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民意调查数据,以相关研究作为补充,分析美国公众对全球变暖认知、减缓行为和气候政策支持。分析表明,大部分美国民众认为全球在变暖,但很多人不了解全球变暖与温室气体关系,把全球变暖混为大气污染和臭氧层耗竭;不到一半公众认为全球变暖对个人和美国是现实威胁,更多公众认为全球变暖对后代和发展中国家是严重威胁;大部分公众认为减缓全球变暖需要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他们愿意选择较容易从事和成本低行为减少碳排放,但不愿意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方式,改变自驾车、乘飞机长途旅游这些碳排放量更大行为;公众普遍支持政府采取措施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但不希望所采取措施对就业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支持通过技术进步和减免税收措施提高能效,减少碳排放,但大部分反对为节能而提高能源税收。

  • 标签: 美国 全球变暖 气候政策 民意调查
  • 简介: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是指个人或群体对以气候变暖为特征气候变化客观认识以及对已受到或将受到这种风险影响或损失可能性评估与判断,主要从气候变化风险事件认知、风险源认知、风险后果认知以及风险责任认知四大方面进行评价。广州城市居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气候变化风险源认知普遍高于气候变化风险事件认知公众对气候变化风险后果认知程度较高,“危机子孙后代”、“灾难性风险后果认同率最高,政府、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责任最大。公众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现状调查研究,为有效开展公众气候变化科普宣传提供参考,有助于推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 标签: 气候变化 风险事件 社会公众 城市居民 认知研究 广州
  • 简介:对2015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评价调查结果分析显示,我国公众中男性对气候变化认识程度以及对气象灾害预警认知水平和满意度都比女性高。城镇女性选择环保产品、环保出行及愿意对生活或工作方式做出改变来应对气候变化比例高于城镇男性,而农村男性选择调整或改变种植或养殖方式、改变种植或养殖品种及转换谋生方式比例高于女性。男性选择购买相关气象或气候保险、参加培训或辅导比例比女性高,而女性选择学习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相关专业知识比例高于男性。女性对气象服务信息需求比例比男性高。建议:1)积极推进气候变化及其灾害认知社会性别研究,建立灾害认知性别数据库,将社会性别融入到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整个过程;2)在气象服务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加强针对女性宣传和指导,开发适合女性服务产品和信息传播渠道,提升她们应对灾害意识和能力。

  • 标签: 社会性别 气候变化 气象灾害 公众认知
  • 简介:针对当前气象信息传播过程中时有发生违规问题,法规司组织了对全国省会城市媒体或机构传播气象信息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对调查资料进行细致分析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新形势下规范气象信息传播对策与建议。此项调查研究对贯彻落实国办33号文件,做好气象信息传播立法准备工作,强化气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气象信息 信息传播 传播过程 省会城市 调查资料 服务职能
  • 简介:公众气象预警服务是公共气象服务重要方面,是防灾减灾关键环节。我们从灾害性天气监测系统、预测预报系统、气象预警信息传播体系、公众防御气象灾害能力和意识四方面,通过座谈会、发放问卷、采访、电话咨询进行了调研,找准了宿迁气象公众预警服务存在主要问题。围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能力、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全社会对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这三个能力建设,提出了多项有针对性、有操作性应对措施。为宿迁气象部门进一步更新服务观念,改进公众预警服务方式和拓宽服务渠道提供了科学发展思路和决策依据。

  • 标签: 气象服务 预警服务 宿迁市 公众 信息传播体系 服务能力
  • 简介:CMMB是英文ChinaMobileMultimediaBroadcasting(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简称。2008年奥运期间,由国家广电总局推行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以一种新手机电视形式在全国37个大中城市全面推广,从CMMB信息发送快、覆盖面广、便携性好特点出发,探讨了CMMB在公众气象服务中应用可行性。

  • 标签: CMMB 公众气象 气象服务 手机电视
  • 简介:1黄南州气象公众现状黄南州气象局始建于1974年,属国家事业单位,实行部门和地方双重领导,所辖4个气象台站,现均为基本站,现有职工79人。从1992年开始黄南州气象局开展公众气象服务(当时称气象科技服务),多年来,在上级部门相关政策引导和主管部门支持下,公众气象服务有长足发展。

  • 标签: 公众服务 黄南州 气象局 公众气象服务 气象科技服务 事业单位
  • 简介:2015年白露时间:9月8日06:59:33,农历2015年七月(大)廿六。处暑之后16、17天就迎来白露节气。白露是什么节气:天气转凉温差大,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夏天已过,而凉爽秋天已经到来了。

