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1 个结果
  • 简介:教育援藏有别于对口支援西藏制度体系下其他部分,有自身独特逻辑。谁援藏,藏期间如何行为,是整个教育援藏重心。本研究以高等教育援藏干部选派分析对象,引入制度分析而非政策分析,关注制度过程组织因素,认为教育援藏首先是组织行为。以此基础对政策约束下理性算计行为模式进行批评,提出援藏干部选派是组织权威、组织对援藏意义构建、个人对援藏理解和收益一成本计算互动结果;藏行为则发生在具体组织情境和环境,适当性行为取代个人理性算计。进一步,展现了高等教育援藏制度过程价值逻辑和市场逻辑冲突,突出制度绩效长效模式而非短期逻辑。

  • 标签: 教育援藏 制度过程 组织 价值逻辑 市场逻辑
  • 简介:《理想国》第1卷提出了"什么是正义"问题。整体来看,苏格拉底正义把握一种圆满思,因此,他能针对不同正义表述,提出自己论证。从人与人交往来看,正义是个人生活基础;从城邦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来看,正义是城邦和谐尺度。正义抵达整体善,又不侵害个体善。正义本质性思考立法提供了根基,并保障了公民城邦生活稳定性和长久性。

  • 标签: 正义 建构 本质 圆满的思 尺度
  • 简介:中国近代既是追求政治独立民族解放和经济百废待兴时代,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舶来品之间激荡重构重要时期。毛泽东在这一特殊时段完成了自身思想根本转向,实现了由先进知识分子向民主主义者,进而向马克思主义者成功转变。从文化语境层面考察毛泽东思想转向历程对于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思想转变文化语境,辩证看待外来文化具有现实启迪性。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自身思想 启迪性 文化特征 政治独立 民族解放
  • 简介:进化论生存竞争观和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作为近代传入中国两个思想舶来品,它们自传入之初就受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青睐。作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典型代表李达深受这两种思想影响,并将其作为思想武器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之中。研究作为个案李达思想转变内在逻辑对于窥探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整体思想激荡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深入思考中国现代性问题具有一定启发性。

  • 标签: 现代性问题 中国革命实践 从范 竞争观 马克思学说 中国现代性
  • 简介:近代中国政治改革呼声日益增加,经济结构转型迫在眉睫,思想文化交流范围加大、程度加深,广大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治国理政相关理论时往往首先利用传统文化合理部分进行理性架构,当这一分析和阐释无法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时,他们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国外传人思想,甚至不惜克服艰难险阻去国外求学,考察国外各种文化思潮。作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代表蔡和森,具有先天下之忧民族忧患意

  • 标签: 善恶观 经济结构转型 近代中国政治 中国现实问题 先天下之忧而忧 相关理论
  • 简介:任弼时走上革命道路之初,俄罗斯研究会无疑是对其影响较大一个革命团体。俄罗斯研究会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毛泽东、何叔衡等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爱国知识分子湖南长沙发起组建最重要革命团体之一。年仅15岁任弼时加入俄罗斯研究会后,无论思想认识或实践行为上,过去相比,均有显著不同。任弼时分析中国社会与现实问题时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剖析,在思想上逐步成熟,实践行为上也开始马克思主义化,从一个热血青年逐渐成长一个共产主义战士。

  • 标签: 任弼时 俄罗斯研究会 上海外国语学社
  • 简介:国家产生以及国家同社会团体、个人关系构成政治学重要议题。巴迪欧借助数学存在论,以形式主义方式推出国家同政治一道起源于空无过剩间非对抗性辩证。不像政治立足于中立空无寻求普遍平等主义,国家产生并且本身就是历史社会境遇抵御空无威胁进行自我复制。它相关于特定群体,而非所有个体。在当前这个资本主义全球化为一股抽象洪流迟缓世界,激进主义者唯有耐心守护空无、以纯粹存在为标准,才可能识辨并忠诚干那打断社会历史境遇一致性事件、消解国家并实现伴随国家始终共产主义理念。

  • 标签: 国家 状态 政治 空无 过剩
  • 简介:遵义会议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挽救党和红军命运、进而挽救中国革命命运重要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遵义会议地位源于会议取得重要成果,包括批评了第五反"围剿"以来中央军事领导上错误,通过了关于反对敌人五"围剿"总结决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毛泽东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而这些成果取得与毛泽东主导作用和重要影响是分不开遵义会议酝酿准备阶段、主体会议阶段和接续完成阶段,毛泽东都发挥了主导性作用及影响

  • 标签: 毛泽东 遵义会议 作用 影响
  • 简介:20世纪60年代初期,摆脱困境,恢复农业,解决吃饭问题,许多地方探索并试行以"包产户"为主要形式农业生产责任制。刘少奇当时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领导国民经济调整,他对"包产户"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过程。这种认识反映了党中央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探索农业生产所有制形式方面的积极成果,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实践依据。

  • 标签: 刘少奇 60年代 “包产到户”
  • 简介:长期以来,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主要是从经济维度阐述,几乎一切人类历史问题都试图从经济基础上加以说明,甚至包括共产主义这样根本性原则问题。但就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明确批判了单纯从财产关系(也即生产关系法律用语)来解释共产主义。海德格尔已经认识,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深度理论,有时间箭头,比萨特存在主义等更深入本质。相比之下,葛兰西真正推动了这一问题深化,他明确指出,尽管历史唯物主义历史主义、历史经济主义有本质不同,但只要其仍然植根于经济基础,它就不可能是真正深刻,为此葛兰西历史唯物主义深入无比复杂文化维度,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哥白尼偏转"。如果说有什么是我们这个当代现代性批判中最有价值转变,这个转变正是从经济维度向文化维度转变。

