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人造石英石粉尘暴露有可能引起相关性尘肺。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职业病科共诊治27例人造石英石生产企业相关性矽肺,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6.8±6.6)岁,平均接尘工龄为(5.7±1.7)年。高KV胸片以P/S影伴条索影为主,CT影像学表现均有弥漫性小结节影和磨玻璃影伴条索影,病灶分布以双上肺为主,伴有胸膜增厚、淋巴结肿大、钙化,肺功能损害以轻度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气管镜下表现以支气管黏膜纵行皱襞为主。人造石英石生产企业工人矽肺发病年龄较轻、接尘工龄短、肺功能、支气管黏膜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 标签: 矽肺 粉尘 疾病特征 人造石英石 职业暴露 临床特点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联合睑腺按摩治疗睑腺功能障碍(MGD)性干眼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便利抽样法对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MGD性干眼120例开展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睑腺按摩术;观察组60例,行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联合睑腺按摩术,两组均坚持治疗8周,比较两组眼表疾病指数(OSDI)、干眼症状评估(SPEED)非接触式泪膜破裂时间(NI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泪液分泌试验(SIt)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OSPI、SPEE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OSDI和SPEED评分分别为(22.79±8.55)分和(7.56±1.6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0.63±10.24)分和(9.57±1.86)分(均P<0.05);两组治疗前NITBUT、CFS、SI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NITBUT、SIt均呈上升趋势,CFS则降低,观察组NITBUT、SIt分别为(8.12±2.05)s和(8.16±1.35)mm/5 min,均高于对照组的(6.79±1.78)s和(7.02±1.54)mm/5 min,CFS为(0.75±0.24)min,低于对照组的(1.06±0.41)min(均P<0.05);两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D性干眼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联合睑腺按摩治疗可获确切效果,不仅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而且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安全性。

  • 标签: 干眼 障碍,功能,睑板腺 滴眼液,玻璃酸钠 按摩,睑板腺
  • 简介:摘要生长(软骨组织)是骨骼发育、线性生长的关键,但随着青春期进展,生长的增殖能力将不断耗竭,最终骨生长闭合。在骨生长过程中,有多种调节因子通过不同的机制调节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其中,内分泌调节(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甲状腺素、性激素、糖皮质激素等)、转录因子通过系统调节对生长调控起重要作用。局部调节因子,如印第安刺猬蛋白及甲状旁腺素相关肽、骨形成发生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也对生长调控起一定作用。现就影响软骨细胞增殖分化调控的机制进行概述。

  • 标签: 生长板 软骨分化 内分泌 转录因子
  • 简介:摘要半月ramp损伤是累及内侧半月后角至后内侧关节囊移行区域的特殊类型的半月损伤。ramp损伤相关解剖结构隐匿,关节镜诊断困难,容易漏诊。目前影像学是术前诊断ramp损伤的主要方法,MRI能准确诊断ramp损伤的具体位置及程度并分型,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影像学依据。本文对半月ramp损伤的解剖、定义、发病机制、影像学诊断及分型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放射科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半月板 ramp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可吸收用于眼眶骨折修复手术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1年3月眼眶骨折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使用传统修复材料Medpor进行眼眶骨折修复手术,观察组则采用可吸收进行手术。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复视分级及立体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2%(47/51)高于对照组的76.5%(39/51)(χ2=4.74,P=0.029)。术前1 d、术后1周复视分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1.56,P=0.853、0.130);两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复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00、-2.95,P=0.003、0.003)。观察组近立体视功能及远立体视功能较对照组恢复程度更高(χ2=3.96、4.55,P=0.047、0.033);观察组恢复得更快(χ2=-3.46,P=0.001)。结论可吸收修复眼眶骨折可显著改善复视及双眼立体视功能。

