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贯穿于马克思早期著作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科尔施、布洛赫以及法兰克福学派思想特色构成一种趋向——实践哲学。哲学实现”依赖于实践哲学,元批判是实践哲学基础。马克思早期著作把元批判观点限定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卢卡奇物化概念是资本主义危机理论最初基础,理性元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和早期实践哲学之间最重要联系。在当代,技术批判理论拒绝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局限于政治经济学领域,从理性一般批判,转化为技术和技术学科实现形式批判,更新实践哲学。

  • 标签: 实践哲学 哲学的实现 元批判 技术的批判理论
  • 简介:石永泽(以下简称“石”):俞老师,您好!关于您故事我们听到过不少,这次想请您谈谈您学术生涯,相信我们这些后辈会有启迪。您是如何走上哲学研究道路?从您发表作品我们知道您从事哲学研究是从海德格尔开始

  • 标签: 哲学研究 研究员 学术生涯 海德格尔 “石”
  • 简介:孔子儒学关于"命"哲学反思,可以从义命分立、性命扬与义命合一三个课题来探讨。首先,命是气质之命,命呈现命限限制原理,因此有所谓"义命分立"。其次,命限也同时是义理之实践条件与凭借,所以也是表现原理,因此有所谓"性命扬"。最后,通过"性命扬"长久实践,领略到"天命"(命令,天道性命之命),例如《诗经》所说"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在此一生生仁体天命中,达到所谓"义命合一","义命合一"之中,可以用圆善方式解答康德哲学之中"德福一致"问题。劳思光阐明"义命分立",但是局限主体性哲学,不能接纳孔子儒学"天命"具有性体命令、天道性命之命之义。牟宗三在其著作则散列论述"义命分立"、"性命扬"、"义命合一"问题,但是对于这三个课题构成逐步发展环节及其整体性,他并没有加以足够厘清与通盘整理。孔子儒学与康德、海德格尔哲学跨文化对话脉络之中,来展开"义命分立"、"性命扬"、"义命合一"三个环节,也可以从中领略中国哲学对于自由意志、命运与决定论、最高善(圆善)、德福一致、开放式的人文主义等哲学问题响应。

  • 标签: 义命分立 性命对扬 义命合一 孔子 康德 海德格尔
  • 简介:郑玉《春秋》诠释以“圣人未修之《春秋》”与“圣人已修之《春秋》”区分为基础,批评杜预、孔颖达等《春秋》命名界说,肯认《春秋》是经非史,客观上构成对朱熹等人所持以史视《春秋》观点反动。杜预、孔颖达及公羊学家们所持感麟作经故经止获麟说法,是就《春秋》之形式而言,《春秋》实质上终于黄池之会。他发挥孟子“事”、“文”、“义”之说阐发《春秋》宗旨,以尊王《春秋》大义之核心,以存理灭欲《春秋》旨归。解经方法上,基于《春秋》经史性质界定,以往经学家那里相扞格解经方法,在他那里却变得各得其所,相得益彰。

  • 标签: 《春秋》 阙疑 郑玉
  • 简介:当前,以泛在网基础建立社会正在形成。社会社会治理,技术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泛社会治理基本特征。信息通信技术是泛社会技术治理关键,如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等很好地推动了技术治理施行。但由于技术治理本身局限,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泛社会技术治理发展同时亦带来了一些社会风险。如何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促进技术治理发展同时规避其社会风险,社会发展、技术治理模式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泛在社会 信息通信技术 技术治理 社会风险
  • 简介:20世纪分析哲学,许多哲学家讨论过事实概念。维特根斯坦事实概念,20世纪20年代以来分析哲学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逻辑实证主义就是那些关注将事实解释世界逻辑成分哲学流派之一。但是自从逻辑经验主义者揭示科学本性以来,更多科学哲学家将事实当作观察命题证据来探究,他们并非着眼于事实概念意义,而是着眼于世界事实解释。因此,对于科学哲学家们来说,至关重要问题在于:事实是否可以用一种科学方式而被解释证据,以及我们如何将它们解释成与表达事实观察命题相一致。

