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例接受后尿道瓣膜瓣膜切开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膀胱功能变化。结果显示,手术前、后膀胱顺应性改善,排尿期膀胱最大逼尿肌压力下降,上尿路积水明显改善组残余尿量显著少于未改善组,膀胱顺应性显著高于未改善组,最大尿流率显著高于未改善组(均P<0.05)。结果表明,后尿道瓣膜瓣膜切开能改善术后膀胱顺应性、最大逼尿肌压力。手术后上尿路积水是否改善与膀胱残余尿量、顺应性、最大尿流率是否改善有关。

  • 标签: 儿童 后尿道瓣膜症 瓣膜切开术 尿流动力学 膀胱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4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两组。23例患者行经皮球囊导管瓣膜扩张成形术的入组对照组,23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入组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就主动脉瓣跨瓣压差下降情况及体外循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主动脉瓣跨瓣压差下降>50%的率60.87%、体外循环时间(94.8±33)min显著优于对照组43.48%、(116±35)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瓣膜置换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的疗效较好,不但能帮助患者改善主动脉瓣跨瓣压差、主动脉瓣口面积和体外循环,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心脏瓣膜 跨瓣压差 体外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成形术的手术风险。方法对2007-2010年我科收治的6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接受瓣膜成型手术治疗的风险发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死亡4例,余随访12~24个月心功明显改善。结论心脏瓣膜成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可收到较好的效果,风险相对来说较小。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瓣膜成形术 手术风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00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本院同期收治的无心脏瓣膜病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均通过彩色超声、心电图及血脂与钙磷代谢情况监测,并结合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HDL-C、ALP水平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其中回归系数为0.451~1.037,标准误(SE)为0.088~0.533,其危险系数高达1.57倍,P值小于0.05。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属于年龄性变化心脏疾病,因此加强超声检测,注意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危险因素的预防,这对改善预后具有良好作用。

  • 标签: 老年 退行性 心脏瓣膜病 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介入和外科两种治疗方式对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瓣周漏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筛选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因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瓣周漏接受介入或外科治疗患者,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成本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连续14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介入组65例患者年龄大于外科组的76例患者[(56.8±12.8)岁比(50.1±12.8)岁,t=-3.124,P=0.002]。外科组的手术成功率更高[83.1% 比 98.7%(χ²=10.960,P<0.001)],残余分流的发生率更低(33.3%比13.3%,χ²=-2.525,P=0.012),而手术时间[(93±38)min比(395±132)min,t=19.065,P<0.001],重症监护病房(ICU)使用时间[0 h比 28 (21,74) h,Z=-10.738,P<0.001],住院时间[7(4,10)d 比21(15,25)d,Z=-8.075,P<0.001],以及住院总费用[46 073(36 837,52 448)元 比 130 798(104 048,186 188)元,Z=-10.059,P<0.001]介入组更具优势。对数据资料矫正后,介入组和外科组30 d死亡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位21(11.5,32.0)个月的随访后,全因死亡风险介入组优于外科组(OR=0.054,95%CI:0.007~0.445,P=0.007)。结论介入和外科两种治疗方式均是瓣周漏的有效治疗手段,外科治疗的即刻效果更好,而介入治疗中期效果更令人满意,且能减少医疗费用。

  • 标签: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外科 心导管
  • 简介:摘要高中生物课程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构建模型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和建模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科学认知体系。本文联系教学实际对生物建模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剖析,并对建模的合理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标签: 高中生物 模型构建 建模思维 科学认知体系
  • 简介:摘要科学的研究证明生物进化经历了从元素→无机物→有机物→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系统组织生物体的过程。系统组织生物体按照明确的方向进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生物的进化一经开始,进化就不再停止。在无机物形成中,自然选择起到决定作用,在无机物向有机物转变的过程中,自然选择继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伴随着生命物质出现而产生的生物意识,在与自然环境形成矛盾的运动中,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在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的进化中,基因的整合起到了促进作用。生物进化史揭示生物意识推动生物进化,促进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是基因的整合。

  • 标签: 生物进化 生物意识 基因整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膈肌超声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呼吸机撤机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外科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且接受机械通气时间≥48 h并已进入撤机前自主呼吸试验的10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撤机结果将其分为撤机成功组(83例)和撤机失败组(20例)。通过超声技术测定患者的膈肌增厚率(DTF)和膈肌移动度(DE),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TF和DE用于预测呼吸机撤机结果的价值。结果83例撤机成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52例,女性患者为31例,年龄为(56.5±5.5)岁;20例撤机失败组患者男性患者为12例,女性患者为8例,平均年龄为(57.3±6.2)岁。撤机成功组患者的左侧DTF、右侧DTF、左侧DE、右侧DE分别为(39.0±17.8)%、(57.7±1.2)%、(11.9±4.3)mm、(18.5±1.4)mm,均高于撤机失败组患者,分别为(18.1±4.5)%、(19.9±2.3)%、(6.2±2.8)mm、(11.9±1.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撤机成功患者左右侧DTF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61%和88%,敏感性分别为90.46%和96.07%,特异性分别为87.83%和89.67%;左右侧DE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1.3 mm和12.7 mm,敏感性分别为81.38%和85.56%,特异性分别为80.24%和87.23%。结论膈肌超声可较准确地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呼吸机撤机的结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膈肌 心脏瓣膜置换术 呼吸机撤机
  • 简介:摘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生物领域的技术也在发展中不断进步,直接影响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生活,并逐步进军食品安全健康领域。现代生物技术不仅丰富了食品的种类,使得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在某种意义上还推动了食品行业的发展进步。在现代生物技术的引领下,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食品问题是关乎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大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因此,生物技术的深入研发和创新,对于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现代科学技术 生物领域 食品安全,生产效率 创新
  • 简介:摘要:近年来,现代生物技术备受瞩目,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工程领域,不仅实现了食品加工的数字化转型,同时也为社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因此,为了确保食品工程与时代相适应,就必须做好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当前,我国的食品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了促进食品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需要不仅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食品工程领域,还需要进行新品种的研发,以支持食品行业的长期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研究,不断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现代生物技术 食品工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有许多的工业企业,如石油、化工、印刷等,经常排放有机废气,对我国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人们的健康也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废气处理是重难点问题,对此,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对工业废气处理效果。利用生物技术来进行对污染物的处理工作,是近些年来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结果。

  • 标签: 生物过滤器 生物滴滤器 微生物生态
  • 简介:摘要:现代生物技术包含了遗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内容,在食品工程中现代生物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优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同时还能够引导食品原料育种。鉴于此,本文就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实践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 标签: 食品工程 基因工程 现代生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