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妇相关因素与盆底肌功能受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6月在本院分娩后42 d回院进行盆底肌功能检测的符合入选标准的30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盆底肌功能是否受损将其分为受损组183例和正常组122例,收集两组产妇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受损组产妇年龄≥30岁、分娩前BMI≥25 kg/m2、经阴道分娩方式、第二产程延长及胎儿体质量>4 000 g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娩后产妇盆底肌功能受损可能受产妇年龄、分娩前BMI、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是否延长及胎儿体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且与盆底肌功能受损呈正相关

  • 标签: 分娩 产妇相关因素 盆底肌功能
  • 简介:摘要化疗相关性贫血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总体发病率高,但治疗率不理想,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当前治疗手段有限,且存在血源紧张、红细胞生成刺激剂和铁剂使用不规范、不良反应多、治疗费用高等各种不足。临床工作中需要根据指南评估病情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合理有效地早期干预,积极开发早期监测手段及新型药物,以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预后,减轻疾病负担。

  • 标签: 肿瘤治疗方案 化疗 贫血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多种抗癫痫药与低钠血症有关,其中以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和艾司利卡西平最为常见,涉及的其他抗癫痫药还有丙戊酸、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和拉考沙胺等。抗癫痫药相关低钠血症的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但是严重的急性或慢性持续性低钠血症可导致癫痫、昏迷等,甚至导致死亡。抗癫痫药物导致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并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有关。年龄较大、基线血钠水平较低、药物高暴露量以及多种药物联用是抗癫痫药导致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该类人群,进行适当监测和防治。

  • 标签: 癫痫 低钠血症 ADH分泌不当综合征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卡马西平 奥卡西平 艾司利卡西平
  • 简介:摘要对于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发热,临床诊断相当困难。这些症状不一定是由于肠道疾病引起,也可能由于血管、药物、遗传代谢等疾病所致。除了感染性、免疫性、肿瘤性、血管源性、药物性原因外,更为疑难的是与遗传基因相关的肠道疾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最终结合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 标签: 肠疾病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症(PNAC)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0例PNAC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按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15例)和预后不良组(5例)。收集两组患儿一般情况、静脉营养时间、相关生化检查指标、主要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量化丙氨酸转氨酶(ALT)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PNAC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ALT对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儿性别、体质量、胎龄、年龄、喂养方式、静脉营养持续时间、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碱性磷酸酶(ALP)、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计数(LYM)、尿培养、AST/PLT比值(APRI)及主要治疗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预后良好组总胆红素(TBil)、A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单核细胞计数(MONO)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TBil(μmol/L):120.00±48.63比175.26±29.14,ALT(U/L):73.25±44.29比145.30±74.33,NEU(×109/L):2.55±1.29比5.08±4.10,MONO(×109/L):1.23±0.87比2.13±0.60,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T是影响PNAC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ALT每升高1 U/L,预后不良发生的概率就升高3.6%〔优势比(OR)=1.04,95%可信区间(95%CI)为1.00~1.07,P=0.04〕。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预后不良发生率与ALT呈正相关(r=0.49,P=0.03)。ROC曲线分析显示,ALT对PNAC患儿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 0.83,95%CI为0.00~1.00,P=0.03〕;当截断值为121.50 U/L时,其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93%,提示ALT可作为临床预测PNAC患儿预后不良的主要指标。结论ALT为影响PNAC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因素尚不能评价PNAC患儿的预后。