  • 标签: 马克思 葛兰西 经济 文化
  • 简介:马克思认为美的本质是自由,因而可以根据不同自由来区分美的层次。以自由不同可以把劳动区分为两类:异化劳动和自由劳动,其中自由劳动又可分为不以自由本身为目的自由劳动和以自由本身为目的自由劳动。这样,"劳动生产"就具有了三个层次,一是异化劳动所生产,二是不以自由本身为目的自由劳动所生产,三是以自由本身为目的自由劳动所生产

  • 标签: 劳动 自由 马克思
  • 简介:长久以来,马克思主义美学似乎没有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相提并论重要性地位,1974年《马克思主义美学文档》第1卷《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文学艺术观》(KarlMarxandFrederickEngelsonLiteratureandArt)出版,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不足。这本著作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文档第一卷,讨论是马克思主义美学起源,即马克思、恩格斯两人美学观念,建立在对二者政治、经济、哲学经典著作、片段化戏剧、绘画等艺术评论私人通信等真实可靠文本基础上,深入讨论了诸如艺术经济、生产、阶级关系、倾向性写作、艺术现象语境内驱力、个体的人创造力、精神物质发展不平衡性、人异化、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是否体系化等问题。著作另一个深刻之处在于,充分原始文本支持下,作者指出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审美趣味上差异,如马克思审美的欧洲整体性趣味恩格斯德国本土倾向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苏维埃或社会主义美学观念区别。这些亦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应有之义。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美学 历史语境 审美经验 人的创造力
  • 简介:从党六届六全会开始,刘少奇按照党中央"巩固华北、发展华中"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系列指示精神,多次临危受命,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中原局书记、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和党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等重要职务,领导和指挥了巩固华北抗日根据地、发展华中抗日大本营、重组新四军、指导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减租减息"群众运动等,开创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新局面,实现了华北和华中两大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八路军和新四军两支抗日武装力量形成合力,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建立了辉煌业绩、谱写了不朽篇章。

  • 标签: 刘少奇 抗日战争 贡献
  • 简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稳固基本精神。封建社会后期中华民族精神有下降趋势。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精神转捩点。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基本精神表现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精神,百折不饶、战斗到底精神,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精神和团结友邦、相互支持精神。这期间,中国共产党给中国人民充实、提升了基本民族精神,同时又带来了具有穿越时空价值民族精神,这就是:为国为民精神、实事求是精神和独立自主精神。

  • 标签: 抗日战争 民族精神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 简介: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使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走上正轨,邓小平、胡耀邦等人进行了一场艰辛拨乱反正工作。胡耀邦拨乱反正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发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主持平反冤假错案工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动了党工作重点转移。胡耀邦以无私无畏勇气和精神,开创了拨乱反正工作新局面,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 标签: 胡耀邦 拨乱反正 历史贡献
  • 简介:文章通过对《晨报副刊》上所发表若干典型文本研析,初步厘清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传播马克思主义部分思想理论资源。欧洲社会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方面,安部矶雄著作成为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范本;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对马克思唯物史观解读,不少来源于同一时期日本学者对马克思唯物史观阐释;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解读,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主要受到河上肇等日本学者对《资本论》简明解读影响,但考茨基、柯尔等欧美理论家、学者作品,也是他们重要思想理论资源。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中国 早期传播 《晨报副刊》 李大钊
  • 简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基础性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内核和学理支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理论基石和主要研究方法。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地位表明,哲学原理是衡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理论依据,当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和理论建构要以哲学原理引领。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 简介:小说历史是两种讲故事方式。长期以来,人们关注到了两者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复杂性关系,但未能从文化记忆理论方面着手,来进一步讨论两者内在联系。事实上,只有从"文化记忆"视野入手,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小说历史相互作用;从而对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叙事审美功能,也有一种更新认识。

  • 标签: 文化记忆 审美叙事 历史与小说
  • 简介:以往研究,马克思辩证法要么因其"唯物"性质导向一种强调其唯物性质研究,要么因其阶级理论和资本理论关联导向各种社会批判理论。对唯物性质过分强调,有时却使得这一辩证法沦为一种庸俗经验方法;而对革命性批判性单面执著,则忽略了辩证法之为方法论各种前提性问题和复杂情形。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有意暂时悬置"唯物"和"革命"这两个维度,单单从纯粹方法论角度考察马克思辩证法,并试图以"抽象"切入点重新阐释这一方法。

  • 标签: 马克思 辩证法 抽象法
  • 简介: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心情,参加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年座谈会,表达9000万家乡人民对邓小平同志深切怀念,表达以习近平同志总书记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邓小平同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坚定决心。四川是邓小平同志家乡,也是他一生奋斗起点。面对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旧中国,他秉承四川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奋斗精神,少年时代即背井离乡、远涉重洋,踏上寻求救国救民真理之路。光辉灿烂革命生涯,他始终追求强国富民理想,创造了彪炳千秋丰功伟绩。邓小平同志把一生都献给了党和人民事业,他是中华民族骄傲,也是四川人民骄傲。

  • 标签: 诞辰110周年 邓小平 座谈会 同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