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0—2019年福建淋病时空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0—2019年福建各县区报告的淋病病例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采用OpenGeoda 1.12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用莫兰指数(Moran′s I)作为统计量,SaTScan 9.6软件进行时空聚集性分析,探索高风险地区。结果2010—2019年福建共报告56 053例淋病,2010—2013年报告发病率小幅增长,2013—2014年降低,2014—2018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年均增长8.36%,2019年报告发病率又出现大幅下降。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2010—2019年全局Moran′s I值为0.48~0.65(P < 0.05),存在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福建淋病聚集类型主要为高-高、低-低和高-低聚集,近年来高-高聚集区有扩大趋势,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于厦门市思明区和湖里区,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晋江市、石狮市和南安市。时空聚集性分析显示,一级时空集聚区为厦门市辖区和泉州市中心城区及晋江市、石狮市和南安市,聚集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结论福建淋病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近年有逐渐扩大趋势。厦门市辖区和泉州市中心城区以及周边县区应作为重点防控区域。

  • 标签: 淋病 时空聚类分析 空间自相关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福建感染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为感染科护士的分层培训、考核等提供量化依据,同时为感染科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及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8~9月福建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的感染科护士419名,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国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19名福建感染科护士核心能力总分(145.21±41.74)分,核心能力7个维度中,伦理与法律实践得分(2.72±0.80)分,其次为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2.68±0.73)分,临床护理、教育与咨询得分最低,分别为(2.57±0.80)分、(2.54±0.84)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护龄、技术职称对护理核心能力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护龄、技术职称是影响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福建感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中等,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着重加强教育与咨询及临床护理能力的培养。

  • 标签: 感染科 护士核心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6-2020年福建乙型肝炎(乙肝)疫情重复报告情况,为改善乙肝疫情监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乙肝报告卡,根据卡片有效证件号等填报信息提取本研究纳入卡并划分为重复报告卡(重卡)和无重卡,运用SAS 9.4软件分析重卡构成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2016-2020年福建累计报告乙肝报告卡314 551张,其中本研究纳入卡占90.93%(286 020/314 551)、重卡构成比为10.48%(29 982/286 020)。2016-2020年各年度内重卡构成比介于2.98%~3.71%、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Z=2.26,P=0.024)。纳入卡时间跨度为1~5个年度时,重卡构成比依次为3.17%、5.40%、7.74%、9.27%、10.48%,纳入卡的时间跨度越长重卡构成比越高(Z=128.16,P<0.001)。全省10个地区的重卡构成比介于5.44%~13.48%,在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050.41,P<0.001),总体呈随着报告发病率的上升而上升趋势(Z=26.92,P<0.001)。在乙肝高发病率地区与低发病率地区间,重卡构成比与病例性别、年龄、病例类型间的关联性存在明显差异。结论2016-2020年乙肝重复报告疫情已严重影响了福建报告发病率,应建立跨年度、跨地区乙肝疫情监测机制,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增强重复报告情况控制、改善乙肝疫情监测管理。

  • 标签: 乙型肝炎 发病率 传染病报告 网络直报 重复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福建2018年输入性B3基因型麻疹病毒的病原学特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筛查和扩增麻疹病毒核酸阳性咽拭子及Vero/Slam细胞培养阳性产物。对麻疹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634个核苷酸片段进行扩增测序,比对分析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结果分离获得2株麻疹病毒株,18条病毒核酸序列。所有福建株在亲缘关系上与WHO B3基因型参考株同属一个分支,其中标本MV18-41和MV18-42与2018年分离于中国香港地区的毒株(HongKong.CHN/35.18)核酸同源性为100.0%;其他毒株序列与2018年分离于日本的毒株(Mvs/Osaka.JPN/38.18/B3)同源性最高(99.9%)。福建株与除B3基因型外,23种WHO不同麻疹基因型参考株之间比较,福建株与B1基因型参考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差异性最小,分别为95.1%~95.4%和95.3%;与H1基因型参考株同源差异性最大,其中与中国目前优势流行的参考株MVi/Hunan.CHN/0.93/7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差异分别为88.7%~89.0%和87.3%;在病毒N蛋白羧基末端150个氨基酸位点上,福建株与疫苗株(Shanghai-191)之间存在13个变异位点,但这些位点并未引起该蛋白区域的功能变化。结论福建成功分离获得2株B3基因型麻疹毒株,B3基因型麻疹病毒是福建发现的新基因型麻疹病毒,在补充和丰富福建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本底资料的同时也进一步警示必需加强输入性病例的监测,才能更好地完成福建麻疹病毒的控制和消除工作。

