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简介:罗豪才,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法学家,国内“软法”研究首倡者,其成立的北大软法研究中心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对中国的法制建设有很大的推动意义。近日,本刊记者在参加—次法学论坛上有幸采访了罗教授,他提出:“为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我们既要深入总结硬法运作的实践,又要特别注重总结软法运作的实践,坚持理论创新,并重视借鉴国外、境外的经验。”

  • 标签: 中国法治 全国政协副主席 法制建设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 简介:在现行的司法体制之下,我国法院通过颁行司法解释以及其他类型的司法文件从而在事实上行使创制金融法律规则的权力,并在此过程中呈现出若干司法权力在我国行使的特殊之处。而我国法院之所以会成为金融立法者,一方面是因为法院有更加迫切的需要去创制金融法律规则,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式司法体系管理模式的必然产物。然而,中国院的这种金融立法者角色的扮演有可能带来的体制性问题,包括在司法体系外部可能因为法院职能边界扩展导致的权力之间的关系失衡,以及在司法体系内部进一步强化法院的行政化运作模式。

  • 标签: 法院 金融 立法者
  • 简介:经过两年的筹备,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侵权法学专家将于2013年9月14日在中国哈尔滨隆重集会,宣告学会成立,并举行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这是世界侵权法学者的盛会,也是世界私法学界学者的盛会。黑龙江大学作为会议承办方,热烈祝贺世界侵权法学会成立,并祝贺第一届世界侵权法学术研讨会取得成功。经参加本次会议的两位中国报告人的同意,现将他们撰写的《有关产品责任案例的中国适用》的中国专家报告予以刊发,供大家交流研讨。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产品责任 中国法 侵权法 法学会 世界
  • 简介:在艾滋病与法律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对艾滋病信息,尤其是对艾滋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研究长期不受重视,现有的研究成果也极少。但是,就国际与国内立法而言,有关艾滋病个人信息管理与保护的立法历来是重点之一,尤其是2000年以后更是如此。因此,面对数量众多,但又较为分散、不统一的立法文本进行认真的梳理,总结其中的经验,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的建议就成为放在学界面前,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本文的写作即出于这样一个初衷,希望能引起学界的共鸣。

  • 标签: 艾滋病 个人信息 隐私权 人权 法律保护
  • 简介:以《中国律之批判》(1942年)为中心来解读和把握蔡枢衡的历史社会法则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及其综合见解分析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来挖掘这种深刻性背后法学思想产生的内在机理。蔡枢衡的深刻性在于,从法理学的角度审视中国近代法学的发展,以及对关于中国学的“幼稚”进行判断,尤其是他研究当时中国的现状,并表达“去西方化与寻找中国性”的目标。但是如何“寻找法的中国性”,如何“去西方化”则产生了一个悖论:一方面,近化法学的“中国性”不能不“存”;另一方面,在中国理自觉的发展中,“西化”未必能“去”,因为继受而来的西法,可以成为传统的一部分并被继承,从而被中国固有传统所内化。蔡枢衡所勾勒的近代中国学变乱之背景,以及揭示各种新潮法理狼奔豕突的春秋笔法,无疑是对西方法学理论的一种有效的“祛魅”,并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的“法学”批判文风和传统,开启了近代西方法学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研究的道路和方向。

  • 标签: 深刻性 法律时空观 去西方化 寻找中国性
  • 简介:梳理并思考中国律史学科的材料运用与研究、写作方法,对深度认知本学科的整体研究现状和前景有着重要的方法论上的意义。在法律史研究中方法与材料是不可分割的,二者具有密切的相互作用性,对于材料与方法的探讨亦可以窥见中国律史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的问题。所讨论上述问题并非是单纯的史料处理、操作层面的问题,更有着历史哲学层面的问题,如史料的"分级"、史学内的客观性标准、研究成果的判断准则等。因而作为史学与法学交叉领域的法律史学,进行历史哲学层面的思考有助于学科内研究的推进。

  • 标签: 材料 方法 调处 法律史 思想史
  • 简介:2012年10月20日至21日,"中国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暨继承法修改与完善研讨会——纪念中国学会恢复重建30周年"在辽宁大连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国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主办、辽宁师范大学法学院承办、大连市科学技术协会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法律实务工作者共计150余人出席了会议。

  • 标签: 中国法学会 法学研究 婚姻家庭 年会综述 辽宁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协会
  • 简介:2013年12月4日是第13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护航伟大中国梦,省高院多管齐下打造立体普法大格局,运用多种形式开展12·4普法宣传活动。

  • 标签: 法制宣传日 法治精神 宣传活动 中国梦 普法
  • 简介:一、论坛概览2012年11月3-6日,第六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西南政法大学新校区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律史学会主办、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科和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承办。