  • 标签: 板,可吸收 手术,修复,骨折,眼眶 分级,复视 功能,立体视,双眼
  • 简介:摘要椎后阻滞(retrolaminar block, RLB)是一种新颖的脊柱旁阻滞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胸部和脊柱手术的麻醉与镇痛。由于RLB操作既简单又安全,有望代替椎旁神经阻滞(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PVB)以满足围手术期的镇痛需求。超声引导下RLB不仅能提供有效的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消耗,还可以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文章通过对RLB的解剖基础、作用机制、超声定位方法、临床应用及其不足之处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的镇痛方法。

  • 标签: 椎板后阻滞 镇痛
  • 简介:摘要丘脑内核(ILN)是丘脑内的非特异性核团,其内神经元投射到大脑皮质广泛区域以及基底神经节、纹状体和杏仁核的亚区等其他重要脑区,并同时接受来自脑干和脊髓的上行传入信息的调节。ILN与这些脑区的神经通路连接,使其在意识觉醒、认知过程、感觉运动及疼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源自ILN的主要神经通路及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丘脑板内核 意识 觉醒 认知 感觉运动 疼痛 神经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雪橇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雪橇内固定治疗的21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资料。男11例,女10例;左侧14例,右侧7例;年龄18~68岁(平均42.0岁)。术前尺骨鹰嘴骨折根据Mayo分型:ⅠA型1例,ⅡA型11例,ⅡB 9例;根据Schatzker分型:A型1例,B型4例,C型16例。记录手术时间,并在末次随访时记录肘关节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视觉模拟评分(VAS),同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1例患者术后获得13~34个月(平均19.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平均为139.8°(125°~160°),旋前-旋后活动度平均为177.9°(160°~180°)。手术时间平均为77.8 min(40~135 min)。4例患者术后出现鹰嘴皮肤不适感,其中2例行内固定物取出术。其余17例未出现内固定物断裂、螺钉松动、切口感染、肘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MEPS评分平均为97.9分(85~100分)。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平均为0.2分(0~2分)。结论雪橇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疗效良好。

  • 标签: 肘关节 骨折固定术,内 回顾性研究 雪橇板技术 尺骨鹰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睑腺囊肿行改良手术的患儿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睑腺囊肿患儿80例,随机分成传统组与改良组,各40例。传统组采用经病灶处睑腺囊肿切刮手术,改良组在传统组基础上采取睑腺囊肿刮除联合术中病灶及结膜下注射甲泼尼松龙,治疗过程中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复发率、治愈率,以及肿胀、感染情况。结果治疗及护理后,改良组患儿切口愈合时间短于传统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传统组无肿胀发生优于传统组,感染情况优于传统组复发率低于传统组,治愈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睑腺囊肿改良手术方式同传统手术方式相比,伤口愈合更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与肿胀发生率均有降低,未出现明显的手术并发症。

  • 标签: 改良手术 睑板腺囊肿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印刷行业重点岗位有机溶剂职业健康风险,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于2021年1月,应用GBZ/T 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接触比值法评估汕头市84家印刷企业的印刷、调油、点胶、清洗、黏合、覆膜重点岗位有机溶剂职业健康风险,采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法进行模拟预测,估计各重点岗位风险等级的概率分布。结果印刷、覆膜岗位风险评估为4级(高风险)的概率最高,分别为76.2%、67.6%;调油、点胶、清洗岗位模拟评估结果概率最高为3级(中等风险);黏合岗位模拟评估结果多为3级(中等风险)和4级(高风险),其概率分别为45.7%、54.3%。结论各重点岗位的有机溶剂职业健康风险总体为中-高风险级别,应加强对印刷行业重点岗位的有机溶剂职业健康风险控制。

