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从美学的角度来说,生态是宇宙的深层意蕴,体现的是自然的玄妙与规律。生态心灵是设计师从观照自然中获得的澄明心境,这种清澄、深邃、广阔的心灵天地体现出生态的本真。生态设计是设计师以这种澄明的心境为基础,艺术地创造具有生态意象、意蕴与意趣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宽广深厚的生态心灵是生态设计的重要审美基础,但设计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之用"进一步让人敬畏、感受自然的伟大力量,在自然中使人接近至乐的精神境界,使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生态心灵要通过观照自然才能得以澄明,生态设计也要通过涵养,才能使心灵容纳意象;第二,生态心灵只有通过回归自然才能重得质朴,生态设计只有通达心灵才能饱含意蕴;第三,生态心灵只有通过体悟自然才能变得灵明,生态设计只有点亮心灵方能彰显意趣。总之,只有生态心灵,才能照亮生态设计之路。

  • 标签: 生态心灵 生态设计 自然 审美 和谐
  • 简介:2015年3月至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召开了制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的专家会议,并于2015年11月至12月举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IGC)第十届常会,审议并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伦理原则是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最新论述,实质是一种鼓励和倡导。伦理原则是一个总的原则,在具体内涵上涵盖了主体、权利、发展、生态等具体原则。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原则 伦理原则
  • 简介:近些年来,家庭伦理剧由于关注现实、贴近人心,因此占据了各大卫视电视剧黄金播出时段的半壁江山,许多作品成为了观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据笔者观察,在形形色色的伦理剧作品中,男性形象的刻画总是处于边缘地位,进而导致男性地位相对失衡,乃至于缺失。这种失衡与缺失,既突出了当代家庭伦理剧的一种单向的审美尺度,也折射出世俗社会中对性别差异认知的悄然变迂。

  • 标签: 家庭伦理剧 男性形象 失衡 播出时段 边缘地位 审美尺度
  • 简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遵循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现有的保护人权和原住民权利国际标准文书的精神而制定。这些原则代表一套鼓励性的总体原则,对政府、组织和个人可形成直接或间接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实践,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力,并由此确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因而获得广泛接受。

  • 标签: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保护人权 伦理原则 可持续发展 国际标准
  • 简介:  科学思想和艺术思想具有本质上的同构性.从科学的最初形态--巫术,一直到近、现代的科学革命,其中蕴含的思想都与同一时期的艺术所体现出的思想惊人的相似.……

  • 标签: 同构性 异质同构 思想异质
  • 简介:台州城市雕塑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已成全球的重要话题,生态雕塑建设也将成为台州城市雕塑的新方向。用生态雕塑塑造台州城市新精神可分为以下三种:1.以生态雕塑的自然之美突显台州城市的自然性;2.以生态雕塑材料之美突显台州城市建设的环保性;3.以生态雕塑的精神之美突显台州城市建设的人文关怀。

  • 标签: 生态雕塑 台州 生态材料 人文精神
  • 简介:  《老子指归》的美学思想是严君平的无为道家哲学思想在审美方面的反映,它是西汉道家美学思想的代表之一.它认为由世俗欲望引发的声色之美是低等的,它有害于身心安宁;真正高级的美是在否定外在声色之美的基础上所达到的虚无境界的心灵之美,是心灵自由自在的审美理想境界.美是客观存在的,不要去追求声色之美,大自然自有其外在的形式美.……

  • 标签: 思想研究 指美学 美学思想
  • 简介:我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既是偶然的机遇,也是一种内在志趣追求的结果。上中学时,我就对人文学科非常感兴趣,至今这种兴趣仍未稍减。20世纪50年代初,我考入东北人民大学行政系,由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读到二年级就参加了工作,在此期间对文学、哲学等人文学科兴趣浓厚。在短暂的工作之后,1954年,我又考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

  • 标签: 学术思想 人文学科 国家经济建设 教学与研究 1954年 50年代
  • 简介:  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其积淀之厚、涵盖之广历来为世界各族人民所瞩目.其中,自先秦以来至中国近、现代各家对审美教育思想的论述更是异彩纷呈、咳珠吐玉,因此在当今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对诸家审美教育思想进行梳理,烛幽辨微、去芜存菁,批判性地加以继承,使其在中国当代审美教育中重放异彩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必要性.……