  • 标签: 麻疹病毒 B3基因型 病毒学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福建2014—2019年不同基因型麻疹野病毒流行情况,为制定后续麻疹防控策略,完成消除麻疹目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福建2014—2019年麻疹发病监测数据及各地市上送的麻疹疑似病例咽拭子样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麻疹病毒N蛋白羧基端450个核苷酸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鉴定和分析。结果2014—2019年福建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1 102例,年发病率为0.47/10万;实验室共接收咽拭子标本884份,获得除疫苗株外麻疹病毒N蛋白羧基端450个核苷酸序列179条,其中110条为H1基因型麻疹毒株序列,43条为B3基因型麻疹毒株序列,26条为D8基因型麻疹毒株序列。福建H1基因型麻疹病毒属于H1a基因亚型,存在两个分支,有19种不同的变异序列毒株,部分毒株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麻疹毒株高度同源(99.8%~100.0%);福建B3基因型麻疹病毒存在6个变异序列毒株,与国内外流行的B3型麻疹毒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8.4%~100.0%,其中部分毒株与2018年的香港HongKong.C HN/35.18/B3毒株同源性为100.0%,与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的B3基因型毒株高度同源(99.8%);而福建D8基因型麻疹毒株存在5个变异序列毒株,部分毒株与2014年越南的HoChiMinh.VNM/11.14/MV95毒株、2019年日本的MVs/KobeC.JPN/28.19/19MR69毒株、2018年的泰国MVs/Samut_Sakhon.THA/8.18毒株高度同源。结论2014—2019年福建共发现三种不同基因型别的麻疹野病毒(H1、B3、D8型)流行传播,其中H1a基因型依然是福建的本土流行基因型,B3和D8基因型麻疹病毒为福建输入性基因型毒株,并引起有限的传播流行。结果提示福建近年来麻疹本土病例虽有所减少,但境外输入病例的风险在增大,后续应加强境外输入病例的监测。

  • 标签: 麻疹病毒 B3基因型 D8基因型 病原学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福建甲状腺功能(简称甲功)正常成人血清碘医学参考值范围。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在福建碘适宜的3个地区选取年龄为16 ~ 60岁且在当地生活5年及以上的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采集尿样、血样,检测尿碘、血清碘以及甲功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以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采用百分位数法建立甲功正常成人血清碘95%医学参考值范围,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甲功正常成人血清碘与甲功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共检测149例甲功正常成人,尿碘中位数为119.45 μg/L,处于碘适宜水平(100 ~ 199 μg/L);血清碘为(61.35 ± 16.20)μg/L,甲功正常成人血清碘95%医学参考值范围初步定为34.36 ~ 97.17 μg/L。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碘与FT4水平呈正相关(r = 0.17, P = 0.035),与其余甲功指标均未见相关性(P均> 0.05)。结论成功建立了福建甲功正常成人血清碘医学参考值范围,为成人个体碘营养情况判断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血清 成人 参考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2016年度福建放射治疗应用基本情况。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通过普查的方法搜集全省放射治疗单位的放射治疗及其配套设备的种类与数量、放射治疗工作人员数以及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工作开展情况,统计26家医院的放射治疗患者和门诊量等数据。通过相关性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模型来估算全省的放射治疗患者总数。结果2016年福建有32家放射治疗单位,放射治疗设备62台(套),模拟定位机33台,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57套,放射治疗工作人员762名,可搜集到的26家医院的放射治疗患者共计15 156人。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医用电子加速器的应用频度与门急诊和住院量,放射治疗工作人员数,加速器设备数呈正相关(r=0.311、0.893、0.956,P<0.05);后装治疗的应用频度与门急诊和住院量、放射治疗工作人员数、后装设备数呈正相关(r=0.307、0.966、0.988,P<0.05)。通过估算得到福建2016年度放射治疗应用频度为0.54例/千人口。经调查各单位基本都能按照规定开展加速器输出剂量校准,但晨检仪、井型电离室等放射治疗质控设备的配置明显不足。结论近几年福建的放射治疗发展较快,规范、加强应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监督应当作为将来放射治疗管理的关注重点。

