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我国传统刑法理论中,违法性作为犯罪概念一个特征存在,是一个没有实体内容、依附于社会危害性形式概念,没有实质意义.在刑法中讨论违法性,应当探求违法性本质.现在刑法理论一般借助行为无价值(Handlungsunwert)与结果无价值(Erfolgsunwert)揭示违法性本质.大陆法系国家关于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学派之争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其背后是学者国家观、法律观对立.我国关于违法性本质争议始于最近几年,并在刑法学界初步形成了理论对立.

  • 标签: 违法性 行为无价值 结果无价值 规范
  • 简介:关于共同犯罪在什么方面具有共同性这一涉及共犯根本问题,理论上存在(部分)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对立。我国通说主张(部分)犯罪共同说,即认为共同犯罪本质上是数人'共犯一罪'(罪名同一性说或者罪名从属性说)。但该说存在着无视共同犯罪实质是客观归责、不当限缩了共同犯罪成立范围、有违责任主义以及造成定罪和科刑分离等诸多问题。从共同犯罪立法和理论旨在解决参与人客观归责问题和责任个别作用原理出发,只要各参与人之间具有行为共同或者违法事实共同,即可成立共同犯罪。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参与人责任内容予以定罪处罚。所以,共同犯罪本质在于'数人共犯数罪'(罪名独立性说)。

  • 标签: 共同犯罪本质 犯罪共同说 行为共同说 因果共犯论 责任个别作用
  • 简介:<正>一、导言在规范文本中使用模糊④表达怎么可能具有价值呢?因为这样做结果是产生模糊规范,而模糊性看起来恰与制定规范真正目的相悖。若制定规范之真正目的是为了规制行为,则模糊规范使得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不受规制。在某些情况下,模糊规范让作为规范对象那些人不知该如何行为——规范意义在于指导行为。规范体系若存在模糊规范,则无法控制规范适用者或争端解决者之行为——规范体系之价值部分地表现为对享有该体系

  • 标签: 指导行为 青少年保护法 法律工具 税收法规 自由裁量权 税收负担
  • 简介:保障自由(包括行为自由与思想自由)是刑法根本价值,而作为刑法根本价值保障自由包含着保障其行为没有严重法益侵害性“少数人权利或自由”。维护秩序是必然性刑法附属价值,且不可脱离权利或自由予以把握。保障自由和维护秩序都在刑法正义价值统摄之下,但刑法正义价值以保障自由为主,以维护秩序为辅作为自己应有结构,而此价值结构符合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而符合科学发展理念。

  • 标签: 刑法价值 保障自由 维护秩序 正义 发展
  • 简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明确建立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工作目标,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已成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重要内容。有关专利权价值评估抑或评价已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热点,但专利权价值内涵尚未被明确界定,理论研究还属空白。文章明确界定了专利权经济价值定义和内涵,为进一步研究专利权经济价值评估和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专利权 经济价值 界定
  • 简介:民间法是在一定区域内,由习惯风俗长久演变而来逐步制度化规则,具有地域性、非正式性和内生权威性等特点。虽然民间法与正式国家法有所不同,但它在维护乡土社会稳定和解决婚姻家庭矛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家应当重视并有效地利用在社会中起实际调整作用民间法。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分析民间法与国家法关系,解决民间法与国家法冲突,探索民间法司法适用合理性,对我国法律继承和法律完善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民间法 司法价值 国家法
  • 简介:在理论多元化的当今时代,犯罪论体系选择本质乃是形成法学通说。而犯罪论体系通说之形成与该国当下刑法终极价值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价值导向内在性地决定着某种犯罪论体系外在建构及其理论价值,在不同犯罪论体系对立之时,应把价值共识作为犯罪论体系选择判断标准。从本体上看,犯罪论体系乃是犯罪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有机统一,其功能在于帮助法官明确罪与非罪之判断标准及法律方法。随着人权原则成为当代刑法基本价值立场,由于“三阶层论”在犯罪标准之外,同时重视法律方法运用,比“四要件论”更有利于实现人权原则,因此,应成为中国犯罪论体系选择。

