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法律法规中对于传销活动的规制主要是针对组织者和领导者制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销组织相比以往呈现三大新特点,即高度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相统一、每个传销参与者都身兼多重活动属性以及传销组织日益明显的政治化和邪教化倾向。因此,必须加强对其他传销参与者的法律规制,构建强制性心理辅导、行政处罚和刑事制裁相衔接的规制体系。

  • 标签: 传销 参与人员 法律规制
  • 简介:当前,我国风险规制领域公众参与正处在参与不足与参与过度的困境,这实则暴露出风险规制公众参与的形式化。针对这一问题,主流法律学者主张应当通过利益组织化建构所谓的公众参与利益代表模式来解决公众参与形式化的问题。从理论渊源上考察,公众参与的利益代表模式遵循多元主义的政治哲学传统,强调通过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对抗、竞争、博弈来对风险规制决策施加影响。然而,这种公众参与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在现代社会中,民主的实质是协商论辩而非对抗妥协,因此在风险规制参与模式上应当向协商转向,建构一种以协商民主为理论基础的风险规制公众参与模式,借由多元主体的协商对话来强化公众参与,克服公众参与的形式化,最终塑造风险规制决策的正当性。

  • 标签: 风险规制 公众参与 利益代表模式 协商模式 协商民主
  • 简介:2005—2016年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系统的数据表明,我国立法电子参与的人数规模有限且参与度较低;评论意见总量较少且结构不均、深度不足;各法律部门法律草案的电子参与状况差别显著。这源于公民参与动力不足且参与能力有限;现有制度设计未完全契合电子参与的客观运行规律;数字鸿沟和公众信息获取媒介习惯改变带来客观挑战;征求意见系统用户体验性差增加了参与成本。对此,要提升我国立法电子参与的有效性,应首先引入电子参与法律制度和多元评估机制,以增强公众参与动力;其次,应优化整合参与渠道、推动多元化参与方式并建立常态智能的反馈机制,以契合电子参与客观运行规律;最后,应转换系统运行逻辑、提升系统用户易用性,并探索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型参与”模式。

  • 标签: 电子参与 法律草案征求意见 民主立法 立法公开 智慧型参与
  • 简介:随着住宅小区的不断增加,单个小区规模越来越大,业主维权意识的逐步提高,小区内业主与物业、业主与业委会、业主与业主、业委会与物业等主体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比如物业收费、服务质量,业委会的组建、换届和运行,资金管理与使用,规划变更、车位不足、噪音扰民等问题。在小区内部矛盾不能有效化解的同时,承担指导、协调、监督、管理等职责的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在协调过程中.

  • 标签: 操作实务 实践 治理 公证 物业收费 资金管理
  • 简介:为保障未成年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权益,近日,南宁市良庆区检察院举办合适成年人聘任暨参与刑事诉讼活动培训大会,帮助学员熟悉和掌握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的实质和内涵,进一步明确合适成年人存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推动该项工作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 标签: 刑事诉讼活动 未成年人 合适成年人 人参 专业化发展 合法权益
  • 简介:井陉县人大常委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探索如何依法履行好监督职责,逐步实现由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迈进。受浙江省温岭市人大参与式监督的启发,积极探索参与式监督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在调研视察工作中听取报告、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提出建议、批评意见或形成初审报告,还对对口人大代表、业务单位职工、相关企业人士等群体进行广泛的走访、电访,掌握全面详实的材料,为提出公正、合理、准确的建议意见或审议意见奠定基础。

  • 标签: 人大常委会 监督职责 参与式 井陉县 视察工作 监督方式
  • 简介:现代社会频发的群体性事件与邻避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不足不无关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的不足,既有程序性法律规范不完善的原因,也有司法救济不利的原因。因此,必须以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为基准对现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行政程序规则和司法审查规则加以重塑和完善。一方面,为实现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中应当加强公众参与的程度、延长参与的时间;另一方面,为保障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必须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实质性审查。以此,建立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法律保障机制。

  • 标签: 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正当法律程序 司法审查
  • 简介:根据参与诉讼的方式、享有诉讼权利的状况以及对诉讼进程的影响力的不同,可将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区分为"强参与"与"弱参与"两种模式。对于刑事速裁程序中的被害人参与而言,由于刑事速裁程序的价值取向独特,其并不能被归纳为纯粹的"强参与"或者"弱参与"模式,而应定位为以"弱参与"模式为基准,同时强调被害人的诉讼参与性以及程序影响力的一种混合模式。在被害人参与刑事速裁程序的具体方式中,影响程序启动、接受道歉并获得赔偿具有明显的"强参与"特征,而提出量刑意见、请求抗诉则呈现出"弱参与"的状态。两种模式的共存可能对诉讼效率与程序公正分别造成影响。为了完善刑事速裁程序中的被害人参与制度,应尽量化解两种参与模式的冲突,正确认识被害人对于速裁程序启动的影响力,赋予其一定的量刑建议权,并明确规定其享有抗诉请求权。

  • 标签: 刑事速裁程序 被害人 强参与 弱参与 模式
  • 简介:人民陪审制度在我国诉讼中有重要的地位,受“陪而不审”“合而不议”等问题的困扰,实施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对人民陪审员参与行政审判的调查分析发现,这些问题根源于人民陪审员制度本身存在着陪审员的角色定位不清晰、现有机制不完整、法官的“合议庭依赖”社会各界对陪审员要求迥异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人民陪审员制度设立目的出发,准确定位角色,并对人民陪审员在诉讼中的作用分阶段进行设计,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 标签: 人民陪审员 行政审判 实效性 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