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学界和社会迄今难以摆脱人治时代政策等于红头文件治国的心理阴影,仍普遍将政策与法对立,将对人治的恐惧迁怒于政策,把政策视为人治或人治的手段。然而,政策不是人治,在当代法治条件下,政策已然成为法治的有机、内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是一个被忽略的问题。

  • 标签: 化政策 政策化 政策法治化
  • 简介: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明确指出要严格治理行政决策不作为的行为,着力提升行政决策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实践中,行政决策不作为有着较强的隐蔽性和破坏性,对于法治政府的建设有着重大的阻碍。为此,应当从理论上对行政决策不作为加以界定,并以其面临问题和成因的分析为媒介,来探究如何通过法治手段来完善行政决策权的边界,从而制定严密的行政决策不作为的监督体系,为法治政府建设涤清障碍。

  • 标签: 行政机关 行政决策 不作为
  • 简介:信访法治改革一直被视为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实现行政信访、复议、行政诉讼等各类救济机制之间协调配合的改革突破口。尤其是近年来,中央围绕信访法治进程从程序建制、信息建设以及清单渠道分流等制度面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然而,这些法治改革举措在自上而下的政策传导过程中遭遇了诸多制度悖论。信访救济的法治趋势不仅可能会给基层治理模式带来冲击,更可能形成群众路线与法治主义之间的内嵌冲突,如何处理信访法治主义与群众路线之间的制度张力,并无损信访制度对于政治合法性的续造功能,将是行政信访法治改革的棘手议题。另外,从国家救济体系的角度观察,相比于行政诉讼等传统司法救济模式,对于当事人的渠道选择倾向而言,行政信访体现出明显的制度竞争优势,从而导致各类救济渠道之间的比例失调,信访法治改革应当具备一种国家治理体系构造的整体思维,行政信访的后续改革亟须各类司法救济渠道自身制度能力的提升配合。

  • 标签: 行政信访 程序建制 群众路线 制度悖论 项目制
  • 简介: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如何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事关国家建设、社会治理全局。目前学界对国家治理现代过程中法治与德治关系的论述主要有吸收论、并行论、并重论三种观点,但这三种观点都存在着一定的理论缺陷。从法治与德治的理论界定入手,分析当前学界关于二者关系的相关观点,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应为: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应坚持法治为主德治为辅,法治是德治的支撑点,德治是法治的辅助和补充手段。

  • 标签: 国家治理现代化 法治 德治 法主德辅
  • 简介:在中国,注重并保障社会权利是实现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政治要求,也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人权事业的重要实践。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探索和实践,我国已完成社会权利及其保障的基本制度建构。步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时,尽管仍面临诸多问题,党的十九大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所提出的新发展要求,为我国社会权利及其保障事业的公平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前行方向。法治是新时代中国社会权利发展的有力支持和切实保障。

  • 标签: 社会权利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法治化
  • 简介:南阳市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努力建设法治南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不断开创全面依法治市新局面,把南阳高质量发展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 标签:
  • 简介:法治思想在《管子》中占有重要份量,包含了法、术、势思想,法的各个要素,法与经济、法与国家、法与百姓、法与无为、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本法与部门法的具体规定等。这套完整的法治体系,上承商鞅,下启韩非,取道家的自然观而不绝礼弃学,取法家的重型理论而不否定德礼教化,取儒家的伦理道德而不法古守旧,开创了“以法治国”理念的先河。《管子》的法治思想具有独特性,尤其是关于道义与法律的观点、法立令行等思想,对我国当前实施的“依法治国”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管子 法治 以法治国 依法治国
  • 简介:法治的“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通过价值理性、价值真理的视角发现法治作为固有价值、构成性价值的本来涵义,即以规则之治为载体,以宪法和法律至上为基本原则,以严格实施法律规范、程序与制度为存在形式并以公共政治的规范化为实质;二是指赋予法治以神圣性的价值基础,它作为“道”,体现为法治捍卫公民的自由,保护共和国全体公民的人权和尊严。法治的“形”指法治的形式性,它使法治具有生命。它的出现在我国具有历史基础,但它的实现需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达成共识、需要人们有意识地进行制度建构及社会的健康发展。法治的“魂”与法治的“形”二者之间关系密切,法治的“魂”赋予法治以“形”。法治与德治在规范方式、形成方式、内容、表现形式、实施方法等多方面均存在不同,它们各有其特定的涵义和功能,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各自独特的重要作用并相互促进。

  • 标签: 法治 价值理性 法治的形式性 德治
  • 简介: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要求,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最大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城乡二元结构,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首先要彻底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转变人们对农村的固有认识。而转变面貌的关键在于转变农村的治理方式,现有农村治理方式法治缺乏,带来了权力的滥用、阶级利益的固化、民主的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呼吁法治治村在农村的运用,法治治村不仅能解决现有治理方式带来的弊端,还能够规范村级政权的运行,保证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文明和谐社会的实现创造条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奠定基础。

  • 标签: 依法治国 治理方式 法治治村
  • 简介:左海聪曾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国际法系、海牙国际法学院和罗马国际统一私法协会进行合作研究,曾为美国乔治顿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富布赖特研究学者。主要研究国际法领域的相关问题,他对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走在该领域最前沿的法学家之一。

