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医护一体化模式排队机制制订手术安排与调度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完成手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同期完成手术的患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调度方法,试验组在医护一体化排队机制的理论基础上制订手术安排与调度方案,在方案实践中通过达成医护一体化共识。各科室制订接台细则、提交手术信息需求时预排序,手术室根据各病区手术信息安排手术、运行规则、手术室护士能级匹配及动态调整、明确急诊手术的接台办法、实时监测与反馈等,严格执行既定方案,并通过手术台利用率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2019年平均每个手术台完成手术5.36例/d,手术台利用率由91.26%提升至95.74%。结论应用基于医护一体化排队机制的手术调度方式,能够实现医护共同决策、合作,在提高手术台利用率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在未来,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法不断优化手术调度模式、提高手术室运行效率。

  • 标签: 手术室 管理 手术调度 医护一体化
  • 简介:摘要近几年睡眠医学发展迅速,呼吸科、精神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正畸科等学科都纷纷开展睡眠障碍诊疗工作,随着专业发展,成立独立的睡眠中心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但我国目前对于睡眠中心尚无统一的认证标准,从业人员也缺少规范化培训以及相应的资格认证,普遍对学科认识理解仍存在较多不足。睡眠中心的模式管理可从睡眠监测的环境设置,人员配置以及监测设备要求等多方面进行规范,以有序地开展睡眠医学的诊疗工作。

  • 标签: 睡眠中心 模式 管理
  • 简介:摘要近几年睡眠医学发展迅速,呼吸科、精神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正畸科等学科都纷纷开展睡眠障碍诊疗工作,随着专业发展,成立独立的睡眠中心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但我国目前对于睡眠中心尚无统一的认证标准,从业人员也缺少规范化培训以及相应的资格认证,普遍对学科认识理解仍存在较多不足。睡眠中心的模式管理可从睡眠监测的环境设置,人员配置以及监测设备要求等多方面进行规范,以有序地开展睡眠医学的诊疗工作。

  • 标签: 睡眠中心 模式 管理
  • 简介:摘要花生是我国的传统食物,花生红衣具有抗氧化、抗癌、抑菌、降血糖血脂、补气止血等药用价值,花生茎叶具有治疗失眠、抗抑郁、抗焦虑的作用。主要的活性成分是原花青素、黄酮、白藜芦醇和芳樟醇等,在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作用机制。本文对花生红衣茎叶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综合归纳,为进一步增加对花生药用价值的认识、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花生利用率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花生红衣 花生茎叶 生物活性 分子生物学机制
  • 简介:摘要随着开放性手术腔内技术等的发展,医源性血管损伤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持续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通过文献复习,本文对外科手术、腔内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注射引起的医源性血管损伤的病因、机制应对措施的最新进展进行概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医源性血管损伤 损伤机制 应对措施 血管内治疗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鲍曼不动杆菌(Ab)在环境中分布广泛,该菌具有膜孔蛋白、荚膜多糖、磷脂酶、外膜囊泡铁摄取等多种毒力因子,且天然耐药及获得性耐药能力显著,产生耐药酶、作用靶点改变、外排泵系统、膜通透性改变、产生生物被膜等多种耐药机制,表现出对环境抗菌药物的极强适应力。本文对Ab的致病因子、耐药机制进行概述。

  • 标签: 鲍氏不动杆菌 致病因子 机制
  • 简介:摘要心脏衰老能够改变心脏的结构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心脏衰老不仅与端粒损伤、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自噬等密切相关,还受到非编码RNA的调控。现对心脏衰老及其关键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治心脏衰老、实现健康长寿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心脏 衰老 氧化性应激 线粒体
  • 简介:摘要近视眼是世界范围的高发疾病,研究近视眼的发生发展机制是科学防控近视的基础。近年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户外活动具有防控近视的作用,可能与光照提高视网膜内多巴胺水平有关,确定了近距离工作及户外活动等环境因素与视网膜生化物质及眼轴变化之间存在关联,提出了巩膜缺氧、重塑脉络膜血流在近视眼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介绍相关研究进展,为临床开展近视眼研究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311-314)

