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古琴艺术有着悠久历史,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处于尊贵地位,作为音乐艺术,它具有很强历史性、哲理性、文学性.古琴有着丰富文化内涵,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以擅长琴、棋、书、画作为个人修养,古琴因其淡雅清和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处世态度而居于首位.古琴同书画、诗歌等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承载者.

  • 标签: 古琴 表现内容 思想 情感
  • 简介:《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大道之源,是中国圣贤先哲应对世界千变万化事物规律智慧结晶。《易经》翻译,长期以来就是中国对外交流、促进中华文明蓬勃发展重要桥梁。探讨被称之为“译事三难”“信达雅”被很多学者认作是探究中国全部翻译理论问题,对于《易经》翻译,这“三难”更是如此。尽管研易论著汗牛充栋,但从易学角度谈《易经》翻译却不多见。本文拟从《易经》“三易”角度,探究《易经》英译“三难”问题,即从《易经》“不易”、“简易”、“变易”出发,探讨《易经》翻译“信、达、雅”三要素。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做一新探讨,并以《易经》翻译实际例证加以说明。

  • 标签: 《易经》 不易 简易 变易 翻译
  • 简介:因果学说是佛教核心理论,华严宗因果说则别具特色。本文在简要梳理佛教思想史上各种因果学说基础上,指出了华严宗因果学说思想史背景和所面对义理问题。与一般常见华严因地果地说研究不同,本文指出华严因果说核心在于“六义说”,并剖析了“六义”内涵与意义。法藏等人运用“六义说”对此前各种因果理论进行扬弃,奠定了华严学法界缘起、重重无尽说哲学理论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剖析“六义”是解读华严义学一把钥匙。此外,本文还通过比较华严学与唯识学因果学说异同,间接回应了近代《起信论》论争中涉及因果问题讨论。

  • 标签: 华严 因果 六义 起信论 唯识
  • 简介:“义利辨”是内在于孔子思想中根本话题之一,它所关涉乃是人在“依于仁”而行道过程中如何衡估与裁断“利”问题。具体说来,由孔子所开启“义利辨”是从以下两个层面展开:一个是对人在“富”与“贫”、“贵”与“贱”之间进行取舍而作“义”或“不义”价值裁断,一个是对人在“生”与“死”之间进行取舍而作“义”或“不义”价值裁断。从根底处看,以价值裁断为其内在枢机“义利辨”显然不是一个诉诸思辨知识论话题,而是一个诉诸生命践履且同人生命意志与生命意义息息相关价值论话题。

  • 标签: 孔子
  • 简介:“德”字在先秦文献中有“性质”、“属性”义。传本《易传》除大量带有德性内涵“德”字外,还保留了“德”“性质”、“属性”义,如“蓍德”、“卦德”、“阴阳合德”、“神明德”、“杂物撰德”、“和顺于道德”等。准确理解《易传》上述命题意蕴,应将“德”“性”义作为重要参照。

  • 标签: 《易传》 神明
  • 简介:程瑶田为乾嘉时期著名经学家,其儒学思想主要反映在《论学小记》一书。宋明理学张载主气,至朱子主理,阳明主心,同时亦有王廷相主气,至蕺山、船山调融心、理、气并重。戴震又反朱王,重回张载主气一路,实即以此转心性空谈为气说实有。程瑶田在此脉络下,呈现其对心、理、气诸学取舍。本文先确立程氏少言形上,直以气为天基础。再论道在气中,离人伦非道。性则主气性由天故善,不取朱王由本体说性。情则受明清之际情善之风影响,以为气贯天、命、性中,则气性所发之情,亦为善。并主气性相近,知愚因习相远。性知为三达德知,知愚无不同,知愚等差因气因习而有别。末言诚意,以恶非在于性与情,而在于经营情意,一有利害考虑之意,便可能为恶。故工夫用在诚其意,意一诚则情善性善皆可见。

  • 标签: 程瑶田 气命 气性 气情 诚意
  • 简介:对《周易·师·彖》“以此毒天下而民从解释,历来众说纷纭。此句关键在一“毒”字。王弼注云:“毒犹役也。”孔颖达疏曰:“‘以此毒天下而民从,占又何咎矣’者,毒犹役也,若用此诸德使役天下众,人必从以得其吉,又何无功而咎责乎?”朱熹曰:“毒,害也。师旅兴,不无害于天下,然以其有是才德,是以民悦而从也。”高亨先生更是博引清代训诂学家说法,释曰:

