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80 个结果
  • 简介:所谓“审美”,即发现和欣赏典型之内在美。典型的发掘和树立直接关系着优秀的典型是否能被及时地发现,也直接关系着所发掘的典型是否能真正起到良好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 标签: 审美 能力 内在美 发掘
  • 简介: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怀色彩。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

  • 标签: 中学语文教学 审美内容 能力的培养 学生 中学语文教材 艺术形象
  • 简介: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素养。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阅读教学中美育的作用,造成学生美育素养的普遍缺失。在阅读教学中应遵循审美的心理规律、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美的元素、完善和提高教师的审美能力和素养、探讨和积累具有可操作性的阅读教学的审美途径和方法,以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 标签: 阅读教学 审美心理 审美途径 审美方法
  • 简介: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和市场经济对效益的追求,使大学生在审美方面出现审美观的错乱,审美知识、能力的偏低和审美趋向的偏离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大学生的审美素质的培养入手。对大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途径有构建合理的美育课程体系、营造积极健康的美育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 标签: 当代大学生 审美素质 培养
  • 简介:杭州的城市色彩被界定为体现城市厚重感的灰色系。本文从审美思潮、审美趣味角度来解释、推导杭州城市人文色彩特征和成因,唐朝初步确立、宋代奠定地位、元代完全成熟、明清进步强化的传统审美范畴“逸”,在杭州的各种经济、文化因素下得到孕育,逐渐成为杭州的城市性格和审美趣味。佛国之逸土、居民之逸兴、文人之逸士、文艺之逸品、丹青之逸色,历史地形成了杭州的城市色彩。

  • 标签: 城市色彩 审美范畴“逸” 文化成因
  • 简介:人物简介:杨明义,江苏苏州人,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1981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1987年赴美留学,毕业于纽约青年艺术学生同盟。1999年回国,现居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副院长,海华归画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艺术中心研究员,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客座教授,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对外经贸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杨明义首创新一代风格的水墨水乡中国画,创造性地表现江南水乡的浓郁韵味,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个人画风,深得国内外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影响巨大。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亚、美、欧各地举办个人画展近40次,出版各类画册、文篓40余种。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和国际重要展览。杨明义出名很早。上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人们在谈论江苏水印木划艺术时,没有不提到杨明义名字的。他的画之所以能在一般画家的作品中跳出来,一是形式感强,二是感情真切。这两点都很重要,在那个时候,画家中敢于而又善于用形式美感来表达自己真实感情的人,不多。这说明,杨明义是有艺术天分的,天分来自他的遗传基因与家庭教养。不过对画家来说,天资仅仅是艺术成长的有利条件,而不是成功的关键,仅有天赋而不勤奋,往往是少年得志和风光一时,因后力不足成不了气候。

  • 标签: 绘画艺术 杨明义 审美追求 独立人格 中央美术学院 苏州大学
  • 简介:由于WTO和IMF等国际贸易、金融组织成员的扩大和功能的完善.国家间和地区间的贸易和金融体制壁垒日益减少.特别是伴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产品与资本跨国界流动的成本越来越小,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据统计,1820—1992年间的世界出口增长了540倍.世界出口占世界总产出的比重由1%是高到13.5%.1995年全球境外总投资已占世界GDP电量的

  • 标签: 企业管理 中国 核心能力 经营理念 企业文化 技术创新
  • 简介:“基民”心寒不已1998年,国内第一批证券投资基金成立,从而揭开了中国公募基金发展的序幕。15年过去了,中国公募基金有了长足的发展,数量已经发展到了1000多个,被称为进入了“千基时代”。这本是件好事,但作为基金业发展的基础——广大“基民”,却面露温色。原因很简单,

  • 标签: 证券投资基金 盈利能力 失望 公募基金 1998年 基金发展
  • 简介:西部大开发是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进行的,决定了它不可能像改革开放之初东部沿海地区那样得到中央政府的太多扶持,同时,由于市场经济在解决地区差异的问题上存在着“涓滴效应”和“极化效应”(前者表现为发达地区随着自身的发展会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而后者又表现为发达地区的发展会集聚要

  • 标签: 中国 西部大开发 WTO 资源配置 信息不对称 制度创新
  • 简介:某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赵刚,根据市场部经理的要求,招聘一名营销助理。经过多轮的筛选,一位在招聘过程中表现突出的李某被选中,并且在最后的面试过程中,赵刚和经理都觉得李某这个人很不错,一定能够胜任营销助理这个职位。没想到,一个月不到,经理向赵刚抱怨,李某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纸上谈兵、不能做实事的人。赵刚很纳闷,是李某自己能力下降,还是招聘出了问题?

  • 标签: 能力 人力资源经理 应聘 市场部经理 民营企业 面试过程
  • 简介:上海尝试创办大学与中学的联合实验班,让优秀中学生不必通过高考进入上海甚至全国的重点大学。上海市教委最近对专为实验班进行的综合能力测试划了最低录取资格线。参加综合测试的82名学生中,报考上海高校的59人,报考外地高校的23人,测试平均成绩为78分,

  • 标签: 上海 联合实验班 综合能力测试 高考制度 改革 中学教育
  • 简介:在文化价值上坚守主流,在市场上占据主流,二者相统一才是主流文化应有之义,这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指标。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迫切需要通过增加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同时增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这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一、文化产品供给质量不足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文化消费市场之一。这是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

  • 标签: 主流文化 供给能力 提升主流
  • 简介: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放眼世界,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将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在我国,提高国家创新能力,也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基础.国家创新能力,主要体现于人才的观念、数量、质量、结构和整体作用发挥.这里,我就如何提高国家创新能力问题谈谈粗浅探讨,以求切磋.

  • 标签: 创新提高 创新能力初探 提高创新能力
  • 简介:从1990年Prahalad&Hamel在HarvardBusinessReview上发表题为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的著名论文中正式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Corecompetence)概念到现今已经过十多年时间,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研究正在迅速兴起,并逐步成为企业竞争力研究的主流。本文试图通过介绍国外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的渊源与概念,来达到提升国内有关此方面问题的研究的目的。

  • 标签: 核心竞争力 战略资源 企业