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关于区域主义与全球主义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朱锋区域主义(regioalism)和全球主义(globalism)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研究中引起普遍争论的两大问题,是对当前国际关系结构和现状发生重大变化的概括和总结。区域主义和全球主义亦即区域化和全球化。...

  • 标签: 区域主义 全球主义 国际关系 区域化 世界经济 区域经济集团
  • 简介:<正>“布托主义”一词在巴广泛流传,它实际上是巴基斯坦人民党建党的基本指导思想。该党纲领明文写道:“信仰是伊斯兰,经济是社会主义,政治是民主,一切权力归人民”。(一)信仰——伊斯兰布托从青年学生时代到担任国家领导人的各个时期都有大量关于忠于穆斯林的言论,而且把信仰伊斯兰教作为人民党和巴基斯坦国家的最高指导思想,他公开宣布:“伊斯兰是我们的信仰,是我们的宗教,是巴斯斯坦的基础”,“伊斯兰是最重要的原则,我们为其事业可以贡献我们的生命”,“伊斯兰精神鼓舞着我们,我们相信伊斯兰永恒的宗教”等等。①

  • 标签: 巴基斯坦 伊斯兰社会主义 人民党 伊斯兰教 马克思主义 基本指导思想
  • 简介:恐怖主义是一种突发的、具有政治目的的暴力行为。近年来,世界各地的恐怖主义呈蔓延趋势,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当代恐怖主义主要有民族主义、宗教、极右和极左等类型。世界各国普遍谴责恐怖主义,并且在国际反恐怖主义斗争中取得了一定成绩。

  • 标签: 恐怖主义 暴力 民族主义 宗教 政治思潮 反恐怖主义
  • 简介:吴努时期,缅甸华侨中存在国籍(选择)问题的主要是第一代移民、一代和少数二代以上的侨生.这一时期这部分华侨入籍并不积极,入籍比例较低.这主要是缅甸民族主义政策对华侨的影响,吴努政府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实践,中缅关系的亲善,中国对缅甸华侨的影响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标签: 国籍 民族主义 “社会主义” 缅甸华侨
  • 简介:东盟的历史与现实蒋恺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立于1967年,现有6个成员国: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文莱。东盟是各成员之间在政治、经济、安全上协调合作的区域性组织,是全球最早建立的同类组织之一。现就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一、...

  • 标签: 东盟历史 历史现实
  • 简介:从5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多次发生篡改历史、掩盖战争罪行、为侵略战争翻案的历史教科书问题.其实质是企图通过否定日本的侵略历史及战争罪行,为日本民众树立新的精神支柱,为日本扩充军备、谋求大国地位的政治目的服务.

  • 标签: 日本 历史教科书事件 创新精神 对外侵略 军国主义教育
  • 简介:越南作家阮春庆的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公元14世纪末期越南陈朝从衰败走向灭亡的历史悲剧;外戚胡季犛以权谋和暴政推动改革,并逐渐扫清了篡立的障碍;作品在中国文化对越南的影响和有陈一代中越关系的描叙中,体现出了浓重的中国情结.以历史基本事实为基础,借助想像和虚构创造的历史小说,并非历史的简单再现.

  • 标签: 越南 长篇历史小说 《胡季犛》 阮春庆 中国情结 中国文化
  • 简介:进入90年代以来,在以中东为核心,西起北非摩洛哥,东到高加索和中亚穆斯林聚居的'新月'地带,重新泛起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浪潮,其势头咄咄逼人,并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西方专家预言,它将取代共产主义成为与资本主义相对峙的政治力量,为90年代西方最大的威胁。

  • 标签: 原教旨主义 《古兰经》 伊斯兰革命 伊斯兰世界 伊斯兰国家 国际社会
  • 简介:新保守主义的产生是冷战时期针对前苏联的威胁和国内“新左派”对美国自由主义文化造成极大冲击的回击。其政策主要是反对扩大政府的权限、主张“小政府”;强调传统的道德、伦理、宗教信仰、法律和秩序,主张政府干预社会生活;反对“福利国家”,主张削减社会福利支出;重视市场发挥有效的配置资源的作用。与此相适应,其对外政策主张加强军备和实力,而不是求助于国际制度和道义;反对“集权主义”,反对激进革命,坚定不移地反共;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新保守主义主张扩大国际自由贸易。以历史的视角来看,当前新保守主义在美国政治思潮中的得势是美国政治思潮钟摆现象向右的又一次回归