  • 标签: 犯罪论体系 价值共识 法律方法 人权保障 规范构建
  • 简介:我国主流未决羁押正当化之不法预防论倒置了未决羁押与刑事诉讼之间手段与目的关系,使追诉对象无例外地先于法院终局判决遭遇刑罚处遇,实是一种主观归罪,具有明显理论缺陷.事实上,未决羁押与刑罚处罚具有本质同一性、目的上同向性以及量度上从属性,本质乃是司法机关预先支出追诉对象可能遭受刑罚处罚.未决羁押正当化根据在于其刑罚预支属性及防范追诉对象逃避、妨碍刑事诉讼功能.坚持并且贯彻未决羁押刑罚预支观念,不仅有利于缓和司法正义和未决羁押价值冲突,化解追诉对象刑罚溢出风险,凸出未决羁押的人保障价值,而且为我国未决羁押制度优化奠定了扎实理论基础和理想实践进路.

  • 标签: 未决羁押 正当化 刑罚本质 司法功能 制度建构
  • 简介:在家教育是以父母可以选择更适合子女潜质、能力教育为前设。在家教育入法,其目的在于通过确立父母在家教育子女权利方式来实现儿童发展。儿童发展权保护构成了在家教育立法终极价值目标,其法律规范构架也应以此为基准。在家教育入法要避免法律工具主义,真正以未成年人发展权为立法价值目标。法律规范则要围绕未成年人发展权,围绕政府职责、父母职责、在家教育与现行学制融通三个重点进行设计。

  • 标签: 在家教育 价值目标 未成年人发展权
  • 简介:法律规则缺失是司法实践中真实景象和现实难题,法律解释弥合说、法律续造补充说和法律论证理论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困境。从司法实践结晶"创制型案例"出发,能够为解决"大前提"缺失提供实践性思路。作为法官实践智慧载体,创制型案例是法官在"无法可司"与"不得拒绝裁判"夹缝中裁判案件,"规则创制"和"法律认可"共同构成其判定标准。以创制型案例中规则创制外观形态和必要性为维度,可将创制型案例分为形式性、实质性、刚性、柔性四个类别。在法治实践中,创制型案例对填补法律漏洞、补充制定法、裁判争议和疑难案件、提升法官裁判说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将创制型案例类别化,则对指导法官裁判和法治价值维护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创制型案例 判定标准 规则创制
  • 简介:商业秘密使用价值是其商业价值,商业价值不同于商品或服务自身价值,其具有期限不定性、数值波动性、评价相对性等特征。商业价值作为商业秘密侵权损失评估基准具有合理性。在评估商业秘密侵权损失时,应综合考量商业秘密自身价值、商业秘密使用中商业价值、侵权损害程度等因素。

  • 标签: 商业秘密 商业价值 价值特征 损失计算
  • 简介:本文首先界定了社会保障权概念,认为社会保障权作为一项法律权利,其基本价值包括自由、安全、公平、效率等,但是各种价值目标在各种现实条件下都具有特殊性和相对性。其次,中国社会进入“高风险社会”,各种社会问题突出,因此,社会保障权价值更为重视社会安全和社会正义;而可持续发展观也对传统法价值体系进行了充实,和谐应成为社会保障权价值。最后阐述了民生含义以及民生与社会保障权关系,即民生是社会保障权内在求、保障民生是社会保障权主内容以及社会保障权是推动民生手段和方式。

  • 标签: 社会保障权 民生 价值
  • 简介:<正>引言理论反思必然引向对作为理论基底哲学立场探究,在刑法学中,通过借鉴为行为正当性确立标准伦理学研究成果来深化违法性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作为刑法学研究先行者,张明楷教授在《中国法学》2011年第5期上发表《行为功利主义违法观》一文以及新著《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中,以功利主义伦理学

  • 标签: 结果无价值论 行为功利主义 刑法学研究 法益 偶然防卫 违法性
  • 简介:依法治国是我国基本治国方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现有重要作用。因此,首先要对法治中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关系有个比较清楚认识。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本内涵之一,法治中国建设体现着核心价值观,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现起着维护和保障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反映着法治中国建设。

  • 标签: 法治中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目标
  • 简介:基于民事实体法制度要求,民事判决既判力相对性是有限,在一些情况下既判力会影响到未参与诉讼案外人,基于程序正当性和权利保障应当赋予案外第三人提出撤销之诉救济权利;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有其自身特殊性,立法将其定位于通常程序而非再审之诉,存在功能定位偏差;第三人撤销之诉与第三人申请再审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和交叉,不能相互替代。

