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Graves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GO)是一种与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GO临床表现多样,诊疗复杂,治疗手段繁多,缺少对因治疗。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的评价以及患者结局的预测需要依赖对病情评估。本文分析了GO的临床特点,提出了从危险因素、临床活动性、疾病严重度以及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评估GO病情的具体方法,倡导临床医生重视GO的病情评估

  • 标签: Graves眼病 临床特点 病情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矽肺患者病情评估指数模型的建立。方法于2018年10月,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矽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71例。根据死亡风险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无死亡风险组(153例)和有死亡风险组(18例)。通过文献分析及临床资料的收集,初步筛选与矽肺患者病情相关的变量,观察初筛变量的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与死亡风险的关系,选择与死亡风险有关联的变量作为最终变量,建立病情评估指数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病情评估指数的临床实用性。结果《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评分、肺功能损伤分级、尘肺期别、病情加重和有无并发症5个变量作为矽肺病情评估指数的变量,病情评估指数评分范围1~11分。病情评估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0.747(95%CI:0.590~0.904),能较好地判别矽肺患者有无死亡风险;随着病情评估指数评分升高,死亡风险增加。当截断值为7分时,对存在死亡风险的判别效果最好,灵敏度0.667,特异度0.876。病情评估指数对存在死亡风险的判别正确率66.7%。结论病情评估指数可以预测矽肺患者的死亡风险,能够较全面评估病情

  • 标签: 矽肺 肺功能 病情加重 并发症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血清GM试验联合G试验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住院治疗期间的AECOPD患者110例,进行GM试验及G试验,将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水平>0.7 μg/L,1,3-β-D葡聚糖水平>200 ng/L的2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水平<0.5 μg/L,1,3-β-D葡聚糖水平<50 ng/L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吸烟、合并症、吸入糖皮质激素用量、入院时症状、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实验室指标、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种类及时间、病情缓解时间、住院时间、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吸烟比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吸入倍氯米松用量>1 000 μg/d的患者比例(58.3%)高于对照组(34.3%);观察组出现喘憋症状及肺部哮鸣音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嗜酸粒细胞百分比高于5.0%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则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观察组使用超过1类抗生素治疗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情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此次住院期间观察组死亡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检测AECOPD患者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水平及1,3-β-D葡聚糖水平,可帮助评估COPD伴有急性加重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估死亡风险。

  • 标签: 半乳甘露聚糖水平 1,3-β-D葡聚糖水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中国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引发了全球广泛关注,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临床症状不典型、双肺易受累等特点,易导致漏诊误诊,早期识别及病情评估困难。发热、咳嗽、肌痛、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可有助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识别。同时病情进展速度、发热情况、CT表现、缺氧程度、年龄、基础疾病、实验室指标等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情程度的评估依据。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早期识别 病情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旁肺部超声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入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VAP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入住ICU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与VAP组匹配、接受机械通气未发生VAP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科室来源、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一般临床资料,并记录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氧合指数(PaO2/Fi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等指标;动态观察患者体温、血常规、痰液性状及肺部超声的变化。当出现小的胸膜下实变或组织样变,伴或不伴动态支气管充气征时则认为是肺部超声阳性,并进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部超声评分(VPLUS)、肺部超声评分(LUSS),且于当日完善胸部CT检查。