  • 标签: 放射治疗 频度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医用电子加速器 后装近距离治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福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的流行现状,为开展控制评价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在福建36个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县(市、区)的所有病区村,调查改水情况、生活饮用水氟含量和当地8 ~ 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抽取25岁及以上成人调查尿氟含量及氟骨症病情。结果共调查153个病区村,所有病区村均改水,改水工程末梢水氟含量范围为0.00 ~ 1.05 mg/L,合格率为100.00%(153/153);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为95.42%(146/153);8 ~ 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2.72%(76/2 789),氟斑牙指数为0.07;不同年龄、不同人口受益率地区的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成人(n = 3 765)尿氟几何均值为0.80 mg/L;成人氟骨症检出率为2.00%(6/300)。结论福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改水。

  • 标签: 饮用水 氟中毒,牙 改水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福建、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碘缺乏病实验室的外质量控制(简称质控)考核结果,促进各级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升。方法2019年福建1个省级和9个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碘缺乏病实验室参加了尿碘、盐碘和水碘外质控盲样考核;84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碘缺乏病实验室参加了尿碘、盐碘外质控盲样考核。收集各项外质控考核结果并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市级碘缺乏病实验室的尿碘、盐碘和水碘考核合格率均达到100.0%(10/10);县级碘缺乏病实验室尿碘考核合格率为96.4%(81/84),盐碘考核合格率为100.0%(84/84)。结论福建、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碘缺乏病实验室的整体检测能力维持在较高水平,部分县级碘缺乏病实验室尿碘检测能力仍需提高。

  • 标签: 实验室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9年漳州市本地登革热疫情病原学特征及可能的传染来源。方法采集疑似登革热患者急性期的血清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进行病毒检测和血清分型。对于阳性标本,通过RT-PCR扩增E基因的全长片段,并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2019年漳州市共有登革热本地病例98例,集中在诏安县、龙海区、云霄县3个区县。本研究中选取了代表各区县不同来源的14株登革病毒E基因序列,其氨基酸序列毒力位点分析发现本地流行株均属于毒性相对较强的毒株,系统进化树显示本地流行株均为DENV-I,其基因型为I型,分为a、b、c进化分支。a进化分支包含了所有诏安县和龙海区序列,又分成了3个亚分支,b、c进化分支均为云霄县的序列,除诏安县深桥镇和龙海区海澄镇的毒株关联度较高,其余地区均局限于各乡镇所在范围,且各进化分支均与同年流行的国内其他地区及东南亚相应国家较为接近。结论2019年漳州市登革热本地疫情暴发存在多个输入来源,可能是由国内其他地区或者东南亚国家的登革热输入病例引起的,同时存在本地的跨县域传播可能。

  • 标签: 登革热 登革病毒 E基因 系统进化树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2020年福建常住居民健康素养基本技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20年4—11月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及随机抽样法选取福建13个县(市、区)的3 304名15~69岁城乡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入户问卷调查。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依据,问卷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方面,共50道题,其中基本技能12道题,总分16分,以≥13分判定为具备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共发放问卷3 304份,收回问卷3 304份,收回有效问卷3 250份。根据福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监测过程中收集的基础数据对样本进行基础权重、无应答、事后分层调整等,获得具有全省代表性的数据。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020年福建常住居民健康素养基本技能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据加权后的数据统计,2020年福建常住居民健康素养基本技能水平为26.02%,其中城市高于农村(35.00%比20.15%),年龄25~34岁(35.36%)、文化程度高(大专/本科及以上47.20%)、公务员(47.49%)和医务人员(44.00%)、患有慢性病(27.04%)、健康状况较好(31.31%)者具备率均较高(均P<0.05)。基本技能12道题目中,6道题目正确率≥50%,正确率最高的题目是“当地发生烈性传染病后的正确做法”(88.2%),正确率最低的题目是“正确识别标签上印有‘OTC’的药品”(28.7%)。文化程度(不识字/少识字,OR=0.036,95%CI:0.018~0.073;小学,OR=0.091,95%CI:0.053~0.155;初中,OR=0.230,95%CI:0.148~0.357;高中/职高/中专,OR=0.351,95%CI:0.232~0.532;大专/本科及以上,OR=1.000)与居民健康素养基本技能水平呈正相关(P<0.001)。结论2020年福建常住居民健康素养基本技能水平整体较高,文化程度是其正相关因素。