  • 标签:
  • 简介:摘要易损斑块(或)其结局斑块破裂继发腔内血栓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病生理基础,深入理解易损斑块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其机制是精准风险评估治疗指导的前提。本文从病理组织学出发,综述了近年来易损斑块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 简介: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以视网膜微血管异常、新生血管形成及神经元退行性变为主要病理特征。通过药物诱导、饮食诱导、基因敲除、转基因等方法制造的多种动物模型已用于研究。其中,啮齿类动物是最常用的动物模型,已广泛用于DR的发病机制特别是遗传学研究、药物干预(特别是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治疗)等领域。非人类灵长类DR动物模型的病理生理特征与人类极为相似,具有啮齿类动物没有的黄斑结构,因此在临床前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犬、猪、猫、斑马鱼等动物也用于DR的动物模型建立。但无论是诱发型或自发性DR动物模型,其大多数只能表现为DR早期阶段的临床特征如视网膜微血管瘤形成、硬性渗出、点状斑状视网膜出血、视网膜静脉扩张、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等,只有极少数可通过诱导局部缺血的方法或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直接注射入眼内诱发DR晚期阶段的类临床特征。(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449-454)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微血管病变 神经元退行性变 哺乳动物模型 转基因动物 基因编辑
  • 简介:摘要先天性肾脏尿路畸形(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of kidney and urinary tract,CAKUT)是产前超声检查中常见的先天性缺陷。本文综述了胎儿时期的肾脏发育、CAKUT的发病机制,以及胎儿环境对CAKUT的影响。CAKUT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脏病变,从一过性肾积水到双侧肾重度发育不全等,是儿童时期慢性肾病终末期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遗传因素胎儿环境异常都可能导致CAKUT。超声有助于识别CAKUT,但不能检测出所有缺陷。在CAKUT中发现的单基因变异有助于增进对肾脏发育机制的认识。

  • 标签: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膀胱输尿管返流 遗传变异
  •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以睡眠期反复出现上气道完全或者不全塌陷为特征。现代医学对OSA发病机制的认知源于睡眠期上气道开放与关闭两种力量的平衡理论;目前认为,基于解剖非解剖因素参与的发病机制模型,即PALM模型,包括临界闭合压(Pcrit,P)、低觉醒阈值(arousal threshold,A)、高环路增益(loop gain,L)上气道肌肉反应性(muscle responsiveness,M)。本文回顾OSA发病机制探究的历史沿革,详细论述PALM模型的相关内容。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是迄今人类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挑战。全球为控制疫情积极投入巨大的努力,在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关键问题均取得较大进展。及时了解COVID-19的重要进展对提高我国医学界同仁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CARDS)毒素是近年来发现的肺炎支原体唯一的毒力因子,在肺炎支原体的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及时掌握CARDS毒素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致病特点,为治疗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检测临床样本中是否存在CARDS毒素并监测其浓度变化,为临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治疗评估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肺炎支原体CARDS毒素的发现、致病机制、检测方法及临床价值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 支原体,肺炎 致病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重症哮喘是哮喘防治的难点重点。全球范围内,重症哮喘给社会家庭带来的负担愈发沉重。目前糖皮质激素仍然是治疗重症哮喘的主要手段,但长期口服或全身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可引发各种严重的不良事件。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措施,对于重症哮喘治疗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免疫调节能力而成为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新方式。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在治疗呼吸道疾病中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机制以及其在重症哮喘的应用前景展开重点讨论,为间充质干细胞下一步在重症哮喘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由不同病原体及其毒性因子引起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并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发生机制复杂,涉及表观遗传重编程、代谢衰竭、免疫功能障碍、神经-内分泌紊乱、凝血异常、组织或器官衰竭等诸多科学问题。本文旨在了解脓毒症的宿主反应和发病机制,进而根据脓毒症异质性特点,探索精准诊疗的预警标志物干预靶标,最终降低脓毒症的发病率病死率。

