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构建烟曲霉kipA基因突变株。方法通过In-Fusion技术将kipA基因上下游基因与抗性基因顺序链接,以潮霉素抗性基因替换靶基因,达到用同源重组手段敲除烟曲霉kipA基因目的,以realtime-PCR对基因突变株进行鉴定验证。结果RT-PCR结果显示,成功构建烟曲霉kipA基因突变株。结论烟曲霉kipA基因突变株构建,为后续烟曲霉极性生长与血管侵袭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 标签: 烟曲霉 kipA基因 极性生长
  • 简介:以真菌皮肤病为例,试从诊断评价视角论述该课程教学实践要点具体教学策略,对医学生进行了科学、公正、客观评价。同时,对涉及诊断评价课程设计进行总结反思,说明将诊断评价适时纳入医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中重要必要

  • 标签: 教学评价 诊断性评价体系 皮肤性病学 真菌性皮肤病
  • 简介:CBS医学真菌学习班(CBSCourseMedicalMycology)(汉语版)将于2011年11月19~29日在中国南京举办。该学习班由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真菌学组、中国微生物学会(CSM)荷兰真菌多样化研究中心(CBS)联合举办。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真菌学 CBS 学习 中国微生物学会 多样化
  • 简介:利用SSR分子标记结合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研究了野生杏栽培杏遗传多样遗传结构,结果显示:27个SSR位点,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17.82个等位基因(Na)7.44个有效等位基因(Ne),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2.23,平均期望杂合度(He)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0.700.52。基于SSR位点,群体水平上平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观察杂合度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6.59、4.15、0.70、0.531.50,说明我国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丰富,其中野生杏资源遗传多样明显高于栽培杏资源,野生杏中西伯利亚杏种质遗传多样最高且具有较多特异等位基因,而栽培杏中仁用杏遗传多样最低,特有等位基因较少。聚类分析将供试159份种质分为4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159份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分类情况与传统形态指标划分基本一致。通过本研究可知,我国杏资源遗传多样丰富,遗传结构较为复杂;西伯利亚杏与栽培杏亲缘关系较远;野生普通杏与栽培杏具有类似的遗传结构,推测野生普通杏为栽培杏原始种;仁用杏遗传多样较低,遗传背景狭窄。本研究结果可为杏资源新品种选育及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 标签: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SSR
  • 简介:侵袭毛孢子菌感染主要包括真菌血症、单个器官感染播散毛孢子菌病,常发生于免疫低下人群,尤其因患有血液病或化疗而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活检血培养等。由于毛孢子菌属种间鉴定困难标准化体外药敏试验缺乏,毛孢子菌病最佳治疗方案尚未确定,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毛孢子菌属 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针对作物种质数据量大、多维带来挖掘效率偏低问题,通过探讨云计算技术及其解决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Hadoop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挖掘平台,详述了平台各功能模块并给出了具体开发方案。通过改进经典Apriori算法并在平台上对其进行效率测试,验证了平台有效、可行

  • 标签: 种质资源 云计算 HADOOP APRIORI算法
  • 简介:黍稷是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最古老作物。本文从世界农业种植业历史、作物起源环境黍稷演化过程谈起,结合山西地理生态特点、悠久农耕历史文化、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和数量众多、类型丰富黍稷种质资源,说明山西是黍稷起源遗传多样中心。

  • 标签: 山西 黍稷 起源 遗传多样性 中心
  • 简介:探讨2种分子标记技术在沉香属药用植物遗传多样研究中应用。用ISSRAFLP分子标记分析了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地17份沉香属植物遗传多样。14个ISSR引物、8对AFLP引物分别检测到119、919个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73.95%、86.94%。由于AFLP标记具有较高多态位点检测效率,AFLP标记分析遗传多样参数高于ISSR。虽然基于Nei's遗传距离聚类分析结果存在着一定差异,但用Mantel检测对2种方法检测遗传一致度进行相关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相关(r=0.7705,P=0.0003)。ISSR标记与AFLP标记均能应用于沉香属植物遗传多样研究。2种标记研究结果均揭示出沉香属植物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水平。

