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一种基于霍夫变换(HT)的新算法提高射波刀自动质量保证(AQA)测试胶片影像分析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并探讨胶片图像的扫描分辨率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方法获取9对胶片对AQA模体进行分析测试,首先利用中值滤波对灰度化后的胶片影像预处理,去除噪声干扰;再使用全局阈值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分割,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并利用HT提取胶片边缘直线,将胶片图像变换至正确位置;最后利用边缘检测和HT提取出影像中射野投影圆和钨球投影圆的圆心,通过分析同心度最终得到AQA测试的误差分析结果。结果所有样本分别使用本算法与原软件算法所得等中心误差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标准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表明本算法在保证了胶片分析准确性的同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两种方法均不能通过采用分辨率更高的胶片影像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论本算法排除了胶片扫描摆位误差造成的干扰,为射波刀系统AQA工作提供了一种更稳定的途径。

  • 标签: 射波刀 自动质量保证 霍夫变换 图像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即时血流测量(TTFM)波形经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处理后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旁路移植血管通畅率的可行性及预测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114例在北京朝阳医院行CABG的患者术中记录的TTFM波形进行FFT处理,获取相关参数。按照旁路移植血管不同分为左乳内动脉组(LIMA组,113支)和大隐静脉组(SVG组,207支)。术后随访CTCA,评价处理后参数对旁路移植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全组术中共移植旁路血管320支,总通畅率80.3%(257/320)。LIMA组术后通畅率89.4%(101/113),SVG组术后通畅率75.4%(156/207)。经FFT转化后,全组病变与非病变旁路移植血管的主波幅度值(H0)、第1谐波幅度值(H1)、第1谐波频率(P1)和H0/H1,LIMA组的H1、P1,SVG组的H0、H1和P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组H0降低(OR=0.92,95%CI:0.90~0.95)和P1升高(OR=2.26,95%CI:1.64~3.10)使旁路移植血管病变风险增加。LIMA组中,H1升高(OR=3.57,95%CI:1.79~7.12)和P1升高(OR=1.53,95%CI:1.01~2.33)使旁路移植血管病变风险增加。SVG组中,H0降低(OR=0.83,95%CI:0.77~0.89)、H1降低(OR=0.05,95%CI:0.02~0.14)和P1升高(OR=9.53,95%CI:3.04~29.86)使旁路移植血管病变风险增加。ROC曲线显示全部旁路移植血管组中H0和P1具有中等程度的预测准确性;LIMA组中H1、H0/H1具有中等程度预测准确性;SVG组中H0、H1具有较高程度预测准确性,P1具有中等程度预测准确性。结论TTFM波形经FFT处理后的获得参数对CABG术后旁路移植血管通畅率具有预测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管通畅率 快速傅里叶变换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间断性变换手术床角度在平卧位手术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住院行择期平卧位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试验组和30°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中压疮预防措施;15°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巡回护士每间隔半小时按左倾15°-平卧-右倾15°调整手术床角度;30°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巡回护士每间隔半小时按左倾30°-平卧-右倾30°调整手术床角度。评价3组患者手术相关压疮发生率及医生对手术体位满意度。结果对照组、15°试验组和30°试验组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分别为16%(8/50)、0、4%(2/5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120,P<0.05),进一步两两对比显示:对照组术后压疮发生率高于15°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对照组与30°试验组、15°试验组与30°试验组手术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对照组、15°试验组和30°试验组患者术后医生对手术体位满意度分别为(27.880 ± 1.637)、(27.520 ± 1.693)、(26.920 ± 1.947)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779,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对比显示:对照组与15°试验组、15°试验组与30°试验组手术医生对手术体位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医生对手术体位满意度高于30°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性变换手术床角度可在不影响手术医生操作便捷性的前提下,降低手术相关压疮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其中间隔30 min,按左倾15°-平卧-右倾15°的手术床角度调整方案效果最优。

  • 标签: 手术体位 压疮预防 手术 平卧位 间断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间断性变换手术床角度在平卧位手术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住院行择期平卧位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试验组和30°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中压疮预防措施;15°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巡回护士每间隔半小时按左倾15°-平卧-右倾15°调整手术床角度;30°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巡回护士每间隔半小时按左倾30°-平卧-右倾30°调整手术床角度。评价3组患者手术相关压疮发生率及医生对手术体位满意度。结果对照组、15°试验组和30°试验组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分别为16%(8/50)、0、4%(2/5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120,P<0.05),进一步两两对比显示:对照组术后压疮发生率高于15°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对照组与30°试验组、15°试验组与30°试验组手术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对照组、15°试验组和30°试验组患者术后医生对手术体位满意度分别为(27.880 ± 1.637)、(27.520 ± 1.693)、(26.920 ± 1.947)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779,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对比显示:对照组与15°试验组、15°试验组与30°试验组手术医生对手术体位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医生对手术体位满意度高于30°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性变换手术床角度可在不影响手术医生操作便捷性的前提下,降低手术相关压疮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其中间隔30 min,按左倾15°-平卧-右倾15°的手术床角度调整方案效果最优。

