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4 个结果
  • 简介:官僚资本主义导致了东方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官僚政治与民间资本的矛盾.这种矛盾使东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只能萌芽,不能充分发展.通过"外铄"来搞资本主义,仅能在某些小国成功,大国则没有"外铄"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大国陷入了两难选择:要么甘于落后,要么另选道路.中国就是在这种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发展经济而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然而,这种以发展经济为目的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显然大不相同,但是,这种不正宗的社会主义却起到了发展经济的作用.

  • 标签: 经济发展 制度选择
  • 简介:非正式约束经济市场化制度变迁王跃生本文旨在根据新制度经济学(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关于“非正式制度约束”的理论和方法,以俄罗斯和中国为重点,讨论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等“非正式制度约束”如何影...

  • 标签: 非正式制度安排 非正式约束 制度变迁 经济市场化 非正式制度约束 意识形态
  • 简介:<正>冷战结束后,世界上重又掀起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热潮。旧有的区域经济安排正在恢复活力,新的区域经济合作也正在形成。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以及1993年西雅图会议以后亚太经济合作向组织化方向的迅速发展,都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焦点。约翰·奈斯比特在其新作《亚洲大趋势》中的第一个结论就是,全球经济正在从单一国家经济走向网络集团经济,并认为其原因是冷战结束后“全球性的市场经济

  • 标签: 区域经济一体化 制度安排 制度变迁 亚太经济合作 制度形态 欧共体
  • 简介:意识形态是影响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制度之所以陷入困境,是与意识形态刚性有关的.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制度非均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合理化造成的.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理论上的创新推动了我国的制度变迁进程,扩大了我国的制度选择的空间.

  • 标签: 邓小平理论 创新 制度变迁 新制度经济学
  • 简介:人们普遍认为,全球化通过制度趋同使世界变得“更小”,全世界的经济秩序变得日益相似。本文论述了2008/2009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制度变革,并通过对比欧洲和亚洲的新兴市场的发展,挑战了这种世界趋同化的一般观念。本文遵从“资本主义多样性”研究方法来分析制度趋同化的程度,该方法区分了资本主义的两种“理想”类型:自由市场经济和协调市场经济。就制度变革而言,自由市场经济和协调市场经济应该以不同的方式应对外部冲击。本文提出欧洲的新兴市场经济属于自由市场经济的阵营。至于亚洲的新兴市场,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发展,存在一种向协调市场经济趋同的制度变革,其特点是强大的国家影响力和专制的官僚政治。欧洲和亚洲两种新兴市场经济内部预期中的趋同化使人们确信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 标签: 全球化 制度经济学 资本主义多样性 新兴市场
  • 简介:编者按:社会福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它的分支--福利经济学从理论和实践、宏观和微观角度出发,对现代西方福利制度作了系统的研究.其内容涉及西方福利制度产生的原因、历史发展、理论根据、相关的社会政策、效率的最优化、各国福利制度的比较和改革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建立适合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的福利制度以及制定有关的社会政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了深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所长、主编郑秉文教授,同他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 标签: 西方经济学 社会福利制度 公共管理 劳动经济学 货币主义 供给学派政策
  • 简介:早在1946年,哥穆尔卡在同波兰资产阶级流亡政府总理米科瓦依契克谈判时就指出:“一旦我们获得了政权,就再也不会交出。”①但是,经过43年以后的1989年,以雅鲁泽尔斯基为首的波兰当局却把政权交给了反对派团结工会,开了东欧和苏联政权易帜先河,在东欧各国...

  • 标签: 监察院 团结工会 反对派 现实社会主义 现行制度 波兰统一工人党
  • 简介:诉讼时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法律制度,时效是关乎当事人的权利行使和法院的诉讼程序是否可以展开的重要环节。而诉讼时效制度是我们研究诉讼程序重要的环节,其研究意义无论对于理论还是实务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诉讼时效制度展开讨论,其中尤其要结合我国司法制度我司法实践。

  • 标签: 诉讼时效 权利 请求权
  • 简介:少年虞犯是指少年的行为已经具有触犯刑法的倾向,但尚未实施触犯刑法明文规定的禁止行为。域外对于少年虞犯问题进行了长期探讨,积累了丰富经验,而我国并未有少年虞犯的概念,虽有对少年虞犯的类似规定,但多数为备而不用。本文在对虞犯制度的基础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比域外规定与我国类似规范,进而以一体化的思想为基准提出我国虞犯制度相关的完善对策。

  • 标签: 少年虞犯 域外规定 制度比较 完善对策
  • 简介: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壮大,志愿服务统计信息的社会需求日益增长。志愿服务统计指标的设定是统计工作的基础。本文设计了志愿服务统计指标体系,提出志愿服务的核心统计指标。本文认为,志愿者人数、志愿服务时间、年人均志愿服务时间、志愿服务参与率、志愿服务组织数量是志愿服务统计的核心指标。针对志愿者注册率和志愿者活跃度两个指标共用的缺陷,本文建议用志愿服务参与率一个指标衡量居民志愿服务的参与情况,并结合国内外实践对志愿服务参与率的内涵做出了清晰界定。

