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8 个结果
  • 简介:社会主义思想源头欧洲。作为一种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而兴起社会政治学说,社会主义学说20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20世纪头20年,日本是社会主义学说传入中国主渠道,中国留日学生是译介和传播社会主义学说主体。早期译介作为社会主义学说中国传播前提和基础性环节,不仅输入中国一套社会主义理论术语,而且通过译介和传播过程中中国化阐释肇始了社会主义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同时通过译文文言化表征了语言时代化。

  • 标签: 社会主义学说 留日学生 译介 传播
  • 简介:马克思早期需要解决自由普遍化和现实化两大问题。从"博士论文"(1)阶段《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阶段,马克思研究自由问题路径发生了较大变化,表现在研究重心从"自我意识"哲学过渡到"国家与法现实关系"上。其理论原因在于马克思不断深入对黑格尔国家学说研究;其现实原因在于,马克思参与编辑《莱茵报》期间,开始关注现实政治关系、经济利益关系,现实关系中考察主体和共同体关系问题。但是,这一阶段马克思尚未彻底完成从一般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

  • 标签: 马克思早期思想 自由 自我意识 国家与法 现实维度
  • 简介:马克思批判理论并非一种诉诸外部标准规范性分析,而是一种内在批判。它从历史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分析一种特定社会秩序及其自我认识内在矛盾和冲突,指出后者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虚假性,并在此基础上致力于改变社会解放实践。这一理论相较于科学和哲学观点,更应被当作一种将描述、解释和规范性论述相结合实践性理论,是批判理论传统中典型范本,对当代批判理论仍然具有意义和价值。

  • 标签: 马克思 批判 解放 实践
  • 简介: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是列宁对俄国革命经验和东方落后国家革命经验理论总结。理论层面上,列宁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理论借鉴,是共产国际制定有关中国革命策略理论来源,也是共产国际代表中国进行革命活动理论指导;实践层面上,列宁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列宁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产生“张力”也促使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

  • 标签: 列宁 殖民地 半殖民地 中国革命
  • 简介:“普世价值”不是价值中立,而是作为虚假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存在,其本质在于向全球推广所谓“普世”“西式民主”和“现代社会价值和制度”。“普世价值”建立抽象人性论基础之上,严重背离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基本哲学原理,并导致了社会文化交往中“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根本对立,最终陷入了哲学价值困境而难以自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就是为了有效应对“普世价值”挑战而提出,这二者可以看作是促进我国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捍卫意识形态安全双引擎。

  • 标签: “普世价值”哲学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人类共同价值
  • 简介:李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撰文认为,近年来,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硕果累累,呈现出注重经典文本、注重现实关怀、注重社会效应良好态势,但也存在诸多不足:研究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仍然水准不高;部分学术研究成果在问题意识方面难以成立;部分学术研究成果缺乏宽广学术视野和政策视野。以往毛泽东思想研究成果,呈现出极为集中研究主题、清晰方法论边界和较为单一学理依据。

  • 标签: 毛泽东思想研究 学术研究成果 生长 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经典文本
  • 简介:马克思思想深受德国古典哲学影响,《资本论》中,马克思“劳动”理论批判地改造了康德“二律背反”思想。康德只是揭露认识论领域矛盾,而马克思则颠倒了对二律背反运用:这种颠倒是从形而上学、理论视阈社会现实、实践视域颠倒。具体而言,康德通过“二律背反”思想“批判性”揭露了认识论中理性一旦超越了经验界限之后所产生矛盾,马克思《资本论》中则通过“劳动”“二律背反”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产阶级与工人之间深刻矛盾。

  • 标签: 《资本论》 劳动 二律背反 康德 马克思
  • 简介:何绍辉《求索))2017年第2期撰文认为,毛泽东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也尤为关注和推进对农村社会治理。为了有效将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建设好社会主义农村,以毛泽东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开展了一系列有效农村社会治理实践,形成了丰富农村社会治理思想。一是以土地革命作为农村社会治理基石,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后农村社会治理顺利推进,正是得益于土地制度改革所带来农村社会生产力根本解放。

  • 标签: 社会治理思想 农村社会 毛泽东 社会生产力 内容 中国共产党人
  • 简介:长期以来,作为马克思主义解放政治最终归属共产主义,被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所回避,他们试图创造一种“没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从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开始,他们试图用纯粹否定性批判理论和否定辩证法来改造马克思主义革命性政治,从而悬置了作为人类解放最终目的共产主义。从他们否定辩证法入手,我们发现,阿多诺等人倡导否定,实际上是以杂多为名义来摒弃一切同一性逻辑,制造一个纯粹杂多,没有任何同一性星丛。相反,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巴迪欧坚持用肯定辩证法,肯定了共产主义及其事件合理性,只有对作为未来真理共产主义肯定,才能帮助人们走出当下资本主义迷宫,实现未来解放可能性。

