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静脉畸形肢体挛缩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及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矫形外科收治9例静脉畸形肢体挛缩患者,男4例,女5例,年龄9~35岁,平均19.5岁。其中屈髋屈膝畸形2例,单纯膝关节屈曲畸形4例,屈膝畸形合并马蹄内翻足畸形2例,腕关节屈曲畸形1例。诊疗过程在多学科综合治疗小组评估后实施,均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根据解剖安全区外固定穿针和肢体畸形的临床特点,将预构的外固定器连接在相应的畸形肢体上,同时行挛缩肌腱的松解,术后调节外固定器实施牵拉控制,缓慢矫正肢体畸形,患处疼痛严重或进展迅速,影响生活质量者,可在超声引导下行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联合手法等物理方法促进关节功能康复。结果本组9例治疗过程中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异常出血、末梢血运障碍,未发生明显的针道以及切口的感染事件,未发生深静脉血栓。9例患者均获得6~40个月随访,平均30.5个月,所有挛缩的肢体畸形均获满意矫正,其中髋、膝关节屈曲畸形均获矫正,可伸直,腕、足踝关节畸形大部分矫正,疼痛消失。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静脉畸形肢体挛缩,微创、安全,效果满意。

  • 标签: Ilizarov技术 静脉畸形 肢体挛缩 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肺栓塞是影响肿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随之并持续进展的肺动脉高压。该文回顾了一例骨肉瘤患者肺动脉瘤栓的诊断、治疗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笔者认为对于非高危肺栓塞人群,应充分结合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密切监测肺动脉压力等指标,采取更为精细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早期明确诊断、改善预后。

  • 标签: 骨肉瘤 肺栓塞 肺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裂头蚴病癫痫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7月至2019年5月确诊的62例脑裂头蚴病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其分为手术组(39例)及药物驱虫组(23例),手术组患者在导航辅助下开颅手术取虫并切除病灶,未取到活虫的患者行癫痫灶切除术或皮层热灼术。药物驱虫组患者均予以吡喹酮治疗,剂量为60 mg/(kg·d),10 d为1个疗程;间隔2个月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直至达到治愈标准。所有患者随访1~8年,根据患者影像学资料、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裂头蚴抗体检测结果判断预后;同时采用改良Engel分级评估患者治疗1年后癫痫控制情况。结果39例手术组患者中34例取出活虫,共35条。随访1~8年后,手术组治愈34例,未愈5例;药物驱虫组治愈7例,未愈16例;手术组患者治愈率高于药物驱虫组(87.18% vs. 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后1年改良Engel分级结果显示,39例手术组患者中改良Engel分级Ⅰ级36例,Ⅱ级2例,Ⅲ级0例,Ⅳ级1例;23例药物驱虫组中改良Engel分级Ⅰ级9例,Ⅱ级3例,Ⅲ级5例,Ⅳ级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000,P=0.000),平均秩次提示手术组患者疗效优于药物驱虫组(25.21 vs. 42.17)。结论手术治疗脑裂头蚴病癫痫疗效优于药物驱虫治疗。

  • 标签: 脑裂头蚴病 癫痫 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201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1例-肝-肠综合征(THES)患儿的临床资料、营养支持及随访6年的结果进行分析。患儿存在重度营养不良、生长迟缓、低磷血症、低球蛋白血症、高营养风险状态、肠功能障碍明显,基因检测发现SKIV2L基因变异。在腹泻急性加重期,采用肠内营养和短期阶段性静脉营养;在缓解期口服深度水解配方和低脂低渣优质蛋白饮食进行营养支持,最终患儿腹泻好转,营养状况改善,生长发育追赶良好,神经运动发育正常,入校学习无障碍。提示合理的个体化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THES患儿的肠道功能、营养状况,帮助患儿度过危险期,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 标签: 发-肝-肠综合征 婴儿 营养不良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患者因腹部不适、血肌酐升高多次住院治疗,胃肠镜检查提示胃潴留、结肠狭窄性病变,病理检查示慢性炎伴急性炎。依次行输尿管支架植入术、双肾造瘘术后病情无好转,遂行剖腹探查术行病理检查,最终确诊结肠癌腹膜后纤维化。结肠癌腹膜后纤维化属少见疾病,该病例资料提示对于伴有消化道症状的尿路梗阻患者,在排除泌尿系统原发病后,需高度警惕消化道肿瘤引起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可能,从而做到快速、正确诊断以尽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腹膜后纤维化 结肠肿瘤 消化系统肿瘤 尿道梗阻
  • 简介:摘要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姿势异常及功能障碍症候群,而髋关节脱位是其常见的伴随症状。本文就脑瘫患儿髋关节脱位流行病学特征、髋关节发育监测方案、治疗手段等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 标签: 脑性瘫痪 髋关节脱位 防治
  • 简介:摘要附睾睾丸炎睾丸梗死发病率极低,通常表现为睾丸急性肿大疼痛,需与睾丸肿瘤、睾丸扭转等鉴别。本文报告1例,入院后予抗感染治疗7 d,效果欠佳。行阴囊探查术,未见睾丸整体缺血及扭转,未见明显脓腔形成,行精索鞘膜下段切开减压术和睾丸鞘膜翻转术、睾丸白膜切开减压术治疗。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好转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异常。