  • 标签: 新保守主义 个人主义 有序的自由 机会平等 自由市场经济
  • 简介:随着东欧共产主义国家的崩溃和原苏联的解体,留下来的是否只有资本主义模式呢?或者还有另一条既非资本主义也非旧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呢?是否存在经济和政治发展的第三条道路,甚至可能是更好的一条道路呢?越南正在竭力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而如果说有哪个国家称得上已经找到了那条比较理想的道路的话,那就是越南。拥有人口7,700

  • 标签: 东欧共产主义 第三条道路 政治改革 一党制 经济封锁 经济改革
  • 简介: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之我见合铸一前苏联、东欧国家自80年代末放弃社会主义制度以来,多数国家在稳定政局、转换体制和发展经济等方面,挫折大于成功,失望多于希望,经历了一个代价高昂的长痛过程。(一)政局不稳,对抗不断。(1)党派矛盾尖锐,权力斗争激烈。由于照搬...

  • 标签: 社会主义国家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 共产党 苏东剧变 “和平演变” 独联体国家
  • 简介:国际关系规范理论是一种以价值判断为基础、旨在探寻应然世界的理论,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构成了它的两种主要思想传统。世界主义发轫于智者学派,成形于近代的康德,到贝兹和罗尔斯那里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社群主义可上溯至柏拉图,成形于近代的黑格尔,当代的沃尔泽与弗罗斯特则是两位典型的国际关系社群主义学者。这两种思想的分歧在于四个方面:人的概念、国家的道德地位、普世主义与特殊主义之争以及未来向度。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构成了国际关系规范理论的价值两端,各有其内在的理论缺陷。只有综合这两种视角、融合个体价值与社群价值,提倡道德共存与对话,才能摆脱理论困境,推动现实世界的进步。

  • 标签: 国际关系 规范理论 世界主义 社群主义
  • 简介:自1993年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引入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以来,欧盟政治一体化中的对外政策一体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初步进展。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本文的前三部分分别分析了结构现实主义、传统政府间主义和自由政府间主义对欧盟对外政策一体化问题的理论论述。第四部分对结构现实主义和政府间主义进行了比较。在结论部分,本文认为:1)欧盟对外政策一体化受制于国际结构所施加的外部制约和提供的机会,苏联威胁的消失和美国霸权在冷战后的继续存在既为欧盟推进对外政策一体化提供了新的机会,也对一体化的程度施加了限制。2)国际结构限定了国家行动的范围,但没有决定国家的行为,要重视有关国家的国内因素在决定成员国政策选择上的重要作用。3)自由政府间主义关于一体化发生的过程理论具有合理的因素。上述理论中合理因素的重新组合,将使我们对欧盟对外政策一体化的前景持审慎乐观的立场。

  • 标签: 欧盟 国际关系 对外政策 一体化 结构现实主义 政府间主义
  • 简介:发展问题是上海合作组织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民族主义、区域协作等问题,从地区主义的角度来看,上海合作组织可以把一些外部力量纳入甚至整合其中,与中亚地区的其他力量展开合作。

  • 标签: 民族主义 地区主义 上海合作组织
  • 简介:1975年北、南越南的统一把一个具有巨大农业潜力的地区(湄公河三角洲)纳入北部社会主义经济的范围并大大地提高了提供可销售剩余产品以支持国家工业化努力的可能性。这种潜力之所以变得更加重要,是因为自六十年代早期集体化以来,北越农业长期遭遇到土地缺乏、气候不稳、土壤退化以及七十年代中期出现的生产率下降问题。自六十年代以来,农业在北部的工业化方案中没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显然甚至于不能保证农业人口过上温饱的生活。

  • 标签: 社会主义农业 合作社组织 湄公河三角洲 国家工业化 生产率提高 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