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庄子对语言有着深刻洞察。在他看来,道超出了语言范围,且语言时常会遮蔽大道,然而道又必须被言说,否则语言将走向沉寂灭亡。所以。如何找到并运用一种能够言说大道即终极真理语言,便成了庄子思想重要问题。通过隐喻为特征“三言”,庄子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创造出了一个绚丽多彩文本空间。

  • 标签: 真理 语言 庄子 隐喻
  • 简介: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之不竭重要资源.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话精神,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对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有裨益.

  • 标签: 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教育
  • 简介:依托《中庸》,罗汝芳论工夫多自“圣人分上说”,其境界工夫主张具体包含三方面内容:侧重“默识”性体;强调“轻省”“直养”;属意“当下”检证,“因时”推进。境界工夫进路考察罗汝芳哲学构建,其理论重心不在对抽象性征存有论探讨上,也不偏向于“下学上达”工夫取径,而集中在境界论哲学创造和发挥。由此推导得出,罗汝芳在本体论、宇宙观等哲学基本问题上由儒学立场出离。这一出离过程揭示了中晚明以降心学流弊渐趋漫衍多面缘由和深远影响。

  • 标签: 罗汝芳 境界工夫 本体论 宇宙论
  • 简介:东汉时期,经注律之风大兴,经学开始渗透入法学领域,法学受到经学极大影响。同时,亦有律注经之现象发生并盛行。所谓律注经,即援引汉代律令制度来解释儒家经书大义,何休即其代表人物之一,而其所注《公羊传》则为运用这种方法代表性作品。实际上,汉代社会历来经律并重并用,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经注律律注经二而一、一而三,两者分别推动了法律儒家化经义法律化进程,并共同促进了经律融合。

  • 标签: 《春秋公羊传》 何休 以律注经 经律互注 法律儒家化
  • 简介:当代中国和谐价值观弘扬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弘扬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思想,追求人与人和谐;弘扬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思想,追求人自身和谐;弘扬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追求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只是一种理想目标追求,追求只是一种片面和谐、局部和谐、静态和谐,那么,当代中国和谐价值观则走向了现实价值追求,追求全面和谐、整体和谐、动态和谐.

  • 标签: 和谐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 价值追求 现实追求
  • 简介: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制定了“适应”儒家文化传教政策,他们解读《易经》并竭力从中寻找基督教儒家学说契合点。晚清新教传教士继承了“适应”政策,并提出“孔子加耶稣”传教策略。《易经》麦格基英译本是“适应”政策和“孔子加耶稣”传教策略产物,译本具有明显《圣经》色彩。

  • 标签: 《易经》 传教士 适应 麦格基译本
  • 简介:《鬼谷子》包含着丰富语言学思想,它用阴阳哲学观来解释语言现象,动态视角来看待语言,把语言交际看作一个双向循环信息传递过程。它重视口语规律探索,关注语言技巧运用,在基于语音、语义、语法等表达手段之上,形成了系统修辞学理论体系。它注重交际过程控制,强调交际效果实现,阐释了包括语境在内一系列语用因素。应当珍惜和吸收其中有价值观点和理论,当代汉语研究服务。

  • 标签: 《鬼谷子》 语言学 信息 表达手段 语用因素
  • 简介:学生礼育就是以礼核心对大学生开展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包括大学需要遵守礼制、礼仪和价值内涵三个方面。在大学生中开展礼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路径,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然要求,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无形载体,提升个人文明素养重要方法。大学生礼育路径包括课堂教育、日常应用、校园仪式、榜样示范和自我修养等。

  • 标签: 大学生 礼育 儒家
  • 简介:《河图》《洛书》代表宋代易图,完全突破了象形化物象图画层面。白黑点元素展现出完全抽象化图像。从图像来说,其核心内容除了“数”便是“方位”,一种完全形象表达抽象模式。而在黄宗羲、毛奇龄、胡渭等人看来,这样一种图像化经典解释方式无疑是易学发展重大突破。但作为一种经典解释方式,易图学一定是对《周易》解释和发展,而不能被当成圣人作《易》之由本末颠倒。这种对于易图学不同定位,使得清初学者们在重新构建易图学同时,不仅赋予了“大衍”、“四象”等概念诠释,也在重新梳理“象”、“数”关系同时,开出了易学发展新方向。