  • 标签: 巴迪欧 共产主义 肯定辩证法
  • 简介:抗战时期文艺'民族形式'讨论从属于同一时期'中国化'讨论,是'中国化'讨论一个具体构成部分。文艺界之所以没有广泛采用'文艺中国化'口号,而是采用了文艺'民族形式'口号,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其一,出于统战考虑;其二,出于规避共产国际外部干预考虑;其三,受到了'旧形式利用'讨论影响。但是,由于'民族形式'这一术语本身意义含混性,以致给这场讨论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影响。

  • 标签: 中国化 民族形式 大众化 现实主义
  • 简介:“中国梦”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梦,但首要政治前提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梦”既是当代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理想生动体现,也深刻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辈们不懈奋斗和求索光荣传统。朱德早期探寻“中国梦”历程可以分为发端、求索、追寻、筑聚四个阶段,期间他由一位爱国主义者、旧民主主义者逐步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为我们树立了道路探索生动例证。朱德身上所体现革命精神,正是我们今天共圆“中国梦”需要汲取精神力量。

  • 标签: 朱德 “中国梦” 民族独立 富强 社会主义
  • 简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将我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发展潮流相结合,继承和发展并重,真正使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契合。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准则
  • 简介:朗西埃思想整体形成中,阿尔都塞影响几乎是决定性。20世纪60年代初期,青年学生朗西埃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教父'阿尔都塞之间相遇,奠定了朗西埃日后与阿尔都塞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路一种充满张力争辩性关系。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结构主义式理论创新,具有开启一个时代革命性意义。而朗西埃谨遵师教,对《资本论》做出症候式解读并以此而形成其学术处女作《'批判'概念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从〈1844年手稿〉〈资本论〉》,尽管在其日后'背离'马克思主义学术道路中屡遭否弃,但其思想基本立场乃至学术方法等其实都可以在这篇论作中找到某种理论'原型',因此,可称之为朗西埃学术思想一个'反向'起点,或者是'结构性'开端。

  • 标签: 朗西埃 阿尔都塞 《“批判”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 影响
  • 简介:对于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之间理论联系,有大致三种不同观点。列宁从黑格尔《逻辑学》入手,提出了“三者一致”辩证法,认为不理解黑格尔《逻辑学》,就不能理解马克思《资本论》;卢卡奇则从黑格尔青年时期所研究社会问题出发,提出其对政治经济学曾做过细致研究,这种研究对他辩证法理论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而现代兴起“新辩证法学派”学者则认为资本论和逻辑学是相互符合和对应一致,并试图从《逻辑学》结构入手,重新构建对《资本论》理解。

  • 标签: 政治经济学 资本论 逻辑学 哲学笔记 实证性
  • 简介:十八大以来,理论界围绕习近平提出文化自信以及由此形成“四个自信”进行了大量有益研究。然而,一些关于“四个自信”研究中,依然存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长期未能消除“党八股”“形式主义”“标签化、空泛化”现象。切实把握文化自信乃至“四个自信”思想真谛,需要厘清几个基本问题:其一,“四个自信”形成过程,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习近平“四个自信”思想逻辑演进;其二,文化自信内涵,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文化自信同文化自觉关系;其三,文化自信同“三个自信”关系及其“四个自信”中地位,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四个自信”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乃至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关系。

  • 标签: 文化自信 内涵 地位
  • 简介:恩格斯未完成小册子《暴力历史中作用》已有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各版本中收录编排方案差别较大。借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编辑研究成果,参考荷兰国际社会史研究所藏有关档案资料,通过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可以尝试对小册子创作过程进行重构。本文还介绍了《暴力历史中作用》尚未译成中文两篇笔记和一份摘录内容,分析了小册子各手稿和材料之间关系,为小册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中收录和编排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暴力在历史中的作用》 创作史研究 文本编排
  • 简介:长征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也是世界文化一部分。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下,长征文化“走出去”成为一种必然,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成为长征文化走出去有效路径。有利于提高长征文化国际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长征文化北美洲传播是长征文化国际传播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一具有代表性部分对于推动长征文化在其他各大洲传播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标签: 长征文化 国际传播 北美洲
  • 简介:红军长征是中共党史上大事件,也是中共党建史上转折点。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先后克服“左”倾错误领导和张国焘分裂主义活动,实践斗争中解决了党思想、组织、作风等各方面建设中问题,实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了民主与集中有机结合,维护了全党全军团结统一,加强了党的领导。长征过程中形成长征精神,更在以后得到继承和发扬,成为中共党建宝贵精神资源。

  • 标签: 长征 党的建设 党的领导 长征精神
  • 简介:"差序"是古代中国社会建构机制,古代中国社会结构、国家结构、治理机制与文化形态均呈"差序格局"。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基本趋势是从差序格局平权格局。"平权"是现代社会建构基本机制。"平权格局"现代社会结构,要求全面推进中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 标签: 差序格局 平权格局 社会转型
  • 简介:为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方向和人才培养方案,有效破除制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服务、支撑、互动中存在瓶颈,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全国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联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思想教育研究》杂志社主办,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5次学科论坛暨第四届全国民族(地区)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 创新型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