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术改良根治治疗早期乳腺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11至201912郑州人民医院收治178早期乳腺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改良根治124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手术54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围情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中引流量、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乳房外形优良率、预后情况(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中引流量、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85%,2/54)低于对照组(13.71%,17/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乳房外形优良率(94.44%,51/54)高于对照组(81.45%,101/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根治相比,手术治疗早期乳腺患者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可减少中引流量和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提高乳房外形优良率,满足患者美观需求,且预后良好。

  • 标签: 乳腺癌 早期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并发症发生率 乳房外形优良率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保留乳头乳腺切除(NSM)及传统乳腺根治(CM)早期乳腺患者临床效果及近远期疗效。方法纳入20121至20143收治76早期乳腺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式不同分为NSM组(n=42)和CM组(n=34)。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年龄、肿瘤大小等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美学评估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利用log-rank检验,评估5预后生存情况。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NSM组38接受Ⅰ期乳房重建,4接受Ⅱ期乳房重建;CM组仅3接受Ⅱ期乳房重建。NSM组术后发生组织缺血坏死率大于CM组(P<0.05),但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NSM组乳房重建美观度优良率90.5%高于CM组79.4%(P<0.05);术后5两组局部复发率(7.1% vs. 5.9%)、无病生存率(83.3% vs.82.4% ),总生存率(90.5% vs.91.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CM相比,NSM早期乳腺治疗中同样具有安全,且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并不会增加其术后局部复发风险,两组5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改良根治性 保留乳头的乳腺癌切除术 预后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乳房轮廓保留(BCP)是指通过手术(BCS)、乳房切除即刻乳房重建(IBR)外科策略,保留乳腺患者术后乳房轮廓。随着乳腺外科技术发展,乳腺患者术后外形和生活质量获得了明显改善,最近研究报道中,将BCP作为一项新指标来衡量或评价乳腺治疗早期乳腺手术中,需要根据术前对乳腺患者全身情况乳房肿瘤全面评估以及乳房形态特点,制定个体化手术策略,合理提高乳腺术后BCP率,改善患者术后外形效果。结合我国女性乳房形态特点,不仅可以通过BCS和IBR保留乳房轮廓,部分乳腺患者中,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也可作为保留乳房轮廓式选择,从而减少乳房缺失给患者带来身心影响。

  • 标签: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保乳手术 乳房重建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术
  • 简介:摘要手术已成为早期乳腺外科治疗标准式,但随着手术规范化推进,目前临床仍面临诸多焦点问题。首先,有关手术适应证,虽然总体达成一致,但有关年龄、肿瘤大小对保手术效果影响仍值得关注;其次,如何确保切缘阴性以及修复组织缺损进而达到较好乳房外形是手术成功关键;另外,中切缘评估方法改进、肿瘤整形技术、新辅助化疗、腋窝前哨淋巴活检、腔镜辅助技术及新型人工材料和3D打印技术手术运用均为手术发展提供了更好前景。本文将对上述有关早期乳腺焦点问题作一综述。

  • 标签: 早期诊断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保乳手术 焦点问题
  • 简介:摘要David Dodwell团队分析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背景下乳腺治疗差异原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形手术(OBCS)对年轻早期乳腺(BC)患者治疗价值。方法抽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2至20211收治132年轻早期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OBCS组和常规组,每组66。OBCS组采用OBCS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情况(手术时间、中失血量、切除乳腺质量、住院天数)、手术切缘情况(最小手术切缘、最大手术切缘)、术后美容效果、细胞因子水平[B淋巴细胞CD19(CD19+B)、自然杀伤细胞(NK)]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较,OBCS组手术时间短、住院天数短、中失血量少、切除乳腺质量(P<0.05);常规组比较,OBCS组最小、最大手术切缘长(P<0.05);OBCS组术后美容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1天,常规组比较,OBCS组CD19+B、NK水平低(P<0.05);OBCS组并发症发生率(3.03%,2/66)低于常规组(13.64%,9/66),P<0.05。结论OBCS应用于早期年轻BC患者中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扩大手术切缘,促进病灶切除,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并可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恢复,提高美容效果

  • 标签: 乳腺癌 整形保乳手术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70以上老年乳腺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8120181北京市第六医院外科收治年龄大于70,且手术后病理明确诊断116乳腺临床资料。结果116均为女性,平均年龄73,病程1周至5,其中92有伴发疾病。该组患者主要手术方式为乳癌改良根治乳房全切和腋窝清扫比例分别为70.2%和61.3%),术后病理浸润癌占85.3%(99/116),其中黏液癌等特殊类型癌占6.9%(8/116),三阴乳腺占11.1%(11/99,HER2阳性乳腺占18.2%(18/99)。接受术后化疗者比例48.3%(56/116),内分泌治疗55%(61/116)。术后中位随访时间44个,术后复发率5.1%(5/99),乳腺相关死亡8,伴发疾病相关死亡17。结论老年乳腺患者具有临床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特点特殊,病程长,病期相对晚,伴发疾病较多,化疗耐受差,内分泌治疗依从较差,手术和内分泌治疗是主要和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老年乳腺癌 临床病理特点 乳腺癌伴发疾病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乳腺改良根治临床中得到广泛使用,此操作过程中可保留胸肌,对患区血管、神经等组织损伤较小,术后不易发生远处转移复发,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手术主要方法为:分离皮瓣,沿胸大肌筋膜浅层进行游离,采用由内下至外上,顺胸肌纹理方向,一直分离到腋部,保留胸长神经、胸壁血管及神经,完整切除乳腺组织及腋窝组织。止血、冲洗腋下置入引流管,缝合切口,完成手术。该视频详细展现了这一病例手术过程。