  • 标签: 风险评估 有机溶剂 印刷行业 重点岗位
  • 简介:摘要儿童骺损伤非常常见,骨折、感染、恶性肿瘤或医源性损伤等原因均可导致,损伤后易引起生长阻滞、成角或旋转畸形,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目前临床骨桥切除术结合相应材料填充的治疗方法成功率低。采用软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骺软骨成为治疗儿童骺损伤新的研究方向。因此,现主要从组织工程三要素:种子细胞、生长因子、组织工程支架角度对目前骺软骨的再生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儿童 生长板损伤 组织工程 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睑腺癌(MGC)差异表达微小RNA(miRNA)并探究微小RNA-3907(miR-3907)对MG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研究。收集2011年7月至2019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MGC患者的癌组织样本及癌旁组织样本。应用miRNA芯片对其中5份MGC与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筛选。选取MGC中表达显著上调的miR-3907为观察对象,通过生物数据库和双荧光素酶实验预测并鉴定miR-3907靶基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18份MGC组织及6份癌旁组织样本中靶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在培养的MGC原代细胞中分别进行miR-3907过表达、miR-3907敲减、靶基因敲减、miR-3907敲减+靶基因敲减转染并分别设组,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后各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划痕实验评估转染后MG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并进行比较。统计学方法主要为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样本相比,MGC样本共筛选出表达上调的miRNA 22个,表达下调的miRNA 5个,其中miR-3907表达显著上调。生信数据库与双荧光素酶报告显示血小板凝血蛋白酶1(THBS1)为miR-3907的下游靶基因。癌旁组织中THBS1蛋白阳性表达率(6/6)显著高于MGC组织(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与对照组比较,miR-3907过表达组48、72 h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F=3.70、2.65);24 h后细胞迁移率显著增高(54.6%±3.4%与34.2%±0.6%比较;t=8.34);miR-3907敲减组24、48、72 h细胞增殖能力降低(F=3.10、2.17、3.09)、24 h细胞迁移率显著降低(40.8%±2.8%与69.7%±2.7%比较;t=10.42);THBS1敲减组24、48和72 h细胞增殖能力增强(F=3.84、3.79、2.24)、24 h后细胞迁移率显著增加(82.5%±1.9%与37.6%±5.1%比较;t=11.74);miR-3907敲减+THBS1敲减组24、48 h细胞增殖能力增强(F=3.97、3.31)、24 h细胞迁移率显著增高(56.9%±2.2%与41.9%±4.3%比较;t=3.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GC与癌旁组织之间存在差异表达miRNA,其可能与MGC发生和发展有关;其中差异显著的miR-3907可以促进MGC增殖和迁移,并主要通过抑制THBS1表达发挥作用。

  • 标签: 眼睑肿瘤 睑板腺 微RNAs 凝血酶敏感蛋白1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 简介:摘要半月撕裂是膝关节损伤的常见类型,若治疗不当,易引发膝关节疼痛、骨性关节炎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正确识别半月病变是进行患者教育和临床干预的重要前提。MRI是临床诊断半月损伤的最常用影像学方式,其能够准确反映半月撕裂的位置、撕裂类型、半月形态等,是临床诊断半月撕裂的首选影像学方式。基于深度学习的MRI疾病检测是人工智能的一个新兴领域,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临床效用研究不断推进,人工智能可能最终转化为临床实践。本文从迁移学习与定制的神经网络两大分类中探究半月损伤二分类、撕裂位置、撕裂方向、分级和感兴趣区分割等方面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半月MRI诊断研究进展,并指出当前研究的一些不足,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 标签: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半月板损伤 磁共振成像 数据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未成年兔骺损伤模型,探究隐血管骨膜瓣预防骺损伤后骨桥形成的效果。方法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将30只新西兰幼兔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0只),解剖其膝关节血管,设计隐血管骨膜瓣。用直径为3.0 mm克氏针损伤幼兔单侧股骨远端骨骺,建立骺损伤的模型,为实验侧,另一侧作为对照侧。对损伤的骨骺分别进行以下处理:A组实验侧切取与C组实验侧相同大小的骨膜并舍弃;B组实验侧在损伤区填充不带血管蒂的骨膜瓣;C组实验侧在损伤区填充隐血管蒂的骨膜瓣。术后24周测量股骨标本的长度及内外翻角,评估骺损伤对骨骼生长的影响,并通过脱钙标本的剖面观、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评估隐血管骨膜瓣预防骨桥形成的效果。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组内及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B两组实验侧股骨均较对照侧表现出明显短缩与外翻畸形,组内两侧股骨长度与外翻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实验侧股骨长度及外翻角与对照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面观显示A组骨骺损伤区出现骨桥,与周围骺界限清楚;B组损伤区骨膜瓣被吸收,以纤维组织填充为主,伴有少许浅白色骨组织形成,与周围骺界限清楚;C组损伤区由与骺色泽相同的乳白色透明软骨组织填充,与骺界限不清。HE及甲苯胺蓝染色发现,A组损伤区填充大量的骨组织,未见软骨组织;B组损伤区主要为纤维组织,可发现少量的骨组织;C组沿着损伤区隧道有大量透明软骨组织形成,且与正常骺连接紧密。结论骺损伤后隐血管骨膜瓣填充可预防骨桥形成,避免患肢出现短缩及成角畸形。