以胸部CT阳性为标准,评估肺部超声阳性、VPLUS评分及两者分别与PCT联合后对VAP的诊断效能;用LUSS评估V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LUSS与PaO2/FiO2、PA-aDO2、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①一般资料:与非VAP组比较,VAP组急诊手术患者居多〔51.7%(31/60)比33.9%(21/62),P=0.047〕,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明显升高(分:15.4±5.7比13.4±3.4,P=0.021;8.8±4.2比6.3±3.3,P<0.001),体温有升高趋势(℃:38.3±0.8比38.0±0.9,P=0.054),更多患者气道内有脓性分泌物〔65.0%(39/60)比41.9%(26/62),P=0.011〕,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更长〔d:10.5(6.6,15.0)比4.3(3.0,6.0),P<0.001;14.8(9.0,18.0)比6.0(4.0,9.1),P<0.001〕,28 d病死率更高〔31.7%(19/60)比9.7%(6/62),P=0.003〕。②诊断效能评估:肺部超声阳性、VPLUS≥3分、PCT>0.5 μg/L单独用于诊断VAP时,其敏感度分别为73.3%、75.0%、61.7%,特异度分别为80.6%,58.1%,59.7%,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685~0.841、0.547~0.748、0.514~0.694,均P<0.05;表明肺部超声阳性用于诊断VAP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肺部超声阳性、VPLUS≥3分分别联合PCT>0.5 μg/L进行串联试验后,诊断VAP的特异度均提高,分别为95.2%、83.9%;但诊断VAP的特异度度仍以肺部超声阳性联合PCT>0.5 μg/L高于VPLUS≥3分联合PCT>0.5 μg/L(95.2%比83.9%,P<0.05)。③相关性分析:LUSS与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7、0.399,P值分别为0.001、0.002),与PaO2/FiO2和PA-aDO2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89、-0.064,P值分别为0.629、0.149)。结论肺部超声可早期发现VAP,联合PCT>0.5 μg/L后其诊断特异度明显提高。LUSS评分与V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肺部超声可能成为VAP患者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超声检查 肺部超声评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皮肌炎是一种累及皮肤和肌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起病时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缺乏血清学标记物,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皮肌炎和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的皮损和肌肉病变与疾病活动性及预后相关,通过CT、核磁共振成像、超声、皮肤镜等影像学技术评估皮肤和肌肉受累情况,不仅可以提高皮肌炎早期诊断的准确性,而且可以为疾病活动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皮肌炎 皮肤表现 神经肌肉表现 工艺学、放射学 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肺部病变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评估COVID-19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18日至2月5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住院收治的COVID-19患者31例,均行动态肺部超声检查,观察其肺部超声表现,并进行肺超声评分(LUS),分析LUS与临床分型及血氧合指数(PaO2/FiO2)的相关性,以及当LUS进展为中/重度时与对应的临床分型转变的关系。结果31例COVID-19患者中,2例(6.5%)超声未见明显病变,LUS 0分;29例(93.5%)显示肺部超声异常,LUS 1~26分,主要表现为B线征,6例(19.4%)合并"白肺征",13例(41.9%)合并肺实变征。LUS与临床分型呈正相关(rs=0.683 2,P<0.001);与PaO2/FiO2呈负相关(r=-0.864 3,P<0.001)。首次及动态超声检查中,13例患者LUS评为中/重度,LUS评估重型/危重型患者的准确率为81.3%(13/16)。LUS进展为中/重度的时间较临床分型提前1~3 d。结论COVID-19患者肺部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性病变,可合并肺部实变。超声可无创性评估COVID-19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并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超声检查 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超声评分
  • 作者: 黄敏 单春剑 张爱霞 孙志岭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年第22期
  • 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210023 黄敏现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210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210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 210004,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210023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评估、比较英国国家重症监护审计和研究中心(ICNARC)-产科早期预警评分(OEWS)系统、美国孕产妇安全国家联盟推荐孕产妇早期预警标准(MEWC)、爱尔兰临床实践指南中提出的爱尔兰孕妇早期预警系统(IMEWS)对我国孕产妇病情风险的预测能力。方法对2019年1—12月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入住孕产妇共872例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采集住院期间的数据,使用3种产科早期预警系统同时进行评估,比较3种产科早期预警系统对危重症孕产妇的预测、识别能力。结果872例孕妇,其中危重症167例占19.2%,非危重症705例占80.8%。OEWS、MEWC、IMEWS危重症组评分中位数(四分位数)依次为4(2,6)、3(0,6)、5(3,6)分,非危重症组评分依次为1(0,1)、0(0,0)、2(0,3)分,危重症组评分显著高于非危重症组(P<0.001)。OEW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1(95%CI 0.948~0.975,P<0.001),MEWC的AUC为0.803(95%CI 0.757~0.850,P<0.001);IMEWS的AUC为0.853(95%CI 0.817~0.888,P<0.001)。OEWS为0分时无产科危重症发生。OEWS≥6分时阳性似然比为8.208 6。结论3种国外产科早期预警系统对我国产科危重症疾病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在3种预警系统中,OEWS的预测能力优于另外2种预测系统,并且具有较好的分层能力。但由于不同地区人群、环境、条件等差异,各产科医疗单元可根据自身条件,对OEWS进行改良,设计符合自身临床需求的产科早期预警系统。