  • 标签: 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症 预后不良 丙氨酸转氨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MTB感染人体后可通过一系列机制调控巨噬细胞的脂质代谢过程,诱导巨噬细胞发生泡沫化,一系列脂质代谢相关的受体在该过程中发挥作用。阐明结核病相关泡沫巨噬细胞形成机制对进一步明确结核病免疫的规律有重要理论意义,也可能为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新的思路。现将近年来巨噬细胞脂质代谢相关受体在结核病相关泡沫巨噬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的患者相关因素。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服务系统中关于ICU MARSI患者相关因素的文献,如国外的PubMed、Web of Science、ProQuest,国内的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论文检索系统、百度学术、维普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9月。选取合适的文献并且对文献的数据进行提取及进行质量评价,并且使用RevMan 5.3和SPSS 22.0软件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的效应统计量使用比值比(OR)的形式,连续性变量选择加权均数差,用95%可信区间(95%CI)进行区间估计。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其中英文文献1篇、中文文献6篇,包含实验性研究6篇、横断面研究1篇,共纳入患者2 96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意识状态、发热、皮肤干燥、皮肤潮湿、皮肤水肿、过敏史、血清白蛋白水平、Barden/waterlow评分(Barden、waterlow为压疮风险评估量表)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高于10分均是ICU发生MARSI的患者相关因素(均P<0.01)。结论ICU MARSI发生率高,由多种因素引起,患者相关因素作为发生MARSI的内在因素,需要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 标签: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ICU 患者相关因素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纳入63例晚期HBV-ACLF患者,根据4周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评估其预测价值,并与MELD评分、CTP评分、CLIFACLF评分进行比较。对数据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晚期HBV-ACLF患者共63例,4周生存组16例(25.40%),死亡组47例(74.60%);生存组年龄(38.38±14.50)岁,显著低于死亡组年龄(52.28±12.51)岁(P<0.001)。生存组甲胎蛋白(AFP)水平为91.21(8.38~154.10)μg/L,显著高于死亡组水平[12.60(5.70~33.80)μg/L,P = 0.039];生存组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为925.65(523.43~1 364.80)U/L,远高于死亡组水平[371.60(117.30~895.30)U/L,P = 0.040];生存组血清钠为(136.59±4.03)mmol/L,显著高于死亡组水平[(132.22±6.37)mmol/L, P = 0.013];生存组腹水严重程度远低于死亡组(P = 0.008);生存组肌酐水平为56.50(49.43~86.25)μmol/L,远低于死亡组水平[86.20(68.00~143.00)μmol/L, P = 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水(OR = 0.470,95% CI:0.226~0.977)、年龄(OR = 0.941,95% CI:0.888~0.996)是影响晚期HBV-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腹水联合年龄预测肝衰竭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21,其灵敏度为68.8%,特异度为87.2%,分别高于MELD评分、CTP评分、CLIFACLF评分预测的曲线下面积。结论年龄和腹水可用于预测晚期HBV-ACLF患者临床结局。年龄较小、无腹水的患者4周的生存率较高;年龄较大、腹水较多的患者生存概率较低。

  • 标签: 慢加急性肝衰竭 晚期 预后 肝再生
  • 简介:摘要酒精使用障碍是物质使用障碍中常见的一类疾病,由于其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复发率高导致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因而日益得到重视。近年来关于酒精使用障碍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涉及认知功能损害方面。事件相关电位由于其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特性,可为酒精使用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提供客观的量化指标。本文中对近年来事件相关电位在酒精使用障碍中的研究进行总结,综述酒精使用障碍患者在注意偏倚、抑制控制、错误反馈方面与酒精依赖行为相关的认知损害。

  • 标签: 酒精相关性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注意偏倚 抑制控制 错误反馈
  • 简介:摘要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最终可进展至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衰竭。脂肪性肝病曾被认为是隐源性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MAFLD新定义的提出,表明MAFLD相关肝硬化不再是一种隐源性肝硬化,两者隶属两个不同概念,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肝脏和肝外不良结局。现就MALFD相关肝硬化和隐源性肝硬化的定义、流行病学、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方便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研究效率,使临床医师和患者获益。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隐源性肝硬化
  • 简介:摘要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即可植入式接触镜(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是一种常见的屈光矫正手术,手术量逐年提高,特别是新型ICL(V4c)的应用,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医师和患者的认同。为了更加规范地开展ICL手术,对于V4c等应用中出现的并发症有必要进行总结。本文总结ICL用于近视矫正术后发生的常见和罕见并发症,重点分析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眼压和拱高等异常情况。与V4相比,V4c型ICL植入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前囊下白内障及瞳孔阻滞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但术后光学相关并发症、拱高异常等问题依然存在。(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97-103)