  • 标签: 手术体位 压疮预防 手术 平卧位 间断性
  • 作者: 汤宝鹏 张澍 黄德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21
  • 出处:《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起搏电生理科 新疆心电生理与心脏重塑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54,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本文评述了无导线起搏在治疗心动过缓的研发历史及思路、适应证探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心脏起搏器,人工 研发 适应证 问题 未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镜钬激光碎石联合异物钳节育取出术治疗节育异位性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8年10月利川市人民医院运用经尿道膀胱镜钬激光碎石联合异物钳节育取出术治疗的23例节育异位性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23例患者异位性节育完整取出;手术时间40~60(52.00±1.24)min;住院时间10~14(11.00±0.50)d;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下腹部疼痛消失;无阴道出血、腹痛、膀胱子宫瘘、发热、盆腔腹腔积血及积液等并发症;患者满意度95.65%(22/23)。结论经尿道膀胱镜钬激光碎石联合异物钳节育取出术治疗节育异位性膀胱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膀胱结石 膀胱镜检查 碎石术,激光 节育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儿童鼻腔异物取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4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大学儿童附属医院采用自制小儿鼻腔异物取出治疗的患儿224例,统计异物取出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24例患儿鼻内异物应用自制小儿鼻腔异物取出有220例一次成功取出,成功率为99.6%,未见鼻腔黏膜出血、损伤、气管异物、食管异物等并发症,操作时间1.2~10.3 min,平均5.9 min。4例患儿未一次取出成功。结论自制小儿鼻腔异物取出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 标签: 异物 自制 取出器 鼻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常规唇侧固定矫治在牙周炎正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牙周炎正畸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唇侧固定矫治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矫治时间、矫治前后牙周状况[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上切牙区牙槽骨高度及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倾斜牙扶正时间、扭转牙转正时间、矫治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状况方面,两组矫治后SBI、PD、PLI值均较矫治前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两组上切牙区牙槽骨高度均较矫治前降低,但对照组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前,两组上切牙区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研究组上切牙区牙槽骨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两组腭侧牙槽嵴顶处、解剖根尖点冠方1 mm处骨密度均较矫治前降低,但研究组降低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唇侧固定矫治相比,无托槽隐形矫治应用于牙周炎正畸患者中,可缩短矫正时间,维持骨高度,降低对骨密度的影响,并能维护口腔健康,改善牙周状况。

  • 标签: 牙周炎 正畸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常规唇侧固定矫治器 牙周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安装验收测试(IPA)了解掌握瓦里安新型Halcyon加速的构造、性能、验收测试和质控方法。方法参考瓦里安提供的IPA手册,AAPM TG-142 C形臂加速质控和TG-148 tomotherapy质控标准,测试并验收Halcyon的软件授权、安全联锁、机械精度、射束性能、成像系统等,并与传统TrueBeam加速相关性能进行比较。结果本次IPA测试软件授权完整,安全联锁正常。几何精度:机架旋转过程中束流稳定性最大偏差1.13%,等中心>0.59mm,兆伏成像系统偏差0.09mm,准直系统旋转误差-0.21°,机架旋转绝对误差0.11°,治疗床最大误差(垂直方向)0.15mm,虚拟-实际等中心误差最大值(垂直方向)-0.04mm。射束性能:最大剂量点深度偏差0.1cm,10cm百分深度剂量偏差0.5%,离轴强度偏差最大值0.9%,对称性偏差最大值0.94%,剂量可重复性最大偏差-0.44%。成像系统:探测本底值614,噪声4.4,坏点数3626,坏线数0,探测灵敏度19177,线性度好于0.47%,均位于可接受范围内。对比度分辨率和细小物体识别能力均达标。结论在缺乏有针对性的TG报告和成熟指南情况下,厂家公布的IPA手册有助于建立Halcyon新型加速的验收和质控方法。Halcyon加速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装机验收测试全部合格,其智能集成系统大大简化了实验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Halcyon加速器 安装验收 质量保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分析医科达磁共振加速(Unity MR-Linac)摆位精度及流程时间等相关问题。方法回顾Unity MR-Linac实验入组患者共14例,统计分析所有分次的治疗时间(包括摆位、扫描、重新制订计划和出束时间)和各个方向的摆位误差。随机选取常规加速器使用一体架固定的患者11例,统计摆位误差。成组t检验两组摆位误差的差异。结果Unity组患者在左右、进出、升降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5±0.30)、(0.02±0.57)、(-0.10±0.28) cm;总体平均治疗时间为36.87min,其中摆位平均时长5.40min,扫描平均时长7.48min,自适应计划平均时长7.46min,出束平均时长9.48min。常规加速组患者在上述3个方向的误差分别为(0.05±0.25)、(-0.01±0.25)、(-0.03±0.23) cm。两组摆位误差在左右方向不同(P<0.001),进出和升降方向相近(P=0.061、0.374)。结论除左右方向外,在无激光灯情况下患者的摆位误差与常规加速摆位误差相近。应用流程在顺利情况下治疗时间也在患者承受范围之内。MR引导放疗应用前景广阔,流程上需要优化。