  • 标签: 志愿服务 统计 志愿者人数 志愿服务参与率 志愿服务时间
  • 简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空前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但同时,贫富差距的扩大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系统研究共同富裕与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总结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体制创新对促进共同富裕的成功经验,探讨抑制贫富差距的具体对策,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标签: 共同富裕 制度创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 贫富差距
  • 简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议题的实质是国家政治智慧和责任承担,关键是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及其政治决定因素,核心是国家福利责任承担与政府的行政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应将国家政治智慧、政治承诺、责任承担转变为国家行动议程和战略规划活动,将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政策研究、宏观战略规划、国家行动战略、制度化创新付诸社会实践。对此,应尽快创建“国家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局”,建立综合性和系统性家庭津贴制度,组建“中国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基金会”,制定《儿童福利法》与《家庭福利法》,加强社会立法与社会福利立法,组建“中国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协会”,加强儿童福利基础理论与比较政策研究,加强社会福利教育研究与培养儿童、家庭社会工作者,大力开展全国性、试验性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项目,开展全国性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运动等十二个国家行动计划与政策。

  • 标签: 儿童福利 国家责任 福利政治学 国家行动议程 国家形象
  • 简介:在两德统一20年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关于德国经济的文献大多关注了德国组织化资本主义模式的衰落,强调了制度的式微和新自由主义的应运而兴。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统一给德国经济绩效造成的负担,这使很多观察家要求更多地按照新自由主义的方针来调整该模式。第二部分从另一个角度出发阐述了本文的主旨,即为什么最初会出现这种协调市场经济,以及其新形式是否仍然能为21世纪初的德国、欧盟和其他发达民主国家所用。第三部分指出这些协调市场经济模式的一些制度和理念既发源于俾斯麦时期,也发源于社会市场经济时期。最后一部分探究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作为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严重衰退的一个后果,当代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失灵是否意味着德国和改组后的欧盟即将出现另一种协调市场经济

  • 标签: 经济政策模式 自由市场 协调市场经济 经济组织化资本主义
  • 简介:<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前,在美国的全球政策中,中国所占的比重是无可比拟的,即,到那期间为止,对美国来说,首要课题是联合抗苏和维持美—日—中三角关系,而美中经济贸易问题是其较重要的问题。冷战结束、东西方对抗消除的情况下,政治因素不再是决定中美两国关系的最重要的因素。冷战结束后,中国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所占的地政学的、战略性的重要性大大减少了。加上克林顿总统是在美国国内经济最差

  • 标签: 中美两国 贸易逆差 中美经济 最惠国待遇 在华投资 对美出口
  • 简介:作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缔约国,中国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实践中作了大量实质性的努力。但也应当正视,对儿童权利的保护与现实的要求,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距离,这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制度建设 《未成年人保护法》 《儿童权利公约》 童年 幸福 保障
  • 简介:2017年颁布的《民法总则》将法人的分类进行了修改。由原来的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的分类模式改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的分类模式。《民法总则》修改法人分类后,使得一些新的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在新的法人分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完美的,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究竟何种分类方式更适合我国,在学术界也是一直备受争议。

  • 标签: 法人分类 民法总则 民法通则
  • 简介:不论是社会学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还是历史制度主义,都过分关注制度的稳定性以及外生性的、大规模的制度变迁,大多忽视了那些内生性的、通常以增量方式发生的渐进式制度变迁。本文在检视上述理论盲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渐进式制度变迁的解释框架。该解释框架区分了替代、叠加、偏离和转换四种制度变迁模式,解释了不同类型的制度变迁发生的根源及其机理。文章进一步指出了不同类型的变革推动者——制度的反叛者、共生者、颠覆者和机会主义者——在推动制度变迁过程中使用的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得以生效的制度和政治环境根源。最后,在分析不同变革推动者之间进行的不同层次的联盟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解释了渐进式制度变迁的基本模式。

  • 标签: 制度变迁 制度稳定 变革推动者
  • 简介:我国破产法中规定了别除权中止制度,但权利的保护和限制都有待进一步完善。限制体现于担保物权的暂停行使,但立法未涉及和解与清算程序。权利的保护表现在确保担保物权的优先性,但当前立法精细度不足,有待进一步细化明确。

  • 标签: 破产法 别除权 中止
  • 简介:《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征作了系统和细致的刻画,其总基调是“搞活、管住”,搞活指的是激发一切创造财富的动力,管住是指保障这种创造财富的过程不对他人和环境造成负面损害。搞活主要靠市场和社会,管住主要靠政府和司法。越是搞放权搞活,就越要靠制度管住,这是同步推进、相得益彰的。

  • 标签: 保护生态环境 制度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 相得益彰 财富
  • 简介:信托监护制度是运用信托原理构建的一种新型监护制度,是有法定监护职责的监护人将需要监护的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信托给监护机构,监护机构在约定的时间内以约定的条件对被监护人承担人身监护。信托监护属于慈善性质的信托制度,除被监护人的生活资料由信托人提供外,受托人不收取信托服务费用,所托机构对被监护人生活起居的照顾是无偿的。国家宜利用财税等政策扶持信托监护,在给予免税经营的同时,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信托监护机构给予适当的财政拨款,鼓励企业对受托机构捐助,允许信托监护机构依法募捐。设定义工奖励制度,提高义工积极性。

  • 标签: 信托监护 慈善信托 扶持政策 义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