  • 标签: 案外人 撤销诉讼 价值功能 程序权利
  • 简介:“吴英案”在羁押、律师会见、开庭准备、涉案财产处置等环节存在诸多程序违法问题,使该案深陷舆论漩涡。这一场民意与司法激烈博弈,将我国刑事司法过程中程序问题暴露无遗。表征法治文明程度程序正义,不仅能从维护法独立性、促进实体公正性、保障法安定性等方面提升民众司法品质;而且能从促进实体结果被接受程度、吸收败诉方不满情绪和提升对司法信任度等方面促进民意趋于理性。

  • 标签: 吴英案 理性民意 品质司法 程序正义
  • 简介: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某一具备天然岛屿特征海洋地形地貌能否维持其本身经济生活,直接关系到其能否获得广阔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因而牵涉了巨大国家利益。从整体上看,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倾向于对上述"经济生活"进行从宽解释,但却对过多外部资源介入和过度的人工技术干预持保留或批评态度。特别是依靠钢筋水泥构件而进行大规模拓展改造微型岛礁,在是否已沦为"不得拥有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人工岛屿"等问题上引发了广泛争议。本文认为,海洋环境多变性、危险性和海上生活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机械地套用大陆上相关标准来解读与评判海洋岛礁经济生活。应当承认,现代海洋生活必然意味着外部资源和技术介入,否则绝大多数岛屿乃至小岛国家都将无法维持可持续现代经济活动。但是,过度依赖还是适量依托外部资源或技术干预岛礁经济生活,在海洋法框架下确实可能会对岛礁法律地位认定产生不同法律影响,这需要引起应有的警惕和思考。从实践来看,某些海洋旅游活动构成了对岛礁环境影响相对最小而经济效益较为显著海洋经济活动,对稳妥地构建岛礁"经济生活"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特殊价值。当前,马来西亚、越南等国正在有计划地开展南海旅游活动,以期为其宣示岛礁主权、主张相关海域权利创制依据。面对紧迫形势,中国应当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积极投身南海地区海洋旅游开发活动,从而为中国海洋经济质量与水平提升提供战略新点,为中国今后明确自身岛礁"经济生活"概念之法律解释立场提供有力支撑。

  • 标签: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岛屿 岩礁 岛礁 经济生活 从宽解释
  • 简介:制度是一个社会博弈规则和行为框架,目的是提供某种秩序,从而减少行为不确定性。然而,在社会演化过程中,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始终存在着制度堕距,危机就是利用制度堕距,破坏已有秩序信号。以校车制度变迁为例,当局部危机扩散为公共危机,公共危机上升为制度危机,威胁制度提供者政治合法性时,校车制度变迁也就'应运而生'。因此,在特定条件下,危机有助于打开'机会之窗',促进制度变迁,且高风险时代,危机状态下制度变迁将是人类制度变迁重要路径。

  • 标签: 制度 危机 秩序 制度变迁 校车
  • 简介:一个国家法治和法治文化建设,需要有法治精神、法治思想、法治理念甚至是法治灵魂,这些从哪里来?我认为重要来源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可以在很多方面给我们社会主义法治和法治文化提供价值观和精神食粮,使它沿着我们所期待方向和要求目标去发展和建设。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建设 法治精神 法律 李林 社会主义法治
  • 简介:"体系"与"法律体系"思想源远流长。从近代早期直至19世纪"非欧几何"诞生之前,严格公理化—演绎性体系模式一直居于主导地位。20世纪以来法学领域逐渐反对法律公理(规则)演绎方法,而转向价值论—目的论上"内部"体系模式。当代法律理论则从规范论—道义论层面对上述两种模式加以重构,提出了规则—原则相结合法律规范体系模式。其中,法律规则与规则之间根据逐级授权关系形成了特定层级构造;法律原则与原则之间则形成了抽象、没有绝对优先关系客观价值秩序;此外,法律规则基于特定"形式原则"支撑,通常优先于法律原则。由此得到法律体系具有规范性、程序性与动态性,兼顾了规则的确定性与原则(价值开放性特征。

  • 标签: 公理化—演绎性体系 规则/原则—模式 客观价值秩序 形式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