  • 标签: 产科早期预警系统 危重孕产妇 预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结合DWI检查在评估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113例AP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Balthazar评分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另选取50例非AP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行MRI结合DWI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水分子扩散异质性指数(α)值、拉伸指数模型参数扩散分布系数(DDC)、单指数模型参数标准ADC(Standard ADC)、快速扩散ADC分数(Ft ADC)等指标;绘制ROC曲线分析MRI及DWI单独及联合应用的诊断评估价值。结果观察组α值高于对照组,DDC、Standard ADC及Ft ADC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α值、Balthazar评分高于轻度组,DDC、Standard ADC及Ft ADC值低于轻度组(P<0.05)。MRI结合DWI评估AP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均高于MRI或DW单独应用(P<0.05)。结论MRI结合DWI检查可准确反应AP病情,较好反应组织异质性,提高诊断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扫描 扩散加权成像 急性胰腺炎 病情
  • 作者: 黄敏 单春剑 张爱霞 孙志岭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年第22期
  • 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210023 黄敏现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210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210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 210004,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210023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评估、比较英国国家重症监护审计和研究中心(ICNARC)-产科早期预警评分(OEWS)系统、美国孕产妇安全国家联盟推荐孕产妇早期预警标准(MEWC)、爱尔兰临床实践指南中提出的爱尔兰孕妇早期预警系统(IMEWS)对我国孕产妇病情风险的预测能力。方法对2019年1—12月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入住孕产妇共872例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采集住院期间的数据,使用3种产科早期预警系统同时进行评估,比较3种产科早期预警系统对危重症孕产妇的预测、识别能力。结果872例孕妇,其中危重症167例占19.2%,非危重症705例占80.8%。OEWS、MEWC、IMEWS危重症组评分中位数(四分位数)依次为4(2,6)、3(0,6)、5(3,6)分,非危重症组评分依次为1(0,1)、0(0,0)、2(0,3)分,危重症组评分显著高于非危重症组(P<0.001)。OEW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1(95%CI 0.948~0.975,P<0.001),MEWC的AUC为0.803(95%CI 0.757~0.850,P<0.001);IMEWS的AUC为0.853(95%CI 0.817~0.888,P<0.001)。OEWS为0分时无产科危重症发生。OEWS≥6分时阳性似然比为8.208 6。结论3种国外产科早期预警系统对我国产科危重症疾病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在3种预警系统中,OEWS的预测能力优于另外2种预测系统,并且具有较好的分层能力。但由于不同地区人群、环境、条件等差异,各产科医疗单元可根据自身条件,对OEWS进行改良,设计符合自身临床需求的产科早期预警系统。

  • 标签: 产科早期预警系统 危重孕产妇 预警
  • 简介:摘要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类恶性肺血管疾病,主要由肺小动脉本身病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最终导致右心衰竭而死亡。其中,肺血管阻力作为血流动力学诊断指标之一,在PAH的病理生理、诊断及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为PAH患者病情评估提供了更多参考,该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 标签: 高血压,肺性 血流动力学 肺血管阻力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危害健康。COPD患者精确的病情评估及风险预测是COPD疾病管理的关键,目前多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推荐的分组方法进行病情评估。近年来,深吸气量/肺总量(IC/TLC)这一肺功能指标在COPD的病情评估及风险预测方面显示出较多优势,IC/TLC被证实为肺过度充气的一项敏感指标,同时在评估患者的运动耐力、治疗疗效及预测疾病预后等方面均有其价值。本文对IC/TLC近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推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肺过度充气 运动耐力 疗效评估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淀粉酶升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以及影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淀粉酶(amylase,AMS)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DKA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最终确定249例DK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次日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得的AMS水平分为正常组(n=176)和升高组(n=73)。对性别、糖尿病类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死亡例数、ICU监护例数、出院后发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次数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检验,对年龄、pH、糖化血红蛋白(HbA1c)、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Ca2+、尿素氮(BUN)、肌酐(Scr)等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院内及院外结局的差异。结果AMS升高组ICU监护率为50.7%,ICU监护天数中位数为4 d,总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4 d,治疗费用中位数为2.8万,均高于AMS正常组(P<0.05);病死率、住院期间合并AP、出院后发生AP的比例在AMS升高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既往发生DKA次数、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率、HbA1c、pH、BUN、Scr,在AMS升高组均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结论AMS升高的DKA患者,需要收入ICU监护病房的可能性增加,在ICU内监护天数、总住院天数及总治疗费用增加,住院期间总体病死率及出院后发生AP的可能性未增加。