  • 标签: 乳腺肿瘤 改良 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形治疗早期乳腺效果及安全。方法抽取20193至20203临汾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治疗70早期乳腺患者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35,采取整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乳房美观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引流量、血肿发生率更低,标本重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乳房美观效果优良率为94.14%,对照组为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出血量、切缘阳性率以及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感染、皮下出血、脂肪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患者应用整形治疗可获更佳乳房美观效果,且安全良好,可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乳腺癌 整形保乳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年轻女性早期乳腺早期诊断率低、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且患者意愿强烈,因此,成为了广泛关注研究课题。本研究采用PubMed数据库检索近10来发表年龄<40女性乳腺文献资料,以及前瞻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TAILORx、SOFT、TEXT中年龄<40早期乳腺患者最新研究结果,探讨年轻女性早期乳腺疾病特征和合理治疗。学习并综述欧洲肿瘤学院和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共同发布年轻女性乳腺国际共识指南,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临床实践指南基本内容,以及最近更新。

  • 标签: 乳腺肿瘤 手术治疗 辅助治疗 年轻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中应用肿瘤整形技术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1201812晋煤集团总医院治疗62乳腺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1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31手术中应用肿瘤整形技术。术后1进行首次随访,随后每3个随访1次,评估两组患者复发转移情况、并发症情况及美容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切缘阳性率、复发及转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且美容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中应用肿瘤整形技术可取得良好近期疗效,且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率,获得更加理想美容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乳腺癌 肿瘤整形 保乳术
  • 简介:摘要早期乳腺术后全放疗是目前标准治疗方式,可有效降低复发率。由于大多数复发发生在肿瘤切除腔附近,加速部分乳腺照射(APBI)作为一种只针对原发病灶周围有限体积组织进行大分割照射特殊放疗方式,引起了越来越多关注。近年来,多项前瞻随机对照研究证实了其安全及有效,对特定低危术后患者是可行选择。放疗相比,APBI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治疗成本,改善了美容效果。同时越来越多APBI治疗技术开发出来,增强了患者可及,对于部分早期乳腺术后患者而言有其独特优势。尽管如此,APBI技术疗效及不良反应上存在不同,需区别看待。本文主要就APBI各种治疗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适用人群进行综述,提出尚待解决问题,展望其发展前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癌/放射疗法 加速部分乳腺照射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乳腺患者保留乳房治疗长期复发及生存结局影响。方法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预防治疗中心数据库中回顾收集199912至2014122 778原发性乳腺保留乳房治疗病例资料,中位年龄47(范围:21~91)。根据发病年龄患者分为≤40组(677>40组(2 10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法比较两组局部复发率、无远处转移动生存(DDFS)、无病生存(DFS)及乳腺特异性生存(BCSS),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复发及生存预后因素。结果≤40组和>40激素受体阳性比例(490/677比1 581/2 101,χ²=6.981,P=0.030)、腋窝淋巴结阳性比例(314/677比713/2 101,χ²=34.966,P<0.01)、T1期比例(301/677比1 160/2 101,χ²=37.660,P<0.01)、接受新辅助化疗比例(413/677比1 010/2 101,χ²=34.27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102个。≤40组和>40组10局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比1.6%,P=0.147)。≤40组和>40组10DDFS率分别为90.6%和95.3%(P<0.01),10DFS率分别为86.5%和91.1%(P=0.001),10BCSS率分别为91.0%和93.7%(P=0.105)。年龄不是局部复发独立预后因素(P>0.05);淋巴结状态(阳性比阴性,HR=2.73,95%CI:1.94~3.84,P<0.01)、年龄(≤40比>40,HR=1.73,95%CI:1.24~2.42,P=0.001)、肿瘤最大径(>2 cm比≤2 cm,HR=1.61,95%CI:1.14~2.28,P=0.001)是DDFS和DFS独立预后因素;激素受体状态(阳性比阴性,HR=0.54,95%CI:0.39~0.74,P<0.01)、淋巴结状态(阳性比阴性,HR=2.94,95%CI:2.12~4.07,P<0.01)、肿瘤最大径(>2 cm比≤2 cm,HR=1.45,95%CI:1.05~2.01,P=0.025)是BCSS独立预后因素。结论≤40>40乳腺患者保留乳房治疗局部复发风险相似,前者长期生存劣于后者。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区段 发病年龄 复发 生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充气法单孔腔镜保留乳房(简称)手术早期乳腺治疗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7520181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为Ⅰ、Ⅱ期乳腺且行手术102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单孔法腔镜手术者48(腔镜组),行开放手术54(开放组),对患者手术时间、美容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评估。2患者手术时间、美容效果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02患者均成功完成相应单孔法腔镜或开放手术,其中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84.2±76.2) min,开放组手术时间为(127.8±68.4) min,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3, P<0.001)。术后2进行美容效果评估:腔镜组美容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开放组[(11.2±0.8)分比(9.1±0.9)分,t=6.407, P<0.001]。2患者术后均无皮肤坏死、活动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11.2个2患者均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充气法单孔腔镜手术保证早期乳腺肿瘤根治同时,可以较开放手术获得更好美容效果