  • 标签: 沉香属 遗传多样性 ISSR AFLP
  • 简介:本研究选用了来自国外及国内68份分蘖型谷子进行了表型及遗传多样分析。表型分析表明,质量性状以绿鞘、白谷黄米、圆锥穗、松散穗码居多,数量性状变异系数除出谷率较小外,其他性状表现了丰富遗传变异,来自山西小软谷单株穗重、单株穗粒重、千粒重均为最高,而来自黑龙江大青谷单株穗粒重、出谷率、千粒重均为最低。遗传多样分析结果表明,77对引物共检测出202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可检测到1~6个位点不等,平均为2.62个;77对引物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0283~0.6974之间,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4169,68份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9~0.96,平均值为0.68。利用软件NTSYSpc2.10UPGMA聚类方法对68份谷子分蘖材料进行了聚类,这些材料被划分为4个类群,即Ⅰ、Ⅱ、ⅢⅣ。Ⅰ类群主要来自西北地区谷子分蘖种质,Ⅱ类群主要来自国外谷子分蘖种质,Ⅲ类群包括华北、华东东北谷子分蘖种质,Ⅳ类群仅包括一个种质。结合表型鉴定出10份优势谷子分蘖种质。这些结果揭示68份谷子分蘖种质遗传多样较好,研究结果为挖掘谷子分蘖优良基因及谷子分蘖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谷子分蘖种质 表型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 简介:利用绿豆Berken/ACC41重组自交系在北京种植得到121个F10家系79个RFLP分子标记,采用改进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绿豆种子休眠百粒重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及上位互作分析。检测到与发芽势有关QTL3个,与发芽率有关QTL4个,分别位于第1、11连锁群,解释表型变异8.17%~12.14%4.34%~12.69%。检测到与百粒重有关QTL5个,分别位于第2、8、9、11连锁群,解释表型变异4.58%~10.36%。增加发芽率百粒重基因效应均来自母本Berken。分别检测到发芽势、发芽率百粒重×加上位互作8、9、9对,对这3个性状总表型贡献率分别达到66.58%、47.91%、39.90%。本文初步分析了休眠百粒重关系,并与前人研究结果作了比较,旨在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适度休眠优良绿豆品种,进而解决绿豆收获前荚上子粒发芽问题。

  • 标签: 绿豆 RILs群体 休眠性 QTL定位 上位性互作
  • 简介:为研究外源豌豆铁蛋白基因(Pea-Fer)导入表达对水稻植株子粒重要矿质元素积累所产生影响,本试验以原始受体亲本粳稻品种秀水11为轮回亲本,外源豌豆铁蛋白转基因纯系Fer34为非轮回亲本,采取连续回交,结合GUS标记基因辅助选择技术,在BC6F3获得含Pea-FerFer34-XS11,它与秀水11构成一对近等基因系。并利用该近等基因系,研究Pea-Fer基因导入对水稻植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幼苗期、分蘖期、成熟期)根、茎(叶鞘)、叶及子粒不同部分(谷壳、米糠、糙米、精米)主要矿质元素(Fe、Ca、Mn、Zn)积累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豌豆铁蛋白基因(Pea-Fer)导入,使得水稻植株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根、茎(叶鞘)、叶等器官中Fe含量较对照品种秀水11明显增加,而对于Ca、MnZn含量并没有显著影响;同时,水稻子粒中Fe含量积累也有较高提升,而Ca、MnZn积累却未出现显著变化。这为深入开展转基因富铁水稻新种质研究利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 标签: 水稻 Pea-Fer 近等基因系 基因表达 矿质元素
  • 简介:玉米矮花叶病是玉米重要病毒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方法,将常规育种方法与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抗病育种效率。本研究利用前期研究开发2个分子标记Indel186-9SCAR112,检测100份常用玉米自交系标记基因型,结合100份玉米自交系抗性表型鉴定结果进行2个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有效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种质资源中高抗病材料较少,亟待进行抗病改良。本试验所用自交系包括不同血缘,抗源主要来源于PB四平头种质。Indel186-9标记SCAR112标记选择符合率均达到80%,同时使用两者选择符合率达到91.67%,其中抗病选择符合率达到100%。Indel186-9SCAR112标记分别可以使抗病级别从平均7.26级提高到平均2.4级,平均7.63级提高到平均4.27级。试验证明2个标记均可用于对玉米抗矮花叶病材料选择,正确组合使用可提高对玉米抗矮花叶病材料选择效率。

