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脑积水可调压分流分流术后硬膜下积液/血肿(SEHS)的临床资料,为术后随访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8月至2021年9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使用可调压分流管治疗脑积水患儿共102例,其中发生SEHS 16例。16例患儿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2.5岁;总结这些患儿的年龄、临床表现、SEHS出现时间、治疗方式(单纯调压或联合钻孔引流)、预后情况等。调压治疗为每次调高10~20 mmH2O(1 mmH2O=0.009 8 kPa),间隔2~4周复查,如复查SEHS未减少,则建议调压联合钻孔引流治疗。结果16例患儿中,>3岁3例,≤3岁13例。11例为单纯调高压力治疗,5例需调高压力联合钻孔引流,且年龄均≤3岁。2例出现症状:1例为呕吐,另1例为头及肢体抖动;14例无症状。出现SEHS的时间距离分流手术时间:≤1个月者5例,均通过单纯调高压力治愈;>1~3个月者5例,2例需联合钻孔引流;>3~6个月者3例,1例需联合钻孔引流;>6个月者3例,2例需联合钻孔引流;5例需联合钻孔引流的病例SEHS出现时间距离分流手术的时间分别为1个月21 d、2个月7 d、4.5个月、7.5个月、25.0个月。出现SEHS的时间距离最近1次复查未出现SEHS的时间:≤1个月者7例,均通过单纯调高压力治愈;>1~3个月者5例,3例需钻孔联合调高压力治愈;>3个月4例,2例需钻孔引流联合调高压力治疗;需联合钻孔引流的病例SEHS出现的时间距离最近1次复查未出现SEHS时间分别为1个月14 d、2.0个月、3.0个月、7.0个月及8.0个月。16例患儿中因调压阀故障2例,其余病例均治愈。6例为单侧SEHS,SEHS量为11~75 mL,平均39.0 mL,均调高压力治愈;10例为双侧,双侧SEHS量共23~380 mL,平均158.2 mL。6例单侧SEHS中,5例为引流管置入侧。结论儿童脑积水可调压分流分流术后出现SEHS大多无症状,较少引起临床症状;SEHS大多发生在术后6个月以内,尤以3个月内为多,发生在1个月以内的SEHS均通过单独调高分流阀压力治愈。因此,在分流术后早期只需适当缩短随访时间,尽早发现SEHS,即可通过调压治愈SEHS,降低钻孔引流术的概率。

  • 标签: 脑积水 可调压分流管 硬膜下积液 硬膜下血肿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难治性乳糜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应用腹腔-静脉分流术治疗40例难治性乳糜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体重[(57.8±13.2)kg]较术前[(65.9±13.1)kg]明显下降,术后腹围[(82.0±9.8)cm]较术前(94.3±10.8 cm)明显下降,术后24 h尿量[2 250(1 650,3 300)ml]较术前[750(500,1 000)ml]明显上升;术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肌酐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均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0.50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P=0.154)、总蛋白(P=0.350)、白蛋白(P=0.113)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例完成随访,失访5例,死亡29例,带管生存时间16(7,37)个月,存活6例,带管生存时间28(6,124)个月。结论腹腔-静脉分流术作为一种姑息性手术,针对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佳或预期生存时间短的难治性乳糜腹水患者,可在有限的生存时间内改善其生存质量。

  • 标签: 乳糜性腹水 腹腔静脉转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微信课堂的案例教学在大班制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2017级357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176人)和对照组(181人)。试验组采用基于"课堂"平台的案例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多媒体课堂案例教学。教学结束后,通过访谈、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19.0进行t检验。结果试验组在记忆型、理解型和综合应用型题得分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临床思维能力和增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试验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访谈信息提示,预习材料的趣味性、讨论环节的把控及网络效果是影响试验组课堂效果的问题,对照组教学各环节存在学习自主性及积极性差的问题。结论基于课堂的案例教学法调动了大班制授课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提高了学习效果,培养了综合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雨课堂 案例教学 大班制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胎儿脐-门-体静脉分流(umbilical-portal-systemic venous shunt,UPSVS)的产前超声扫查思路、图像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诊断的14例UPSVS胎儿的产前超声特征、合并畸形情况、染色体检查结果及随访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4例UPSVS胎儿中Ⅰ型2例,超声特征为脐静脉绕过肝脏直接汇入体静脉;Ⅱ型2例,超声特征为脐静脉入肝后经异常走向的静脉导管汇入远端下腔静脉,而非对准左心房;Ⅲa型10例,超声特征为肝内门静脉-体循环短路。14例胎儿中4例早孕期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低风险,4例无创产前检测低风险,3例产前遗传学诊断未发现异常。6例合并其他系统畸形。4例在宫内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4例合并胎儿生长受限。4例因其他异常引产终止妊娠,另外10例活产且预后良好。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发现不明原因的胎儿生长受限、心力衰竭或在胎儿腹部横切面发现异常血管时,要特别关注胎儿脐-门-体静脉系统是否有异常。胎儿UPSVS具有典型的超声图像特征,产前超声可以确定分流类型、判断是否存在完整的肝内门静脉系统,评估胎儿宫内生长情况及合并畸形情况,对预后咨询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畸形,多发性 脐静脉 门静脉 门脉系统 超声检查,产前