  • 标签: 睾丸 梗死 缺血 附睾睾丸炎 治疗
  • 简介:摘要成人伤寒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罕见,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可累及多个脏器,病情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而且病死率高。现报道1例伤寒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诊治经过,通过结合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肥达试验、骨髓细胞学检查等)动态监测结果而确诊,在有效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依托泊苷并环孢素A,治愈伤寒和控制噬血细胞综合征,随访1年病情无复发。

  • 标签: 伤寒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嗜血细胞性 继发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Sturge-Weber综合征癫痫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科住院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8例儿童Sturge-weber综合征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6例。年龄5个月至4岁,平均年龄26.25个月,3岁以下婴幼儿7例,3岁以上1例。病程时间为2 d至2年,平均8.90个月。对8例患儿的病程、发作类型、影像学、脑电图、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癫痫控制情况、并发症等做详细分析。8例患儿均进行详尽的术前评估,包括症状学,影像学,脑电图,认知功能评估等。结果8例患儿均进行切除手术,其中多脑叶病变切除术3例,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5例。术后颅内感染2例,皮下积液2例,对侧肢体肌力下降5例,3例与术前相仿。术后随访6~30个月,所有患儿均无癫痫发作,按Engel分级判断疗效,EngelⅠ级8例,无死亡病例,对侧肢体肌力下降的5例患儿均在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认知功能评估提示8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Sturge-Weber综合征是儿童常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癫痫是其常见表现,药物治疗效果有限,积极早期外科干预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控制癫痫,改善患儿认知功能。

  • 标签: Sturge-Weber综合征 癫痫 外科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多种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均可导致冠状动脉损伤(CAL)。CAL不是诊断川崎病的“金标准”,深入理解疾病免疫学致病机制、拓宽疾病诊断及鉴别思路,有助于全面提升CAL相关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治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儿为4个月男童,因家长发现其右眼不清亮27 d就诊。查体发现皮肤多发浅褐色斑丘疹,右眼压34.4 mmHg(1 mmHg=0.133 kPa),角膜增大水肿,房水血性混浊,颞下方角膜缘可见黄色的虹膜前粘连。超声生物显微镜示右眼前房角广泛粘连性关闭,局部虹膜增厚呈结节状。左眼查体未见异常。皮肤病损病理学检查后确诊为幼年性黄色肉芽肿,给予全身及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局部降眼压治疗病情好转,逐渐停药后眼压正常。现随访35个月,未用药眼压正常。

  • 标签: 黄肉芽肿,青少年性 青光眼 前房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肾移植膀胱癌患者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5例肾移植后继膀胱癌行卡介苗膀胱灌注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例,女4例;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期间1例(例1)高级别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3例(例2、3、5)低级别NMIBC,1例(例4)腺性膀胱炎后发展为低级别NMIBC;5例膀胱癌的年龄为(59.7±4.0)岁。例1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膀胱灌注表柔比星,例3、例5 TURBT术后规律膀胱灌注吉西他滨,例2 TURBT术后未灌注药物;此4例于术后(20.1±9.7)个月膀胱癌均复发,均再次行TURBT,病理提示其中3例(例1、2、5)为高级别NMIBC,1例(例3)为低级别NMIBC;4例第2次TURBT术后2周予膀胱灌注卡介苗。例4 TURBT术后病理提示低级别NMIBC,术后2周灌注卡介苗。5例卡介苗灌注治疗期间,继续应用免疫抑制剂。从患者灌注卡介苗后开始随访。结果卡介苗灌注治疗期间,5例中4例出现卡介苗相关局部炎症反应,其中2例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1例表现为血尿,1例表现为血尿合并低热。伴膀胱刺激症状及血尿患者经大量饮水、卧床休息、服用左氧氟沙星(0.5 g/d×7 d)治疗后症状好转,低热患者予以退热处理;卡介苗灌注治疗期间未预防性应用抗结核药物。5例未出现结核感染的相关表现和败血症,移植肾功能正常,未出现排斥反应。5例随访时间7~24个月,其中1例在卡介苗膀胱灌注第7个月后失访,随访过程中5例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未降低灌注卡介苗的生物学活性,同时卡介苗灌注未增加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全身毒性反应,未影响移植肾功能;膀胱灌注卡介苗是肾移植膀胱癌的一种治疗选择。