  • 标签: 训诂学家 孔颖达 周易 王弼 朱熹
  • 简介:“直觉”方法是中国哲学一大特色,并且其发展有“一条清晰线索”。现代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如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贺麟和牟宗三都力图站在人文主义立场深入开掘中国哲学传统中“直觉”之意义,以区别干以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特征西方传统哲学,从而凸显中国哲学作为一种特殊形态哲学价值与“自性”。与此同时,现代新儒家并非一味囿于中国哲学传统,而是在吸取西方哲学基础上力图改造中国哲学传统,以使其具有现代性。

  • 标签: 现代新儒家 直觉方法 现代性 “中国哲学”
  • 简介:中国清明节和墨西哥亡灵节虽节日时间不同、地域有别,但两国节日文化既有不同点也有相似之处:中国清明节历史悠久,有着深厚文化积淀:追思先人,感恩怀远;勿忘生者,幸福明天是其节日文化寓意所在;而墨西哥亡灵节历史演变复杂,虽经改良,但仍带有浓厚墨西哥土著居民阿兹特克人祭奠亡灵、感恩亡灵、崇拜亡灵节日狂欢文化,“逝者在棺,生者狂欢”是其节日文化形象描述.本文从两国节日历史沿革、节日外延、节日意义及节日内涵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层异同分析.

  • 标签: 中国清明节 墨西哥亡灵节 中国传统文化 阿兹特克土著文化 祭奠 文化传承
  • 简介:全文旨在探究《尚书·尧典》所述“五教”真正意涵,并提出吾人对其应有的认识。首先分析比较两种不同说法,认为“五教”所指,应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五伦教为确诂。其次则指出在近代以来,对五伦一片挞伐声中,仍有加以肯定,但也提出检讨者,因以贺麟、李国鼎两人之说为例,介绍其所持观点。最后则谨就所知,提出两破即破除两种误解、两立即建立两种正确认识,以澄清对五伦质疑,揭示五伦真谛。期待大家能正面看待五伦教,使其继续发挥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作用。

  • 标签: 五伦之教 贺麟 李国鼎 类推 合乎情理
  • 简介:朱熹历史地位得以树立,学术内涵得以彰显,黄斡最是关键人物。避免门人说法歧出,免干陷入门户之争,成为黄棘一生用心所在。北山一系学人在《四书章句集注》之间反复辨析,不论是横向发展抑或是纵向深化,朱学由宋入元,北山四先生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一脉相承,代表朱学正传,四书成为学术核心所在。《四书大全》征引其中部分内容,许谦材料最多,其次为方逢辰、金履祥、王柏、何梦贵、欧阳玄等人,共计154条。分析可知,《四书大全》特别留意经文结构分析、文句涵义,北山一系学人于讲论之中厘清文本内涵,体证与诠释并进,尝试在经典诠释当中揭示儒学工夫与境界,确立朱熹学术价值与方向,提供给了后人诸多思考成果,值得参考。

  • 标签: 《四书大全》 朱熹 黄斡 道统 北山
  • 简介:以往诸多史学文献认为禹会诸侯会稽山或在浙江绍兴,或涂山、会稽山合一在江南寿春,或在辽西,唯《淮南子·论训》和杨向奎力主禹会诸侯会稽山在今山东境内.笔者经考察认为今山东日照市与五莲县边界上会稽山,就是禹会诸侯会稽山.此会稽山在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西15公里处,通过古史资料研究和地下文物二重考证,证明两城镇遗址就是早期夏都禹都阳城.

  • 标签: 禹会诸侯之会稽山 禹都阳城 山东日照.
  • 简介:“人生而静,天性也”,《乐记》这一人性论对宋明理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因着宋明理学影响深之大,它真实内容和意义却被长期遮蔽。以超越善恶动静论人性,既克服了孟子以降内省或内原式道德成长路径虚玄,而转向内得真实确定礼乐而建立起德性成长客观之途;也从起点上摆脱了《荀子》人性恶带来理论逻辑困境,使人在礼乐陶治和对天理追求中,德性成长成为可能。这一人性论也为在“清静澄明”中知识与德性成长,相得益彰,分任殊途,提供了强有力支持。这就跳出了宋明及至现代新儒学心性论中“尊德性”与“道问学”纠缠,将知识从后世一直被德性捆绑与束缚中解放自由出来。