  • 标签: 居民 健康素养 基本技能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5-2020年福建钩端螺旋体(钩体)病流行状况,为钩体病风险评估和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钩体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和2015-2020年17个监测点,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空间自相关方法进行分析,对捕获的鼠脏器进行钩体培养,鼠血清、健康人血清和医院送检的患者血清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分析鼠间和人群钩体病感染状况。结果2015-2020年福建钩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共报告176例。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表现为双峰分布。病例以农民为主,占49.43%(87/176),年龄以30~69岁组为主(85.80%,151/176),男女性别比为3.51∶1(137∶39)。空间自相关分析提示钩体病有高值或低值聚集区存在,整体聚集性较明显。2015-2020年监测点鼠的捕获率平均为6.96%(1 519/21 838),黄毛鼠、黄胸鼠和针毛鼠为主要鼠种,鼠血清钩体抗体阳性率平均为28.64%(252/880),感染菌群爪哇群占56.75%(143/252)、秋季群占17.46%(44/252)。健康人群血清钩体抗体阳性率为16.13%(254/1 575),感染菌群秋季群和澳洲群占71.65%(182/254)。医院送检患者钩体病的确诊率为2.23%(188/8 431),感染菌群秋季群占56.38%(106/188)、七日热群占19.68%(37/188)。结论2015-2020年福建钩体病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呈明显的地域聚集性和季节性,高值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闽北、闽西及闽中地带。鼠类感染菌群主要为爪哇群和秋季群,健康人群血清钩体抗体阳性率逐年下降,秋季群和七日热群是福建人群钩体感染的主要菌群。

  • 标签: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特征 空间自相关 感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0年夏季福建宁德港地区(宁德港)鼠形动物携带汉坦病毒基因特征及遗传进化关系。方法夹夜法采集宁德地区鼠类,提取鼠形动物肺组织RNA,用汉坦病毒检测试剂盒对样本进行检测,阳性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对序列进行相似性、遗传与变异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112只,汉坦病毒阳性率为6.25%(7/112),其中包括褐家鼠5只,黄胸鼠2只;对阳性样本测序,获得2条汉坦病毒的基因全序列(分别命名为:FJ35和FJ36,GenBank登录号:MW449188~MW449193),全基因组序列均来自雄性褐家鼠;序列比对发现该样本所携带病毒属于汉坦病毒基因型汉城病毒(SEOV),与山东汉坦病毒分离株JX20140581和LZSF21之间核苷酸相似性较高为99%;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该阳性样本所携带病毒属于S3亚型,与浙江、山东以及东北地区汉坦病毒分离株Z37、LZSF21和zy27、Gongzhuling415等属于同一亚型;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与国际标准株SEOV80-39 M片段编码的氨基酸相比,FJ35和FJ36第81位谷氨酰胺(Q)变为精氨酸(R);与FJ372核蛋白氨基酸相比发现N259S变异。结论2020年夏季宁德港鼠形动物汉坦病毒阳性率较高,存在人群自然感染和流行的风险;形成该疫源地的病毒来自山东某疫区的可能性比较大,需要做好港口鼠形动物的输入性防控;2株阳性样本所携带病毒属于S3亚型,与周围地区病毒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较高,但糖蛋白及核蛋白氨基酸存在一些微小的变异,可能引起相关抗原性的改变。

  • 标签: 汉坦病毒 基因变异 遗传进化 鼠形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从福建2016年输入性黄热病病例标本中分离黄热病毒(YFV)并分析其生物学特征。方法将16份黄热病毒核酸阳性血清、尿液、唾液样品分别接种C6/36细胞,YFV实时荧光RT-PCR法鉴定检测培养物中特异性病毒核酸,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病毒全基因序列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从1例患者发病后3天的血清样品分离到一株病毒,通过YFV实时荧光RT-PCR鉴定为YFV病毒;BLAST分析显示该毒株全基因序列与2016年我国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中分离得到的毒株CNYF01R/2016(KX268355)序列完全一致;系统进化树显示该毒株与1971年安哥拉流行株Angola71分属同一进化树分支,与疫苗株17D vaccine strain(X03700)存在明显的差异,表明本研究分离到的YFV毒株是属于安哥拉型YFV野毒株。结论福建成功从2016年输入性黄热病病例样品分离到一株安哥拉型YFV毒株。

