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垂体前叶激素及甲状腺激素在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晋城市人民医院自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103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8例,女45例,年龄(43.12±4.11)岁,合并颅骨骨折5例、脑震荡7例、脑挫伤11例、硬膜外血肿9例、硬膜下血肿8例,伤后入院时间(30.25±4.11)h,对该组人员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发生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的第1、7、14、30天的血清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进行测量。另选择同时期来晋城市人民医院接受常规体检的正常人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43.20±4.34)岁,测量上述相同指标,对两组的垂体前叶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对比。同时将观察组患者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组,分为轻型组(13~14分)、中型组(9~12分)与重型组(3~8分);将观察组患者按照不同预后分为死亡组、残疾组及良好组;对不同GCS分组、不同预后分组下下丘脑垂体前叶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对比。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颅脑损伤后1 d、7 d分别与对照组相比PRL、FSH、LH、TSH、T4水平均较高,T3水平均较低,观察组于颅脑损伤后7 d开始PRL、FSH、LH、TSH、T4水平逐渐降低,T3水平升高,在颅脑损伤后14 d的PRL、FSH、LH、TSH、T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仍较高,T3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型组分别与中型组、轻型组相比PRL、FSH、LH、TSH、T4水平较高,T3水平较低,中型组与轻型组相比PRL、FSH、LH、TSH、T4水平较高,T3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分别与残疾组、良好组相比PRL、FSH、LH、TSH、T4水平较高,T3水平较低,残疾组与良好组相比PRL、FSH、LH、TSH、T4水平较高,T3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发生创伤性颅脑损伤之后垂体前叶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明显升高,且上述指标的变化有利于帮助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垂体前叶激素 甲状腺激素 严重程度 预后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显微镜外科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近期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1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4例,女47例,年龄(45.85±3.28)岁,年龄范围为32~67岁。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开颅组(n=55)及显微组(n=66),开颅组患者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治疗,显微组患者行显微镜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脑脊液精氨酸加压素(AVP)、催产素、β-内啡肽(β-EP)水平、神经功能评分、精神状态评分、术前及术后1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复发率及病死率。结果显微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4%(61/66)高于开颅组80.0%(4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脑脊液AVP、催产素及β-E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组患者术后3个月脑脊液AVP[(15.37±1.99)ng/L]、催产素[(6.18±0.85)ng/L]及β-EP水平[(82.55±7.41)ng/L]均高于开颅组[(11.58±2.20)ng/L、(4.17±0.77)ng/L、(64.26±5.4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组患者术后3个月NIHSS评分[(6.78±1.04)分]低于开颅组[(9.25±1.26)分],MMSE评分[(24.66±4.10)分]高于开颅组[(18.24±3.17)分];显微组患者术后1年ADL[(18.67±6.11)分]低于开颅组[(30.48±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复发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外科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近期效果显著,可更好地促进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精神状态,短期随访认知功能较好,日常生活能力较高。

  • 标签: 显微镜外科手术 脑胶质瘤 近期治疗效果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Solitaire支架与LVIS/LVISjr支架置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晋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男53例,女43例,年龄(50.74±3.11)岁,年龄范围为39~71岁。按照不同置入支架方法分为Solitaire组(n=50)与LVIS/LVISjr组(n=46)。Solitaire组采用Solitaire支架置入治疗,LVIS/LVISjr组采用LVIS/LVISjr支架置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支架置入成功率、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闭塞情况、治疗前后改良Rankin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巴氏指数(BI)量表评分、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Solitaire组支架置入成功率[100%(50/50)]与LVIS/LVISjr组[100%(46/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闭塞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改良Rankin量表及B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VIS/LVISjr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15±0.23)分]低于Solitaire组[(2.61±1.13)分],BI量表评分[(81.35±2.97)分]高于Solitaire组[(74.10±1.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LVIS/LVISjr组并发症发生率[2.2%(1/46)]低于Solitaire组[16.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结论LVIS/LVISjr支架置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均优于Solitaire支架,且降低了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提升了安全性。

  • 标签: Solitaire支架 LVIS/LVISjr支架 弹簧圈栓塞 颅内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脑膨出患者早期纠正脑膨出并实施颅骨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晋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3例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脑膨出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头颅CT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在纠正脑膨出的同时,早期成功实施了颅骨修补术。患者均恢复顺利,无颅高压表现,无死亡病例。术后头颅CT示脑膨出及脑组织移位纠正,部分患者mRs评分较术前降低。结论针对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同原因引起的脑膨出,早期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脑膨出,同期实施颅骨修补,在临床上切实可行,疗效确定。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颅骨缺损 脑膨出 颅骨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