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的辐射防护现状从事放射性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职业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减少辐射损伤的发生,并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方法:收集相关文献,明确研究方向 ;通过了解分析案件辐射防护现状 ;分析辐射防护辐射医务人员的问题。结果: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医疗设备落后,缺乏医疗卫生资源。在一些地区,为医务人员辐射防护培训不到位,辐射防护系统不健全。结论:提高医务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辐射防护方法,提高医院的辐射防护系统具有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为医院医务人员产生深远的影响。

  • 标签: 放射医务人员 辐射防护 辐射防护系统
  • 简介:摘 要 目的:避免医务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生院内感染。方法:构建隔离体系,包括准备功能齐全的隔离公寓,成立专项小组并明确职责,执行生活区管理制度,实施安全有效的隔离区管理。结果:从疫情发生到现在,共计医务人员 153人次,未出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病例。 结论:通过医务人员隔离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可避免医务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生院内感染。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隔离 消毒 管理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ICU医务人员死亡应对水平与大五人格相关性分析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死亡应对能力量表(Coping With Death Scale,CDS)、人格五因素量表(Five Factor Model,FFM)对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ICU86名儿童重症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并分析ICU医务人员死亡应对水平与大五人格相关系分析的影响因素。结果:重症医务人员死亡应对总分为134.94±28.52分,大五人格总分为179.87±7.98分;其中两者相关性分析显示:神经质性格与死亡应对能力呈负相关,外侵性性格与死亡应对能力呈正相关,开放性性格、友善性性格及严谨性性格与死亡应对能力没有明显相关性且差距较大。结论:ICU医务人员死亡应对能力与人格特质存在较大相关性,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医务人员不同性格特点,针对性开展适宜继续死亡教育,提升ICU医务人员死亡应对能力水平。

  • 标签: ICU 医务人员 死亡应对 大五人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工作中, PDCA 循环管理的实际效果。 方法: 选择科室 2019 年 1—12 月期间工作的 20 名护理人员作为对象, 1—6 月的手卫生管理选择常规方法, 7—12 月的手卫生管理选择 PDCA 循环管理,对两个时间段的手卫生操作评分与手卫生合格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护理人员在 7—12 月间的手卫生合格率与手卫生评分都要高于 1—6 月,数据进行分析后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针对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管理工作开展,利用 PDCA 循环管理进行干预的效果较好,值得实施。

  • 标签: PDCA 循环管理 手卫生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进步,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管道公司邹城输油处离退休队伍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面对离退休队伍我们要认真研究,开拓创新,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不断提高离退休服务和管理水平,使离退休工作始终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满足离退休人员的期盼和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公司。

  • 标签: 离退休 信访 管理改革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方法:于2020年7月-9月间抽取某医院20名放射工作人员则为观察组,另于同期选取同一医院20名其他岗位的医护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职业健康检查,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差异,并对不同工龄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项目异常率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经临床比较发现,观察组的各项职业健康检查项目的异常率虽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意义(P<0.05);工龄>5年的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异常率要略高于工龄≤5年者,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放射防护措施的逐渐完善,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已得到良好的保障,但工龄较长的放射工作人员出现问题的概率仍较高,需加强对于该类型放射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

  • 标签: 放射工作人员 职业健康检查 电离辐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三无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总结了我院 2018年 1月~ 2020年 5月收治的 30例三无人员的一般资料及人员患病情况。相关护理措施资料 ,主要包括三无人员一般资料情况、患病特征、健康问题。结果:通过对本组 30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治疗分析全部患者得到安全转运治疗。 结 论:对院前急救中三无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探讨认为流浪人员的形成大部分是因为精神障碍或被家人遗弃,减少三无流人员的数量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 、社区干预和家庭的支持,帮助三无人员恢复健康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 标签: 三无人员 病情分析统计 护理难点 及措施
  • 简介:摘要:市政工程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起到巨大的作用。 伴随社会体系 的不断完善 ,人们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大,在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中,开挖技术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 主要围绕开挖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能促进施工技术的提升。

  • 标签: 非开挖技术 市政工程 应用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作为一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针对从业多数医护人员并未有传染病、护理及治疗相关经验。同时,医院作为人员密集区域,若防护不到位会增加医护人员感染率,无形之中加大对医护人员内心压力。且新冠状病毒肺炎干预期间,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对疾病认知程度偏低等多种因素干预下,往往会形成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后续工作顺利开展。如何有效采取合理干预措施,及时疏导医护人员内心不良事件尤为重要。文章就对我院医护人员出现相关情绪变化及应对措施进行以下总结。

  • 标签: 新冠状病毒肺炎 医护人员 心理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有针对性的探究急诊内科三无人员昏迷患者的具体病因以及相对应的临床治疗方案等相关内容,希望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们医院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这个阶段内所收治的50例急诊内科三无人员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相关对象的昏迷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等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通过调研分析,能够充分看出,针对我院急诊内科三无人员昏迷患者而言,所涉及的病因主要包括艾滋病脑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肺性脑病、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死等相关内容。因此,采取相对应的对症治疗方法,抢救成功率达到20%左右。结论:针对急诊内科三无人员昏迷患者来说,所涉及的昏迷原因涉及多种类型,成因十分复杂,抢救率通常极低,所以在急诊内科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抢救,针对昏迷的原因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和判断分析,然后在第一时间进行相对应的对症治疗,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抢救的成功率,有效规避死亡事件出现。