  • 标签: 博士生导师 法律文化 论坛 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法律史 综述
  • 简介:国法中的违法性理论形成系统与完整的脉络。“结果违法说”侧重于违法性判断标准的客观化、确定化,而“行为违法说”在克服保守、僵化趋向的同时却可能引发过错与违法性的混同,“折中说”则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违法判断标准的客观化。有关违法性的诸种学说是通过对价值层面评价的探讨来确定规则层面的行为标准。在经济和社会迅速变动的过程中,侵权法规则自身需要在规则稳定性与社会适应性之间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

  • 标签: 违法性 结果违法 行为违法 行为标准
  • 简介:禁止刑讯,不仅是为了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更是宪法上人性尊严价值的彰显。德国宪法学对刑讯是否应予绝对性禁止的讨论,核心在于对人性尊严如何予以理解。与对刑讯应予绝对禁止的通说不同,晚近德国宪法学界提出了刑讯禁止相对化的观点。刑讯禁止相对化理论中引入了比较衡量,其背后蕴含着对人性尊严价值绝对性的挑战。

  • 标签: 禁止刑讯 人性尊严 比较衡量 拯救性刑讯
  • 简介:第13个“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期问,全省法院立足审判职能,通过开展系列法制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示范功能,努力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一是整合资源联动宣传。省高院联合团省委组织高院机关“法院开放日”暨普法文化沙龙活动、联合海口市少年法庭到学校上法制课、联合海口市中院及琼山区法院到琼山区大坡镇与基层干部座谈,省女法官协会联合保亭县法院深入街头开展法律法规咨询活动,

  • 标签: 法制宣传日 法院 法制宣传活动 审判职能 示范功能 整合资源
  • 简介:<正>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今年全国"两会"精神,最高人民法院于5月20日至29日举办了第一次中级、基层人民法院院长培训班。培训对象主要包括2012年7月之后新担任中级和基层人民法院院长的人员,以及2010年7月之后新任中基层法院院长、未参加前两期新任院长培训班的人员。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员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正确认识和把握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政治素质、司法能力和领导水平。

  • 标签: 基层人民法院 公正司法 法院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 法院院长 新形势
  • 简介: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是联系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法官参与学术、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法院系统调研方面的最高赛事。12月1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办,国家法官学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人民法院出版社联合承办的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评选工作结果揭晓,我省法院系统共获奖10篇,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法院系统 论文 最高人民法院 海南 相互交流
  • 简介:社会危害性与人身危险性是对行为人予以处置的法律基础,社会危害性属于行为的范畴,而人身危险性属于行为人的范畴。社会危害性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决定因素,而人身危险性是影响法官裁决结果的一个或然因素,与社会危害性相比,其只对量刑发生次要作用。劳动教养以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作为对其长时间剥夺人身自由的原因,其法理依据薄弱,法律地位不明。将劳动教养化解到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以非刑罚处罚和保安处分措施予以代替,符合法律发展的逻辑。

  • 标签: 社会危害性 人身危险性 劳动教养 保安处分
  • 简介:<正>【编者按】一门学科的独立,必须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有其独特的范畴和理论体系。经济法基础理论是经济法学安身立命的根和本,经济法学界的同仁,只有坚持学科自信,不断实现理论创新,才能使经济法学之树根深叶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法学界不乏学科理论体系的创新成果。"国家调节说"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漆多俊教授在考察市场、调节机制与法律同步演变的过程中,归纳出了"市场三

  • 标签: 经济法基础理论 经济法学界 国家调节 理论体系 创新成果 法律调整
  • 简介:公安侦查基础工作,是公安机关为了适应防控犯罪的宏观需要和侦查工作的持续性发展,所长期进行的具有支持性、支撑性、保降}生的侦查业务建设工作,具有全局性、长期性、预防性、系统性、备用性的特点。它包括刑侦基础工作和经侦基础工作,不同于公安侦查中心工作、公安基础工作、公安具体侦查工作、公安侦查部门基础工作、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在当前形势下,有16种公安侦查基础工作。

  • 标签: 公安 侦查 基础
  • 简介:<正>正如达马斯卡教授所言,"伴随着过去50年惊人的科学技术进步,新的事实确认方式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包括司法领域)挑战传统的事实认定法。越来越多对诉讼程序非常重要的事实现在只能通过高科技的手段查明"。[1]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司法鉴定在诉讼程序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各国也从鉴定体制、鉴定程序、有关鉴定的证据规则等多方面对司法鉴定予以规范。我国自1979年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即把鉴定结论作为法定证据种类中的一种,但从司法实践的情况来看,我国司法鉴定的现状亟待改善,一些司法鉴定中的问题影响了司法公正,甚至导致了严重的冤假错案。

  • 标签: 司法鉴定 鉴定意见 刑事诉讼法 司法公正 诉讼程序 邱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