  • 标签: 《乐记》 人性论 清静澄明 礼乐 突破
  • 简介:唐、宋时期,将范畴及学说进行图型表达哲学发展过程中,儒释道也有近似的发展趋向,其中,以“圆相”为基础图型佛学阐释和易学图型“太极图”及其学说,便是哲学图型发展中典型案例。虽然,佛学圆相大致是由本体论层面的图型诠释而落实到具体修行次第及勘验方式,易学太极图及其学说则由尽可能完善图型诠释而至充实宇宙本体论,但儒释道不同形式图型演绎,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更在提高传统哲学思辨水平及丰富思想资源上各有贡献。本文尝试通过述说太极图所出渊源历史疑问,由此引出相关图型演进问题,进而述说佛学圆相法运用,以两相陈述相关学说具体发展脉络方式,尝试对传统哲学图型法逻辑演进做个初步展示,并联系康德哲学图型法阐释,略窥所涉图型演进问题意义。

  • 标签: 太极图 圆相 易学 佛学 图型法
  • 简介:图腾作为一种原始混沌,既是人们崇尚、信仰及幻像体验符号,也是一种祈福印记,但这一切却植生于自然物及生命体实在.如果说这其中包孕生态特性的话,那就是由“生”而化成多重关系构成中,人活动更依附于自然、生命,或旨在悟解自然、生命有机性存在.我们如对图腾给予“生态”解读及阐释,显然需将图腾视为一个生命有机体,其所连接仍然是自然、生命及人相互间有机性关系.图腾崇尚内质,乃至载体往往是实在,且为跃动着无限生命力自然物/客体,但其又隐含“虚”体、神性及符号性,且呈现多重实体有机组合性.这使得托举图腾形象,那个积蓄生命力“自然物”,不仅是“和合”生命有机体,而且有着一种超强生态合成力.

  • 标签: 图腾 图腾崇尚 生命有机体 生态合成力 文化多样性
  • 简介:摘要“常惺惺”本是佛教禅宗修行方法,最早由谢良佐引入儒学,到朱熹正式将其纳入理学工夫论体系,再到陈淳胡居仁等人结合天理论对“常惺惺”作出形上学阐发。“常惺惺”经由理学家援引与重新诠释,其思想内涵发生了很大改变,逐渐完成了禅宗概念儒学化演变过程。

  • 标签: 常惺惺 禅宗 理学 儒学化 以禅证儒
  • 简介:王阳明民族观是在强调大一统王权统治下提出,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顺其情不违其俗,循其故不异其宜”民族差异性;“人性善,天下无不可教化之人”民族平等性;“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民族团结性。王阳明民族观值得我们批判地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

  • 标签: 王阳明 民族观 差异 平等 团结
  • 简介:自上世纪90年代首次发现汉代镜范开始一直到今天,临淄齐故城内出土大量镜范资料。伴随着田野考古工作开展,临淄齐故城作为汉代铸镜作坊一个中心已经毫无争议。陈介祺作为晚清收藏大家,开镜范收藏先河,其铜镜收藏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以临淄、青州为中心齐国故地。通过对陈介祺收藏铜镜及镜范资料与临淄齐故城内出土镜范资料进行比对,进一步确定了这一观点。而陈氏所藏铜镜及镜范中稀有种类也为临淄齐故城铸镜作坊研究也提供了新资料支持。

  • 标签: 陈介祺 齐故城 铸镜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冲击,文学所负载价值观和审美韵味出现了感官化和娱乐化倾向.面对文学作品中商品经济欲望主义泛滥和道德精神荒芜,山东作家刘玉栋密切关注社会发展中道德痛苦和人性变异,在复杂文化语境下,立足现实,努力挖掘儒家文化现代价值.本文拟从社会转型期价值重构角度,梳理刘玉栋小说中蕴含儒家文化基本内涵:“仁者爱人”“积极入世,讲求弘毅之道”和“义利情观”,旨在凸显市场经济条件下,儒家文化依然是价值重建主要理论来源和文化依据.

  • 标签: 市场经济 儒家文化 精神家园
  • 简介:《周易》哲学本质上就是有关"生命"道德哲学。《周易》以"生"为体,从伦理本体论角度揭示了生命本源、意义与价值,从而确证了"顺天"之于人当为根本意义。"顺天"也即"顺性命之理",因为"性"与"命"皆是天道在不同向度上表现或要求。因此"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人生命存在应然,也是人生命最完美的终极表现。而其途径即"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也即顺应天道"正"。"养正则吉"可视为《周易》生命伦理工夫原则,它不同于现代物理与精神"养生",这是一种涉及养万物生、万民生、个体身心兼养全面的"养生"。《周易》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在改造自然和处理人工干预生命进程等生命伦理问题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 标签: 《周易》 生命伦理 性命之理 养正则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