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9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北康盆地20000余千米多道地震资料分析,探讨了该盆地成因类型和形成演化史.北康盆地为陆块裂离后被动边缘断坳盆地,经历了早期断陷(E1-E22),中期断拗-走滑、挤压隆升(E32-N21)和晚期区域沉降(N31-Q)三大演化阶段,形成了与之相对应Tg、T5、T3等3个主要不整合界面.

  • 标签: 北康盆地 形成演化史 成因类型 油气地质
  • 简介:文章简要地介绍了崖13-1气田地质特征、区域构造和沉积背景.着重叙述了气田形成有利条件:崖城组气源丰富,大量生气时间晚、速率高,岩性组合有利于生排烃;主力储气层陵三段砂层属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具背斜形态、圈闭面积较大、幅度高;梅山组岩性致密.分布稳定为区域盖层,对气层具岩性—压力双重封闭作用;圈闭形成期早于大量生气期;生储层之间不整合,使运移通道范围大、距离短;气田保存条件好。

  • 标签: 崖13-1气田 形成条件 地质特征 区域构造
  • 简介:番禺4-2构造钻探成功是近期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一次重要突破。富生油洼陷、洼陷边缘断层、三角洲前缘相砂泥岩储盖组合、挤压背斜构造和油气运移与圈闭形成时间配置是番禺4-2构造成藏五大要素。在区域研究和含油气系统研究框架内,认真分析这些要素有利于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

  • 标签: 番禺4-2油藏 形成条件 勘探意义 富生油洼陷 挤压背斜 NW向断裂
  • 简介:近年研究表明,潮汕坳陷是珠江口盆地一个大型残留坳陷,其内沉积了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等3套海相地层.潮汕坳陷含油气系统有别于珠江口盆地其它凹陷,其烃源岩、储层和盖层均为中生代地层,并具有大型构造圈闭,且构造与油气运聚关系匹配良好,将成为珠江口盆地最有希望后备油气勘探区.

  • 标签: 潮汕坳陷 中生界 油气勘探 珠江口盆地 含油气系统
  • 简介:前言卡拉库姆盆地面积42×10~4km~2,是中亚地区面积最大含油气盆地。其大地构造位置和我国塔里木盆地相似,两者隔帕米尔高原东西遥对。因此,了解卡拉库姆盆地中油气富集规律无疑有借鉴意义。卡拉库姆盆地东、南、北三面分别为吉萨尔山麓、科佩特山脉和克齐尔库姆山脉,西至里海海滨,长约1000km,宽为400-500km。盆地内沙漠横亘,东北部有阿姆河流过。在卡拉库姆盆地中,天然气储量超过1000亿m~3大气田有15个,其中苏联境内14个,伊朗境内1个。已发现131个油气田中,油田仅18个,其余全为气田。15个大气

  • 标签: 卡拉库姆盆地 大气田 形成条件 构造分区 含油气区
  • 简介:琼东南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断陷,断拗和拗陷3个时期,断陷期构造演化控制了盆地整体构造格局,从盆地构造演化和转换带角度对BD19-2构造形成机制和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认为该构造为一聚敛叠覆型转换带,是盆地构造演化产物,其形成与近南北向断裂活动直接相关,从油气生、储、运,聚等方面综合分析,BD19-2构造具好勘探前景。

  • 标签: 琼东南盆地 BD19-2构造 形成机理 研究 转换带 油气地质
  • 简介:渤海湾盆地是一个新生代裂谷盆地,其演化具有早第三纪断陷,晚第三幼坳陷特点,烃源层位于下第三系,上第三系为河流相沉积,受盖层控制,上第三系油藏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黄骅,渤中和济阳坳陷),多数上第三系油藏位于凸起上和凹陷内大断层下降盘逆牵引构造中,大量勘探实践表明,小规模低凸起比大规模高凸起更有利于油气富集,凹陷内聚烃条件差,则利于凸起上聚集油气,断层运移条件决定了上第三系逆牵引构造油气富集程度,与主断层相交次数断层晚期活动强,断层密度大且断至层位深,有利于油气运移至上第三系富集成藏,地层与断层组合关系控制了油气富集部位,海域内低凸起及富生烃凹陷边缘大断层下降盘逆牵引构造是上第三系勘探有利地区。

  • 标签: 渤海湾盆地 上第三系 油藏形成 油气勘探
  • 简介:我国近海已发现油气大部分产于陆相第三系,为开拓找油新领域,解决好目前油气地质储量不足问题,提出寻找中生代海相油气,为此,从探讨南海特提斯演化历史入手,阐述了海相油气成烃-成藏地质条件和沉积环境,并将珠江口地东部潮汕坳陷,台西南盆地和南海北部陆坡区列为勘探首选地区。

