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复杂适应系统为人们认识现代复杂的医疗系统提供了跨学科视角。本研究从复杂适应系统产生的背景、基本观点、护理复杂属性论证、在护理领域的应用及复杂适应系统的分析和评判5个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我国护理学者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方法和思路。

  • 标签: 综述 护理 护理理论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自组织理论 适应性
  • 简介:摘要养老机构收治了大量衰弱、失智、失能、高龄等老人,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是管理防控的重点单位。本文通过提出"韧性养老机构"的概念,基于复杂适应系统剖析韧性养老机构的内涵和结构构成,并提出养老机构韧性提升策略,以期帮助养老机构优化现有管理制度和模式,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 标签: 综述 老年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韧性 养老机构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在银屑病患者出院后照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12月住院银屑病患者13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66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及健康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皮肤病生命质量量表评分、健康认知-行为-状况评分、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皮肤病生命质量量表评分、健康认知-行为-状况评分、P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的皮肤病生命质量量表评分为(6.29 ± 2.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41 ± 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9.661,P<0.05);干预组的健康认知-行为-状况评分分别为(58.33 ± 20.52)、(41.39 ± 14.26)、(52.68 ± 18.7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72 ± 18.17)、(38.64 ± 15.37)、(43.37 ± 16.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9.744、6.138、5.751,均P<0.05);干预组PASI评分为(2.05 ± 0.94)分,低于对照组的(2.84 ± 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557,P<0.05)。结论应用奥马哈系统的银屑病延续护理方案,明显提高银屑病患者的健康认知,改变不良健康行为,改进健康状况,促进皮损消退,进而提高其生命质量。

  • 标签: 银屑病 奥马哈系统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生态系统(EST)为指导的家庭管理联合互动式健康教育在白血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2月—2021年2月选取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86例白血病患儿及其186名家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3例患儿及其93名家长。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EST为指导的家庭管理联合互动式健康教育干预方式。采用自制量表、中文版家庭管理量表(FaMM)、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患儿家长相关知识掌握率、遵从医嘱率、护理健康教育掌握率、家庭管理情况、情绪与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家长相关知识掌握率、遵从医嘱率、护理健康教育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家长FaMM得分、正性情绪得分、负性情绪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家长FaMM得分、正性情绪得分、护理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EST为指导的家庭管理联合互动式健康教育应用于白血病患儿护理的效果明显,可改善患儿家长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白血病 儿童 家长 生态系统理论 互动式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构建适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案,为临床冠心病患者的专科化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奥马哈系统中的问题分类系统及干预系统理论依据,在回顾病历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冠心病患者的专科护理干预计划,通过Delphi法对其进行修改。结果回顾病历结合奥马哈系统,初步制订冠心病患者护理干预方案。对干预方案进行专家函询2轮,2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1.67%、93.94%,权威系数为0.9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4、0.47,最终确定出冠心病患者专科护理干预计划。结论基于奥马哈理论构建的冠心病患者护理干预计划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并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

  • 标签: 奥马哈系统 冠状动脉疾病 干预方案 专家询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应激系统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PTG)、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8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12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应激系统干预。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比较两组患者的PTG、社会支持水平。结果干预2个月后,干预组患者PTGI总分(69.67±9.10)分,对照组(48.62±7.9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社会支持得分(59.15±13.47)分,高于对照组的(50.87±20.0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系统干预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PTG、社会支持水平。

  • 标签: 卒中 社会支持 创伤后成长 应激系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重大车祸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情况,并探讨基于应激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儿童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因车祸伤住院的患儿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住院期间两组患儿均实施相同的心理护理,出院后每月随访1次;观察组实施基于应激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查表(PCL-C)、儿童版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创伤后应激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创伤后成长评分高于对照组;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维度、屈服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大车祸儿童普遍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实施基于应激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患儿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促进患儿创伤后成长。