  • 简介:摘要在诸如肝硬化等病因所导致的门静脉高压进程中,不仅可以引起常见的侧支循环形成,如食管胃静脉曲张,还可导致脾肾分流、胃肾分流等自发性门体分流通道的开放。有研究表明,大部分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发性门体分流,这类患者在临床特征、预后和治疗选择上都与无自发性门体分流患者有着显著区别,因此有必要对此类患者给予特别关注。

  • 标签: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高血压,门静脉 自发性门体分流 脾肾分流 胃肾分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内门-体静脉分流(IPSVS)的多层螺旋CT(MSCT)与超声表现及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12例行MSCT及超声检查确诊为IPSVS患者(男5例,女7例,年龄2~8个月)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行超声随访,回顾性分析本病的影像诊断准确率、影像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MSCT诊断准确率83.33%(10/12),2例误诊为多发血管瘤。超声诊断准确率66.67%(8/12),2例误诊为肝囊肿,1例误诊为肝内胆管扩张,1例误诊为肝内动-静脉畸形;IPSVS影像表现为门脉分支与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间的低密度影/无回声,增强门脉期肝内低密度影强化程度与沟通血管相仿,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探及由门脉流至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的红蓝相间血流信号;5例患者口服普萘洛尔,随访超声显示3例囊状扩张缩小,分流血管逐渐闭合,2例病变缩小,静脉端分流口流速减小。2例未行临床干预仅定期随访,超声显示病变大小及肝静脉端分流口流速无明显变化。结论IPSVS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肝性脑病风险者病情多进展缓慢。MSCT对IPSVS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但后者对血流方向及流速的判断更精确,且检查费用低,可作为本病随访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肝内门-体静脉分流 计算机体层摄影 超声 影像表现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该研究探讨“课堂”在口腔正畸学实践中的效果和机制。在口腔医学本科层次的口腔正畸学教学中引入“课堂”教学,通过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期末考试成绩显著提高,学生满意度更高。重点探讨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成因和机制,并展望了其在今后的口腔医学本科生的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推广意义。

  • 标签: 教育,医学 口腔正畸学 雨课堂 教学评估 满意度调查
  • 简介:摘要呼吸机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辅助机械通气设备,在治疗低氧血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院内感染的肺实质性炎症,可以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呼吸机管路接头管理不规范以及呼吸机管路内喷溅而出的含菌冷凝水形成的气溶胶污染空气进而导致交叉感染,则是VAP发生的重要原因。现有呼吸机管路接头帽可起到避的效果,但临床应用依从性不高。基于以上因素,广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等单位师生和医护人员共同设计了一种呼吸机管路接头避及防空气污染装置,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1361981.X)。该装置由模肺、罩体、悬挂部和束口部等组成,使用方法简单,可适用于有创呼吸机以及无创呼吸机管路接头的避,从而减少患者VAP的发生以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避污 防空气污染 专利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卵圆孔未闭(PFO)合并先兆性偏头痛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后残余分流对偏头痛的影响。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170例PFO合并先兆性偏头痛患者行介入封堵术的临床资料,在术前、术后6个月行右心声学造影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实验(c-TCD)检查、头痛影响测试问卷(HIT-6)评分评估偏头痛程度,根据术后c-TCD将患者分组:无残余分流组141例、轻度残余分流组19例和重度残余分流组10例,比较3组PFO封堵术后残余分流对偏头痛程度的影响。结果3组间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脑卒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比例、术前HIT-6评分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静息状态下大量分流、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显示大的卵圆孔、大的封堵器、房间隔膜部瘤在重度残余分流组占比更多。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各组的HIT-6评分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但重度残余分流组的HIT-6评分仍明显高于无残余分流组和轻度残余分流组[(57.60±7.29)分比(45.30±7.30)分和(45.79±5.25)分,均为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的HIT-6评分减轻值重度残余分流组低于无残余分流组和轻度残余分流组[(14.60±7.56)分比(24.13±9.16)分和(24.26±8.23)分,均为P<0.05],而无残余分流组与轻度残余分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O封堵术缓解先兆性偏头痛安全、有效,术后无残余分流或轻度残余分流的患者偏头痛症状改善明显,但重度残余分流的患者偏头痛改善情况欠佳。