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血淀粉酶 ICU监护 住院时间 治疗费用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在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15年6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病区收治的85例脓毒症患者,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首发感染部位、受累器官数量、实验室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总住院时间、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住院时间及入院28 d和住院期间生存情况,检测患者入院24 h内血浆VE-cad水平。根据患者病情进展分为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根据患者是否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分析并比较各组患者及不同28 d预后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VE-cad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共纳入85例患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中38例为脓毒症,47例为脓毒性休克;39例发生MODS,46例未发生MODS;患者入院28 d内存活64例,死亡21例。与脓毒症组相比,脓毒性休克组患者受累器官数量多〔个:3(2,4)比1(0,2)〕,APACHEⅡ评分〔分:13(10,21)比7(5,12)〕、SAPSⅡ评分〔分:35(31,55)比7(5,12)〕、SOFA评分〔分:7.0(5.0,10.0)比3.0(0,5.0)〕、血乳酸〔Lac(mmol/L):3.5(2.4,6.2)比1.9(1.2,2.2)〕、C-反应蛋白〔CRP(mg/L):90.0(58.1,90.0)比50.5(38.0,90.0)〕、VE-cad水平〔mg/L:1.427(1.141,2.150)比1.195(0.901,1.688)〕均明显升高,而血小板计数〔PLT(×109/L):113.4±67.2比202.5±109.5〕、血红蛋白(Hb)水平(g/L:106.3±36.3比118.6±18.0)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非MODS组相比,MODS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分:14(10,22)比8(6,13)〕、SAPSⅡ评分〔分:36(32,56)比29(24,35)〕、SOFA评分(分:7.9±3.9比4.0±3.8)、住院病死率〔53.8%(21/39)比0%(0/46)〕、Lac〔mmol/L:3.1(2.3,6.3)比2.1(1.4,4.6)〕和VE-cad水平〔mg/L:1.427(1.156,1.937)比1.195(0.897,1.776)〕均明显升高,E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d:6(3,12)比3(0,7)〕,而PLT水平明显降低(×109/L:118.2±80.0比182.5±104.0,均P<0.05)。与死亡组相比,存活组受累器官数量少〔个:2(1,3)比3(1,5)〕,APACHEⅡ评分〔分:9(6,13)比21(13,25)〕、SAPSⅡ评分〔分:31(25,36)比55(35,63)〕、SOFA评分(分:4.7±3.7比8.9±4.5)均明显降低,E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d:4(1,8)比8(3,15),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VE-cad、SOFA评分及二者联合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2〔95%可信区间(95%CI)为0.513~0.750〕、0.830(95%CI为0.744~0.916)和0.856(95%CI为0.779~0.933);当VE-cad截断值为1.240 mg/L时,敏感度为68.1%,特异度为55.3%;VE-cad联合SOFA评分评估的敏感度为85.1%,特异度为73.7%。结论VE-cad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评估价值,VE-cad联合SOFA评分的评估价值优于VE-cad单项指标。

  • 标签: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 血管内皮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和支原体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外周血炎症指标动态变化对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与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1例病毒和支原体CAP患者。分析比较不同病原体(病毒和支原体)组间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Ⅰ~Ⅱ级(≤70分)、Ⅲ级(71~90分)、Ⅳ~Ⅴ级(≥91分)〕组间入院1 d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白细胞计数(WBC);分析比较不同病情转归(根据入院3 d PSI评分或胸部CT影像学表现分为好转组、稳定组、加重组)组间入院3 d SAA、hs-CRP及其变化值(Δ3 d=1 d-3 d)以及不同预后(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组间入院7 d SAA、hs-CRP及其变化值(Δ7 d=1 d-7 d)。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SAA对C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与预测价值。结果入院1 d时,支原体组(43例)患者SAA水平明显高于病毒组(98例),两组间其他血清炎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论是病毒CAP还是支原体CAP患者,病情越重SAA水平越高,两组其他炎症指标变化趋势与SAA基本一致。入院3 d时病毒组和支原体组病情加重者(12例、9例)SAA水平均明显高于好转者(57例、26例)和稳定者(29例、8例),且随入院时间延长,病情加重组SAA水平逐渐升高,好转组逐渐降低,稳定组略有升高,组间ΔSAA3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CPR与SAA变化趋势一致。死亡组患者入院7 d时的SAA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且随入院时间延长,死亡组SAA水平逐渐升高,存活组逐渐下降,组间ΔSAA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CPR与SAA变化趋势一致。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1 d SAA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优于hs-CRP,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7〔95%可信区间(95%CI)为0.669~0.886〕和0.729(95%CI为0.628~0.830)。ΔSAA3 d对病情转归的预测价值优于3 d SAA,AUC分别为0.979(95%CI为0.921~1.000)和0.850(95%CI为0.660~1.000);但入院3 d hs-CRP和Δhs-CRP3 d均无预测价值。入院7 d SAA和ΔSAA7 d对预后均有一定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954(95%CI为0.898~0.993)和0.890(95%CI为0.689~1.000),且优于7 d hs-CRP;但Δhs-CRP7 d无预测价值。结论对于病毒和支原体CAP患者,SAA是一个敏感、有价值的指标;动态监测SAA可以评估患者病情、预测病情转归及预后,协助诊治。