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台湾地区跨境移交受刑人员的相关规定於2013年7月实施后,2014年3月28日台湾『法务部J从大陆接回3名台籍人回台继续服刑,这是两岸根据该规定首波从大陆移交台籍受刑人回台服刑,3人将分别再服刑4至14年。3名台籍受刑人黄木树、胡清石、陈杭分别因运毒、走私枪支弹药获刑15年、死缓及无期徒刑,胡清石、陈杭服刑多年後分别减为有期徒刑。

  • 标签: 台湾地区 受刑人 大陆 枪支弹药 无期徒刑 有期徒刑
  • 简介:澳门立法会一般性讨论表决通过了《公共部门劳动合同制度》法案。该法案完善了公共部门以劳动合同方式任用人员的制度,通过创设行政任用合同、设立行政任用合同人员的返聘制度和调职制度以及订定可采用个人劳动合同的情况和聘用程序,更好地统一有关合同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并增加公共部门运用人力资源的灵活性。

  • 标签: 劳动合同制度 公共部门 澳门地区 立法完善 合同方式 聘用程序
  • 简介:2013年《看见台湾》纪录片中讲述的日月光排放污染将後劲溪染红一幕,引发民众关注。2014年6月5日台湾‘行政院’通过《水污染防治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将罚款上限由单次最高处罚60万元新台币,大幅提高到2000万元新台币,并可以追缴不法利益,此处利益包括原本应该支出而未支出的污水处理成本,其利益核算与评估办法,由主管机关负责。

  • 标签: 《水污染防治法》 台湾地区 修正草案 排放污染 污水处理 评估办法
  • 简介:西南边境民族地区边民、非边民非法出入境现象长期普遍存在,相关法治陷入困境,主要原因包括立法、执法及当地社会生活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应从出入境相关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的完善入手,探寻突破困境的相应对策。当生活逻辑与法律逻辑冲突时,不能简单的、绝对的以一种逻辑的正当性来否定另一种逻辑的正当性。解决国家边缘地带存在的特殊问题,是具有全国意义的重要问题。从导致困境的原因分析入手,突破法治困境,将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 标签: 边境民族地区 出入境 法治困境 对策
  • 简介:2013年5月8日,台湾地区对于"民事诉讼法"以及"民事诉讼法实施法"进行有史以来第20次修订,一改之前"相对独立但封闭的司法系统"的"司法文化"传统,其中涉及对诉讼中和解与调解的加强、对诉讼中和解与调解对第三人损害的救济、对司法公信力的加强、进一步分离"家事事件法"与"民事诉讼法"的管辖范围等,这是对于台湾地区司法实践中"民众对于司法制度理解程度不高"与"既有司法资源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民事纠纷"情况的回应。此次修改中所暴露出来的"过分效率化的司法结构"、"未能充分有效地运用潜在的纠纷解决资源"和"单一司法解决纠纷文化的影响"值得中国大陆引以为鉴。

  • 标签: “台湾法” 民事诉讼 司法改革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家事事件法”
  • 简介:当第一抹霞光把华夏最东端韵东北松嫩平原天空照亮,祖国南疆的北部湾也会在晨曦的暖意中慢慢醒来。当五星红旗在日害色映衬下从北京天安门广场缓缓升起,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同样会在广西友谊关前奏响。

  • 标签: 基层检察院 沿边地区 广西 边关 国庆 义勇军进行曲
  • 简介:通过西南地区D县的调查发现,当事人接受调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当事人自身的原因和其他调解参与者的影响,又有强制性因素的影响,还有调解的空间性及技巧等,这些因素都成为促使当事人接受调解的主要原因。明确当事人接受调解的主要原因,不仅能够在司法实践中更清楚地认识到调解的作用,同时也能让我们更进一步反思调解,从而构建一个更为良好健全的法院调解运行机制。

  • 标签: 法院调解 当事人 原因
  • 简介:清代中央政府对蒙古地区政教关系的法律调整始于关外时期,清军入关后其对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地区政教关系的宗教立法更加全面。其宗教立法涉及蒙古地区政治与宗教、俗权与教权、宗教组织与国家、宗教组织与地方政府几对较为复杂的社会关系,不仅具有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维护国家统一、政教分立制衡的特点,也体现了中国多民族语境下西部地区政教关系法律调整的历史复杂性特征。这些经验是不能从西方较为单一的基督教与法律的关系中获得的。

  • 标签: 清代中央政府 蒙古地区 政教关系 宗教立法
  • 简介:社会政策是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的体制性力量表征,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过程中,西部地区有着特定的现状、问题和路径。基于对目前西部地区有关社会工作方面的政策需求、政策现状以及政策特色与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到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发展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政治维稳逻辑与旧有行政格局等多方面影响和牵绊,其中最显著的问题在于,职业化推进的地方政策如果仅仅限于对中央政策亦步亦趋的地方化摹写,而不能以体现地区特色的方式大胆突破,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就会从整个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进程最大的推动因素转变为最大的阻力,从而影响社会工作职业化在西部地区的推进与发展。

  • 标签: 西部地区 社会工作 职业化 社会政策
  • 简介:2014年10月10日,为落实及遵守澳门特区在税收透明与信息交换方面的国际标准,预防清洗黑钱及恐怖主义融资,由澳门特区政府法律改革及国际法事务局特区政府财政局联合推出“关于消除无记名股票及修改《商法典》谘询文本”的公开谘询工作正式展开,至11月8日结束。