  • 标签: 分析哲学 事实 证据
  • 简介: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尤其是阿尔法狗围棋(AlphaGo)以4:1比分击败前世界围棋第一人李世石之后,人们人工智能发展比较乐观,当然人工智能风险也产生巨大担忧。那么,人工智能将带给我们一个什么样未来?人工智能风险是否存在?风险生成机制是什么?相互之间关联度如何?人工智能风险防范边界在哪里?这些问题亟待不同视角探讨,哲学在其中有其特有使命。

  • 标签: 人工智能 技术风险 人机边界
  • 简介:代际责任问题是当代应用伦理学热点话题之一,如何应对涉及未来世代不确定性,又是代际责任问题重点。有些道德哲学家建议借助经济学方法,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来应对这种不确定性。但是,单纯应用"成本—收益分析",不但令道德哲学家们怀疑这个方法预设了功利主义前提,实际计算也无法应对不确定性难题。成本与收益计算中使用"贴现率",实际上暗含着某种未来世界描绘,而这种描绘本应是不确定。另一种建立代际责任尝试是人权原则。人们常常怀疑人权不能应用到有关尚不存在未来世代讨论。通过将未来人的人权与当代儿童的人权进行类比,人们似乎有理由采纳一种包括未来人的人权观念。如果这种人权观念成立,那么人权原则可以以最小理论代价应对不确定性难题。

  • 标签: 代际责任 不确定性 成本收益分析 人权
  • 简介:从语义上看,他人意味着“他”。将他人视为所思—存在者状态上存在者前提下,胡塞尔从能思—所思平行关系出发,层层深入,先后习性和本性现象学阶段将他人理解镜射物,即被动结对联想对象,以及意义原初创原共在者。尽管胡塞尔没有进一步追问意向融合原共在者所具有的“绝对那里”绝对起源,但他在前—自我阶段他人构造细致探讨还是现代哲学他人问题研究提供重要参照。

  • 标签: 他人 能思—所思 结对 原共在 绝对性
  • 简介:诸多恐惧与现代并行不悖,城市是其重要发生空间。围绕传统社会理论来看,两种城市形象和理念均与都市理念和异乡人反理念密切相关。作为外来者,异乡人总是与城市形象相伴随。特别是当我们都是异乡人时,这种与外在经验融合共存关系使城市内在生活紧张或不安。

  • 标签: 城市 恐惧 现代性 异乡人 赫勒 齐美尔
  • 简介:摘要:生活哲学不等于休闲哲学。哲学不仅要教人生存智慧,更要指导人们如何面对灾难时安身立命。这是哲学根本所在,也是哲学发展趋向。

  • 标签: 生活哲学 哲学的作用 存在意志 哲学的进步
  • 简介:美国哲学家德雷福斯人工智能批判是现象学和技术哲学经典案例。他所动用现象学资源包括胡塞尔意向性和"生活世界"、海德格尔"在世"、梅洛—庞蒂知觉和身体理论。从斯洛文尼亚哲学家齐泽克视角来看,德雷福斯"海德格尔式认知主义"是典型现象学"美国式挪用",而他将哲学化约为科学造成了哲学与科学"短路",从而错失现象学(或哲学)超越论维度。

  • 标签: 德雷福斯 齐泽克 人工智能 现象学
  • 简介:以往的人机关系大体上可以分为奴役论或者工具论两大类。然而这两种典型观点对于解释人与计算机关系而言都是乏力且苍白。要解读现代意义下的人与计算机关系,其关键在于理解软件概念,厘清软件本质。从动态信息观视角下,软件本质是人机交互界面,正是通过这个交互界面,使得计算机更加智能,使得计算机与人类关系更加亲密,同时也促使计算机更深地渗透进人类存在,改变人类认知、思考和追求方式。通过将软件定义为人机交互界面,我们将重新认识人机关系,计算机通过软件携带了人类意图与智能属性,人与计算机之间转导所形成的人机关系会产生出未来人类栖息信息圈。人机关系更接近于人际关系,人与计算机将平等地栖居于信息圈,人与计算机彼此交互配合,共同奏响人类文明交响曲。