  • 标签: 多度
  • 简介:中国气象局于2006年在全国除港、澳、台以外所有省、市和设有政府气象主要机构县开展了“中国气象服务效益评估”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对全国17441份有效问卷结果分析表明:(1)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是公众首选气象信息;(2)84.1%公众认为目前天气预报准确和基本准确;(3)公众平均每天收听(看)天气预报1.33次;(4)晚上和早晨是公众收听(看)天气预报高峰期;(5)公众获取气象信息渠道呈现出多样化趋势;(6)超过98%公众对当前气象服务持认可态度;(7)提高预报准确率仍是公众需求首选;(8)相对于中国2006年气象服务水平,其在全国公众中产生效用,用货币来衡量至少为535亿元人民币。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气象服务 公众效用 定量评估 灾害性天气预报 气象信息
  • 简介:对目前财务集中核算管理中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何完善和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措施。

  • 标签: 财务集中核算 内控探讨
  • 简介:旨在综述评估各类模型在媒介传播性疾病中应用前景。首先对媒介传播性疾病流行及其与气候特征间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评估模型种类与评估方法,包括气候因子决定性模型和数理统计学模型两大类,并分别以疟疾、血吸虫病和登革热3种媒介传播性疾病为例,列举了两类模型在这些疾病中应用与评估方法。最后提出了气候变化对媒介传播性疾病传播影响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今后研究要评估气候变化对疾病传播造成已有影响,预测未来影响范围与强度及预见未来变局,并提出科学适应对策。

  • 标签: 气候变化 媒介传播性疾病 决定性模型 统计学模型
  • 简介:基于中国气象局2008年调查数据,运用二分Logistic回归、最优尺度回归和判定树CRT模型分析公众气象服务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个体因素中年龄与文化程度对公众气象服务支付意愿(包括是否支付与支付多少)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因素只对支付多少有显著影响,对是否支付无显著影响;收入因素对公众气象服务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关注程度、天气预报准确性、天气预报及时性和气象服务总体满意度对公众气象服务支付数额多少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个体因素与收入因素对公众气象服务支付意愿影响程度较高,而心理因素影响程度较小。

  • 标签: 支付意愿 LOGISTIC回归 最优尺度回归 判定树CRT方法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气象部门提供预见性信息服务。这种需求,推动气象部门不断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扩大信息覆盖面,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媒体,及时地把气象预报预测信息传播公众。本文对气象信息媒体传播重要性、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探讨。

  • 标签: 气象部门 信息媒体 信息传播 经济社会 信息服务 现代技术
  • 简介:2005年2月16日,旨在遏制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变暖《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全球55个工业化国家决定采取措施保护环境。然而美国却与澳大利亚、列支敦士登和摩纳哥一起拒绝签署协定。正如布什总统所解释那样: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导致全球变暖论点是否正确还需要“更多证据”。这种怀疑态度普遍存存,还有少数市民和科学家则完全否认这一论点。

  • 标签: 气候变化 科学家 科普读物 公众 《京都议定书》 解析
  • 简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二工作组于2007年4月6日正式发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该报告客观、全面而审慎地评估了气候变化已有的和未来可能影响。现有观测证据表明,人为增暖可能已对许多自然和生物系统产生了可辨别的影响,但由于适应以及非气候因子作用,许多影响还难以辨别。21世纪中期,某些中纬度和热带干旱地区年平均河流径流量和可用水量会减少10%~30%;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增幅超过1.5~2.5℃,目前所评估20%~30%动植物物种可能面临灭绝风险会增大;从全球角度看,局地平均温度增加1~3℃.预计粮食生产潜力会增加,但若超过这一范围,则会减少。兼顾适应和减缓措施能够降低气候变化相关风险。

  • 标签: 气候变化 影响与适应 IPCC第二工作组 第四次评估报告
  • 简介:2009年3月23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在北京以问卷形式进行一次公众气象服务调查。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气象预报准确性、气象服务满意度以及公众对气象服务需求三个方面。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初步了解北京地区公众对气象服务评价及对部分气象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给公众气象服务工作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 标签: 公众气象服务 北京地区 气象服务工作 中国气象局 服务满意度 服务中心
  • 简介:1危机中文里“危机”一词是“危险”和“机会”复合词。从词源学角度来看,英文中“危机”(crisis)一词来自希腊语中krinein,意即“决定”。按照《韦氏英文辞典》解释,“危机”是指“有可能变好或变坏转折点或关键时刻”。这就是说,“危机”是一个具有决定性阶段,它决定了事态向着更好还是更糟方向发展。

  • 标签: 危机管理 传播 词源学 决定性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