  • 标签: 磁共振加速器 摆位误差 治疗时间
  • 简介:摘要房室同步无导线起搏是心脏起搏领域的重要进展之一,可以进行心房心室的顺序性起搏。本例患者因间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于右心室间隔部植入房室同步无导线起搏,术后起搏参数良好稳定,同时较好地实现了房室同步的起搏。

  • 标签: 心律失常 心动过缓 无导线起搏器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Varian公司TrueBeam系列加速机器性能检查(MPC)系统的可靠性、精确度与稳定性。方法装机完成后通过验收数据与第1次MPC运行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MPC结果可靠性;通过人为引入误差的方法验证MPC结果在图像引导放疗应用中的精确度。收集2019—2020年间60组MPC部分结果求,比较各指标稳定性差异。结果MPC获得的设备误差参数均低于验收获得的误差参数,两者数据差异最大仅为2mm且占阈值比<20%。MPC对辐射和成像位置偏移的感应精度较高,r值均>90%;其中治疗床Vertical方向对位移精度感应较差,r值<73.7%。对于此次验证指标稳定性最好的为治疗床角度方向,标准差均≤0.01,其余各指标稳定性差异不大。结论MPC可以作为图像引导放疗常规质量保证的一种验证工具,对于辐射、成像等中心的验证精度优于机架、准直和治疗床的机械精度。

  • 标签: 机器性能检查 可靠性 精确度 稳定性
  • 简介:摘要模拟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通过模拟临床真实场景和应用高仿真模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为了增加模拟环境的真实性,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模拟应用于儿科学临床教学过程中。此外,在儿科学模拟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则,如课程整合、强化训练、反馈性任务报告、掌握学习方法和难度变化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模拟器 模拟教学 儿科学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3支杆的末端在同一圆心圆弧上的原理设计腹腔镜缝合引导,并在离体人肾进行缝合实验,探讨该器械的设计合理性和实用效果。方法⑴制作腹腔镜缝合引导。该器械的三支杆按顺序排列装于固定轴上。功能结构上包括限制方向装置和出针定位装置。限制方向装置包括第二、三支杆的"U"形末端、弧形圆筒。出针定位装置为第一支杆的"Y"形末端。三支杆的末端在以固定轴为圆心的同一个圆弧上。当同样弧度的长圆针进入弧形圆筒(第一个限制方向装置),受圆筒限制走行至第二支杆的"U"形末端(第二个限制方向装置),受这两个装置导引至第一支杆的"Y"形末端(出针定位装置)。内置扭力弹簧夹持肾脏以固定导引。将该器械设计画成3D图,以钛合金为材料利用金属3D打印机打印,打磨后组装成成品。⑵实验部分。4例行后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肾脏,将肾脏剖开,沿长轴设计缝合的8针进针和出针点。肾脏用常规方法缝合,设为常规组。然后采用腹腔镜缝合引导辅助缝合,设为引导组。实际出针点与预设出针点距离<1.0 cm为缝合有效,如距离>1.0 cm重新调整缝合,观察重新缝合率及偏离距离。实际出针点与预设出针点距离<0.5 cm为出针吻合,观察出针吻合率。观察2组单针缝合时间。结果实验中,常规组有15针偏离>0.5 cm,10针偏离>1.0 cm,重新缝合率31.3%(10/32),出针吻合率53.1%(17/32),偏离距离0.6~1.15(0.41±0.48)cm;引导组有5针偏离>0.5 cm,2针偏离>1.0 cm,重新缝合率6.3%(2/32),出针吻合率84.4%(27/32),偏离距离0.6~1.10(0.14±0.34)cm。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单针缝合时间3~12(6.00±3.32)s,引导组单针缝合时间5~11(5.94±1.41)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缝合引导结构设计相对合理,该器械能够确保手术针的走行方向,减少调整手术针的次数,出针位点准确,对于缝合有较好的辅助作用。本次是体外操作,仍需对引导进行腹腔镜下操作以进一步验证其合理性和实用性。

