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管子·法禁》连续提到严禁臣属违犯法律、欺瞒君主、独断专权、结党营私的18种行为,称为"王之禁"。"王之禁"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君主统治,通过维护君臣"和同"、惩治官员犯罪以实现君威国安;"王之禁"是约束官吏的行为准则,严厉禁止和打击官员的不忠不义、欺君叛国、勾结拉拢、结党营私、滥用权力、不尽职责等行为;"王之禁"的最终实现需要通过法治手段。前提是要有法律制度,关键是要做到"禁必欲止",实现的保证在于君主自身的治国本领。

  • 标签: 圣王之禁 《管子》 法治思想
  • 简介:他一直坚持编研结合,尝谓:以编辑工作为“公职”,不敢懈怠;以中国哲学研究为“天职”,绝不放弃。在调入哲学研究所后,他更潜心于中国哲学和儒家文化的研究.他的研究主要涉及先秦儒学、老庄哲学、周易哲学、简帛研究、宋明理学、儒家政治哲学以及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等方面。

  • 标签: 中国哲学研究 李存 儒家政治哲学 近现代转型 编研结合 编辑工作
  • 简介:姜太公“”名之辩的历史文化蕴涵陈青荣一在现代人的观念中,圣人是指那些德智超群、出类拔萃者,他们都是历史上一些高不可攀的超凡人物.实际上,据学者考证金文、《尚书》、《诗经》、《左传》、《国语》中的""字,皆是普通的称美之词,毫无神秘意义.顾颉刚先生...

  • 标签: 姜太公 文化蕴涵 《六韬》 “圣” 尧舜禹 圣人
  • 简介:王船易学渊源试探汪学群船易学是对《易》本身的解释及发挥,以《易》为蓝本,渊源于《易》,是其易学应有之意。这里所要探讨的是其易学史的渊源,也就是说,船治《易》除了借助原书外,还参考吸取了易学史上诸家有价值的成果,而这些成果成为他易学的重要思想来源...

  • 标签: 解《易》 王船山 易学史 义理派 程颐 渊源
  • 简介:10月12—13日在北京举行,由尼世界文明论坛组委会、中国文化院和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共同主办。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印度、韩国等国家的28位专家学者、宗教人士、企业家及管理人员围绕“信仰·伦理”主题进行对话,探讨信仰与人类精神生活的关系,交流不同文明信仰之间的异同,探寻人类伦理与社会发展的路径。尼世界文明论坛组委会主席许嘉璐指出,人类文化的本质就是多元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向世界介绍自己的文化与传统。

  • 标签: 北京师范大学 世界文明 论坛 人类伦理 中国文化 人文宗教
  • 简介:<正>船重视法相唯识学,近人时有发明。熊十力先生说,他早岁十分崇拜船学问,后读佛典,“始知船甚浅。然考船遗书目录,有《相宗络要》、《八识规矩赞》二书,自邓显鹤、曾国藩之伦,皆莫为之刊行。诸为船作传者,亦置弗道。吾臆船晚年或于佛学有所窥,陋儒或讳其书不传,未可知耳。”(《新唯识论·心书》)梁启超在其《清代学术概论》中也说:“尤可注意者,遗书目录中有《相宗络索》及《三藏法师八识规矩论赞》二书。在彼时以儒者而知治唯识学,可不谓豪杰之士耶!”船对法相唯识学如何理解?法相唯识学与船哲学有何关系?船于佛学研究为何独着意于法相唯识学?本文试作一些初步探索。

  • 标签: 法相唯识学 阿赖耶识 真如 佛性论 佛学研究 三藏法师
  • 简介:放眼民国年间之易学发展,其革新是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之上的。传统易学研究,进入20世纪之后,研究流派虽然更为丰富,但却始终没有离开最为基础的"象数"与"义理"两派,尤其是对于传统继承者,象数派学者一般都承袭汉代今文易学者的做法,或致力于搜寻遗象,或用功于整理象数体例,而其核心观念在于坚持以象解释《易》,即所谓"观象系辞"、"由象明辞"。义理派学者则主要运用文字训诂、文献考证、文本整理的方法来注释、研究《易经》,其目的是恢复原典本义。从其根源而言,义理学主要受汉代古文易学者影响,继承了清代中期以来乾嘉学派治《易》的传统。在此将20世纪早期的几位继承者,就象数学而言,以徐昂与尚秉和为代表,义理派则以杨树达与高亨为例,通过对他们易学思想的梳理,来明示继承与发展之间相辅相成、不可轻离的关系。

  • 标签: 20世纪 象数 义理
  • 简介:“齐鲁十二”文化现象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必然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有其相应的文化底蕴和社会环境;“齐鲁十二”文化现象具有天下为公、厚德仁民、讲信修睦、经世致用、躬身实践、自强不息、勤勉睿智等丰富的精神表象和鲜明精神特质。

  • 标签: 齐鲁十二圣 自然基础 社会环境 文化条件 精神特质
  • 简介:先秦诸子在政治思想上各有自己的主张,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这就是"王".不过,他们对"王"涵义的解释又是相对的,各有自己的标准.其中,儒家王观对中国历代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作用与影响最为深远."哲学王"是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一个核心观念,它与先秦诸子王观、特别是儒家王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 标签: 先秦诸子 哲学王 柏拉图 圣王 思想比较 政治思想
  • 简介:<正>一、《易经》哲理概论王船的易学,是他学术思想的最重要部分,也是中国《易经》哲学的代表。历代研究《易经》的学者,在汉朝专门注解,建立象数;在宋朝零碎讲解,没有系统;在清代从事考据,讲述图解。王船则排除汉朝的象数,从哲学思想解释全部《易经》和《易传》。成立他的易经哲学。

