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中,老年病人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术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例如胰腺炎、胆管炎、出血等,在220例行ERCP术后病例中,其中2例出现谵妄,均在术前有口服氯硝西泮病史,术中静脉麻醉,术后苏醒后出现谵妄。病因可能为其ERCP操作本身导致,也可能与用药有关,为临床医生日后工作中敲响警钟。

  • 标签:
  • 简介:【摘要】选择新疆吐哈煤田大南湖矿区为例,研究波阻抗反演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煤层解释中的应用,介绍了新疆哈密市的东二 B井田矿区的煤层分布特征等基本情况。 设置观测系统,运用 408UL遥测多道数字地震仪设计采集系统,采用 408UL遥测多道数字地震仪分析煤层反射波特征,得出各煤层反射波能量逐渐变弱; 分析波阻抗反演方式的运用结果,能够直接反映地层结构物性,得到清晰的地层岩性分布信息以及分辨率更高的地层纵横向分辨率; 将反射波形资料转化为波阻抗资料形式,提升了井间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为波阻抗反演技术在对复杂煤层及煤层结构解释层面的运用提供了指导意见。

  • 标签: 波阻抗反演技术 地震勘探煤层解释 纵横向分辨率
  • 简介:[摘要 ]目的:以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为其实施核磁共振成像( MR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 64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12月在我院及湖州中心医院进行诊治,共计 66膝,为所有患者实施关节镜检查、 MRI及 CT检查,对比分析 MRI、 CT检查诊断价值。结果: MRI检查特异性为 90%、敏感性为 91.07%、准确性为 90.91%、阴性预测值为 64.29%、阳性预测值为 98.08%。 CT检查特异性为 60%、敏感性为 82.35%、准确性为 77.27%、阴性预测值为 50%、阳性预测值为 87.50%。 MRI检查特异性、准确性以及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 CT检查( P<0.05),两种检查方式敏感性差异不显著( P>0.05)。 MRI半月板损伤总检出率明显高于 CT检测( P<0.05), MRI 0级损伤检出率低于 CT检查、Ⅲ级损伤检出率高于 CT检查( P<0.05),两种检查方式 I级、Ⅱ级损伤检出率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 MRI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显著提高损伤检出率。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核磁共振影响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行内镜治疗胸椎间盘突出患者 8例,男性 5例,女性 3例;年龄 44~71岁,平均( 52.5±7.5)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于术前、术后 1周、术后 3、 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间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以及术后 3个月生活质量评估以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 80-120分钟,平均( 95±8) min,术中出血量 5-45ml,平均( 15±5) ml。术后 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 6-12个月,平均( 9.0±1.4)个月,术后 3个月生活质量较术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脊柱内窥镜技术是治疗胸椎管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运。

  • 标签: 内镜手术 胸椎间盘突出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 , PVNS)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了 2008年 06月~ 2018年 10月我院收治的 23例膝关节 PVN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 10例)采用传统切开治疗方法,研究组( 13例)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术前、术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以及 SAS评分、 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 PVNS实施关节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可明显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关节镜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中痫性或非痫性发作性事件的识别与处理策略。方法 选择 2018年 1月至 6月西京医院脑电生理监测中心拟诊为癫痫或可疑癫痫的连续性非选择性患者 156例,对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发作性事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56例患者中 35例 (22.4%)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到临床发作,总发作次数达 109次,其中 34例可见发作时同步痫样放电而确诊为癫痫, 1例发作期无同步痫样放电而诊断为非癫痫发作, 14例根据视频脑电监测结果修正了发作类型的诊断。结论 长程视频脑电监测中发作性事件的正确识别对癫痫的诊断及分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有助于鉴别痫性与非痫性发作,尤其应重视对脑电图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科学、综合的判读。