  • 标签: 特提斯 海相油气 南海北部 成烃 成藏 中国
  • 简介:通过对莺东斜坡带历年油气勘探成果回顾,剖析了天然气运聚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指出了近期油气勘探新领域.莺东斜坡带近期油气勘探首先要开拓下第三系披覆构造-古潜山圈闭带勘探;其次要加强对斜坡带中、南段中新统地层岩性圈闭综合研究,攻克地层岩性圈闭封堵有效性研究难关,优选出最佳勘探目标进行钻探,以期获得突破;另外,还要重视油气苗及"气烟囱"发育区勘探与研究工作,开辟斜坡带油气勘探后备战场.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莺东斜坡带 油气地质条件 勘探领域
  • 简介:川西中部地区上三叠统碎屑岩中既发育有原生气藏也伴有丰富“次生气藏”,并以“次生气藏”埋深浅、气质好、经济效益高而引起人们广泛重视。异常高压是这类气藏显著特点。重点讨论了以“次生气藏”为主这一复合性非常规气藏成藏模式及古压控制作用。侏罗系储层中天然气来源于下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上部源岩;地层上中存在断裂及纵向上延伸裂缝发育带是天然气向上运移通道,并控制着“次生气藏”分布;上三叠统中超高压是天然气向上运移动力,在上覆侏罗系红层储集体中表现为差异聚集。异常高压可作为该区内寻找“次生气藏”重要标志。

  • 标签: 古压控制作用 川西中部地区 “次生气藏” 异常高压 断裂裂缝 运移动力
  • 简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召开1988年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会议胜利闭幕了,这是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以来有各地区和专业公司科技工作者参加多专业学科规模最大勘探开发会议。在会议期间,交流了勘探开发成果和研究与应用新方法、新技术;并以科学、求实精神探索了海洋石油勘探领域、新方向。会议将对今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和实践产生积极影响。一、海域勘探开发科研成果展示出海洋石油工业美好前景会议期间交流科研成果是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实践和科学研究结晶。这些成果以新观点、新认识提出了勘探领域,使我们对海域石油前景认识有了新飞跃。纵观我国海域石油地质基本条件,众多科技工作者认为有四个有利而现实大油气区:莺-琼地区可望成为一个大天然气区这个地区包括莺歌海、琼东南及珠三拗陷,面积约七万平方公里,沉积厚度大、沉降速度快、沉积体规模大、地温梯度高,具有

  • 标签: 1988年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会议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海洋石油工业 学术会议
  • 简介:歧口凹陷及邻区上第三系发育两种类型油气藏,大断层下降盘被次级断层复杂化了逆牵引构造油藏和披覆背斜油藏,大断层及与之伴生次级断层活动时期,活动强度、断距,断至层位,断至深度和断层间距等控制了上第三系油气运移和逆牵引型构造内油气富集程度,圈闭及运移途径控制了披覆型构造油气藏形成和原油性质,歧口凹陷北区上第三系断层活动,油气运移及储盖组合特征与南区相似,是有利勘探后备区,进一步勘探部署关键是要查清断层组合及落实圈闭。

  • 标签: 歧口凹陷 上第三系 油气藏 形成条件 勘探前景
  • 简介: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特别是南海西部海域有形成天然气区优越地质条件。文中阐述了选择、寻找优质高产大气田突破口标准。根据莺-琼盆地特有的地质条件,初步选出了一批寻找优质高产大气田目标做为突破口预选对象。提出了加速珠三坳陷油气勘探开发和渤海中坳陷天然气勘探进程,加强后备天然气勘探区研究重要认识。

  • 标签: 海上天然气勘探 勘探领域 勘探目标 中国近海 南海西部海域
  • 简介:对修改翁旋回预测公式At=A+Bt^ne^-t中n值等进行了调整:去掉了基为整数限制,使Qt对已知数似合更好。本文除应用误差平方和为最小条件以外,还应用了最大拟合误差为最小条件来确定上述公式中参数。应用本文方法讨论了油田年产量预测。

  • 标签: 修改 求解方法 翁旋回 预测公式 调整 油田
  • 简介:回顾了原翁氏模型建立,并基于概率统计学中伽马分布,完成了广义翁氏模型新推导,同时,从理论上讨论了有关翁氏模型特性。

  • 标签: 翁氏模型 预测模型 推导 应用 建模 油气田
  • 简介:印度支那国家(越南、柬埔寨及老挝)和缅甸具有丰富油气资源,其大部分地区未经勘探。印度支那和缅甸沉积盆地经历过复杂构造变动,构造和油气圈闭类型多。地层岩性和沉积相在垂向和侧向上变化大,可能造成一些地层圈闭或复合圈闭。印度支那一缅甸近海和陆上总沉积面积大约为300×10~4km~2。以产品分成合同方式由

  • 标签: 油气勘探 油气资源 越南 柬埔寨 老挝 缅甸
  • 简介:一个美国石油公司发言人说,中国提供巨大塔里木盆地陆上区块供外国公司竞争投标,已经为国际石油公司造成了重大机会。自从1993年2月公布开放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地区让外国公司参与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CNPC)王涛总经理说:'响应十分强烈'。4月初,王涛在休斯顿中美研讨会上说:至3

  • 标签: 中国 塔里木盆地 机会 国际石油公司 油气潜力
  • 简介:珠江口盆地油田开发评价使用美国岩心公司(CORELAB)测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根据作业者要求,CORELAB一般要测定稳态和非稳态两种相渗曲线,测试相对渗透率曲线使用油水粘度比与实际油田油水粘度比相差很大,有的甚至相差几十倍。另外,作业者做油田开发设计时,有的用稳态相渗曲线,也有的用非稳态相渗曲线。为了探讨油水粘度比对驱油效率影响,弄清稳态及非稳态相渗曲线适用范围,我

  • 标签: 美国岩心公司 测试 油田开发 相对渗透率曲线 评价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