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毒 支原体 血清淀粉样蛋白 动态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应用于儿科急诊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儿科急诊就诊患儿1 01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及症状进行评价,针对不同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MPEWS)对患儿的去向进行分析,同时分析MPEWS评分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的关系。结果1 019例患儿中,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占全部患儿的57.21%,且患儿临床症状以呼吸急促/哮喘及高热为主,分别占全部患儿的57.41%及52.89%,同时,有9例患儿病情较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其MPEWS评分为19(18,20),且不同分流去向的患者,MPEW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情分级所对应的评分均为非正态分布,H秩和检验结果显示,病情分级的MPEW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情分级越低,评分越高。另外,针对收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以MPEWS评分≥15为临界值,对诊断可能发生死亡的不良预后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13%及41.73%。结论通过MPEWS评分系统对儿科急诊患者进行病情评估,能够快速识别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进而有效对其进行分流处理,该评分系统准确率较高,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 儿科急诊 三角评估 病情评估 预检分诊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超声检查评估膝骨关节炎病情及疗效的临床价值,及其与炎症及骨代谢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就诊的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30例,同期纳入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30例,两组均于入院次日晨起、治疗7 d、14 d时,分别抽取外周血、膝关节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及治疗14 d后膝关节超声影像、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骨钙素(OC)、C端肽(CTX)水平变化,并分析患者血清CTX、OC、Hs-CRP、IL-6水平与膝关节超声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及治疗7 d、14 d,晚期膝骨关节炎组血清CTX[(27.11±3.24)ng/L、(15.98±1.96)ng/L 、( 2.56±1.17)ng/L]、OC[(15.47±6.33)mg/L、(11.27±4.14)mg/L、(9.43±2.82)mg/L]、Hs-CRP[(14.95±1.44)mg/L、(9.89±1.23)mg/L、(6.26±0.55)mg/L]、IL-6[(2.73±0.31)ng/L、(1.38±0.13)ng/L、(1.21±0.25)ng/L]均高于早期膝骨关节炎组的CTX[(5.29±1.96 )ng/L、(4.38±1.64 )ng/L 、(3.91±1.85 )ng/L]、OC[(6.24±1.54)mg/L、(5.62±1.06)mg/L、(5.57±1.40)mg/L]、Hs-CRP[(5.78±1.17)mg/L、(4.62±1.02)mg/L、(3.73±0.94)mg/L]、IL-6[(0.17±0.15)ng/L、(0.15±0.03)ng/L、(0.15±0.14)ng/L](t=26.634、8.646、8.365、22.256、7.326、11.065、26.945、6.295、7.186、41.433、6.763,21.773,均P<0.05);治疗后7 d、14 d,晚期膝骨关节炎组血清CTX、OC、Hs-CRP、IL-6均较治疗前下降(F=8.262、7.873、18.353、21.45,均P<0.05),早期膝骨关节炎组血清各时点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晚期膝骨关节炎组膝关节超声评分[(9.12±4.27)分]高于早期膝骨关节炎组[(3.57±1.82)分](t=7.333,P<0.05);同时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CTX、OC、Hs-CRP、IL-6水平与膝关节超声评分呈正相关(R2分别为0.848、0.828、0.821及0.831,均P<0.05)。结论血清CTX、OC、Hs-CRP、IL-6水平随膝骨关节炎病情进展而升高,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膝关节超声评分与上述指标变化呈正相关性,治疗后明显下降,膝关节超声评分对评估膝骨关节炎病情及疗效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超声检查 疾病进展程度 骨代谢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骨钙素 C端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在脓毒症患儿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脓毒症患儿53例作为脓毒症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2.07±0.68)岁],并以1∶1配比选取53例健康体检患儿作为健康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1.83±0.59)岁],均采集血液样本,行NETs水平检测,分析两组NETs水平及不同病情程度脓毒症患儿NETs水平、不同时间点不同时期NETs水平、不同预后NETs水平、相关性。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脓毒症组患儿的NETs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42.41±4.34)%比(0.26±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例脓毒症严重患儿的NETs水平明显高于47例一般患儿[(57.82±6.19)%比(40.11±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入院第1天、入院第7天,感染期患儿NETs水平明显高于感染消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14例死亡者NETs水平明显高于39例存活者[(59.56±5.35)%比(33.56±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NETs水平和感染期、预后死亡呈明显的正相关(r=0.581、0.623,均P<0.001)。结论在脓毒症患儿治疗期间及时监测NETs水平可鉴别病情时期,依照NETs水平变化趋势可明确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便于临床医生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高临床疗效,且NETs水平检测还可对预后转归风险进行预判,予以个体化预防措施,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脓毒症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预后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