  • 标签: 儿童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成长 应激系统理论 心理护理 车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应激系统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心理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80例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以应激系统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调查两组患者心理应激水平,干预后采用本院自制的颅内肿瘤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量表调查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CD-RISC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为82.1%(115/140),高于对照组的71.4%(100/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应激系统为基础的护理干预能降低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提高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颅内肿瘤 应激系统 护理干预 切除术 心理应激
  • 简介:摘要2022年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第3年,《中华内科杂志》在各方的努力、支持和关爱下,如期完成了全年的出版计划。新的一年,2023年,也是《中华内科杂志》创刊70周年,70年来无数医学大家对本刊无私奉献,杂志获得了长足发展和诸多的荣誉。展望未来,我们将始终坚持为不同学科间搭建共享平台,推动学科间学术交流与合作。传承前辈的敬业奉献精神,在新时代、新时期,本届编委及编辑部专职人员一定会齐心合力,砥砺奋进,使《中华内科杂志》成为临床医生的良师益友,并在办刊水准上更上一层楼。

  • 标签: 慢性病 预防 治疗 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应激系统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灵活性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及对照组39例,对照组行神经内科常规性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应激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灵活性、创伤后成长、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创伤后成长总评分、面对评分及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灵活性总评分、回避评分、屈服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基于应激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灵活性,促进患者创伤后成长,使患者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应激系统理论 护理干预 脑卒中 偏瘫 心理灵活性 创伤后成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应激系统的心理护理对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心理健康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在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2例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应激系统的心理护理。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SAS评分与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功能康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功能康复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精神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抑郁、迟缓、激惹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个人整洁、社会兴趣及社会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采用基于应激系统的心理护理有益于改善患者应激障碍,减少不良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及功能康复。

  • 标签: 应激系统理论 心理护理 颅脑损伤 精神障碍 心理健康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农村家庭签约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作者首先提出了农村家庭签约医生的实际功能与角色定位。在此基础上,借鉴麦克利兰胜任力词典、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与文献等,构建农村家庭签约医生岗位胜任力理论模型。模型包括6个一级维度指标,即成就、管理、服务、认知、影响与个人效能,以及17个二级维度指标。同时,文章对指标进行详细解读,并与国际家庭医生指标进行比较,突出我国农村家庭签约医生的工作特征与现实需求。

  • 标签: 卫生人力 农村 家庭签约医生 岗位胜任力 理论模型
  • 作者: 唐登华 王斌 钱英 陈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 10008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济南 25001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200030
  • 简介:摘要系统视角下,家庭是一个具有自组织能力的系统,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促进家庭健康需要系统治疗师尊重每位家庭成员对问题的看法和构建,帮助他们发现并激活自身资源。促进家庭健康也需要成员们积极推进家庭内的分享、共享模式,发挥家庭规则的积极作用,发展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促进子女心理健康。而家庭成员需保证不同子系统的边界的清晰和开放,尤其要维持夫妻子系统的稳固,并根据特殊情境对不同子系统的权利作出合理的权衡和选择,以减少冲突和维持良好的家庭功能。健康、理想的亲密关系应以"发展、变化、联系"的系统观视角诠释亲密、激情和承诺的内核。它能促进伴侣的个人成长;伴侣能共同审视这段关系的动态变化并不断调整,也能联系双方的原生家庭、生活环境等加深对彼此的理解和接纳。一段健康的夫妻关系还应包括"亲情"、对伴侣双方家族的承诺、对子女的承诺,平衡好核心家庭和原生家庭的利益。

  • 标签: 家庭健康促进 系统观 规则 模式 边界 子系统 亲密关系
  • 简介:摘要利用ZigBee通信技术,将门磁、三鉴等传感器与网关相连,与视频监控摄像头联动抓拍,同时与小区物业联网报警系统联动,搭建智能家庭防盗系统。通过移动终端远程监控,家庭声光报警和小区物业联网等多途径全方位守护家居安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ZigBee 传感器 声光报警 家庭防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跨理论模型(TTM)为基础的家庭访视干预对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血压控制及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家庭访视干预,观察组采用TTM为基础的家庭访视干预,比较两组的遵医行为、血压变化情况,并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评估患者的家庭功能。结果观察组的失访率为3.33%,对照组的失访率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规律服药率(89.66%)高于对照组(71.93%),观察组的低盐饮食率(82.76%)亦高于对照组(47.3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现下降趋势,对照组的舒张压无明显变化,收缩压于干预后6个月时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2个月、4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庭功能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以TTM为基础的家庭访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并有效的控制血压,优化家庭功能。

