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体征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脑卒中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4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理化检查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时间主要集中为脑卒中发病2周后,全部患者中28例接受抗凝治疗,治疗有效率为78.57%,其余16例患者接受对症治疗,治疗有效率为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继肺血栓栓塞症很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病情发生后患者病死率较高,临床上需加强高龄、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脑卒中患者的干预。

  • 标签: 脑卒中 肺血栓栓塞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益生菌防治新生儿肺炎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0例新生儿肺炎腹泻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新生儿肺炎腹泻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35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散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新生儿肺炎腹泻患儿比较,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对比两组新生儿肺炎腹泻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益生菌防治新生儿肺炎腹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益生菌 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 培菲康散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颅底骨折颅内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入的80例颅底骨折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并为其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单纯西医疗法,为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及体温变化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27/4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温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温均有所变化但是研究组的体温降低幅度过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颅底骨折颅内感染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使其体温降低,获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颅底骨折 继发 颅内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重症病毒性脑炎癫痫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癫痫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应用全面的护理干预,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全面的护理干预,本组患者中,痊愈为75例,共计3例患者出现脑疝并发症,共计2例患者死亡。结论在重症病毒性脑炎癫痫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有助于确保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重症病毒性脑炎 癫痫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期间诊治的NS高凝状态患者中选取92例作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6)单纯采用泼尼松治疗,研究组(n=46)则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就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以及24h尿蛋白定量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液指标PT、FIB、APTT之间无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T、APTT明显延长,且高于对照组,且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24h尿蛋白定量无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24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对NS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纠正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解除血液高凝状态,并减少其尿蛋白排除,控制NS病情,值得借鉴。

  • 标签: NS 低分子肝素 血液高凝状态 凝血功能指标 24h尿蛋白定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重复磁刺激结合针灸治疗老年焦虑症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8老年焦虑症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法,观察组给予经颅重复磁刺结合针灸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焦虑及抑郁评分,实际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REM潜伏期、夜间觉醒次数等睡眠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实际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REM潜伏期、夜间觉醒次数等睡眠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重复磁刺激结合针灸治疗老年焦虑症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经颅重复磁刺激 针灸 老年焦虑症继发睡眠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慢阻肺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诊治中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80例慢阻肺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诊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诊治效果。结果①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各项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研究组较优异(P<0.05);②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研究组较优异(P>0.05)。结论在慢阻肺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诊治中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

  • 标签: 慢阻肺 继发肺间质纤维化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诊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腹泻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双歧三联活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肺炎患儿,实施对症支持治疗,统计腹泻的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并将发生腹泻的患儿给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儿中共有40例发生腹泻,发生率为22.22%,发生者年龄明显低于未发生者(P<0.05),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者(P<0.05),发生者有侵入性操作、使用激素和联合应用抗生素的构成比均明显高于未发生者(P<0.05);腹泻的患儿经过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后痊愈38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高达100.00%。结论肺炎患儿腹泻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住院时间、有侵入性操作、使用激素和联合应用抗生素等,且经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后效果理想。

  • 标签: 双歧三联活菌 肺炎 腹泻 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小儿肺炎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小儿肺炎患儿,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全部患儿均予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予患儿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予患儿蒙脱石散及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8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4d、7d的大便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持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肺炎腹泻,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腹泻持续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腹泻 小儿 布拉氏酵母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癫痫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以从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与我院治疗的63例脑炎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借助计算机对患者分组,分为每组患者例数均为21例的甲组(患者服用卡马西平治疗)乙组(患者服用托吡酯治疗)和丙组(患者服用丙戊酸钠治疗),比较各组药效以及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乙组为85.7%,丙组为76.2%,三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甲乙组为5.6757,P为0.0172,乙丙组为4.4211,P为0.0354),与甲丙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这三种药物对脑炎癫痫患者进行治疗,三者均能够发挥出较好的临床治疗功效,但是其中卡马西平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最多,因此在临床应用时应该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药物。