  • 标签: 图学 图书易学 象数 河洛
  • 简介:《了凡四训》明清两代具有广泛影响善书经典,至今仍有很高知名度。现在仅见藏于日本三部了凡重要文献,其实就是《了凡四训》祖本。1601年单刻本《省身录》,现存了凡善书著述中最早刻本,也是《了凡四训》首篇“立命之学”原型;1607年单刻本《立命篇》,已具备《了凡四训》雏形;1701年和刻本《阴骘录》一部“准汉籍”,其底本明崇祯三年(1630)刻本,不仅完全具备《了凡四训》内容结构,而且多出了著名了凡《功过格》,因此具有很重要文献价值及思想价值。

  • 标签: 袁了凡 善书 《省身录》 《立命篇》 《阴骘录》
  • 简介:唐、宋时期,将范畴及学说进行图型表达哲学发展过程中,儒释道也有近似的发展趋向,其中,“圆相”基础图型佛学阐释和易学图型“太极图”及其学说,便是哲学图型发展典型案例。虽然,佛学圆相大致由本体论层面的图型诠释而落实到具体修行次第及勘验方式,易学太极图及其学说则由尽可能完善图型诠释而至充实宇宙本体论,但儒释道不同形式图型演绎,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更在提高传统哲学思辨水平及丰富思想资源上各有贡献。本文尝试通过述说太极图所出渊源之历史疑问,由此引出相关图型演进问题,进而述说佛学圆相法运用,两相陈述相关学说具体发展脉络方式,尝试对传统哲学图型法逻辑演进做个初步展示,并联系康德哲学图型法阐释,略窥所涉图型演进问题意义。

  • 标签: 太极图 圆相 易学 佛学 图型法
  • 简介:《庄子》一书对空间问题探索深入而精到,不仅阐述了空间无限广大、无限深远以及空间关系相对性如大小、远近、精粗、内外,还揭示了由于受到种囿、境囿、时囿以及知囿、物囿俗囿等影响,人们对空间认知极其有限.唯有通过“恬知相养”“安时处顺”“不缘外物”“静观得道”等方式解囿,方能体会到崭新的人生境界.

  • 标签: 《庄子》 空间无限性 空间相对性 囿境与解囿
  • 简介:由韩国实学学会主办第十三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举行。此次会议主题为“批判语境下实学”,来自中国、韩国和日本三国高校和科研单位三十余位学者主要讨论了如下问题: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韩国实学 研讨会综述 东亚 语境 批判
  • 简介:戴震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历史上突出贡献,就是对于宋明新儒学理论批判,而这一批判代表性著作就是他《孟子字义疏证》。《孟子字义疏证》个案,深入探索戴震关于“理”‘欲”关系辩证思考和理论探讨,对于正确认识和合理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其中伦理思想优秀传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对西方哲学尤其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借鉴,深度发掘戴震哲学思想理论内涵和思想内蕴,则有助于揭示其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戴震哲学思想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只是历史,而且也是现实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不可规避必由之路和不二法门。

  • 标签: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 “理”“欲”关系 “生生即赅条理”
  • 简介:在《周易》六十四卦中,《蒙》卦主旨在于讲述《周易》教育理念,并较为完整地将易学教育模式展示出来。《蒙》卦所指向教育并非我们一般意义上知识教学,而是追求“本天道立人道”落实天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以占筮形式为主导天理规则,谦虚手段,通过正其位、明其理、重其仪、尊其德来实现最理想教化,其中既有探究占筮作为一种求知方式在教化之中运用问题,也有探讨教育模式、教育形态、教育观念等内容。同时,《蒙》卦还针对教育中可能出现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一些避免教育误人歧途方法。今天审读《蒙》卦,无疑对我们的当代教育有极为重要意义。