  • 标签: 卵圆孔,未闭 先兆性偏头痛 残余分流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带孔房间隔分流器治疗肺动脉高压犬模型的短期疗效。方法健康雄性比格犬36只,犬龄1~2岁,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经导管球囊扩张房间隔造口术(BAS)+分流器组、BAS组和无造口组3组,每组12只。在犬右心房内注射脱氢野百合碱(1.5 mg/kg),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建模成功后,BAS+分流器组犬行BAS,术后置入带孔房间隔分流器,BAS组犬行球囊扩张房间隔造口术,无造口组犬不予任何干预。于建模前,建模后2个月,手术治疗后1、3、6个月,分别测量各组犬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于手术治疗后1、3、6个月对BAS组和BAS+分流器组犬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分流器及房间隔造口的开通情况。于手术治疗后1、3、6个月各组分别处死3只犬,取心脏房间隔组织及房间隔分流器进行大体观察,观察分流器内皮化情况;取肺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中小血管附近炎症细胞浸润以及肺血管内膜增厚和狭窄的情况。结果2只犬在建模后24 h内死亡,剩余34只犬,其中BAS+分流器组12只、BAS组11只、无造口组11只。与BAS组比较,BAS+分流器组犬手术治疗后3个月平均右心房压力(mRAP)和NT-proBNP较低(P均<0.05),手术治疗后6个月心输出量(CO)较高、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较低(P均<0.05)。与无造口组比较,BAS+分流器组犬手术治疗后1、3和6个月mRAP和NT-proBNP较低(P均<0.05),手术治疗后6个月CO较高、SaO2较低(P均<0.05)。与无造口组比较,BAS组犬手术治疗后1个月mRAP和NT-proBNP较低(P均<0.05),手术治疗后3、6个月mRAP、NT-pro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示,手术治疗后1个月BAS组犬房间隔存在极细束右向左分流,手术治疗后3个月BAS组所有犬的造口基本闭合,手术治疗后1、3、6个月BAS+分流器组犬的分流器处仍存在明显右向左分流分流器成形良好。大体观察结果示,手术治疗后1个月BAS组犬房间隔处有明显穿刺孔,但手术治疗后3个月时房间隔穿刺孔闭合;手术治疗后6个月BAS+分流器组犬分流器表面内皮化进程良好,边缘无血栓形成。HE染色结果示,无造口组犬肺血管内膜明显增厚,肺血管狭窄,肺泡组织塌陷,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微小血管闭塞、机化,手术治疗6个月后BAS+分流器组犬肺血管内膜厚度与无造口组相仿。结论采用带孔房间隔分流器治疗肺动脉高压犬模型具有长期维持造口开放的优点,疗效优于单纯球囊扩张。

  • 标签: 高血压,肺性 房间隔造口术 带孔房间隔分流器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国产D-Shant心房分流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有效性。方法连续入组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植入国产D-Shant心房分流器的CHF患者24例。植入术前及术后即刻,右心导管测量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左房压(LAP)、右房压(RAP)、肺动脉压、跨房间隔梯度压差、心脏指数及肺/体循环血流量比(Qp/Qs);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舒张末面积指数(LAEDAI)、左房舒张末容积指数(LAEDVI)、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舒张末横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心房分流分流孔径、分流速度和分流压差;评估二尖瓣及三尖瓣反流程度;记录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6 min步行测试(6MWT)等,行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KCCQ)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植入术前、术后PCWP/LAP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变化与术后3个月患者NYHA分级的相关性,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3个月NYHA分级改善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①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D-Shant心房分流器。②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PCWP/LAP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压显著下降(均P<0.001),跨房间隔梯度压差显著下降(P<0.001),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压减低(均P<0.001),Qp/ Qs显著升高(P<0.001)。③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TAPSE、RVFAC及肺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增加(均P<0.05);术后3个月LVEF及肺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增加(均P<0.05),二尖瓣反流程度显著减轻(P=0.001),三尖瓣反流程度未见显著改善(P>0.05)。LAEDAI、LAEDVI、LVEDVI、LVESVI、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A)、室间隔侧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S′)、E/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肺动脉内径、右房舒张末横径、右室舒张末横径和下腔静脉内径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心房分流分流孔径、分流速度及分流压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及3个月患者NYHA分级改善、KCCQ评分增高、6MWT显著增加(均P<0.01)。⑤LVEF术前-术后、PCWP/LAP术前-术后、TAPSE术前-术后、RVFAC术前-术后与术后3个月患者NYHA分级存在显著相关(rs=0.738、-0.730、0.738、0.723,均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术前-术后是术后3个月患者NYHA分级改善的独立预测因素(OR=0.687,95%CI=0.475~0.992,P=0.045)。结论国产D-Shant心房分流器植入后可有效改善CHF患者心功能与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是评价CHF患者D-Shant心房分流器植入疗效可行、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慢性心力衰竭 D-Shant心房分流器