  • 标签: 卡马西平 托吡酯 丙戊酸钠 脑炎继发癫痫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建立灵敏、准确、特异、试剂稳定的碳酸酐酶自动生化分析法测定锌。方法:头发灰化后溶于0.1mol/LHCl,测定前先用0.01mol/LNaOH稀释并中和酸,测定时待分析液中锌离子复活脱辅基的碳酸酐酶,以醋酸对硝基酚作为酶促反应底物进行测定。结果:线性范围达61.2μmol/L,回收率95.2%~104.9%,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2.1与2.8%,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Y)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Y=0.971X+0.095,r=0.994。样中Cu2^+、Fe2^+、Mn2^+各25μmol/g、Co2^+1.25μmol/g对本法测定锌均无影响。用本法测定56例健康成人,其锌参考范围(X±2s):1.16~3.04μmol/。结论:该法具有特异、准确、灵敏、试剂稳定等优点,适合于生化分析仪检测锌。

  • 标签: 碳酸酐酶法 发锌 醋酸对硝基酚 两点速率法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小儿肺炎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小儿肺炎患儿按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组参考组与实验组,各42例。参考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对2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护理满意度状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实验组的体温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参考组,差异显著,P<0.05。

  • 标签: 优质护理 小儿肺炎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我院1例血小板增多症发红斑肢痛症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患者入院后进行各项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诊疾病,并给予其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通过我院相关项目检查,确诊患者为血小板增多症发红斑肢痛症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给予EM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加巴喷丁、舍曲林及肌注B族维生素(B1、甲钴胺)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疗效确切。

  • 标签: 血小板增多症 红斑性支痛症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前,伴随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患有眼部疾病的患者数量越多越多。在眼部疾病中,视网膜静脉阻塞并不鲜见,患者患病之后,眼部功能会逐渐下降,且视力状况也会出现明显改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发病后很容易出现其它类型的并发症,黄斑水肿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临床常见眼底病变。有相关研究显示,黄斑水肿是导致患者视力不断下降甚至视力完全丧失的重要诱因。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发黄斑水肿的患者,给予其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十分关键的,本研究将对此类患者的治疗进展进行相关综述分析。

  • 标签: 黄斑水肿 视网膜静脉阻塞 治疗 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伴谵妄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利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其年龄、发热、高血压、肝肾功能损伤、出血量多少以及梗死面积大小等相关因素,分析急性脑卒中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2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伴52例(谵妄发生率为19.2%),其中34例为脑出血,18例为脑梗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发热、肺部感染以及大量脑出血是导致脑出血后发生谵妄的高危因素;高龄、发热、肺部感染以及大面积脑梗死是导致脑梗死后发生谵妄的高危因素。结论谵妄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其中高龄、感染、出血量、发热以及梗死面积均为诱发谵妄的危险因素,需要临床密切观察,及早干预。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出血 梗死 谵妄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眼外伤发青光眼的病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眼外伤发青光眼患者4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发生眼外伤原因主要为异物伤、拳击伤、打球伤、爆炸伤以及车祸伤等。对所有眼外伤发青光眼的病因进行分析并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眼外伤发青光眼的病因主要包括晶状体移位、前房角挫伤、眼内积血、眼内积血且发生炎性反应、粘连增生。经针对性治疗与2年随访,所有45例眼外伤发青光眼患者中有41例患者视力完全恢复正常,占所有患者的91.11%,42例患者眼压<21mmHg,占所有患者的93.33%。结论眼外伤发青光眼病因相对复杂,必须全面进行分析,在掌握其临床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发病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才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眼外伤继发青光眼 临床特点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突发性耳聋伴耳石症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突发性耳聋伴耳石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SAS评分、SD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较低(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伴耳石症患者采用整体护理进行干预,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负面情绪,还可提升生活质量,对改善治疗预后有着促进的作用。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耳石症 整体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支气管扩张继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ICU住院的支气管扩张继肺部真菌感染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期抽取ICU住院的未真菌感染支气管扩张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支气管扩张病程、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等均为支气管扩张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组间数据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扩张患者来说,必须强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其院内感染风险的发生率,促进其自身免疫力的提高,预防肺部真菌感染。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继发肺部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期间接收的80例神经内科偏瘫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运用综合性康复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心理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指标上,观察组95%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7.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后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改善不良心理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问题,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神经内科 偏瘫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拉克索治疗老年帕金森伴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帕金森伴抑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美多芭+普拉克索治疗,对照组采用美多芭+吡贝地尔缓释片治疗。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UPD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治疗后观察组的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7%(P<0.05)。结论对于老年帕金森伴抑郁患者采用普拉克索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尽管其抗运动症状效果稍差,但抗抑郁效果突出。

  • 标签: 普拉克索 老年帕金森 抑郁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