  • 标签: 黄热病 黄热病毒 病毒分离 高通量测序 系统进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从一起经货轮输入的新冠肺炎(COVID-19)聚集性病例标本中直接测定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全基因组序列,并从全基因组水平分析2019-nCoV的基因组变异特征,追溯病毒的潜在来源。方法采用2019-nCoV全基因组靶向扩增结合Ion S5二代测序的技术,对来源于同一艘货轮的8例COVID-19确诊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应用在线分析平台,判断病毒型别,分析病毒突变位点。利用进化分析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病例流行病学资料,推测病毒的来源。结果成功测序获得8条长度为29 822~29 865 bp的2019-nCoV全基因组序列,平均测序深度为11 928×~33 588×,基因组覆盖度为99.73%~99.87%;Pangolin分型结果显示8个2019-nCoV基因组均属于VOC/Delta(B.1.617.2)进化分支;全基因组突变分析显示,与武汉参考株(NC_045512.2)相比,8个2019-nCoV基因组序列核苷酸突变的中位数为35个(31个~38个),氨基酸突变的中位数为26个(24个~28个),突变位点分布于8个编码区(ORF1a、ORF1b、S、ORF3a、M、ORF7a、ORF8、N);进一步分析发现8个2019-nCoV基因组中含有23个属于2019-nCoV Delta(B.1.617.2·AY.2)变异株的特征性突变位点;但因8个2019-nCoV基因组间的突变位点并非完全重合,且流调报告显示货轮中途经停多个口岸且有人员更替,故推测该起聚集性COVID-19疫情可能有不同传播来源;进化分析显示,8个2019-nCoV序列共同处于B.1.617.2进化分支的AY.2子分支上,同Pangolin分型及突变分析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从一起经货轮输入的COVID-19聚集性疫情病例标本中测序获得8个Delta变异株全基因组序列,本研究所构建的测序方法和分析结果可在COVID-19防控中为2019-nCoV的变异分析和病例溯源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Delta变异株 高通量测序 全基因组 变异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福建南平市建阳区两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为毒蘑菇中毒处置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事件病例资料、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收集剩余可疑毒蘑菇样品并到患者采集蘑菇地点的同一枯死树干和倒伏腐木上采集样品,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事件进行分析处置。结果2018年11月24日和26日,南平市建阳区两自然村的外来务工人员8人和2人分别采食野生蘑菇,于餐后10~90 min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送医就诊,诊断为毒蘑菇中毒,以胃肠炎为主要中毒表现。进一步分析发现毒蘑菇食用量越大,潜伏期越短,恶心、呕吐持续时间越长。入院后及时给予洗胃、导泻、抑酸护胃、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1~3 d出院。毒蘑菇样本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为日本类脐菇(Omphalotus guepiniformis)。结论两起事件均为误采误食日本类脐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主要引起胃肠炎型症状,未造成其他脏器损伤,预后好。应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毒蘑菇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预防中毒事件发生。

  • 标签: 日本类脐菇 毒蘑菇 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 物种鉴定
  • 简介:摘要区域导航是航空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目前新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兴导航模式。这种导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交通拥堵和繁忙的状况,也使得机场的延误率有大幅度的降低和减少。在这里我们主要通过对区域导航的各种优势以及不足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探讨出区域导航的优点以及整个区域导航为后面的航空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在此重点讨论了区域导航在中国的发展形势,并根据我国的独有的基本国情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做出了未来的发展规划和进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持续监测12岁以下儿童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 PV)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 NA)水平,确定疫苗转换对目标儿童N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和完全随机抽样方法,从福建9个设区市抽取<12岁儿童,采集血标本,应用微量中和试验进行NA测定。结果调查<12岁儿童2 134名,PVⅠ型和PV Ⅲ型NA阳性率分别为98.64%和95.83%;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 GMT)分别为1∶259.35和1∶105.14,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与三价减毒活疫苗(trivalent oral poliovirus vaccine, tOPV)相比,二价减毒活疫苗(bivalent oral poliovirus vaccine, bOPV)和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 IPV)能分别诱导产生PVⅠ型和PV Ⅲ型的GMT值更高。在182名<5岁儿童中,PVⅠ型、Ⅱ型和Ⅲ型NA阳性率分别为97.25%、76.37%和92.86%,3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 P=0.000),PVⅡ型显著低于PVⅠ型和PV Ⅲ型(PVⅡ型VS PVⅠ型:χ2=34.65,P=0.000;PV Ⅱ型VS PV Ⅲ型:χ2=18.99, P=0.000);3型GMT分别为1∶368.96、1∶23.06和1∶183.1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156.54, P=0.000),其中以PVⅠ型为最高,PV Ⅲ型次之,PVⅡ型最低(两两比较P值均为0.000)。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显示,最后一剂脊灰疫苗接种时间距调查时间间隔对PVⅠ型和PVⅢ型GMT值有影响,不同接种模式仅对PVⅠ型GMT值有影响,但年龄可能是混杂因素;而对PVⅡ型均无影响。结论疫苗转换后儿童PVⅠ型和Ⅲ型NA水平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但<5岁儿童PVⅡ型抗体水平则相对较低,需加强监测。

  • 标签: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中和抗体 免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