  • 标签: [ ] 癫痫 视频脑电图 发作性事件 癫痫样放电
  • 简介:【摘要】:当前地震、洪涝、泥石流、台风、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加之国际恐怖组织的渗透与影响,人为灾害频发,灾害救援活动随之增多,促使灾害救援受到空前重视,灾害护理学也发展迅速。现阶段,灾害救援专业人员十分匮乏,而灾害护理专业人员更少。工作在承担着战备及灾害救援任务的军队医院的男护士的优势更加凸显。通过探讨灾害救援过程对护士身体、心理技术、救援流程及模式等素质的要求,分析军队医院男护士在灾害救援护理中的相对于普通女护士的优势作用。建议在灾害护理团队建设中重视军队男护士的作用,基于军队医院男护士的优势,利用医疗改革和军民融为契机,打造一支鼓励军队医院男护士积极参加的全能、联动的护理救援团队。

  • 标签: 军队医院 男护士 灾害护理 团队建设
  • 简介:【摘要 】 目的 了解市徐州市 201 8 年成人麻疹疾病严重程度的 影响 因素 ,为徐州 市成人麻疹的有效 预防及 控制提供科学证据 。方法 对徐州市 201 8 年成人麻疹发病的影响因素 进行单因素分析及有序 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 201 8 年徐州 市成人 麻疹严重程度的可疑因素是年龄、高血压、糖尿病、 SAA ;有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SAA 的影响系数为 0.142 ( p<0.05 )、不同年龄组影响系数为 -1.081 ( p<0.05 )、 -0.947 ( p<0.05 ),糖尿病的影响系数为 -0.538 ( p<0.05 ) , 高血压的影响系数为 -0.441 ( p>0.05 ) 。 结论 SAA 水平越高,成人麻疹病情越严重,年龄因素及糖尿病也是成人麻疹疾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成人麻疹 严重程度 影响因素 徐州市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8 年 1 月到 2018 年 12 月收诊的 88 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和 护理后的 Barthel 评价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比较高,能够促进患者的生活能力的提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恢复有重要的意义,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提升也有一定的价值,所以这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在应用 PD-1抑制剂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的水平变化与预后关系。方法 收集 56例接受 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 NSCLC患者的基线和治疗期间 NLR。选择了 NLR = 4的临界值进行分析,比较 NLR ≤4和 NLR> 4两组间疾病控制、疾病进展、中止治疗情况及 PD-1治疗前后 NLR值变化情况。结果 NLR ≤4组较 NLR> 4疾病控制率高( 72.7% vs 50.0%)、进展时间长( P< 0.01),中止治疗可能性小( P< 0.01)。 PD-1治疗前后疾病控制组 NLR呈下降趋势( P< 0.01),进展组 NLR呈上升趋势( P< 0.01)。结论 外周血 NLR≤4 在 PD-1治疗过程中可能与疾病控制和治疗反应相关,应作为潜在的疗效预测指标进行进一步探讨。

  • 标签: [ ] NSCLC PD-1抑制剂 NLR 免疫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CT对穿孔性和非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与鉴别价值及其临床应用 。方法 选取2016 年 5 月 -2017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 患者113例,根据手术以及病理结果将其分为非穿孔性阑尾炎组( 65例)和穿孔性阑尾炎组( 48例)。 结果 在阑尾腔外粪石、阑尾腔外气体、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盆腔炎改变、阑尾周围炎(轻- 中度)以及阑尾周围炎(中 - 重度)的 CT 征象中穿孔阑尾炎与非穿孔阑尾炎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在对穿孔性阑尾炎诊断时阑尾腔外粪石、阑尾腔外气体、阑尾周围脓肿以及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的特异性较高,阑尾周围炎(中 - 重度)的敏感性较高;非穿孔阑尾炎患者 CRP 低于穿孔性阑尾炎患者( P < 0.05 )。 结论 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在CT 征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术前诊断时可以采用 CT 诊断对患者是否存在阑尾穿孔进行一定的判断,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验室检测进行阑尾炎是否穿孔诊断。

