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叠加原理,对修正时试井数据进行理论推导,得出直线关系式;根据其斜率计算地层渗透率、不同产量下视表皮系数、真表皮系数和非达西流系数,计算产能方程和无阻流量;应用模拟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气井 修正等时试井 分析 方法 试井分析 等时
  • 简介:在低渗气藏中,由于储层渗透性差,多油嘴产能测试时较难获得稳定流,利用常规回压试井法较难获得准确无阻流量。西湖凹陷低渗储层首次应用修正时试井法。利用二项式方程,获得了较准确无阻流量,求取了地层压力、有效渗透率、表皮系数等地层参数,为后期生产提供了可靠指导。

  • 标签: 修正等时试井 压力恢复 产能 低渗储层 测试
  • 简介:我们提供了一种在松散2D网格上模拟地震波传播数值方法。该算法以弹性波方程速度——应力公式为基础,因此利用一种交错排列网格法。不像有限单元或频谱单元法,这种方法也能处理柔性松散网格,我们利用显函数微分算子计算每一时间步空间导数。

  • 标签: 数值模拟 2D网格 交错排列网格法 地震波传播 显示微分算子 松散网格
  • 简介:罗萨峰东侧是意大利阿尔卑斯山侧翼最高峰(海拔高度2200~4500m)。险峻冰川和冻土覆盖了大部分岩壁。自小冰期末以后(约1850年),悬冰川和永久积雪原出现了持续后退。最近几十年,罗萨峰东侧冰盖快速而剧烈地缩小,使一部分冰川已经完全消失。观测到了新边坡不稳定、重力作用导致块体移动脱离带发育、岩崩和泥石流活动增多。本研究是以多学科调查为基础,结果表明,大部分岩崩脱离带和泥石流位于近期表层冰消融地区。另外,大部分脱离带位于冻土带,特别是位于大部分靠近模拟和评估局部冻土分布区下边界。随着大气变暖乃至这种变暖情况及其相关变化持续增加,罗萨峰东侧边坡不稳定性将很可能成为严重灾害源。

  • 标签: 边坡稳定性 冻土退化 冰川 地质条件 岩壁 高山
  • 简介:在地质学面前已经形成了许多最新生态方向性问题。其中,监测人为负载对地质环境影响、从生态方面保障安全利用资源,以及预报地质环境状态变化,占有主导地位。所有3个问题都具有动态特征,这些问题并不要求一次性解决,而是利用在不同领域采用作为研究瞬态系统工具监测方法活动定期研究资源状况。20世纪90年代研究制定地质环境国家监测第一个阶段,实际上仅仅涉及地下水和外成地质作用。但是,根据已经开展工作经验,这些领域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 标签: 地质环境 区域监测 20世纪90年代 资源状况 安全利用 环境状态
  • 简介:近几年,河南油田现场测试中主要遇到如下问题:①地下与地面流量计计量不一致.②测试过程中仪器遇卡掉入井底后被砂埋.③测试仪器下放过程中,在封隔器处遇卡.④井筒压力高,造成测试仪器难以下放到井底.⑤测试过程中,油压突然上升,仪器下放速度减慢或遇阻.上述情况出现,给测试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必须结合油藏地质、注水管网及生产动态情况,制定配套解决对策.

  • 标签: 测试工艺 流量计 封隔器 井筒 压力
  • 简介:大约55年以前,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西南厄斯帕尔塔省(IspartaProvince)首次发现了饮用高氟水(1.5-4.0ppm)而导致氟斑牙即牙齿上生成斑釉。氟化物主要来源于火山岩矿物,火山岩主要由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氟磷灰石、玻璃质矿物组成。据报道,大约35年以前,在土耳其东部Tendurek火山附近Dogubeyazlt和Caldiran地区,在人和家蓄中就发现了严重氟斑牙和氟骨症,这个地区原水氟化物含量为2.5~12.5ppm。人们假设氟化物(可以通过火山岩喷气孔或者不透明火山岩逸出)牢固地附着在一些矿物表面,与后形成Tendurek火山区丘陵地带pH值高地下水中OH‘发生置换反应。在土耳其中西部Eskisehir省Beylikova镇Kizilcaoren村,也发现了氟斑牙和氟骨症,该区水氟化物含量为3.9~4.8ppm。高氟水起因与村庄附近补给区氟石沉积有关。在土耳其中西.南部Esme-UsakGillu村调查期间,发现这个村大多数居民,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都生活在这个村里,最长时间为10-30年,这些居民都患有轻度到中度氟斑牙。该村饮用深井水氟化物含量为0.7~2.0ppm。人们认为,Pliocene湖石灰岩区非结晶质极小氟石可能是当地水氟化物来源。

  • 标签: 饮用水 氟化物 氟中毒 土耳其
  • 简介:在全球自然灾害现象普遍增多背景下,城市化区域内自然灾害数量也在增加。通过分析发现,由于一系列主客观因素,俄岁斯许多城市遭到自然灾害严重破坏。本文研究探讨自然风险存在条件下城市建设发展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 标签: 自然灾害 城市化 灾害现象 客观因素 城市建设 自然风险
  • 简介:从地球内部开采石油、煤和天然气来供给我们能量。在这类化石燃料燃烧和释放能量时产生了不需要二氧化碳气体,这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可以捕集这种二氧化碳,输送到地下并且封存,这样可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放出量,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成为向持久供应能量过渡关键因素。

  • 标签: 气候变化 二氧化碳气体 回注 释放能量 地球内部 燃料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