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总需求中的投资和消费角度出发,就印度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考察人口对印度经济增长带来的活力和机会.指出:(1),人口增长与投资的增减各有自己特别的途径,人口增长没有带来投资的明显障碍;(2),人口增长刺激消费通过"乘数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而且从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消费比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突出;(3)就印度来讲巨大的人口规模带来的潜在市场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机会.

  • 标签: 印度 经济增长率 人口问题 投资规模 消费结构
  • 简介:一、出口与投资的良性循环1、良好的经济形势70年代东盟各国(本文仅指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取得了高速经济增长。就70年代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来看,新加坡为9.0%、泰国为6.8%、马来西亚和印尼均为

  • 标签: 东盟 西亚 印尼 经济增长率 80年代 后半期
  • 简介:在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下,新加坡年经济增长率一度从1997年的8.4%猛跌到1998年的0.4%,遭遇了自8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然而,得益于稳健的经济基础和政府采取的降低商业成本等措施,新加坡经济从今年初开始摆脱危机的阴影,重新走上高速增长的轨道。

  • 标签: 高速增长 新加坡 经济增长率 亚洲金融危机 石油危机 商业
  • 简介:中印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但其增长模式却差异很大.印度的经济增长更具潜力和动力,因为推动印度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服务业:低投入、高效率的增长模式和强有实力的私营企业.

  • 标签: 印度 经济增长 动力
  • 简介:外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个引起人们争议的问题。既无法进行明确的理论阐述,也无法找出确凿的事实证据。在六十年代初,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外国资本的流入总是对经济效率与经济增长产生有利的影响。在七十年代,这些经济学家的假设和研究结果便受到了“替代理论家”的挑战,后者认为外国资本可能会导致贫困化。亚洲发展中国家的

  • 标签: 外国资本 经济增长 外国直接投资 资金流动 私人资本 投资信托
  • 简介:众所周知,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十分迅速。最近世界银行着重指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英国自1780年起花了58年时间才使其人均收入翻了一番,而日本自1885年起花了34年时间,印度尼西亚自1969年起花了17年时间,南朝鲜自1966年起花了11年时间,中国自1977年起花了10年就使人均收入翻了一番。

  • 标签: 东亚经济 工业国家 出口产品 出口战略 技术进步 国内生产总值
  • 简介:一.亚洲的景气趋于恢复受到始于1997年7月的货币危机的影响,亚洲地区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但在货币危机结束约两年后,该地区又通过出口主导实现了迅速的经济恢复.从1999年到2000年,亚洲区域内的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5%.

  • 标签: 亚洲经济 货币危机 经济增长 经济预测 贸易
  • 简介:<正>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尼泊尔王国、不丹王国、马尔代夫共和国和于1975年4月14日被印度吞并为其一个邦的锡金王国等八个国家,面积四百三十多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三。目前,南亚地区约有十亿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在人口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普遍关注的今天,南亚地区的人口问题尤其引人注目,因为这不仅严

  • 标签: 巴基斯坦 斯里兰卡人 孟加拉国 控制人口增长 尼泊尔 人口增长率
  • 简介:英国经济近年来持续增长汪东一英国在六七十年代曾被称作“欧洲病夫”。过去10年中,保守党政府在经济领域大胆采取“冒风险的结构性改革”,把英国经济从“崩溃”的边缘,恢复到“令整个欧洲都感到羡慕”的程度。英国经济自1992年走出低谷后,已连续6年保持逐步回...

  • 标签: 英国经济 经济复苏 保守党政府 英国政府 私有化 外国直接投资
  • 简介:自1999年起至今,俄罗斯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其增长速度虽然比中亚的某些转轨国家要慢一些,但却名列世界大国前茅,仅次于中国。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今年2月初公布的资料,2003年,俄罗斯的GDP比2002年增长了7.3%,超过了俄罗斯政府和世界

  • 标签: 俄罗斯 经济增长 信用等级 能源价格 扩大内需
  • 简介:本文通过对欧美两经济区经济增长率等主要经济指标的比较分析、以及欧元汇率、反映欧元区经济预期的指数体系、欧元区经常账户收支情况的分析,得到两点结论:首先,对欧元区经济、货币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是全球化因素;其次,欧元汇率并不反映欧元区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和预期,货币一体化的重要贡献是拉长了经济体对外部因素的反应周期。在美国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全球化面前,欧洲各国必须存在两个调节机制:一是如何应对美国经济对欧洲的影响,一是如何通过一体化内在机制调节各国经济。两个调节机制的存在,短期内将使欧元区对外部变化的反应周期拉长。

  • 标签: 汇率 经济增长 全球化 欧元区 货币一体化 欧洲一体化
  • 简介:<正>在1990年,与悲观的预测相反的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南朝鲜、新加坡、台湾和香港)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而且,“四小龙”的经济是在主要经济伙伴(首先是美国)的增长速度放慢、波斯湾出现危机的极其不利的外部条件下发展的。积极进行有利于服务业和节约资源的高技术部门的经济结构改革,这有助于减轻不良因素的作用。

  • 标签: 新兴工业化国家 结构改革 增长速度 外部条件 服务业 高技术
  • 简介:五十年代以后,多数东盟国家都出现强劲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增长。研究表明,这种增长是由如下两个主要力量引致的:一些地方公司和海外公司合营的合资企业和发展国家通过政府干预促进各自的经济发展的努力。虽然这种增长决不是没有问题或矛盾的,但其国内生产总值、制造业产出和就业呈现的增长趋势线却未受到政治经济学家严厉的质疑。为了进一步进行讨论,我们有必要从“增长趋势线”和经济周期之间关系的角度来检验一下从五十年代未到现在的经验。这样做不仅能进一步弄清增长是如何在战后和后殖民地亚洲的具体条件下推进的,而且还能提醒我们留意,不至于把资本积累过程中的结构调整进程同经济真正陷入长期危机混淆起来。

  • 标签: 趋势线 东盟国家 国内生产总值 海外公司 增长过程 政治经济学家
  • 简介:如何看待改革道路的选择俄罗斯选择的激进式改革道路并不平坦。从统计数字看,1992—1996年中,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50%以上,1997年形势稍有好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0.4%,工业产值增长1.9%,但1998年的危机又使经济下降了8—10%,而且...

  • 标签: 俄罗斯经济 经济负增长 货币政策 国内生产总值 私有化 “休克疗法”
  • 简介:经济的每一次增长都是循环过程中某一环节的更新。经济发展是多种环套啮合系统,当某个环节滞后,失去对其他环节的适应,生产力就要暂时遭到破坏。经济运动每个网格、每个侧枝循环都不可忽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价值系统的循环,集中表现为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相互作用、相互平衡及螺旋式发展。当生产力发展超过居民消费的增长,增加国民收入成为“生产、分配和消费”循环中的击发性环节,由此牵动经济增长点的出现。在解决生产关系、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之后,依据国民经济总值的增长,以按劳分配原则及时向劳动者提供充足的消费基金,保证供需双方旺盛,是经济增长的支撑点

  • 标签: 经济循环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点 消费基金
  • 简介:根据亚洲开发银行于1996年4月出版的《亚洲发展展望(1996年版)》的预测数字,亚洲地区各国在今后20—30年的长时间内仍将可以保持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率,这是由于在劳动力短缺的资本输出地区和资本短缺的经济后进地区之间存在着强有力的经济互补关系之故(见亚洲开发银行上述报告书的第11页、第13页);如果,亚洲开发银行的这一预测能成为事实的

  • 标签: 经济增长率 经济增长中心 技术革新 西亚 高经济增长 亚洲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