  • 标签: 骺板 隐血管蒂 骨膜瓣 骨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低剂量CT扫描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技术评估骺骨桥,并以传统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技术作为对照,验证其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治疗的20例骺骨桥患儿术前CT扫描资料,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9.94±2.91)岁。病因包括创伤17例,肿瘤1例,原因不明2例。受累部位包括股骨远端9例,胫骨近端5例,胫骨远端3例,桡骨远端3例。均利用VR技术对骺骨桥进行评估,观察指标包括:骨桥比例,即骨桥占全部骺的大小;骨桥类型,即骨桥于骺内的形态。评估方法为:比较VR技术的组间及组内一致性;与传统CPR技术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与既往文献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综合分析验证VR技术的可行性。结果所有患儿均一次扫描成功,无一例需要药物镇定,曝光时间(3.81±0.83)s,扫描时仅对受累部位关节进行低剂量扫描,并进行常规放射保护。利用VR技术评估骨桥比例,3名测试者结果分别为25.36%±15.36%,24.75%±16.18%,26.70%±17.72%,组间一致性程度很强(ICC=0.976);同一测试者3次重复测量结果为25.36%±15.36%,25.41%±15.20%,25.74%±16.00%,组内一致性程度很强(ICC=0.990)。与传统CPR技术评估进行对比,3名测试者得到结果分别为28.36%±16.74%,23.66%±19.87%,35.25%±15.92%,组间一致性程度较强(ICC=0.737);同一测试者3次重复测量结果分别为28.36%±16.74%,31.66%±13.06%,30.89%±12.52%,组内一致性程度很强(ICC=0.875)。但VR技术组间及组内ICC相关系数值均优于CRP技术。对3名测试者测量结果及同一测试者3次重复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VR技术评估骨桥类型,3名测试者判断20例患儿骨桥类型结果均一致;而3名测试者利用CPR技术评估时18例结果一致,2例存在差异,证实VR技术组间一致性更高。结论低剂量CT扫描容积再现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评估儿童骺骨桥的方法,在降低儿童放射暴露的同时可以精确评估骨桥比例及类型,测试者组间一致性及组内一致性均优于传统曲面重建技术,实际操作性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生长面 儿童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肌肉骨骼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尿道下裂患儿尿道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ubularized incised plate urethroplasty,TIP)后10年以上的随访情况。方法收集2005年5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采用TIP术初次治疗尿道下裂的362例患儿临床资料。患儿中位年龄为15个月,年龄范围为8~84个月;中位尿道缺损长度为1.5 cm,尿道缺损长度范围为0.5~3.0 cm。根据阴茎脱套后腹侧弯曲的程度进行区分,患儿阴茎弯曲度<15°为轻度下弯或无下弯,15°~35°为中度下弯,>35°为重度下弯。本研究中,轻度下弯或无下弯的患儿有254例,中度下弯的患儿有108例。根据阴茎腹侧弯曲矫正后尿道开口的位置进行区分,开口于冠状沟至阴茎根部远端的患儿为轻中度尿道下裂,开口于阴茎根部至会阴的患儿为重度尿道下裂,其中轻中度尿道下裂患儿有302例,重度尿道下裂患儿有60例。对所有患儿进行TIP术治疗,对中度下弯的患儿辅行阴茎背侧白膜折叠术。术后复查随访,记录患儿尿道狭窄、尿道瘘以及阴茎弯曲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儿术后随访10年以上,随访时间范围为10~15年,随访患儿年龄范围为11~24岁。随访期间共251例患儿返院完成尿流率检查,其中10.0 % (25/251)的患儿手术后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 MFR)低于正常值。