  • 简介:摘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失代偿时常伴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顽固性腹水等并发症,且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危急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将危及生命。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如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腹水等),尤其是TIPS 专用可扩展聚四氟乙烯覆膜支架(Viatorr覆膜支架)的临床应用,使得其成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后门静脉通畅率显著升高。尽管如此,肝性脑病、肝衰竭等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仍是阻碍TIPS发展的主要原因,甚至多数学者认为TIPS是肝硬化或门脉高压尤其是伴有门静脉系血栓形成患者的禁忌。因此在TIPS手术中选择合适的支架及合适的支架植入方式至关重要。将对TIPS支架的种类、植入方式、优缺点以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Viatorr覆膜支架 组合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治疗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neoformans meningitis,CN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艾滋病合并CNM患者,分为VPS组和常规治疗组。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时脑膜炎相关症状和体征、脑脊液压力、脑脊液常规检查、脑脊液墨汁涂片染色、隐球菌培养结果,以及隐球菌培养转阴时间等资料,比较2组患者治疗6周和48周时的疗效。统计学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66例艾滋病合并CNM患者中,VPS组26例,年龄为(35.7±11.9)岁,11例(42.3%)入院时脑脊液压力>330 mmH2O(1 mmH2O=0.009 8 kPa),25例(96.2%)墨汁染色阳性,20例(76.9%)脑脊液新型隐球菌培养阳性;常规治疗组40例,年龄为(38.9±12.9)岁,15例(37.5%)脑脊液压力>330 mmH2O,32例(80.0%)墨汁染色阳性,31例(77.5%)脑脊液新型隐球菌培养阳性,两组患者年龄、脑脊液压力>330 mmH2O者所占比例、墨汁染色阳性率、脑脊液培养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2, χ2=0.15、3.49、0.00,均P>0.050)。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真菌治疗、降颅压、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VPS组内科保守治疗欠佳后行VPS。治疗6周时,VPS组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率为57.7%(15/26),部分缓解率为73.1%(19/26),分别高于常规治疗组的31.0%(9/29)和47.5%(1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6、4.22,均P<0.050)。治疗48周时,VPS组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率为92.3%(24/26),脑脊液隐球菌培养转阴率为100.0%(20/20),完全缓解率为46.2%(12/26),分别高于常规治疗组的37.9%(11/29)、67.7%(21/31)和20.0%(8/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52、8.03、5.10,均P<0.050)。VPS组完全或部分缓解者22例,无效4例,无一例死亡;常规治疗组完全或部分缓解者23例,无效12例,死亡5例,VPS组无效或死亡患者比例为15.4%(4/26),低于常规治疗组的42.5%(1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P=0.021)。结论艾滋病合并CNM患者行VPS能够提高疗效,改善预后,降低治疗无效或病死率。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脑室-腹膜分流术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单能级图像显示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支架内管腔情况的最佳单能级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7月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在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上行门静脉CT血管成像(CTA)的TIPS术后患者29例。通过重建获得混合迭代图像(常规组)及单能级图像(40 keV组、50 keV组、60 keV组和70 keV组)。在横断面重建图像的支架内和同层面竖脊肌内分别放置圆形感兴趣区,获得相应的平均CT值、噪声,通过计算得到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由2名医师以4分制对各组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组间整体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或Dunn-Bonforoni检验。结果5组间噪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间图像的CNR、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28、56.45,P<0.001)。40 keV组图像的CNR、SNR最高,分别为50.4±15.7、59.3±18.4,与其他组图像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组间整体主观评分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101.61,P<0.001),40 keV组主观评分高于60 keV组、70 keV组及常规组(P<0.001),与50 keV组的主观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的40 keV单能级图像是观察TIPS术后支架内管腔情况的最佳单能级图像。