  • 标签: 左海聪 自贸区 法治化 一带一路 国际商法 营商环境
  • 简介:法治是一种合作性秩序,但同时也是一种对抗性秩序,这种秩序存在着秩序盲区、高成本和励讼等问题。引入礼来优化法治可以填补法治的秩序盲区、预防和过滤诉讼并适应中国国情需要。社会秩序存在第一性秩序和第二性秩序之分。第一性秩序是没有对抗和强制的社会秩序,如礼俗或宗教信仰所维持的秩序;第二性秩序是第一性秩序遭到破坏后依靠强力来维持的秩序,法治属于这种秩序的典型形态。第二性秩序需要通过第一性秩序才能完美地发挥秩序作用。礼让性秩序是一种无需强力维持的第一性秩序,是通过教化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情绪和习性来实现的秩序,它可以和法治相容并存,并弥补对抗性秩序的不足。把握传统礼乐文明的精神,建立适应现代文明的新礼俗,不仅可以接通中国传统文明的断脉,而且还可以使中国法治得到优化,彰显法治的中国特色。

  • 标签: 中国法治 礼让性秩序 对抗性秩序 礼法并重 新礼
  • 简介:公民德性是人在与公共生活相关的审议与行动中,超越个人善、推进公共善的确定倾向.公民德性从树立法治观念、参与公共讨论、参与政治事务的方面塑造“好公民”,为法治发展奠定基础,提供动力.中国已经处于法治转型的关键时刻,为了解决政府主导型模式带来的弊端,完成法治的正当性供给,需要发挥并培育公民德性.目前,中国公民德性的养成存在政治体制、法律制度、历史传统等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立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为中国公民德性的养成提供更好的条件.

  • 标签: 公民德性 法治转型 法治观念 公共讨论 政治参与
  • 简介:一、今后立法的政策主题从2017年7月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到现在的一年间,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事业经过了一个严峻的整顿过程,集中处理从2014年到2017年快速膨胀间出现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随着2018年4月财政部管理的项目库的整顿清理告一段落,政府管理机构开始发出整顿再起步的一系列积极信号,对此业内做出许多积极反应,对法律问题的关注尤其是有关立法问题的研讨再度活跃起来。

  • 标签: PPP 行政法 政府管理机构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法治 立法问题
  • 简介:5年前,我从长江之滨的铜陵来到琅琊山下,担任安徽省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在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开启了与司法的情缘。5年,在时光隧道里刹那一瞬,但在有限的人生里还是相当漫长。这5年,恰是司法改革春风化雨、落地生根的5年。

  • 标签: 法治理想 中国农村改革 司法改革 法院院长 司法队伍 滁州市
  • 简介:【专题导引】法治在西方历史上有久远的传统,但也历经古代、中世与现代的数次嬗变,衍生出神权法治与世俗法治、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英美法治与德日法治、自由法治国与社会法治国等诸多类型。在近代中国引进西法的过程中,亦有法家法治与泰西法治之辨。但时至今日,法治的中西古今之变仍有待廓清,其嬗变轨迹与内在理路亦有深入阐发之必要。

  • 标签: 实质法治 近代中国 世界 转型 嬗变轨迹 西方历史
  • 简介:2018’辽宁政法理论年会以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政法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司法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法治”为主题,组织辽宁省政法系统的法律工作者及研究人员围绕辽宁法治建设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就司法体制改革与公平正义、社会治理现代法治保障、司法实务问题及社会矛盾化解法治等多个论题展开深入研讨,展示了辽宁政法系统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 标签: 司法体制改革 社会治理 法治化
  • 简介:人民法院组织法修订草案二审稿6月19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要求法官从事超出法定职责范围的事务。草案二审稿规定,对于领导干部或者人民法院内部人员干预司法活动、插手过问具体案件处理的,办案人员应当拒绝并全面如实记录,由有关机关根据情节轻重追究行为人的责任。(6月19日新华网)“官司一进门,两头都托人。”一段时间以来,在影响司法公正的诸多因素中,各级领导干部的不当干预占比较高,民怨颇深,影响最大。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司法环境已有很大改善。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通过批条子、打招呼,甚至出“公函”等手段影响办案的现象仍屡有发生。这给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公正审理案件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导致“金钱案”“关系案”和“人情案”时有发生,最终造成司法不公、冤假错案、司法腐败等社会乱象。

  • 标签: 司法活动 法治建设 人民法院组织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任性 领导干部
  • 简介:目次一、判例研究对法学教育的意义二、判例研究与案例的选取三、判例研究中的出发点四、确定同案的标准五、裁判要旨的确定方式六、判例中的规范七、先例的确定八、判例的射程距离陈越峰:非常荣幸,今天请到四位老师比较集中地做关于判例研究及其方法的访谈。

  • 标签: 裁判要旨 要件事实 指导案例 判例研究 行政法学 法学教育
  • 简介:夏:梁老师,您好!非常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访谈.我们知道,中国当下的法治运动可以追溯到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自那时起到今天,已经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您认为,在这场法治运动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 标签: 法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授 德治 运动
  • 简介:7月27日,由河南省法学会主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省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承办,主题为'自贸区建设法治研究'的第三届'法治河南青年论坛'在郑州举行。在论坛的学术交流环节,十余位专家学者分别针对'自贸区建设法治研究''自贸区商事活动规范研讨''自贸区法律纠纷解决机制研讨'等专题从不同角度对自贸区建设中的相关法律问题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记者梳理精选其中的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 标签: 自贸区 法律服务体系 仲裁规则 青年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