  • 标签: CT诊断 穿孔性阑尾炎 非穿孔性阑尾炎 临床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痛胃镜和普通胃镜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措施,并对比无痛胃镜和普通胃镜下在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我院接收的胃息肉患者 80例,将其再 作为对象展开探究。采用随机数字法,设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有 40例。对照组为普通胃镜下息肉切除术,观察组为无痛胃镜下息肉切除术。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 P< 0.05)。结论:无痛胃镜下息肉切除术可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为突出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 标签: 无痛胃镜 息肉切除术 胃息肉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责任制护理在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 7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护理,研究组进行责任制护理。结果:研究组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将责任制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昏迷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脑出血昏迷 抢救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肿瘤患者开颅术后头痛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 50例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于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6月间入院接受开颅术治疗,术后采用 VAS视觉模拟评分法按照重度、中度、轻度以及无痛四级评价标准对所有患者的头痛程度进行评估,比较性别及不同肿瘤部位对头痛的影响。 结果:男性患者的疼痛程度要明显低于女性患者,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肿瘤部位位于幕上脑时患者的疼痛程度要高于肿瘤部位位于幕下脑,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脑肿瘤患者开颅术后头痛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病灶部位、痛阙以及情绪因素,因此围术期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环境护理以及生活护理,以保障开颅术后患者的预后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脑肿瘤 开颅术 头痛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腋窝反向淋巴作图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13日到 2018年 8月 30日期间收治的 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50)与治疗组( n=50),对照组采用气压治疗仪,治疗组在气压治疗仪基础上添加腋窝反向淋巴作图。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 (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VAS、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治疗组上肢水肿发生情况、腋窝淋巴结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腋窝反向淋巴作图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腋窝反向淋巴作图 气压治疗仪 乳腺癌术 上肢水肿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益生菌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6年 11月至 2018年 5月收诊的 102例肝硬化患者,按照 1:1比例根据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先就诊, n=51)与研究组(后就诊, n=51),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方案治疗基础上增加益生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变化。 结果:①肠道菌群变化,治疗后组间肠杆菌、酵母样真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差异显著(P<0.05)。②肠道屏障功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DAO、 TNF-a、 D-乳酸水平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③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差异不大( P>0.05),但经不同方案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益生菌可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

  • 标签: 益生菌 肝硬化 肠道菌群 肠道屏障功能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 -2(I)( IL-2 (I))在我院的应用情况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分析 2018 年我院 500 例 住院患者使用 IL-2 (I)的情况 。结果 肿瘤内科 229例( 45.60 %),乳腺外科 94例( 18.80 %),感染内科 50例( 9.60 %);主要适应症为用于恶性肿瘤及肺结核患者提高免疫力。 IL-2 (I)临床应用时主要在配药溶媒及用药疗程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广泛,没有相关不良反应的记录和报告。结论 我院 注射用重组人 IL-2 (I)存在不足,建议临床人员 按说明书规范、安全 用药。

  • 标签: 注射用重组人 IL-2 (I)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特布他林联合多索茶碱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血清 IL-1、 IL-6、 TNF-α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现选取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入住我院的慢阻肺患者 118 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 59 例。对照组仅使用特布他林治疗,研究组使用特布他林联合多索茶碱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血清因子水平变化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血清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在治疗慢阻肺患者的过程当中,特布他林联合多索茶碱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多加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特布他林 多索茶碱 慢阻肺 肺功能 血清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患者血压的影响,为临床上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高血压患者应用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高血压患者 15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异氟烷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方式,观察组以 BIS引导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方式。记录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连续监测两组术中和术后平均血压、心率变化,比较麻醉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1)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性别,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2)观察组患者平均血压和平均心率较对照组更为平缓,波动更小,差异有显著性;( 3)观察组与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安全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丙泊酚用量较对照组减少。两组充分呼吸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4)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 7例和 5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无呕吐、幻觉症状的发生,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 X2=0.362; P=0.547> 0.05)。 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高血压围手术期麻醉有助于维持患者血压心率稳定,保护高血压患者血压动力学稳定性,患者术后意识恢复快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丙泊酚 全凭静脉麻醉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