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执政党不但要有自身的组织要求,还要有严格的道德要求。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十分丰富的政党伦理思想。“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道德核心,“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道德原则,“从思想上入党”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基本道德要求。

  • 标签: 毛泽东 政党伦理 为人民服务
  • 简介: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领导我们党实现了国际战略方面的一系列重大转变,正确确立了我国国际战略目标和一系列战略原则,奠定了他作为当代世界杰出的国际战略家的地位,也形成了丰富的国际战略思想成就。本文仅就其学界尚未论及的国际战略伦理思想做些探讨。

  • 标签: 国际战略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 确立 丰富 正确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方法具有多重维度。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继承了'人是目的'的义务论原则,承接了'最大幸福原则'的功利论逻辑,从而具有对义务论与功利论双重批判继承的方法之维;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将正义的考虑置诸于人类整体,同时注重共同体中所有成员的德性养成,从而具有对契约论与德性论合理吸收的方法之维;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关注个体,同时指向'真正的共同体',从而具有超越个体主义与共同体主义两极对立的方法之维。

  • 标签: 马克思恩格斯 伦理思想 方法 维度
  • 简介:科技的进步在不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人类在一些方面面临生态环境和伦理道德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应超越伦理学的局限,在一般世界观的观照下,以目的理性(价值理性)来约束、引导工具理性(科技理性)的发展,调整人类的需求结构体系,反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得人与自然这一有机的整体和谐地存在、发展下去.

  • 标签: 生态伦理 人类中心主义 目的理性 科技理性 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
  • 简介: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提倡“安贫乐道”的道德观,把“富”与“德”看成是直接抵牾、截然对立的两极。孔子主张“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经济活动虽是人类生存之本,但它应为小人从之,君子应以道为任;另一方面,历代统治者为了稳固其统治,

  • 标签: 邓小平 富民思想 伦理依据 道德文化 伦理道德 公有制经济
  • 简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新。与传统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型的综合发展观。它既是发展观,也是一种生态伦理观,“以人为本”蕴涵了生态伦理的人本精神,“协调发展”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有着趋同性。科学发展观中折射出的生态伦理精神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人与自然 生态伦理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调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思路和举措,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重大成效,并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由此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以廉洁作为基本美德、强化党内自我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和建立健全问责机制等五方面高度的政治伦理自觉。

  • 标签: 习近平 全面从严治党 政治伦理
  • 简介:邓小平可持续发展生态思想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有:保护环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反对盲目开荒与滥砍乱伐,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建设;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少是现实国情,合理协调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谋求人们生活质量改善的关键;优化资源利用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切忌过度开发与浪费资源,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科技支撑与法制保障相结合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推动科技创新与绿色技术发展,积极履行生态治理中政府责任。深入挖掘邓小平可持续发展生态思想,对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

  • 标签: 邓小平 可持续发展 生态思想
  • 简介:习近平同志生态思想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思维,具有鲜明而又突出的辩证意蕴。具体来讲,在思想来源方面,实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在思想生成方面,实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在思想构建方面,实现了战略性与具体性的辩证统一;在思想形态方面,实现了民本性与科学性的辩证统一;在思想阐述方面,实现了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在思想价值方面,实现了建设“美丽中国”与建设“富强中国”的辩证统一。

  • 标签: 习近平 生态思想 辩证意蕴
  • 简介: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关系的思想溯源及其现实构建○张雄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就记载了关于由商品交换所发生的经济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在《政治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曾明确指出,当商品交换“双方还保持着他们自己的产品的时候,而不是在已经发展交换之后...

  • 标签: 经济伦理 道德关系 经济与伦理 经济人 道德建构 经济学家
  • 简介:生态正义问题是当今理论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考察,揭示了原初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的生态正义,资本主义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生态非正义,共产主义是人与人之间生态正义的复归。马克思在生态正义问题上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对于我们把握生态正义,分析生态非正义产生的根源及生态正义的实现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我国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马克思 生态正义 当代意义
  • 简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保护和发展生态生产力、创造和维护人民生态福祉的深刻内涵。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具体部署要把握六大思维: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思维,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的辩证思维,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的法治思维,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各方面协调统一的系统思维,树立生态红线观念、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底线思维,坚持绿色发展新理念的创新思维。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建设美丽中国”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美统一起来,站在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谋篇布局,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标签: 习近平 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 美丽中国
  • 简介: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为以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作为主体的弱者争取自身权益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弱者权益是由政治权益、经济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和生态权益等构成的有机整体。生态权益作为人权的重要内容,是直接影响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性和根本性的重要权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近代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也是激化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引起弱者生态权益缺失的总根源。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维护弱者生态权益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涉及制度变革、技术创新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等诸多方面的重大课题。

  • 标签: 马克思恩格斯 生态文明 弱者权益 生态权益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问题进行了开创性探索。周恩来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开创性实践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国土绿化、水土治理、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这些思想和实践深刻体现了我国国情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要求,揭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对新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标签: 周恩来 生态文明 理论 实践
  • 简介:毛泽东十分重视林业工作,这不仅体现在他的著作中,还体现在他同各方面人士的日常谈话中。他多次强调林业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林业生态思想,如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尊重规律、科学发展林业;林业与其他各业协调发展等。毛泽东的林业生态思想有力促进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对于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践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标签: 毛泽东 日常谈话 林业发展 林业生态思想
  • 简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初步形成了其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中内蕴历史思维、战略思维、民本思维、精准思维、制度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全球思维等丰富的思维方法。综合运用这些思维方法,有助于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预见性、主动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对于切实推进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实践目标具有突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标签: 习近平 生态文明建设 系列重要讲话 思维方法
  • 简介:乌尔里希·布兰德从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入手,对当今主流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观点作了重要的修正和补充。他认为这些主流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观点正是因为没有考察霸权控制下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差别,忽视了国家的所发挥的作用,致使他们的生态观点有所缺失。布兰德区别分析了霸权结构与霸权策略两者之间的关系,他提出要想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就要从根本上否定帝国主义生产和生活模式,扭转国家的角色,从而实现社会生态转型。

  • 标签: 葛兰西 霸权理论 帝国主义生产生活模式 社会生态转型
  • 简介: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资源环境领域中的重大实践活动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在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状况方面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邓小平发出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的倡议,积极支持实施重大林业生态工程,提高了我国森林覆盖率,促使近代以来遭受严重损害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邓小平要求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老旧机器设备,重视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以防治工业污染的工作,使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污染治理问题逐渐得到重视并有效解决。邓小平强调要提升我国城市建筑环境美观度,推动城市生活空间美化与生态化的进程。邓小平提出现代化城市要解决好污染问题,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城市污染治理工作。邓小平强调在旅游开发中要充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大众休闲生活空间的生态状况。

  • 标签: 邓小平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污染治理 绿化祖国 重大林业生态工程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于19世纪40—50年代,集中体现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及二人合著的《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伴随着马克思恩格斯整个思想体系的日渐成熟,他们的生态文明思想也逐步走向成熟。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集中体现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之中。在《人类学笔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及若干书信中,晚年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多样性,进一步贯彻并丰富发展了他们先前的生态文明思想

  • 标签: 马克思 恩格斯 生态文明思想 形成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