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是治疗肝左外叶疾病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单中心病例,探讨钉法在肝左外叶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中转开腹及术后肝功能、机体应激、肛门恢复和住院时间方面钉法优于常规组。证实钉法肝左外叶切除术简单易行、安全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以目前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所接受的肠道病毒分界标准为基础,通过客观地比较全基因组/多聚蛋白相似值,试图寻找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来对新的肠道病毒进行的分类。方法分析960株肠道病毒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的比对相似值(pairwise identity scores,PIS)的频率分布图,观察在不同肠道病毒型别、不同种及不同属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分类界限,结合病毒聚类和系统发育树的结果寻找能够区分肠道病毒不同种/属的标准。结果肠道病毒不同种间及与相近病毒属之间在全基因水平上存在比较好的PIS分类界限。多聚蛋白核苷酸PIS为0.657和0.536时可对肠道病毒进行可靠、稳定的种和属的分类。结论肠道病毒多聚蛋白核苷酸序列间PIS在种和属水平上具备明显的遗传边界,并能够简单、可靠地用于肠道病毒监测实验室新种属的初步鉴定。

  • 标签: 肠道病毒 全基因组 多聚蛋白 两两比对 遗传边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环状RNA是非编码RNA家族的成员,可以多种方式参与生物学功能,如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侵袭和转移等。近年来研究发现,环状RNA可以通过海绵吸附微小RNA和RNA结合蛋白参与转录后调控,从而影响肿瘤耐药过程中的DNA修复、凋亡、增殖、细胞转运,以及介导肿瘤耐药的细胞内酶,进而在肿瘤耐药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研究证实通过干扰环状RNA的表达,可以提高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提示环状RNA可能为抗肿瘤药物耐药性的研究提供新的靶点。

  • 标签: 微RNAs 肿瘤 抗药性
  • 简介:摘要2020年1月23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武汉"封城"。这向全国及全世界人民展示了我国政府抗击疫情的坚定信念与大国担当。1月25日除夕之夜开启了军、地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共计42 000人。特殊时期、特殊环境,如何构建医患之间的信任桥梁,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及武汉抗"疫"心得,笔者认为要建立信任就要努力做好以下五点工作:目标明确,师出有名;技术精良,诊治精准;细致诊查,明察秋毫;关怀备至,身心兼治;建立联系,时常牵挂。通过实践的检验,医生和患者之间相互信任,建立了和谐的医患关系,这对于新冠肺炎的患者的诊疗是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传染病控制 信任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沟法等离子铲状电极剜除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连云港市中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82例,其中44例采用经尿道沟法等离子铲状电极剜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38例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尿管留置时间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前列腺切除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34/44)优于对照组(81.58%,1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05,P<0.001)。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1.36%,5/44)低于对照组(35.00%,1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29,P<0.001)。结论经尿道沟法等离子铲状电极剜除术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的优势,有利于改善围术期指标,提升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 两环两沟法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
  • 简介:摘要消化道锐性异物穿过胃窦导致肝脏异物的临床报道较少。本文2例锐性异物穿过胃窦导致肝脏异物的患者,均完善上腹部增强CT后明确诊断,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快速康复出院。腹部CT对于肝脏异物的诊断及了解异物情况非常必要,腹腔镜微创手术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尿石症的发病与饮食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分别总结评价谷薯类食物、蔬菜和水果类食物、鱼禽蛋瘦肉类食物、大豆类食物及其乳制品、盐和烹调油、液体摄入、营养补充剂、膳食模式、体力活动与尿石症发病的关系,为尿石症的预防和医学营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咽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口咽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正逐年上升。除烟酒外,人乳头瘤病毒(HPV)现已被证实是口咽癌病因之一,我国学者也证实了我国口咽癌与HPV的相关性,但HPV感染在我国口咽癌患者中的占比仍需更大样本的数据统计。目前,国内外研究都表明HPV相关性口咽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均较好,该类患者的治疗模式为目前研究热点。另外,HPV疫苗、人群口咽/口腔部位HPV感染的筛查为该类疾病的预防提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口咽肿瘤 中国 人乳头瘤病毒16 综合疗法 乳头状瘤病毒疫苗
  • 简介:摘要膜性肾病(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研究从Heymann肾炎模型到人类足细胞特异性抗原PLA2R和THSD7A的发现,针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环境和遗传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也不能忽略。仅对IMN来说,患病率的上升与空气污染恶化密不可分,而在接触的日常用品和日常饮食中,重金属中毒导致的继发性膜性肾病(SMN)也不少见,本文综述了文献已知的环境污染因素对MN的影响和该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肾小球肾炎,膜性 环境污染 遗传
  • 简介:摘要爆发抑制(burst suppression, BS)是大脑皮质电活动严重受抑制的表现,麻醉药物是常见的BS诱发因素。目前BS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各种药物单用及混用诱发BS的剂量是重要研究方向。文章旨在综述BS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包括BS的定义和判断标准、各种药物与BS的关系、BS的预后。爆发抑制率(burst suppression ratio, BSR)可作为临床麻醉的常规监测指标,使麻醉医师更易调节麻醉深度。