关于MFR降低的情况,重度尿道下裂患儿的比例明显高于轻中度患儿,25.0 %(15/60)比5.2%(10/1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儿尿道瘘发生率为9.4%(34/362),其中重度尿道下裂的患儿尿道瘘的发生率为8.3%(5/60),轻中度尿道下裂患儿尿道瘘的发生率为9.6%(29/302),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尿道狭窄发生率为2.5 %(9/362),其中重度尿道下裂患儿尿道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中度尿道下裂患儿,10.0%(6/60)比1.0%(3/3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阴茎再弯发生率为7.5%(27/362),27例中12例重度下弯,15例轻度下弯;其中手术前中度下弯患儿的再弯发生率达18.5%(20/108),手术前轻度下弯或无下弯患儿再弯发生率为2.8%(7/254),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5例MFR低于正常值的患儿中,9例为尿道狭窄,12例为阴茎重度下弯,其余4例仍在随访观察中。34例尿道瘘及9例尿道狭窄患儿均再次接受手术治疗。27例阴茎再弯的患儿中,12例重度下弯者均进行了唇黏膜-包皮耦合尿道延长手术,其余15例轻度下弯的患儿随访观察中。结论TIP术式主要适合于伴轻度阴茎下弯或无阴茎下弯的轻中度尿道下裂。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成形术 阴茎弯曲 长期随访
  • 简介:摘要通过探究CUL7、CCDC8蛋白在0~4周龄正常小鼠胫骨生长的表达位置变化和表达量的变化,明确CUL7、CCDC8蛋白在正常小鼠胫骨生长增殖、分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CUL7、CCDC8蛋白在0~4周龄正常小鼠胫骨生长中的表达位置及表达量的变化。CUL7蛋白在0~4周的小鼠胫骨生长静止带、增殖带和肥大带胞质和胞核中均有表达。CUL7蛋白在生长各带中的表达量和总表达量,都随着周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F=369.61,P<0.001)。CUL7蛋白的表达量在增殖带下降最为显著,其次是静止带、肥大带。CCDC8蛋白0~2周主要在生长的增殖带和肥大带胞质和胞核表达,3~4周主要在肥大带胞质和胞核表达。增殖带中的CCDC8蛋白表达量随着周龄的增加而下降,肥大带中的CCDC8蛋白表达量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增加(F=453.67,P<0.001)。生长中总的CCDC8蛋白表达量随着周龄的增加而下降。CUL7、CCDC8蛋白总量都随着周龄增加表达量减少,提示CUL7、CCDC8蛋白可能有促进生长软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

  • 标签: CUL7 CCDC8 生长板 3M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胸膜纤维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手术方法和术后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外科行单孔胸腔镜纤维剥脱术的53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0例,女13例;年龄16~69岁,平均36岁。病变位于右侧36例,左侧17例;合并肺结核38例;术前抗结核药物治疗疗程2~24个月。所有患者术前胸腔积液或术后标本病原学和病理学检测确诊为结核性脓胸。阐述单孔胸腔镜纤维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手术方法,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治愈49例(92.45%)。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1.89%),为术后胸腔出血致凝固性血胸,经延长胸腔引流时间,积血溶解排出后治愈。行单孔胸腔镜纤维剥脱术49例(92.45%),中转开胸手术4例(7.55%)。手术100~370 min,平均(234.53±56.06)min。术中出血量50~1 400 ml,中位出血量300(175.0,402.5)ml。胸腔引流管留置3~22天,中位时间8(6.00,11.25)天。结论在围手术期评估、治疗恰当和手术操作熟练的前提下,单孔胸腔镜胸膜纤维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可行、安全、有效。

  • 标签: 胸外科手术,电视辅助 脓胸,结核性 外科手术,微创性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