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刘少奇同志在《共产修养》中说过:“共产应该具有人类最伟大、最高尚一切美德”(《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33页)。共产主义道德就是这种最高尚美德。这次整党对广大党员来说,最根本任务是要努力提高共产主义觉悟,增强党性,做合格党员,进而争取成为优秀党员。要达到这个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认真进行道德修养和锻炼,做遵守共产主义道德模范。这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战斗力,是非常重要

  • 标签: 共产主义道德 共产党员 政治道德 党的利益 起模 剥削阶级
  • 简介:文章探讨了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共产执政道德建设";分析了中国共产执政道德建设内在规定性;梳理了中国共产执政道德建设研究基础,指出了中国共产执政道德建设研究路向与视角;构想了中国共产执政道德建设研究框架;阐述了中国共产执政道德建设研究方法;这对于加强中国共产执政道德建设研究,提升中国共产执政道德水平,进而提高中国共产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 标签: 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
  • 简介:伟大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巨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是民族精神理论创新和与时俱进历史承担者和开拓者.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民族精神 与时俱进
  • 简介:执政伦理是执政主体执政行为规范体系,主要包括执政伦理理念、执政制度伦理、执政主体道德品质三个方面。执政伦理理念是对如何规范执政主体执政行为理性认识,是指导执政伦理建构和实践思想价值基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作为中国共产执政伦理理念核心。

  • 标签: 执政 执政伦理 执政伦理理念 中国共产党
  • 简介:研究当前我国普通民众对于中国共产看法和评价,考察普通民众对于中国共产的基本认知和价值期待,这对于完善党理论和政策、协调党和民众之间关系、改善党作风和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回收和分析针对不同民众问卷调查,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普通民众对于我国执政党观念认知和评价态度之间差异和共识,反映出我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工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报告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 标签: 普通民众 中国共产党 观念认知 价值期待
  • 简介:湛若水以“天理”为道德根据,为其由参差不齐之现实人性回复到本然之性德性修养理论奠定了基础。在湛若水这里,作为规范理性天理并不与主观对立,它植根于吾人心中自然发出道德感,因而能为道德努力提供动力支持。他以“随处体认天理”为核心德性修养理论,将认知、实践与境界融为一体,兼具境遇性、亲身性与习熟性等品格,体现出他对道德实践审慎思考与复杂体察,并向细密化和深层化迈进。

  • 标签: 人性论 德性修养 知行并进 境遇性 亲身性
  • 简介:<正>胡耀邦同志说:“思想建设决定着我们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性质。它主要内容,是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科学理论,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道德……”(《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27页)。所以,树立共产主义坚强信念,是思想建设主要任务之一。信念是人们进行道德活动理性基础。只有当一个人对某种活动必要性和合理性

  • 标签: 共产主义信念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主要任务 新局面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简介:<正>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对“治国、平天下”重要性,把“修身”看成是达到“国治、天下平”重要手段;强调清廉对巩固政权重要性,要巩固政权就必须清正廉洁,告诫统治阶级“天作孽,犹可逭;自作孽,不可活”。以毛泽东为代表共产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廉政建设与道德修养问题,给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与改造。1939年,当《共产修养》(以下简称《修养》)这部著作由刘少奇同志整理出版时,毛泽东同志批了

  • 标签: 道德修养 巩固政权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刘少奇 中国传统文化 整理出版
  • 简介:中国儒家伦理文化非常重视个体道德修养,并将之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孔子、孟子开创了儒家文化发展之先河,在他们那里有着非常丰富而精辟道德修养思想.在如何通过道德修养铸造自我品性方面,孔子和孟子既具有认知上共同性和传承性,同时又具有各自思想特色,对之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和开发其中之思想精髓和理论精华,对于开启我们今日之心智无疑大有裨益.

  • 标签: 孔子 孟子 道德修养
  • 简介:道德修养问题,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史以及道德教育史中一个十分重要问题。中国古代哲学家,自孔子以来,都很重视道德修养。特别是孟子作为中国儒家代表之一,他认为注重道德修养修养洁身是做人第一要务。通过对孟子道德修养学说主要内容进行诠释,深刻挖掘孟子道德修养学说精华,结合当前大学德育现实,我们可以获得有益启示。

  • 标签: 孟子 大学生 道德修养 启示
  • 简介:<正>由林建初、王伟和戴扬毅三同志合写《简明共产主义道德原理》一书(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简明原理》),在建设精神文明不息热潮中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对于向群众普及共产主义道德知识,促进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将发挥着积极作用。通俗化、大众化,是《简明原理》一个重要特点。要使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共产主义道德理论在广大人民和青少年中普及,就需要有大众化、通俗化读物。而《简明原理》一书正是与现实生活紧