  • 标签: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手术并发症
  • 简介:摘要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机体自身调节系统功能以及外界环境密切相关。现认为,除环境因素外,精神压力也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原因。精神压力是机体对外界环境的主观反映,当机体处于不同的环境中时,各系统会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以应对突然的环境变化,其中心血管反应尤为突出。同时,应激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分析提供了精神压力是高血压发生原因的依据。本文从高血压发生时应激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及精神压力参与高血压形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高血压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 标签: 高血压 精神压力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快速诊断是防控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环节。床旁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具有便携、快速、易操作、智能灵敏等特点,近年来已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宿主生物标记物、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检测等方面,对疾病流行病学的监测与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意义重大。本文概述了POCT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儿童 即时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100例,应用早期语言发育进程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并分析患儿信息。结果100例患儿中,全面发育迟缓儿童83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17例。全面发育迟缓儿童和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年龄、母亲职业、母亲文化程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初中及以上学历母亲儿童全面发育迟缓几率是大专及以上学历母亲的5.418倍。结论实际中应针对不同阶段儿童进行语言筛查,在此基础上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有效干预,同时强化对低学历母亲的健康教育,降低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成长的影响。

  • 标签: 儿童 语言发育迟缓 全面发育迟缓
  • 简介:摘要骨折相关感染是骨科医师和患者恐惧的并发症之一,它比无菌性骨不连更可怕的是在骨折断端存在或深或浅的骨组织感染。骨感染的复发率较高,治疗周期长,甚至有致残、截肢和死亡的风险,等等这些特点给患者带了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同时该病的复杂性对骨科医师的诊疗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对最近几年国内外对骨折相关感染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骨折 感染 治疗应用 综述
  • 简介:摘要胆红素是人体一种重要的内源性物质,可以分为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两大类,全面学习胆红素的产生和运输、胆红素的具体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胆红素的排泄和重吸收等代谢过程,有助于理解临床一系列以黄疸为表现的胆红素异常升高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更好地进行相关疾病的诊治工作。

  • 标签: 胆红素 代谢 诊断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是一种难治性疾病,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至今尚缺乏可以精准判断脊髓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标志物,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微小RNA(miRNA,miR)在多种疾病的诊治中显示出一定的潜力,本文拟综述其在脊髓损伤诊治上的研究进展。miRNA与脊髓损伤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控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某些miRNA和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有特异的相关性,某些miRNA在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中显示出促进脊髓损伤恢复的能力。本文还列举了miR-124、miR-21、miR-223这3种可能对脊髓损伤诊治有帮助的miRNA。

  • 标签: 微小RNA 脊髓损伤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快速诊断是防控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环节。床旁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具有便携、快速、易操作、智能灵敏等特点,近年来已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宿主生物标记物、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检测等方面,对疾病流行病学的监测与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意义重大。本文概述了POCT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儿童 即时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铁死亡标志物及其预后意义。方法本研究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甲状腺癌患者及甲状腺正常样本的RNA表达数据及生存信息。基因差异分析中增加653例来自GETx数据库的正常甲状腺样本。选择22个铁死亡相关基因进行单因素COX分析。使用LASSO回归进一步在TCGA队列中筛选与预后相关基因并构建预后模型。Adjusted P<0.05且|log2FC>1"为阈值筛选出22个差异表达基因。将筛选出的基因进行多因素COX分析,筛选预后相关基因,并构建列线图。结果纳入的24个铁死亡相关基因中22个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其中高表达13个,低表达9个,1个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个基因在半数样本中无表达。单因素COX分析发现DPP4和TFRC与疾病风险程度相关(HR分别为<1和>1)。将GPX4、TFRC和DPP4纳入LASSO模型筛选后,以公式lambda.min=0.002 7,Riskscore=(0.731 6)×TFRC+(-0.253 9)×DPP4,将患者进行危险程度分组后发现与预后相关(Log rank P=0.006 35)。多因素COX分析发现DPP4和TFRC与疾病风险程度相关(HR分别为<1和>1)。结论铁死亡相关差异表达基因TFRC和DPP4构建的模型可能是DTC患者潜在的预后标志物,仍需进一步验证,将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 铁死亡相关基因 甲状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