  • 标签: 膀胱肿瘤 肾移植 卡介苗 免疫抑制 复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我国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感染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9月,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收集关于我国SAP患者胰腺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9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价纳入研究的风险偏倚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8项病例对照研究,合计4 5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病因[OR=1.18,95%CI(1.01~1.39)]、糖尿病[OR=1.78,95%CI(1.21~2.61)]、低氧血症[OR=3.01,95%CI(2.28~3.98)]、机械通气[OR=2.25,95%CI(1.86~2.71)]、抗菌药物使用[OR=0.38,95%CI(0.27~0.53)]、手术治疗[OR=2.49,95%CI(1.77~3.50)]、血红蛋白[OR=-4.59,95%CI(-8.47~0.72)]、血钙[OR=-0.27,95%CI(-0.42~0.1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OR=8.12,95%CI(3.33~12.92)]、Ranson评分[OR=1.13,95%CI(0.55~1.72)]、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 Ⅱ评分)[OR=3.19,95%CI(2.38~4.00)]、器官功能衰竭个数[OR=1.47,95%CI(1.19~1.75)]、禁食时间[OR=4.69,95%CI(3.78~5.60)]、胃肠功能障碍时间[OR=1.90,95%CI(1.04~2.76)]、肠外营养时间[OR=6.15,95%CI(4.00~8.29)] 是SAP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SAP患者胰腺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控制感染。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胰腺 感染 危险因素 综合预防 病例对照研究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热性惊厥发作患儿3年内癫痫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二院收治的110例热性惊厥发作患儿的病历资料。所有患儿均随访3年,按3年内癫痫与否分为癫痫组与非癫痫组。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感染指标情况,分析热性惊厥发作患儿癫痫的影响因素。结果110例患儿中,癫痫29例(26.36%),未癫痫者81例(73.64%)。癫痫患儿中强直-阵挛发作12例,复杂部分发作9例,失神发作3例,全身发作5例。癫痫组患儿年龄≤2岁者、有癫痫家族史者、脑电图异常者、复杂型惊厥发作者、首次发作24 h内惊厥2次以上者及发作时体温39 ℃~40 ℃者占比均多于未癫痫组(P均<0.05);癫痫组血降钙素原及血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3.06±0.85)μg/L、(862.54±104.72)ng/L]均高于未癫痫组[(2.19±0.74)μg/L、(641.35±93.51)ng/L],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惊厥类型、脑电图结果、血降钙素原水平、癫痫家族史、首次发作24 h内惊厥次数是热性惊厥发作患儿癫痫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2岁、有癫痫家族史、脑电图异常、复杂型惊厥、首次发作24 h内惊厥2次以上及血降钙素原水平异常增高均为热性惊厥发作患儿3年内癫痫的影响因素。

  • 标签: 热性惊厥 儿童 继发癫痫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后不同时间点的炎症因子、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的变化及胰腺受损程度,为儿童脓毒症胰腺损伤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组,3组再随机分为6 h、12 h、24 h、48 h组,CLP组大鼠采用CLP法制作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行假手术,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0、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同时取胰腺组织行HE染色。结果本建模方法下CLP组大鼠48 h存活率为70%。随着术后时间延长,CLP组大鼠胰腺组织充血、细胞水肿、炎症细胞浸润逐渐加重;假手术组胰腺组织病理改变轻微。CLP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血IL-1β表达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于12 h达到峰值,CLP组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IL-10表达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于48 h达高峰,CLP组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假手术组IL-10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LP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均于24 h达到高峰。血清淀粉酶水平在24 h、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假手术组血清淀粉酶与对照组相比,12 h、24 h、48 h均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脂肪酶水平在12 h、24 h、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假手术组血清脂肪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P建模后,早期即可出现IL-1β、IL-10升高和胰腺病理改变,病理改变随时间逐渐加重,血淀粉酶于24 h开始出现显著差异,血脂肪酶于12 h开始出现显著差异。

  • 标签: 脓毒症 胰腺损伤 盲肠结扎穿孔术 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