  • 标签: 中国传统 传统审美 审美教育
  • 简介:城市景观更新对于城市的绿色、健康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将生态理念运用到城市景观更新设计中是必要的,因为它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景观更新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通过保护城市景观的生态完整性、更新利用废弃的城市景观空间、借助科技、使用绿色生态材料等方法去解决。只有将生态理念运用到城市景观更新设计中去才能更好地保护城市景观的生态环境,构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城市景观 更新设计 生态理念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当今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绿色设计已经越来越被大家关注。绿色设计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设计过程中要求适度、寻求平衡、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在这之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以及适度平衡、科技美感的现代美学思想

  • 标签: 绿色设计 现代美学 人与自然 和谐 适度 科技美感
  • 简介: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思想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给悲剧一个明确的界定;二是阐述构成悲剧的几种关键要素,提出情节为悲剧的灵魂和基础;三是论述了悲剧具有净化情感的作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思想对后来西方的戏剧美学思想和艺术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悲剧 情节 净化
  • 简介:生态雕塑是一个符合时代需要的全新观念,生态雕塑可以分为永久性生态材料雕塑、临时性生态材料雕塑两种形态,其中临时性生态材料雕塑是最具有生态性的雕塑形态。对其材料运用进行整理、分析与研究,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态雕塑材料的特性,进而在雕塑创作中更好地运用材料。

  • 标签: 生态雕塑 材料 绿雕
  • 简介:《周易》对中国文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八卦图的曲线,用简单的黑白两色,就将《易经》所蕴含的极为复杂的宇宙变化绘制其中。也就是这样的表现形式使得中国的绘画具有着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审美内蕴。中国绘画中的“观物取象”、“舍形悦影”及其表现的“极饰后素”的白贲之美都是《周易》博大精深的审美意蕴在中国绘画中的延伸与发展。

  • 标签: 中国绘画 《周易》 思想渊源 美学 中国文人 《易经》
  • 简介:科林伍德后期回归了英国传统经验论哲学的立场,并从心理经验的微观层面对想象予以探究,提出了想象在心理经验结构中的地位的理论。在科林伍德看来心理经验具有三个结构层次,想象位于感觉经验向理性经验发展的中介环节,其心理内容是经过意识洗礼的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想象物。通过对艺术经验、艺术表现等内涵及类型的分析,科氏阐明了想象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初步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审美经验理论。

  • 标签: 科林伍德 想象 经验结构 审美意义
  • 简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今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工业设计是产品进入人类社会的前奏,引导着人类的消费观念,因此,我们急需调整设计理念,从单一的商业性市场和消费趋势研究转变为注重长远发展的规划性研究;从单一的产品造型设计转变为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设计;寻找替代性消费,大力推进新材料,新能源的使用;从基于制造和生产的物质产品的设计转变为重视提供服务的设计;追求非物质消费高于物质消费,崇尚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 标签: 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 工业设计 可持续设计
  • 简介:新时期蒙古族诗人继承古代蒙古族文学作品中的诗性审美精神,诗人们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共同传承并补充建构草原风景审美体系。以此为基础,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蒙古族生态的依生美、竞生美、共生美三种生态审美范式的存在。他们是新时期民族生态美学的践行者。

  • 标签: 蒙古族 诗歌 草原 生态美
  • 简介:杨恩寰先生是实践论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实践论美学发展过程中,他提出了很多有创见性的观点,对实践论美学的更新与拓展做出了贡献。对如何理解“实践”概念、“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以及审美历史发生学与审美现实创造论等提出了许多有创见性的观点.

  • 标签: 实践论美学 思想述评 历史发生学 人的自然化 自然的人化 代表人物
  • 简介:席勒认为现代文化的发展是造成人性分裂的根源,而美是实现人性完善的唯一手段。由此出发。席勒建立了以“游戏说”为核心内容的审美教育思想。席勒把康德的纯粹美思想推向极端,完全斩断了美和道德上的善之间的联系,终为欣赏战争、自杀等诸如此类残忍行为大开方便之门,对后来的唯美主义特别是颓废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标签: 唯美主义 席勒 美育思想 误区 冷漠 审美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