  • 标签: 脓毒症 调控机制 预警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胺酮对SD幼鼠认知功能海马神经元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幼年大鼠按照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氯胺酮组,氯胺酮组经腹腔注射氯胺酮5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两组连续注射6 d。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两组幼鼠学习记忆能认知能力;采用尼氏染色测定海马神经元数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Caveolin-1、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分析两组幼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比例;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对照组幼鼠第1天逃避潜伏期[(49.82±5.67) s]明显低于氯胺酮组幼鼠第1天逃避潜伏期[(71.45±8.09)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2,P<0.05)。对照组幼鼠第2天逃避潜伏期[(40.33±4.98) s]明显低于氯胺酮组幼鼠第2天逃避潜伏期[(68.91±7.85)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9,P<0.05)。对照组幼鼠第3天逃避潜伏期[(35.21±4.38) s]明显低于氯胺酮组幼鼠第3天逃避潜伏期[(69.44±7.81)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95,P<0.05)。对照组幼鼠第4天逃避潜伏期[(26.81±4.32) s]明显低于氯胺酮组幼鼠第4天逃避潜伏期[(66.96±6.39)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10,P<0.05)。对照组幼鼠穿台次数[(19.54±4.99)次]明显低于氯胺酮组幼鼠第4天逃避潜伏期[(9.20±3.3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9,P<0.05)。对照组幼鼠海马神经元数量[(34.25±6.21)个/视野]明显高于氯胺酮组幼鼠海马神经元数量[(17.58±5.12)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2,P<0.05)。对照组幼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比例[(2.01±0.91)%]明显低于氯胺酮组幼鼠海马神经元凋亡[(14.89±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1,P<0.05)。对照组幼鼠海马组织Caveolin-1、GAP-43NCAM蛋白表达水平(1.28±0.17、0.98±0.11、1.15±0.13)明显高于氯胺酮组大鼠海马组织(0.69±0.09、0.43±0.10、0.61±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8、3.311、3.091,P<0.05)。结论氯胺酮可引起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引起神经元细胞减少,改变突触可塑性,进而影响幼鼠学习记忆能力。

  • 标签: 氯胺酮 学习 记忆 凋亡 突触可塑性
  • 简介:摘要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与儿童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胃酸缺乏、肠动力障碍、解剖结构异常及免疫功能受损等均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目前诊断SIBO的方法较多,各类呼气试验简便无创、经济安全,但灵敏性特异性有待提高。近端小肠液细菌培养既往为金标准,但因有创性及培养条件的限制,在临床应用不多,近年来二代测序技术成为研究肠道菌群组成功能的新兴工具,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文就儿童SIBO发病机制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儿童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发病机制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霉素在体外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骨髓单核细胞(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大鼠BMSCs在成骨培养基中用不同浓度的阿霉素处理,以CCK-8法检测其对BMSCs活性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茜素红染色以及ALP活性的测定检测阿霉素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免疫荧光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BMMs同样用不同浓度的阿霉素处理,检测其对BMMs活性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并检测破骨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阿霉素干预BMSC后ALP活性及钙结节吸光度均下降,且成骨相关基因(ALP、Ⅰ型胶原骨钙素)表达减少(P<0.05)。阿霉素可以抑制BMSCs的Smad1/5/9、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Osterix、核心结合因子α1(Runx2)的表达,加入BMP-2可以消除阿霉素对ALP活性的影响。阿霉素可以抑制护骨素而促进NF-κB受体活化蛋白配体(RANKL)的表达。阿霉素可以直接、间接促进BMMs分化为破骨细胞,促进破骨相关基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1c(NFATc1)c-Fos的表达。结论阿霉素在体外可通过BMP-2/Smads信号通路抑制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同时,促进RANKL诱导的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

  • 标签: 阿霉素 间充质干细胞 骨质疏松症 骨形态发生蛋白2 NF-κB受体活化蛋白配体
  • 简介:摘要消化道症状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可累及口腔至肛门整个消化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血糖控制。由于糖尿病缺乏特异性的胃肠道症状,且多种降糖药物可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因此需要排除其他相关原因后才可诊断为糖尿病消化道症状。目前针对糖尿病相关消化道症状的治疗主要以改善症状为主,但往往治疗效果不佳。本文中我们将对糖尿病患者主要消化道症状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管理措施进行总结,从而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及研究方向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糖尿病 消化道症状 发病机制 临床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