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孟睿思(ChristopherMarquis)教授对历史性过程的理论探讨为我们思考组织管理研究、中国管理研究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视角。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对孟教授的文章进行点评,并针对历史视角中的核心机制探讨了如何从历史视角出发进一步促进组织管理研究发展。

  • 标签: 历史视角 印记 同期群体效应 路径依赖 组织理论 中国管理
  • 简介:ChristopherMarquis教授在其文章中阐述和对比了印记、路径依赖和同期群体效应这三种历史视角对组织战略和行为的影响。并立足于中国实践分析其在中国组织现象中的表现,为组织研究尤其是中国情境下的企业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发。本文从形成历史效应的因果关系角度上探讨了历史对组织战略选择的影响机制,并以一项关于中国企业战略选择行为的具体研究为例,解释了三种历史效应的内涵、联系和区别,最后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建议。

  • 标签: 历史视角 中国管理 因果背景 过程研究
  • 简介:本文详细阐述了组织和管理的历史理论,并揭示了历史和不同的历史进程如何影响后续的组织行为和战略。为了更清楚地阐明历史影响的机制,首先对比了印记(imprinting)、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和同期群体效应(thecohoaeffect)三种组织和管理的历史理论,这些理论有差别地刻画了过去的影响。然后运用这些不同的历史导向的组织理论来理解当代中国的管理议题,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企业和“一带一路”倡议。最后提供了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有助于更好地整合历史进程和组织理论,并从历史的视角为中国的管理提供重要的实践启示。

  • 标签: 历史 路径依赖 印记 组织理论
  • 简介:本文探讨创业生态系统主体的共生演化过程。基于创业企业与其他各类主体的共生关系,构建了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分析了创业生态系统主体间演化的均衡点和稳定条件以及均衡点和共生模式之间的关系,并用仿真实验分别呈现出不同共生模式、初始种群规模、最大规模、自然增长率下的创业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路径。最后基于中关村的历史数据,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实践可行性。研究发现:①创业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路径受到多类主体间的共生模式的影响。②创业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路径的稳定状态规模与其共生系数和最大规模有关.与初始种群规模和自然增长率无关。③创业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速度与主体的自然增长率和初始种群规模有关。④提升创业生态系统的互惠共生模式下的主体间的依赖程度更有利于创业生态系统的规模壮大。

  • 标签: 创业生态系统 共生演化 共生模式 仿真 LOGISTIC
  • 简介:历史如何影响未来”是组织和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ChristopherMarquis发表的《理论化历史进程:对中国管理的启示》一文,结合中国的情境,展开了进一步讨论。具体分析了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历史作用的研究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第二,对历史观相关理论(印记、路径依赖、同期群体效应、组织惯性、组织惯例、网络效应、思维定式、反馈路径)进行了梳理;第三,引入了系统方法来构建历史观的作用机制;第四,进一步探讨了中国情境下历史观对创业研究、战略研究、动态性环境研究的未来方向的影响。

  • 标签: 历史观 中国情境 理论梳理 系统方法 研究展望
  • 简介:基于古典多部门分析框架,本文在新编制的中国1957—1973年历史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研究了重工业基础对轻工业技术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重工业基础没有改变轻工业技术演进的方向,但对轻工业技术效率产生了正面影响。分解结果表明,1957—1992年的技术效率变化中,1957—1973年重工业技术系数变化贡献了34.3%,1973—1987年重工业技术系数变化贡献了-14.1%,而1973—1987年轻工业技术系数变化贡献了55.8%。对于发展中国家,尽管优先发展重工业对技术效率提升有一定作用,但符合比较优势的轻工业技术的发展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 标签: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投入产出表 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