  • 标签: 共产主义道德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道德教育 精神文明 道德理论 现实生活
  • 简介:<正>胡汝泉著共产主义基本知识》一书于1985年4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紧扣时代脉膊,密切结合当前改革和人们思想实际,针对十年内乱中搞乱了理论问题,从根本上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共书共分五章,重点论述了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是科学

  • 标签: 共产主义理想 理论问题 时代脉膊 基本知识 出版社 思想实际
  • 简介:先秦儒家主张以“仁”、“礼”作为做人根本原则,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养方法,应当正确看待这些方法。它们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等等,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积极借鉴意义。

  • 标签: 先秦儒家 道德修养 方法
  • 简介:罗尔斯正义试图复兴西方政治思想中契约传统,但是,罗尔斯复兴和继承是有选择性承继.本文首先分析了西方政治思想中功利主义传统之悖谬和契约传统基本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罗尔斯对契约传统本身扬弃之实质所在.另外,本文驳斥了单纯认为契约对罗尔斯思想建构仅有"论证方式"之意义观点,同时为罗尔斯这一论证方式提供了一种经验性辩护.

  • 标签: 契约论 罗尔斯 正义 功利主义
  • 简介:德性基本问题是: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规范基本问题是:一个人应当做什么以及应当怎样做?前者把道德落实于人内在品质,后者把道德落实于人外在行为。德性关注是人内在品质,以人道德品质作为道德评价中心,是实质主义;规范关注是人外在行为,它不再强调人内在品质,而以行为是否符合普遍规范形式作为道德评价中心,是形式主义。社会道德评价体系从德性论到规范转型,其积极意义是肯定了个人在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领域内自我决定权利,即肯定了个人自由和自主,而将普遍性规范限制在共同社会生活领域,也就是人外在行为领域。但是,由于规范仅仅关注对个人外在行为约束和限制,而在关于个人追求自我完善方面保持沉默,就容易导致个人追求自我完善这一要求丧失,而这也就意味者人本身丧失。

  • 标签: 德性论 规范论 伦理学 道德评价体系 品质 行为
  • 简介:哈贝马斯商谈伦理旨在通过交往合理性来解决人类社会各种冲突,他坚信人因为可以具备交往理性而彼此在必要问题上通过商谈而达成基本普遍性共识。这一思想适用于我国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改进,使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两者有机融合。前者体现为教师对课堂组织和协调,对学生启发和诱导;后者体现为所有学生有权对所涉价值观进行独立思考、平等交流和自主选择。

  • 标签: 商谈伦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 简介:<正>在中国古代,“信”是人们对自己负责伦理规范,强调是个人与他人交往中信守自己许诺,真心诚意地帮助对方。“信”之观念演变一直维持了其普遍适用性和较广泛意义。现试加探讨。

  • 标签: “信” 朋友 道德品质 墨子 人言 论语
  • 简介:性善是一种存在,而不是一种伦理学规定。这里所谓"存在"乃慧眼窥破"天机"之事实,这种事实成为人之为人形上根基。性善作为一种存在,须在具体境域中方能发用,故儒家重视家庭人伦关系,倡导差等之爱。这是要在具体境域中让这种存在切实震动起来,以便培育壮大,然最终亦必然走向兼爱。明了人作为一种形上存在,则标举性善乃是必然,荀子斩断了人与天关系,只实在地看人,其标举性恶亦是必然。尽管荀子讲性恶,但并非为恶张目,而是希望通过"化性起伪"而引人向善。但这需要借助外在力量,故荀子隆礼重法。故性恶只能成就政治人与社会人,绝不能成就宗教人,而要成就宗教人必自性善始。作为存在性善,可通宗教,亦必通宗教。

  • 标签: 性善 存在 境域 宗教
  • 简介:本文旨在比较孟子道德成熟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之间异同,从而探究在道德成熟中有哪些部分仍然与当今世界道德教育有着密切关联。在本文中,我们试图站在科尔伯格视角向孟子道德成熟提出挑战,并尝试着以某种创新性解释来帮助孟子作出合理回应。通过这场虚构对话我们发现,尽管孟子和科尔伯格在理论倾向、对道德进步界定以及在道德观上有着明显差异,但二者之间依然能够进行富有创造性对话,从而使我们可以汲取儒家思想资源以重新审视当代中国以及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道德教育。

  • 标签: 孟子 科尔伯格 道德成熟论 道德发展论 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