  • 标签: 宇宙 太极图 王船山 乾坤并建 八卦 哲学思想
  • 简介:王船对于民意政治的反思是以考察民意和天命二者之间的关系为逻辑起点的。关于民意和天命,船鉴于民情的无意识、非理性等特征而徘徊在“即民见天”与“援天观民”之间。关于中国民意政治的雏形:民岩,船认为“民本非岩,上使之岩”,这是对传统“民岩”观的巨大颠覆。关于民间舆论的监督形式:“清议”,船看到了“清议”有非理性、泛道德性的层面,主张以法约束之。

  • 标签: 王船山 民意 政治 反思 得失 监督形式
  • 简介:银雀汉墓竹简虽然不是关于美学或文艺理论的文献,而是以兵法、治道、阴阳占侯为主的文献,但它们在论述兵法、政治、占侯等问题时所使用的一些命题、范畴、概念等以及体现出来的观点、思想与美学和文艺理论相通,如在政治方面,它要求君王不要过分重视文采装饰;在兵法方面,要超越“有形”而追求“无形”;在个人修养方面,倡导人们保持“恬淡随意”“心定气固”等的状态.因此,银雀汉简中的这些思想、观点通向了审美,它们的范畴、命题等与审美理论相通,是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识在兵法、政论以及阴阳占侯等文献中的具体体现.

  • 标签: 银雀山汉简 审美意识 末作 无形 恬淡随意
  • 简介:王船学宗张载。以易学为人路构建起形上学体系。他从易学最基本的象理问题出发·提出了“《易》之全体在象·象理一体无隔”的易学基本理念,并据此导出“即象以见理”的易学方法论。他以此象理无隔的易学视野和方法来统摄《六经》。进一步得出了“《五经》皆象,《易》统其理”的经学观。并主张治经要以训诂为根基,以义理为标的,从而使他的经学呈现出汉宋兼采并治的学术特色。

  • 标签: 王船山 周易 象理无隔 经学观
  • 简介:易学具有一个言幽明而不言有无的视域,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的研究表明,从这个视域可以更为深入地理解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天人之际.天人之际的根本回答不在于流俗所理解的"天人合一",而在于天人相继.通过天人相继,确立的是人的自由以及人道的基本依据.而且,在幽明之故的视野中,还可以生发出中国古典思想对原善问题的基本理解,善不是别的,正是在人道的畛域内发生的对天人之间的存在连续性的努力.

  • 标签: 王船山 易学 幽明之故 天人之际 原善
  • 简介:王艮作为阳明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对人格理想的理解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基于特殊身份与经历的开新。主要表现为:在承继“万物一体”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位”的有意忽略,突出个体生命的社会担当感,将现实中呈现的达路向的士人阶层的格限向平民敞开,将践行圣人情怀的现实领域由庙堂转向了在野修身讲学;同时,恢复了原始儒家鲜活的人生智慧,突出了圣人人格“智”的内在规定,使其展现为“仁且智”相统一的人格模式。

  • 标签: 王艮 万物一体 为天下万世师 仁且智
  • 简介:命不是一个现成的东西,而是天人授受之际的那个发生。天之授,命也;人之受,义也。义是命之义,义之所据即在命中;命是义之命,天之授须人之义方成其为命。如此,人非创造命,亦非命的附属品,而是命的生成的必要条件。此之谓“义命合一”。

  • 标签: 天命之理 气数之命 天之几 己之权 义命合一
  • 简介:李氏朝鲜以儒立国,严守夷夏之辨,在明清易代后对中国心生鄙夷,导致其固步自封。燕行使北学派的奠基人洪大容对夷夏之辨进行了深入反思,他晚年的作品《医问答》中体现了他成熟的新华夷观,而其理论基础“以天视物”正来源于《庄子》的“以道观之”。

  • 标签: 《庄子》 洪大容 《医山问答》 华夷观 以天视物
  • 简介:牟宗三认为即便是“开阔、弘通”如船者,尚不能转出“民主政治”的新外王,此即为船政治思想的“局限性”。笔者认为,牟先生这一评价,是把西方政治哲学中作为政体形式之一的“民主制”看作儒家有无政道的评判准则,如此限制了关于政体形式的讨论类型,致使无法同情地理解“圣君贤相”这一混合君主制、贵族制的“儒家”式政体形式,同时对民主制本身之弊端也缺乏必要的分析。另一方面,牟先生希望在王船注重事功的基础之上再“稍进一步”,转出“民主政治”,应该说这个创见可以弥补儒家政治思想中“公民政治主体”缺位的不足,在儒家关于政体形式的探讨中,确实缺少对民主政体形式的关注和讨论。

  • 标签: 牟宗三 王船山 新外王 政体形式 民主政体 圣君贤相
  • 简介:王念孙对于古籍的校勘,历来受到学者们的推崇,但一些具体结论也多有争议.由于70年代山东银雀出土的汉简中有一部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看王念孙校勘的成就与局限.

  • 标签: 汉简 《晏子春秋》 王念孙 校勘
  • 简介:多数学者相信,天是儒学的神圣性价值之源.郝伯特·芬格莱特一书提出一个独特观点,中孔子并不重视天,却特别重视礼,礼具有神圣价值.本文同意芬格莱特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中礼观念的神圣性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形成的,这个历史情境与春秋中后期贵族社会内部结构的变化和夷狄入侵的压力有关.

  • 标签: 儒学 礼观念 神圣性价值 郝伯特·芬格莱特 《孔子:即凡而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