  • 标签: 急诊内科 三无人员 昏迷患者 病因分析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人员灾害应急救护能力培训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护理人员 11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规范化培训,包括组建培训小组、制订培训计划、设置培训方案、实施培训方案。培训结束后,比较护理人员 培训前、 后考核成绩、心理键康状况。结果: 规 范化培训后,护理人员 的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加强急诊护理人员灾害应急救护能力培训,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及急救技能,提升护理人员心理承受能力,确保灾害应急救护质量和效率。

  • 标签: 急诊护理人员 灾害应急救护 能力培训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航空事业无论是货物周转量、乘客周转量,还是航线网络和机队规模,均位于世界前列。但是, 由于直升机飞行人才的培养跟不上军民航 繁荣的步伐,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军民航 事业发展的瓶颈。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积极探索军民航 初始飞行人才的培养,不断创新教育机制和教育手段,对于提高直升机飞行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明显的效果,加强直升机飞行人才的培养,不仅和军民航 企事业单位的利益直接挂钩,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安全基石。

  • 标签: 直升机飞行人员 职业素养养成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老年与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到 2019年 6月收治的高血压病人共 142例,把病人分成老年组和老年组,老年组包括 71例病人,老年组包括 71例病人,结合高血压治疗指南分析病人的血压水平,对比两组的情况。结果:在舒张压、收缩压、脉压差等方面,老年组和老年组有着显著差异,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高血压病人出现眼底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方面的例数显著高于老年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应尽可能利用个性化治疗措施,结合他们的特点保障平稳的血压,关注并发症对于病情的影响。

  • 标签: 老年 非老年 高血压 对比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米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 选取 92 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包括子宫肌瘤、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患者抽取时间段介于 2019 年 8 月到 2020 年 3 月期间, 均符合研究标准。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对照组 ( n=46 例) 妇产科疾病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 ( n=46 例) 妇产科患者运用米司酮治疗,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躯体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以及物质生活领域评分。 结果: 观察组妇产科疾病患者运用米司酮治疗躯体领域评分为 88.13±4.58 分 , 心理领域评分为 83.46±4.11 分、社会关系领域为 82.47±3.69 分、物质生活领域为 83.41±4.03 分;对照组妇产科疾病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躯体领域评分为 79.65±5.32 分 , 心理领域评分为 76.34±4.24 分、社会关系领域为 75.32±3.96 分、物质生活领域为 74.36±4.23 分,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数据差异度高( P < 0.05 )。 结论 : 妇产科疾病患者采用米司酮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对生活质量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妇产科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人员心理授权、角色压力源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应用抽样方法,对本县医疗机构中 1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采用心理授权表、角色压力源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心理授权、角色压力源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经对以上量表评分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授权表中的四个因子与职业倦怠三个因子呈负相关关系 (r<0),角色压力源量表中的三个因子与职业倦怠三个因子呈正相关关系 (r>0), P<0.05。结论:护理人员心理授权、角色压力源与职业倦怠具有密切相关性,且前两者对后者还具有预测作用。

  • 标签: 护理人员 心理授权 角色压力源 职业倦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产科41例护理人员使用总体幸福感量表、状态希望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评估,同时记录护理人员基本信息,对产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业余活动参加情况、年龄、工作时间、婚姻状况、性别、夜班情况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总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产科护理人员幸福感、希望与工作压力中的人际关系与管理、患者护理、仪器设备与工作环境、时间分配与工作量、专业与护理工作、总评分呈正相关(P<0.05)。影响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因素有夜班、工作时间、幸福感、希望水平。结论:目前产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这可能受到夜班、工作时间、幸福感、希望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 标签: 产科 护理人员 工作压力
  • 简介:[摘要 ] 目的:调查了解中国驻东非吉布提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随机整群抽取驻东非吉布提某建筑公司务工人员 186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进驻吉布提第 3天,第 30天、第 90天、第 180天和第 360天 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差异。结果:驻非洲务工人员第 3天、 60天、 90天、 180天和 360天 SCL-90筛查阳性率分别为 4.30%、 7.10%、 9.30%、 18.23%和 13.71%,驻吉布提第 180天阳性率最高,且显著高于进驻第 3天( P< 0.05)、第 60天( P< 0.05)、第 90天( P< 0.05)和第 360天( P< 0.05)。驻吉布提务工人员第 30天 SCL-90总均分、躯体化、抑郁和敌对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第 3天;第 90天 SCL-90总均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敌对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第 3天( P< 0.05 , P< 0.01)、第 60天( P< 0.01);第 180天 SCL-90总均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恐惧和敌对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第 30天( P< 0.05 , P< 0.01);第 360天 SCL-90总均分、躯体化和恐惧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第 3天、第 60天和第 90天;但低于第 180天,呈下降趋势;恐怖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第 3天( P< 0.05 , P< 0.01)、第 60天( P< 0.01)、第 90天( P< 0.01)、第 180天( P< 0.01)。不同时间节点的其他因子分值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05)。结论:驻非洲吉布提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水平随其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必须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

  • 标签: [ ] 非洲务工人员 热带沙漠气候作业 心理健康水平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讨论护理人员对精神疾病患者行为的约束相关研究。 方法 : 对照组选择 40 例在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期间精神科的护理人员,没有进行保护性约束相关研究。实验组中选择 40 例在 2019 年 1 月到 2020 年期间精神科的护理人员,实行保护性约束的相关研究。 结果 : 两组的 护理人员对精神病患者的约束行为得分,调差表评分,护理规范评分,身体约束原则性知识评分,环境特性评分,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相比, 差异较大( P<0.05 )。 结论 : 在精神病科的护理人员中实行保护性约束的相关研究,可以更好对精神疾病的患者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避免患者出现自杀,自残等情况,提高医生的满意率,提高 护理规范评分,身体约束原则性知识评分,环境特性评分。

  • 标签: 护理人员 精神疾病 行为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