  • 标签: 玉米 矮花叶病 甘蔗花叶病毒(SCMV) 分子标记 选择效率
  • 简介:华山医院皮肤科将于2016年4月11~14日举办"真菌病诊断检测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班展示常见少见真菌病临床及真菌学图片、诊断、治疗及实验室检测新进展,为专科医务人员提供良好学习机会。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I类学分10分。学费600元,资料费100元,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有意向者请填写回执。

  • 标签: 真菌病 华山医院皮肤科 真菌学 实验室检测 延安西路
  • 简介:调查研究了首次引进13个美国酿酒葡萄品种在北京地区栽培后植物学性状、果实品质抗寒及抗霜霉病能力,并与传统欧亚种酿酒葡萄及砧木品种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总结了它们之间植物学性状与抗逆性差异。本试验选出了在抗寒及抗霜霉病方面表现优良美国酿酒葡萄品种,为这些品种在我国实际栽培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美国酿酒葡萄 植物学性状 果实品质 抗寒性 抗病性
  • 简介:目的了解近19年间上海地区脓癣发病情况、病原菌及其变迁。方法选取头皮屑及头发真菌直接镜检阳性(或)真菌培养为皮肤癣菌者,记录其临床表现、感染方式及动物接触史等。结果头癣患者1009例,其中男性437例,女性572例;年龄20d-93岁,平均10.44岁;脓癣114例(11.30%),其中男性44例,女性70例。年龄20d~68岁,平均10.60岁,5~10岁最多见(45.61%),其次为5岁以下儿童(31.58%)。感染方式:发内型48例,发外型66例。真菌培养阳性脓癣95例,其中犬小孢子菌29例(30.53%)、紫色毛癣菌21例(22.11%)、须癣毛癣菌19例(20.00%)、红色毛癣菌15例(15.79%)、断发毛癣菌7例(7.37%)、石膏样小孢子菌4例(4.21%)。脓癣发病呈上升趋势,须癣毛癣菌脓癣尤为显著。结论上海地区脓癣主要发生于10岁以内儿童,犬小孢子菌是最常见致病菌,发外型感染较发内型多见。

  • 标签: 头癣 脓癣 皮肤癣菌
  • 简介:一、主办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皮肤科二、办班宗旨:通过讲授有关深部真菌病基础知识、最新研究进展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及难点,了解真菌分类、常见真菌病诊断处理、真菌病理、抗真菌药研究进展等内容;通过演示真菌标本取材及检验方法等,了解真菌标本取材检验方法及注意事项。学习班还将特别邀请美国Bulmer教授Richard教授就真菌病难点问题做精辟、深入讲解。学习班注重实用,通过此次学习

  • 标签: 深部真菌病 学习 检验方法 主办单位 基础知识 抗真菌药
  • 简介:随着医学界对天疱疮大疱类天疱疮认识不断深入,这两种疾病患者生存期延长,但是广泛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真菌感染发病率逐渐增加,特别是口腔念珠菌感染为其中一种最常见感染。本文对2003年6月-2006年6月期间,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住院87例天疱疮133例大疱类天疱疮患者进行口腔念珠菌检查、随访,旨在了解天疱疮大疱类天疱疮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现状及其规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念珠菌病 口腔天疱疮 大疮性天疱疮
  • 简介:利用表型AFLP标记,对怒江干热河谷57份杧果种质进行遗传多样分析。表型性状分析结果表明:8个表型性状在不同种质间表现出较大差异,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6.98%~61.50%,多样指数(H’)平均为3.975,其中单果重变异较大。AFLP分析结果显示:57份种质共产生1098条带,其中多态条带为1032条,多态性比率为94.0%,相似系数在0.55~0.82之间。AFLP聚类分析结果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均表明种质间具有复杂遗传关系,且怒江干热河谷杧果种质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没有明显相关。表型性状聚类AFLP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结果相对一致,均能较准确地将优势类群聚在一起,且表明57份杧果种质具有较丰富遗传多样

  • 标签: 杧果 AFLP 遗传多样性 怒江干热河谷
  • 简介: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条斑病是由稻黄单胞细菌(Xanthomonasoryzae)不同致病变种引起两种最重要水稻细菌性病害。发掘利用抗性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这两种病害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分别综述了这两种高度相关病害抗性遗传研究进展,包括已发掘利用主效抗性基因特点及目前国内外对这两种病害抗性QTL定位研究进展,为水稻抗白叶枯病细菌条斑病育种研究提供有用信息。

  • 标签: 水稻 白叶枯病 细菌性条斑病 抗性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