  • 标签: 《商法典》 澳门地区 修改 股票 澳门特区政府 公众
  • 简介:目次一、台湾后"五(六)都"时代群雄并起之财政争夺二、地方自治、地方财政权保障与财政收支划分(一)地方自治之概念与展开(二)地方财政权之建构与内涵(三)地方财政权保障之三阶段构造(四)"财政收支划分法"之理念定位与架构三、"财政收支划分法"之修正经纬与新版草案概说(一)"财政收支划分法"的立法历程(二)2012年"财政收支划分法"修正草案之立法特色四、"财政收支划分法"修正草案之解析(一)财政收支划分制度之法理念、

  • 标签: 地方财政 财政收支划分 地方自治 财政法学 公课
  • 简介:2014年4月9日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袁国强书面答复立法会议员提问时介绍了香港最近十多年发生的司法覆核,法律援助等统计数字。2001年到2013年,香港特区政府法律援助署就司法覆核批出的法律援助个案数目共992宗。自2007年至2013年香港终审法院、高等法院审理过而政府参与诉讼的司法覆核案件中,诉讼结果对政府有利的案件数量速速领先对政府不利的案件数量。上述司法覆核案件中,对特区政府不利的诉讼结果占比,

  • 标签: 香港特区政府 法律援助 司法 香港地区 案件数量 香港终审法院
  • 简介:(三)地方财源收入之内涵与课税权之限制1.财政收入体系之建立“财政收支划分法”中的“收入”部分,得以进行建构收入体系。E5t3学者对财政收入体系的分类的见解,例如葛克昌将之分为:(1)国家之强制性收入(基于统治权收入):租税、受益负担(规费、受益费)与特别公课;(2)国家之非强制性收入(经济活动收入):财产收入、营业盈余及事业收入、独占及专卖收入、赊借收入等。或以“公法上的金钱给付义务”概念,进行除狭义的租税外的其他非税公课体系的建立,亦有宪法上的意义存在。

  • 标签: 地方财政 财政收支划分 地方自治 财政法学 公课
  • 简介:为配合2015年1月1日起所实施第二阶段《巴塞尔协定三》的规定,2014年10月24日香港特区公布《2014年银行业(资本)(修订)规则》及《银行业(流动性)规则》。第二阶段《巴塞尔协定三》的规定是以2013年推出的经修订最低资本规定(即第一阶段《巴塞尔协定三》规定)为基础,内容涵盖:第一,多项缓冲资本要求(即“防护缓冲资本”、“逆周期缓冲资本”及适用于被视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的“较高吸收亏损能力要求”),以便推动银行累计及持有资本,有需要时可用来承受金融及经济体受压引致的冲击。

  • 标签: 资本要求 银行业 流动性 修订 香港地区 巴塞尔协定
  • 简介:目次一、概说二、美国团体诉讼文化(一)团体诉讼制度之概念(二)团体诉讼神话之兴衰(三)团体诉讼制度之演进(四)小结三、台湾之团体诉讼制度(一)以保障投资为目的(二)团体诉讼制度之理论与其沿革(三)“投保法”下之团体诉讼制度四、证券团体诉讼之本土化问题(一)法律文化之概念与移植(二)美国与我国台湾地区法律文化之比较(三)法条主义(四)台湾团体诉讼文化之特殊问题五、台湾“证券投资人及期货交易人保护法”(一)2003年“投保法”之实施(二)“投保法”团体诉讼修正之评析六、团体诉讼与证券因果关系之推定(一)美国证券交易法对因果关系之认定(二)台湾“证券交易法”第20条之构成要件七、结语

  • 标签: 证券 团体诉讼 投资人保护 司法制度 法律文化 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
  • 简介:司法公信力是民间信用的基础和核心。而虚假诉讼恶意利用司法权威,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分析温州市检察机关查处虚假诉讼案件的基本情况可以发现,虚假诉讼案件具有一定典型性并呈现出新的特点。通过分析民间金融危机过程中虚假诉讼的特点与原因,可以考虑从行业管理、权力整合、信用遏制、检察监督等四个维度予以修整,以提升检察机关发挥民事检察监督职能保障和服务民间金融改革的能力。

  • 标签: 检察监督 虚假诉讼 民间信用 司法权威
  • 简介:在台湾地区,近年来法律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而言,台湾法学界对法律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接受程度还十分有限。从知识产品生产的供需关系进行分析,影响法律经济学这一特定法学知识生产的“供给”因素包括了法学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法学研究历史发展的路径依赖;而“需求”一端则主要表现为当下的法学学术体制以及学术界之外的种种社会因素。随着学术研究的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法律经济学方法有望在未来对台湾的法学学术研究产生更大的影响。

  • 标签: 法律经济学 台湾法学 法学研究 法学方法
  • 简介:一、概述自古以来,土地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资源。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在广大农村地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鼓励农民开发利用土地。在国家以法律形式承认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的合法性之后,农村土地的承包和流转价款逐渐取代耕种土地收入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来解决了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民工因涌入城市务工与土地分离后造成大量农村土地撂荒和闲置的问题,符合物尽其用的原则;二来长期保障土地给农民带来收益。海南西部的行政建制仍以农村为主,农村人口也占绝大多数。在上述背景下,海南西部的土地开发利用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承包领域。

  • 标签: 农村土地承包 西部地区 海南省 家庭联产承包制度 土地开发利用 调研
  • 简介:刑事被害人是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之人,其在公诉案件中的诉讼地位直接决定了对其保护的程度。我国内地刑事诉讼法中虽然确定了刑事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却未赋予被害人相应的诉讼权利;在澳门地区,被害人成为辅助人后作为刑事诉讼主体,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笔者拟通过对两者的比较研究,为完善内地刑事诉讼中被害人诉讼权利提供参考。一、中国内地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法律地位从内地的刑事诉讼立法来看,被害人的诉讼地

  • 标签: 公诉案件 诉讼地位 刑事被害人 刑事诉讼法 诉讼权利 辅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