  • 标签: 《蒙》卦 占筮 教育 帛书《周易》
  • 简介:从距今8500年前开始至距今3000年前,在上下五千余年时间里,黄河三角洲境内史前人类活动足迹经历了一个由南向北逐步发展延伸过程,即从南部山区山前丘陵地带向北逐步推进,进而跨过现在小清河、黄河、徒骇河,到达北部沿海地区,直至覆盖整个滨州大地。期间,现黄河三角洲一带有两次较大文化繁荣时期,第一次龙山文化时期,此后经过岳石文化较为短暂文化衰退,到了殷商周初再一次迎来了文化大繁荣发展时期。

  • 标签: 黄河三角洲 龙山文化 殷商 文化大繁荣
  • 简介:孔子语"无求生害仁,有杀身成仁",比较准确理解应该是:(志士仁人在生命实现人生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宁肯杀身成仁,决不求生害仁。通过对古书"有……不/无……"组合所表意义抉发,联系"宁……不/无……"组合用例,参稽汉唐旧籍"有杀身成仁,无求生害仁"异序材料,可知句中"有"、"无"并非通常认为表示存在意义,而是表示取舍意义。

  • 标签: 《论语》 杀身成仁 取舍句
  • 简介:建设理想社会,儒家一直集中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哪种社会秩序更为合理?它合理依据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并维持这种社会秩序?同时,与此问题相关,怎么去定义人欲望,怎么去解决秩序欲望之间可能发生冲突和矛盾。关于这些问题,朱熹用"天理之节文"定义了"礼",认为在"公"价值观视角上,"礼"具体而现实表现"天理之节文"秩序体系。他把公和理同天理结合起来,在为这些概念提供存在论背景同时,又赋予了其不可违背绝对道德权威。恰恰之相反,朱熹又把人欲望中公对立私、礼对立欲,定义私欲,认为"私"及"私欲"是为了维护社会"公"秩序,强调为了保存天理一定要克服"私"及"私欲"。朱熹认为,尊卑、上下、长幼、亲疏作为礼主要构成内容,它们依据于天理,社会秩序重要规范;"私""公"、"人欲""礼"关系以及天理特点,不是以社会秩序重组中心,而是通过"礼"所表现社会秩序,寻求构建社会秩序正确方向。

  • 标签: 天理 人欲 天理之节文 私与公
  • 简介:前期梁漱溟现代新儒家开创者,后期粱漱溟则是现代儒家左派开创者。1930年代,梁漱溟既拒绝“政治国家化”,又拒绝“政治虚无化”,而是寄厚望于具有儒家信念左倾青年,引领他们投身于社会化、平民化和底层化社会政治运动。现代儒家左派所进行理论探索新文化运动思想主张继续和深入,受到国民革命及其农民运动刺激和影响,也是保守主义探索新政治哲学总结。它上可接续宋儒开创新传统,下可开现代儒家百世基业。

  • 标签: 现代新儒家 现代儒家左派 梁漱溟 社会政治运动
  • 简介:最近公布清华简《厚父》,学界基本认同其为《尚书》类文献,但有《夏书》说、《商书》说、《周书》说,通过分析三说,判断《厚父》可能源于创作于商初"语"体档案,商汤灭夏后,访夏王室贵族厚父,借鉴夏代贤王恭明德事迹,以史为鉴产物。商汤厚父对话,经商代史官记录整理成为商代典册,在商代官学教育中传习而得以保存,成为《商书》一篇。经历商周王朝鼎革,周对包括《厚父》在内商代典册档案进行整理,因其载有夏代贤王明德事迹,具有较强史鉴意义而得以继续流传于世。至战国中后期,《厚父》依然存世,见引于《孟子·梁惠王下》,而清华简《厚父》则可能战国时流传于楚地《商书》抄本。《厚父》对于判断《商书》时代、证明夏王朝存在性意义重大。

  • 标签: 清华简 《厚父》 《商书》 创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