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翻开旧画册,走入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皇姑屯事件、中东路事件、九一八事变……曾经远去的历史,被时光激活,跃然纸上:一场场搏斗、一幕幕厮杀闪现,数不清的勇士迎着炮火倒下,又迎着炮火冲锋;耻辱、愤怒、血性……军人的心在呐喊、在流血。画册合上,心犹燃烧。和平的阳光下,早已不闻枪炮声。放眼望去,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历史的屈辱已远,而心头的苦味愈浓——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须望着远路、看向前方!

  • 标签: 历史 回声 皇姑屯事件 中东路事件 九一八事变 画册
  • 简介:繁简分流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司法效率,促进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司法公正是繁简分流的前提,而司法效率是繁简分流的重点,不过,考虑到“案多人少”的紧迫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说,繁简分流更多地是在提高司法效率上下功夫。

  • 标签: 繁简分流 路径 历史 司法效率 司法公正 司法改革
  • 简介:我国司法拍卖的发展可以分为'与现场拍卖相结合的委托拍卖原则时期''与网络拍卖相结合的自主拍卖原则时期''委托拍卖原则假借司法网络拍卖复辟时期''自主型网络拍卖原则的回归及其规则构建时期'四个阶段。为防止司法腐败,重庆模式率先在委托拍卖框架下引入局域网电子竞价系统与互联网电子竞价系统,成为中国网络司法拍卖的雏形。以节约诉讼资产处置成本为中心任务的浙江模式借助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自行开展的网络司法拍卖试点,标志着中国网络司法拍卖的正式诞生。网络拍卖优先原则与自主拍卖优先原则相结合的自主型网络司法拍卖,成为各级人民法院普遍采用的处分性执行措施,是中国网络司法拍卖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网络司法拍卖 委托拍卖 自主拍卖 现场拍卖
  • 简介:清末,立法者为避免法律解释混乱,明确规定了统一解释法令权,并将其赋予大理院。民国时期,统一解释法令权先后由作为最高司法机关的大理院、最高法院、司法院以创制解释例、判例的方式行使。解释例是中国特有的法律解释形式,判例则为统一解释法令的本来形式,二者共同发挥着统一法律解释的功能。民国统一解释法令制度适应了当时法制不完备、基层司法人员素质不高的历史现实,保障了法律解释的统一,传播了先进的法学理念,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侵犯立法权、代替基层法院审案以及解释例、判例繁多芜杂、翻检不便等弊病。在统一解释法令权的配置、解释例及判例的功能定位、法律解释制度发展方向等问题上,民国统一解释法令制度及其实践为当前我国法律解释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标签: 大理院 司法院 法律解释 解释例 判例
  • 简介:如何保障政府拥有充分紧急权力应对紧急状态,同时又能有效制约紧急权力,是紧急状态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罗斯托试图运用“宪法专政”概念来解决这一问题.《宪法专政》从罗马共和时期的宪法专政谈起,通过正本清源式检视,对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的历史实践展开研究,揭示紧急状态下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权力运行结构,指出专政与宪法的事实共存状态,力求在维护国家秩序与保护公民权利之间达致平衡.当然,理论解析的不足,以及时过境迁的实践都表明宪法专政存在一定局限.

  • 标签: 宪法专政 危机政府 紧急权力 权力制约
  • 简介:作为现代民法(典)体系构造两种基本模式之一的《法学阶梯》体系是盖尤斯的《法学阶梯》所开创的。就实体法部分而言,这种体系表面上体现为以无体物为支撑的“人一物”式结构,实质上其核心为“取得方式”。“人一物一物的取得方式”才是《法学阶梯》体系的本质。这种意义上的《法学阶梯》体系为16世纪少数人文主义法学家所发现,“取得方式”成为他们对市民法进行体系化重构的工具。以权利为核心,以权利的取得方式为纲的现代《法学阶梯》体系可以作为建构我国未来民法典体系的一种选择。

  • 标签: 《法学阶梯》体系 无体物 潘德克吞体系
  • 简介:俄罗斯联邦标准化立法经历了绝对强制性标准、强制标准、自愿标准为主与强制标准为辅和自愿标准四个时期。2015年颁布的《俄罗斯联邦标准化法》以自愿标准为原则,改革和完善了标准化管理工作体制和机制,为标准化工作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奠定了基础。标准化法律除了国家标准化体系文件,还有全俄技术和信息分类、团体标准和技术条件、规范汇编以及强制性标准化文件等多样化的标准种类。法律保障所有利害关系人参加标准化文件的制定,将标准交由市场主体制定。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对标准进行统一协调和监督,以此引领俄罗斯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导俄罗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地区标准和国家间标准的制定,争取国际标准的话语权。

  • 标签: 俄罗斯联邦 标准化法
  • 简介:“社会法”概念产生于19世纪的德国,是指对市场经济弊端起制约作用的社会政策机制的法律化表现。这个概念在德国经历了从“第三法域”到“法律部门”的长期讨论,最终落实在“社会福利法”,也即我们所称的社会保障法。在受德国法影响较深的东亚地区,“社会法”也是一个普遍使用的概念,但对其存在多种理解。伴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引入,中国的“社会法”讨论也开始了,且亦有逐渐缩小范畴的迹象。分析“社会法”在德语中的原始含义,并与我国的概念演变过程进行比较,有助于澄清当前的一些错误理解,少走学术弯路。

  • 标签: 社会法 法律范畴 历史研究 词义分析
  • 简介:五四宪法中所建立的国防委员会,其宪法文本规定的重要性与实践中所发挥的务虚作用对比存在着明显差异.但国防委员会在宪法中的确立,并非仅仅考虑形式包装或统战需要,而是将国家中的军事力量作为整体,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力量在宪政结构中加以整合,以此反映军事力量在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制度构建,表现出宪法来自社会的历史性构成.

  • 标签: 五四宪法 国防委员会 现代化 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