  • 标签: 乳腺肿瘤 内窥镜检查 乳房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乳腺患者选择手术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11日至20191231日福建省立医院确诊为早期乳腺接受手术治疗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及电子问卷分别收集患者及其主治医生相关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医生年龄患者年龄患者所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是患者选择手术影响因素。在其他变量不变条件下,相对于低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患者更有可能接受手术(OR=1.91,95%CI:1.01~3.62,P=0.05);患者主治医生平均年龄45时,患者年龄每增加1,选择手术预测概率降低4%(95%CI:-0.07~-0.01,P=0.01);患者平均年龄52时,其主治医生年龄每增长1,选择手术预测概率降低10%(95%CI:-0.19~-0.01,P=0.03)。医、患年龄交互作用对部分医、患显著,平均影响效应为0.06%(Z=2.11,sx =0.000 3,P<0.05)。结论促进符合适应证早期乳腺女性患者选择手术,需要考虑医、患双方因素。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手术 术式决策 交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早期乳腺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120175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早期乳腺患者180,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观察组,每组90。参照组行乳房全切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观察组行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3内复发率、转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中出血量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内复发率、转移率参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内复发率、转移率参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患者选择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复发率、转移率较低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保乳手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早期乳腺诊断中价值。方法抽取20176至201912周口市中心医院76拟诊断为乳腺患者,通过病理诊断确认其中62乳腺,14乳腺良性肿块,为所有患者进行乳腺MRI以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并采集患者对检测方式满意程度。结果MRI及CT检测结果数据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MRI检测满意度为96.05%(73),对CT检测满意度为85.53%(65),患者针对MRI满意程度明显超过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际检测过程中,MRI检测具有更高检测准确率,能够帮助医师更准确进行诊断,是一种十分有效检查方式,值得早期乳腺检测工作中积极应用。

  • 标签: 乳腺癌,早期 磁共振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2018乳腺放疗领域进展主要呈现以下3个趋势:更短——全超大分割(FAST和FAST FORWARD)和同步瘤床加量(IMPORT HIGH)疗效及安全探索;更准——部分乳腺照射两大Ⅲ期随机对照试验(NSABP/RTOG 0413和RAPID)首次发布结果;更精——基于临床肿瘤因素、分子分型及多基因模型精准定位放疗获益人群探索。精准放疗是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乳腺肿瘤/大分割放射疗法 乳腺肿瘤/加速部分乳腺照射 乳腺肿瘤/精准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患者术后2内发生早期骨转移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1至201612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146乳腺骨转移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年龄、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及分子分型乳腺患者无骨转移时间(BFT)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乳腺早期骨转移危险因素。结果146乳腺骨转移患者中位BFT为25.9个(范围:0.1~201.3个)。确诊乳腺年龄≥59、肿瘤分期T2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10枚均为乳腺早期骨转移危险因素(χ2=18.42,P<0.001;χ2=21.71,P<0.001;χ2=30.79,P<0.001)。患者年龄≥59、肿瘤分期T2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10枚均为乳腺早期骨转移独立危险因素(HR=2.392,95%CI: 1.367~4.184,P=0.002;HR=2.159,95%CI: 1.061~4.393,P=0.034;HR=1.964,95%CI: 1.167~3.305,P=0.011)。结论高龄、原发肿瘤直径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多乳腺患者更易发生早期骨转移。

  • 标签: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120181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收治炎乳腺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影响预后相关因素。结果25临床病理资料完整乳腺患者纳入分析,占同期收治新发乳腺患者0.89%(25/2811)。临床分期Ⅲ期1768%),Ⅳ期8(32%),预后分期Ⅲ期1768%),Ⅳ期8(32%)。Luminal B型(HER-2阴性)9(36%),HER-2阳性型5(20%)及三阴型11(44%)。19患者接受手术治疗,R0切除率94.7%(18/19)。中位生存时间18.2个,预后分期ⅢB期、ⅢC期和Ⅳ期患者2总生存率分别为72.9%,66.7%和15.6%(χ2=13.247,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炎乳腺临床发病率不高,但是病期晚,预后差。接受新辅助治疗90%以上患者可以获得局部R0切除。

  • 标签: 炎性乳腺癌 分子分型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