  • 标签: 跨理论模型 家庭访视 高血压 血压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定性研究家庭治疗师在首次访谈中系统元能力的应用及其难点,以期为培养中国家庭治疗师的系统思维临床实践能力提供实证依据。方法目的取样4名资深家庭治疗师和4名新手家庭治疗师的首次访谈录像共约12 h,参考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技术优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和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AAMFT)理论模型进行主题分析编码,并根据编码结果对治疗师进行一对一访谈,时长共约4 h。结果家庭治疗首次访谈中系统元能力的应用主要表现为运用非病理性视角、保持关系取向、关注人际互动和应用系统式干预策略等4项高级主题,其下共包括16项初级主题。不同资历的治疗师的应用难点兼有共性和差异。结论系统元能力是家庭治疗实践中关键的核心胜任力。在首次访谈中应用系统元能力有利于和家庭建立咨访关系、收集家庭信息、制定治疗目标;其应用难点反映出对于专业培训和督导的本土化需求。

  • 标签: 家庭治疗 系统元能力 不同资历 首次访谈 定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院前急救链式流程与家庭时机理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57.18±4.19)岁;观察组男29例,女12例,年龄(57.23±4.41)岁。对照组采用院前急救链式流程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家庭时机理论管理。比较两组急救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照顾者压力情况。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干预后,对照组出诊反应时间、到达现场时间、现场急救时间及院前急救时间比观察组长[(1.88±0.33)min比(1.11±0.22)min、(15.22±2.64)min比(12.44±2.37)min、(5.64±1.40)min比(4.97±1.31)min、(26.20±3.64)min比(24.43±3.21)min],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9.76%(4/41)比29.28%(12/42)],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970,P=0.026);对照组照顾能力、压力情况及对疾病认知程度评分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院前急救链式流程+家庭时机理论管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急救情况,减少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照顾者的压力以及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链式流程 家庭时机理论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造口患者造口旁疝预防与管理的方案。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和临床需求,结合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以个案管理模式为框架,拟定造口旁疝预防与管理的方案初稿,选取16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分析并筛选各级指标,计算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和协调系数来分析专家咨询结果的可信度。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8.89%和10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25和0.844,2轮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221和0.269,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级指标的集中程度较高。最终得到包括6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和42项三级指标构成的基于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的造口旁疝预防与管理的方案。结论基于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的造口旁疝预防与管理的方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可为造口旁疝预防和管理的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自我管理 造口旁疝 个案管理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造口患者造口旁疝预防与管理的方案。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和临床需求,结合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以个案管理模式为框架,拟定造口旁疝预防与管理的方案初稿,选取16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分析并筛选各级指标,计算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和协调系数来分析专家咨询结果的可信度。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8.89%和10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25和0.844,2轮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221和0.269,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级指标的集中程度较高。最终得到包括6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和42项三级指标构成的基于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的造口旁疝预防与管理的方案。结论基于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的造口旁疝预防与管理的方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可为造口旁疝预防和管理的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自我管理 造口旁疝 个案管理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自我管理体验,为实施针对照顾者的自我管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INAHL、PsycINFO、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收集有关痴呆照顾者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0月31日,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对文献进行评价,并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提炼18个明确的研究结果,将相似结果归纳成7个新的类别,得到了2个整合结果,一是自我管理障碍:信息、服务支持不足;被迫忽视身体健康和社会交往;承受经济压力;体验精神和情感创伤;二是促进自我管理:自我调整情绪;主动管理自身健康;寻求帮助和支持。结论家庭照顾者的自我管理需要外部支持。应从多种途径给予照顾者支持,帮助照顾者克服自我管理障碍,促进自我管理。

  • 标签: 痴呆 照顾者 自我管理 质性研究 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