  • 标签: 信息 软件 交互界面 人机关系
  • 简介:要表达归纳推理结论不确定性和刻画非单调归纳推理,并非只能使用概率方法,用概称句和包含概称句推理来刻画归纳推理是另一种可行且十分自然方法。

  • 标签: 归纳推理 概称句 概率 非单调推理
  • 简介:准实在论把道德命题看作态度表达并发展出道德语言逻辑形式和态度推理有效说明。就准实在论态度逻辑总体来说,其真理紧缩论混淆真理和真值,但有益于纠正真值实在论、理解推理有效;其推理有效说明已经触及一致逻辑有效本质,因此其混淆态度矛盾与逻辑矛盾批评并未切中其要害。准实在论语用学片面理解道德判断功能,混淆道德命题、态度描述命题和态度表达语句;通过把道德范畴看作渗透价值、把道德命题看作以此为基础描述,道德命题语义学属性的确是反实在论,但仍可以按紧缩论解释逻辑真说明其推理有效

  • 标签: 道德命题 态度 逻辑 真理 真值
  • 简介:基于大数据知识表征不仅凸显知识精神特质,而且凸显知识生产特质、实践特质和规范特质。多元大数据主体使知识更加复杂,数据主体多元客观上要求数据共享,而实现大数据共享是一个复杂过程;数据主体多元使大数据仓库客观越来越复杂。关联网状大数据彰显知识客观,基于大数据知识表征客观不仅来源于关联大数据形态,而且来源于经验世界大数据、主体与经验世界关联数据、主体问数据客观实在。强语境依赖大数据彰显知识相对,基于大数据知识表征依赖大数据产生时空语境,基于大数据知识应用具有应用空间相对。大数据知识实践应用彰显知识社会规范性,应遵循客观、公有性和社会及技术层面、组织层面的制度规范。基于大数据知识表征不仅彰显大数据工具个性特征,而且具有普遍知识本质特征,是人本主义和外在主义知识论超越,是关联分析和因果分析辩证统一,并具有实践意义。

  • 标签: 大数据 知识表征 数据关联 复杂性 客观性 相对性
  • 简介:当代认知科学哲学出现以延展心灵理论代表范式革命,引发了学界广泛争论。斯马特等人近年来积极提倡信息和网络科学延展心灵论证扮演了重要角色,并提出了“网络延展心灵”假说。尽管当前互联网发展尚不足以满足严格延展认知条件,但是未来技术发展,例如数据网络和真实世界网络等将能够实现心灵延展。斯坦利提出,互联网和大脑正在形成一种新认知耦合系统,代表扩展心灵能力历史一进化长期过程下一个阶段。这一新阶段可被称为人机共生智能阶段。

  • 标签: 信息技术 互联网 延展认知 延展心灵 人机共生智能
  • 简介:对于新理学"负方法",目前学术界常认为其来源于中国哲学直觉法。然而,这是一种误解。因为以逻辑分析贯彻始终新理学,不能直接容纳以直觉特质"负方法"。众所周知,"负方法"是一种形而上学方法和神秘主义方法,但它与新理学兼容关键,却在于它基本形式是逻辑分析。就逻辑化"负方法"而言,它中国哲学来源是道家和禅宗语言层面的破执法,即内涵形式命题和应机语用法。实际上,新理学"负方法"与中国哲学直觉法虽都是"负方法",但前者是以逻辑分析间接地呈现形而上学神秘部分,而后者则直面神秘本身,亲身获得直觉感知,这是逻辑分析无法完成任务。因而新理学"负方法"与中国哲学直觉法之间存在质差异。

  • 标签: 冯友兰 负的方法 道家 禅宗 直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