  • 标签: 缝合技术 肾切除术,腹腔镜 腹腔镜缝合引导器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实用新型皮管训练并探讨其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自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行带蒂腹股沟皮瓣转移术的17例患者使用该新型皮管训练进行规范的皮瓣皮管训练,评估护士熟练掌握该新型训练所需的时间,皮管训练处皮肤破溃及皮瓣感染的发生率,皮瓣断蒂时间,断蒂后皮瓣的成活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率等指标。结果护士熟练掌握该新型皮管训练的时间为5~12 min,平均7.37 min。17例患者中仅1例出现皮管训练处轻度皮肤破溃及少量渗出,发生率为5.88%(1/17),但未造成皮瓣感染。所有患者均在接受带蒂腹股沟皮瓣转移术后21~24 d(平均21.3 d)行皮瓣断蒂术,所有皮瓣在断蒂后均完全存活。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为94.12%(16/17)。结论使用实用新型皮管训练对带蒂腹股沟皮瓣术后患者进行皮管训练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相关并发症少、患者认可度高,且护士易于掌握操作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夹管训练 新型皮管训练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报警在神经内科夜间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1月间英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夜间使用静脉留置针q8h静脉输液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69.67±2.93)岁;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70.60±2.93)岁。对照组采用普通输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备输液报警。就两组患者夜间静脉输液各项观察指标、回血率、导管阻塞率、液体滴空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次数、巡视病房的时间、响铃次数、补液更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回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0%(0/30)比20.00%(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P=0.01);观察组患者的导管阻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1/30)比26.67%(8/30)](χ2=6.41,P=0.01);观察组患者的液体滴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7%(2/30)比40.00%(12/30)](χ2=9.32,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28/30)比63.33%(19/30)](χ2=7.95,P<0.01)。结论输液报警在神经内科夜间输液中应用效果显著,明显降低回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输液安全性,值得推广试验。

  • 标签: 输液报警器 神经内科 夜间输液 不良反应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异位胸腺或鳃分化的肿瘤相关报道日益增多,其包含异位胸腺瘤、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伴胸腺样分化的梭形细胞肿瘤以及伴胸腺样分化的癌,认识和掌握此类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异位胸腺或鳃分化的肿瘤的组织起源、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以及病理医师对此类肿瘤的认识以及诊断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3支杆的末端在同一圆心圆弧上的原理设计腹腔镜缝合引导,并在离体人肾进行缝合实验,探讨该器械的设计合理性和实用效果。方法⑴制作腹腔镜缝合引导。该器械的三支杆按顺序排列装于固定轴上。功能结构上包括限制方向装置和出针定位装置。限制方向装置包括第二、三支杆的"U"形末端、弧形圆筒。出针定位装置为第一支杆的"Y"形末端。三支杆的末端在以固定轴为圆心的同一个圆弧上。当同样弧度的长圆针进入弧形圆筒(第一个限制方向装置),受圆筒限制走行至第二支杆的"U"形末端(第二个限制方向装置),受这两个装置导引至第一支杆的"Y"形末端(出针定位装置)。内置扭力弹簧夹持肾脏以固定导引。将该器械设计画成3D图,以钛合金为材料利用金属3D打印机打印,打磨后组装成成品。⑵实验部分。4例行后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肾脏,将肾脏剖开,沿长轴设计缝合的8针进针和出针点。肾脏用常规方法缝合,设为常规组。然后采用腹腔镜缝合引导辅助缝合,设为引导组。实际出针点与预设出针点距离<1.0 cm为缝合有效,如距离>1.0 cm重新调整缝合,观察重新缝合率及偏离距离。实际出针点与预设出针点距离<0.5 cm为出针吻合,观察出针吻合率。观察2组单针缝合时间。结果实验中,常规组有15针偏离>0.5 cm,10针偏离>1.0 cm,重新缝合率31.3%(10/32),出针吻合率53.1%(17/32),偏离距离0.6~1.15(0.41±0.48)cm;引导组有5针偏离>0.5 cm,2针偏离>1.0 cm,重新缝合率6.3%(2/32),出针吻合率84.4%(27/32),偏离距离0.6~1.10(0.14±0.34)cm。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单针缝合时间3~12(6.00±3.32)s,引导组单针缝合时间5~11(5.94±1.41)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缝合引导结构设计相对合理,该器械能够确保手术针的走行方向,减少调整手术针的次数,出针位点准确,对于缝合有较好的辅助作用。本次是体外操作,仍需对引导进行腹腔镜下操作以进一步验证其合理性和实用性。

  • 标签: 缝合技术 肾切除术,腹腔镜 腹腔镜缝合引导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