  • 标签: 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 OLV)患者肺内分流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部手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在两组其他麻醉用药相同的基础上,L组静脉输注利多卡因1.5 mg/kg,随后持续静脉输注1.5 mg·kg-1·h-1,C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换利多卡因。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术中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插管前、插管后1 min、拔管即刻的心率和MAP,记录两组患者双肺通气时(T0)、OLV 15 min(T1)、OLV 30 min(T2)时的心率、MAP、Hb、PaO2、PaCO2并计算肺内分流率,记录两组患者T0、术毕(T3)时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与插管前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后1 min和拔管即刻的MAP、心率均升高(P<0.05);与C组比较,L组插管后1 min、拔管即刻的MAP和心率均降低(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T3时IL-6、IL-8、TNF-α水平均升高(P<0.05);与C组比较,L组T3时IL-6、IL-8、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PaO2、PaCO2、肺内分流率、Hb、MAP、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T2时肺内分流率均增加、PaO2均降低(P<0.05)。结论静脉输注利多卡因能有效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和拔管时应激反应,减少术中炎症因子释放,对行OLV患者肺内分流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利多卡因 单肺通气 肺内分流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穿支皮瓣通过动脉分流调节前负荷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我科采用游离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36例,术中通过动脉分流调节前负荷。采用Flow-through方式分流16例,采用吻合主干动脉分支分流12例,动脉端侧吻合分流8例。其中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12例,桡动脉腕掌支皮瓣5例,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14例,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3例,旋髂浅穿支皮瓣、腓动脉穿支皮瓣各1例。皮瓣切取面积为2.0 cm×2.0 cm~12.5 cm×9.0 cm。术后观察皮瓣血运情况、皮瓣存活情况及指关节的屈伸功能。结果36例采用动脉分流调节前负荷穿支皮瓣全部存活,均未发生血管危象,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外形良好,质地软,无瘢痕增生,手功能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31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结论游离穿支皮瓣通过动脉分流调节前负荷可以自动调节皮瓣供血、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游离皮瓣移植的成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损伤 外科皮瓣 前负荷 分流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架亚扩张能否降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后肝性脑病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介入科行TIPS治疗的19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其中男性110例、女性87例,年龄25~79(54±11)岁。所有患者术中均置入直径8 mm裸支架+覆膜支架,并采用直径6 mm或8 mm球囊扩张。根据球囊直径大小,患者分为亚扩张组(6 mm,105例)与对照组(8 mm,92例)。术后累积肝性脑病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TIPS术后发生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9(12~54)个月,亚扩张组患者16例(15.2%)出现肝性脑病,显著低于对照组27例(29.3%)(P=0.014),但两组患者消化道再出血率、支架功能障碍率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8,P=0.659,P=0.968)。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中,分组(亚扩张组 比 对照组)(HR=0.291,95%CI 0.125~0.674,P=0.004)是TIPS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支架亚扩张可降低TIPS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且不增加消化道再出血率、支架功能障碍率及死亡风险,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亚扩张 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 肝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课堂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在泌尿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学号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学生。试验组采用课堂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采用考核和自制调查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评估。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试验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在基础理论[(41.10±4.46)分比(37.65±4.07)分]、病案分析[(22.28±3.65)分比(19.20±2.88)分]和总分[(80.95±7.37)分比(74.20±6.24)分]方面成绩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3.15±0.88)分比(2.00±1.08)分]、活跃课堂气氛[(3.15±0.81)分比(2.15±0.93)分]、提高学习效率[(3.00±0.79)分比(1.80±1.20)分]、使知识形象化易于理解记忆[(3.25±0.79)分比(1.75±1.02)分]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3.55±0.60)分比(1.95±1.10)分]方面的评分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课堂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在泌尿外科学临床教学中应用,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水平的提高。

  • 标签: 泌尿外科学 雨课堂 思维导图 临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