  • 标签: 爆发抑制 爆发抑制率 麻醉药物 脑电双频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锥形束CT研究安氏Ⅰ、Ⅱ、Ⅲ类错畸形患者上下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基骨、牙槽骨、牙弓宽度的差异。方法选取错畸形患者90例,利用Dolphin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不同错畸形上下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及横向距离。结果不同错畸形上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磨牙颊舌倾向斜度分别为右侧(2.33±3.36)°、(-3.04±5.43)°、(5.89±5.92)°,左侧(2.17±3.24)°、(-2.91±5.24)°、(5.29±5.48)°;下颌第一磨牙的颊舌向倾斜度安氏Ⅱ类相对其他错较颊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Ⅲ类上颌基骨弓宽度(62.17±2.98) mm小于安氏Ⅰ类(64.41±3.56) m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Ⅲ类下颌牙弓宽度(45.66±3.77) mm大于安氏Ⅰ类(43.92±2.39) mm、安氏Ⅱ类(43.51±3.07) m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NB角与上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下颌基骨弓宽度、下颌牙弓宽度成负相关,与下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成正相关。结论不同错畸形上下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具有差异;安氏Ⅲ类患者上颌基骨弓相对狭窄,下颌牙弓相对偏大。

  • 标签: 颊舌向倾斜 横向差异 磨牙 锥形束CT
  • 简介:摘要本文明确了照顾者相依关系的概念,介绍照顾者相依关系的主要测量工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对照顾者的影响,阐述照顾者相依关系的干预措施,以期为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综述 照顾者 相依关系 测量工具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饮茶习惯与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关系。方法选择在脊椎-硬膜外阻滞下行膝/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292例,年龄65~85岁,体重50~80 kg,ASA分级Ⅰ~Ⅲ级。术前1 d完成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评估术前认知状态。麻醉前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咖啡因和茶多酚的浓度。术后于麻醉复苏室、1、3、7 d(或出院前)同一时段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采用谵妄评定量表判断POD的发生。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OD分为POD组(P组)和非POD组(NP组),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NP组比较,P组年龄、ASA分级、血浆咖啡因浓度和茶多酚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POD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咖啡因浓度、茶多酚浓度和饮茶习惯是减少老年患者POD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饮茶习惯是减少老年患者POD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 标签: 术后谵妄 老年人
  • 简介:摘要胃肠道是重症患者应激的中心器官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启动器官。急性胃肠损伤时肠黏膜屏障破坏,同时肠道微环境改变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肠道细菌和毒素大量移位,诱发和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包括心血管系统在内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本文就肠与心交互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急性胃肠损伤 心力衰竭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活性氧是一类活性较高的含氧化合物,能够在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正常生理条件下由抗氧化系统清除。氧化剂和抗氧化剂系统之间的不平衡导致活性氧的过度产生和积累,可造成胞内DNA、脂质及蛋白的氧化损伤,诱发细胞恶变可能。另外,活性氧还可作为信号分子通过参与调控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发挥双重作用,一方面诱导肿瘤细胞增殖,提高肿瘤细胞耐受性,促进肿瘤细胞转移;另一方面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甚至坏死。由此可见活性氧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活性氧可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

  • 标签: 肿瘤 氧化剂 抗氧化剂 活性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