 探索
  • 简介:摘要患者男,18岁,因“反复活动气促、咯血2年余”求诊我院,外院曾考虑结核可能,给予抗结核、西地那非靶向降肺压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最终通过支气管镜及病理证实为结节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本文也对结节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以提高大家对该病的诊治意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八髎止痛贴治疗肛肠术后疼痛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按入院时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术后护理方案,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增加八髎贴敷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在增加八髎贴敷疗法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者存在差异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髎止痛贴治疗在肛肠术后疼痛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八髎 止痛 肛肠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以肺动脉高压为首发表现的迟发型庞贝病。患者女,27岁,因“反复咳嗽、胸闷、气促7个月余”就诊,外院诊断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经二联靶向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患者入院后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肺功能示极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睡眠监测提示轻度睡眠呼吸低通气、重度夜间低氧血症,呼吸生理存在膈肌麻痹,最后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提示α-葡糖苷酶(acid alpha-glucosidase,GAA)基因突变确诊庞贝病。同时对庞贝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技术(TBCB)对肺部弥漫性疾病(DLD)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173例病因诊断不明需行TBCB检查的住院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其中54例同时行TBCB和常规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比较两者活检方法标本大小及病理诊断效率。结果173例TBCB标本中,结合患者年龄、性别、职业、既往史、接触史、吸烟史、实验室血清学及影像学结果,最终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分型者有148例(85.5%),病理明确分型或有提示诊断者160例(92.5%),其中已知病因为72例(45.0%);特发性间质性肺炎27例(16.9%);7例肉芽肿性病变(4.4%);其他类型54例(33.8%)。173例中54例同时行TBCB和TBLB,TBCB组和TBLB组标本的大小分别为(3.3±1.3)和(1.0±0.3)mm2(t′=12.67,P<0.01)。TBCB组和TBLB组明确病理分型诊断效率分别为81.5%(44/54)和42.6%(2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3,P<0.01)。其中TBCB组与TBLB组对间质性肺疾病明确分型的病理诊断效率分别为48.2%(26/54)和5.6%(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4,P<0.01)。而TBCB组与TBLB组诊断除间质性肺疾病以外的其他弥漫性肺疾病的病理诊断效率分别为33.33%(18/54)和37.04%(20/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24,P=0.687)。结论与TBLB相比较,TBCB所获得的标本大小及在确诊弥漫性肺疾病特别是间质性肺疾病分型上具有明显优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疾病,弥漫性 冷冻,活组织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 诊断
  • 作者: 张筱娴 姜磊 王春燕 顾莹莹 李龙光 夏亭亭 黄莹 黄培楷 张清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广州 510120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呼和浩特 01001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广州 51012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广州 510120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惠州 516001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不同类型胸部受累Castleman病(CD)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及诊治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CD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09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入院的胸部受累CD患者30例,将其分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组、不伴BO的单中心型Castleman病(UCD)组及不伴BO的多中心型Castleman病(MCD)组,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总结其特征。结果30例患者中,5例(16.7%)纳入BO组,18例(60.0%)纳入不伴BO的UCD组,7例(23.3%)纳入不伴BO的MCD组。不伴BO的MCD组中位年龄明显大于BO组[(49.29±5.39)岁对(27.20±3.76)岁,P=0.005]和不伴BO的UCD组[(49.29±5.39)岁对(37.17±2.87)岁,P=0.034]。胸部症状在BO组(100%)和不伴BO的MCD组(71.4%)多见,而不伴BO的UCD组无胸部症状。贫血及IgG增高仅在不伴BO的MCD组出现(发生率均为57.1%),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及低氧血症在BO组(发生率分别为40.0%和60.0%)及不伴BO的MCD组(发生率分别为57.1%和28.6%)均可出现。BO组患者的肺功能均表现为极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胸部CT所示肺实质受累率:BO组为100%;不伴BO的MCD组为57.1%,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不伴BO的UCD组为11.1%,表现为孤立性肺结节。不伴BO的MCD组的淋巴结短径明显小于BO组[(1.83±0.51)cm对(4.73±1.63)cm,P=0.006]和不伴BO的UCD组[(1.83±0.51)cm对(3.62±0.26)cm,P=0.011]。BO组病理类型均为透明血管型(100%),不伴BO的UCD组88.9%为透明血管型,而不伴BO的MCD组以浆细胞型为主(57.1%)。BO组患者均出现口腔溃疡,在肿物切除术后予免疫调节剂治疗,溃疡症状缓解,但肺部症状仍进行性加重。不伴BO的UCD组主要治疗方式为胸腔镜下肿物切除,不伴BO的MCD组主要治疗方式为化疗、免疫调节剂、靶向治疗等。结论三组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肺功能、影像学表现、病理类型、治疗及预后均有所不同,此分类能促进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Castleman病 胸部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2012年1月至2018年8月93例拟诊及确诊为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儿童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93例真菌患者中男64例,女29例;年龄(55.18±5.38)个月,年龄范围为1个月至15岁,中位年龄32个月。所有患儿平均住院天数为25.4 d,住院天数中位数为23 d。所有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肺部影像学表现形态多样,主要为肺纹理稍增粗/增多,纹理间可见斑点或斑片状模糊影,并伴有肺实变、弥漫性结节样变等,支气管扩张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较少见。93例患者中血/深部痰真菌培养阳性者41例(44.1%),其中念珠菌属阳性者22例(53.6%)部分患者同时培养出2种不同真菌。93例患儿中,抗真菌治疗有效72例(77.4%),因基础疾病严重放弃治疗8例(8.6%),转院治疗6例(6.5%),死亡7例(7.5%)。其中,单用或联合使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感染41例(44.1%),有效38例(92.7%),死亡3例(7.3%)。结论儿童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好发于伴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患儿,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病死率和预后与宿主因素、环境因素及抗真菌治疗密切相关,使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能有效降低儿童肺部真菌感染的病死率。

  • 标签: 肺疾病,真菌性 肺炎 儿童 临床分析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肺血管型Ehlers-Danlos综合征的病理学特征的认识。方法收集2018至2019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3例肺血管型Ehlers-Danlos综合征患者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该疾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病因、鉴别诊断及预后。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7、20和30岁。例1患者临床症状为反复咯血,胸部CT见双肺多发外周局限性支气管稍扩张伴周围斑片状或磨玻璃样模糊影。例2和例3患者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部CT均可见多发薄壁囊腔伴小结节影。3例病理检查均为弥漫性肺泡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纤维性结节伴玻璃样变。例2和例3见肺大疱形成,例1和例2纤维结节内或周围见骨化。弹力纤维染色显示纤维结节内、外破坏的血管壁结构。例2患者全血行骨骼系统遗传病相关基因检测,COL3A1基因检测到新型错义突变[COL3A1 2q32.2 NM_000090.3 Exon7 c.620G>A,p.(Gly207Glu)]。结论肺血管型Ehlers-Danlos综合征罕见,为避免误诊、漏诊,临床医师应对其有所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产业的快速发展与科技水平的逐渐提升,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与运行成为我国未来主流发展趋势,并且目前智能化变电站已在许多地方推广应用起来。运行维护是保障智能化变电站正常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提高其技术水平非常重要。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中的常见问题与关键技术,并提出了一些提高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水平的有效对策。

  • 标签: 智能化变电站 运行维护 常见问题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